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评论家的幸与不幸[图文]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珩珩 点击 :

艺术评论家的幸与不幸 | 美术文摘

图片资料

幸福的艺术家大多是相同的,不幸的艺术家各有各的不幸。而艺术评论家,则试图扮演主宰着艺术家的幸与不幸的角色。

吕澎老师认为艺术史应该由他来书写,艺术圈的主题曲应该是《溪山清远》;栗宪庭老先生认为艺术史应该经过长时间的过滤,由后人总结出来,而不是由个别当代人来编写;王林教授觉得艺术应该推动“社会前行、人权进步、思想开放”;朱其先生觉得当代艺术就“恶心”两个字。

放眼艺术圈,艺术评论家们都在争夺自己的战场,抢占自己的山头,每一个艺术观点后面都是一盘生意,几个庄家。这些情景就像商场中,伊利、蒙牛和光明牛奶各自在争夺自己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艺术圈占山为王的这些同志,甚至比不上商场里的奶业巨头,各大奶头虽然你死我活地混战,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不遗余力地宣传牛奶的好处,大家一起扩大喝奶的圈子,他们的同一首歌就是“牛奶情未了”。

而在艺术圈中从来就没有“同一首歌”。每人一个话筒,各执一词的评论家们几乎都不曾想过,把艺术辩论的战场扩大,让更多的圈外人走进来。大家也没想过,让艺术观念的争论蔓延到艺术圈外。

世界变化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快。以前的许多概念都在转变。艺术,这个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时候的文人个个精通书画,不是艺术家也是鉴赏家。但是今天还有几个艺术圈外的知识分子能够谈谈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

关于艺术,古时候的文人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现代的文人大概只知道:“苍井有大波而不掩。”

大众对艺术的了解前所未有地浅薄;艺术的影响力前所未有地低,艺术圈子前所未有地狭小。在大多数圈外的知识分子(勿论中产阶级)都看不明白艺术的时候,艺术如何能够如王林教授所言:“推动社会前行、人权进步、思想开放”?

朱其先生眼中的当代艺术为什么“恶心”?来来去去都只是满足小圈子内一小撮人的审美,毫无新意的玩意看得多了,自然恶心。

为什么吕澎老师一个人能够书写“艺术史”?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圈外人都不懂嘛,那只好劳烦吕老师自己来编写。

栗宪庭老先生总说,人们把艺术妖魔化了。如果一样东西超出人们的认知范围,人们自然会认为那就是妖魔。当人们能够理解艺术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他们自然会选出心目中的佳品和垃圾,而不是统统是妖魔。

在小弟我看来,对这个国家的艺术与审美来说,比各自占山为王更重要的是,把更多的山头圈进艺术圈的范围。比攻击异己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文青、小资、小清新和知识分子明白“艺术”的基本概念。

但是——为什么没有艺术圈中人愿意花精力给艺术圈外的“美盲”普及艺术的基本概念?为什么没有艺术评论家提出要打一场消灭“美盲”的人民战争?为什么许多妙笔生花的评论家并不愿意写一些通俗文章给圈外的人欣赏学习?

因为这是一门亏本的生意,因为艺术圈外的中产阶级、小资和知识分子,大多数买不起艺术品。因为艺术圈外的人对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后,就会有自己的看法,未必会认同艺术评论家的独家意见。现在这样多好!圈子虽然小,银子却也不少,懂得人不多,我爱说什么就是什么。

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是投机客,只不过凑巧在做艺术。就像许多艺术评论家都是生意人,只不过凑巧在写艺术批评。生意人最重要的是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市场标准。许多艺术圈中人对于艺术的意见只有两种:我的立场和错误的立场。

半路出家的人,在学院派和理论家面前谈艺术和艺术之路,似乎是在鲁班门前弄斧,在浪子的窗里上演不羁。事实上,艺术理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涩,就像艺术家和评论家也没有他们自己宣称那么光明磊落。如果有更多的文青、小资、知识分子关注艺术。如果电影评论家、文学评论家、音乐评论家、甚至美食评论家都加入到艺术评论的行当中,将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带来艺术的新粉丝,带来更多的艺术观念,甚至会改变整个艺术圈的生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圈外人看艺术品,评价标准永远是:“这个画得好像哦。”圈内人看艺术品,评价标准永远是:“他不是我这个山头的,垃圾~!”

请允许我借用马丁.路德.金的一段话——我梦想有一天,这个艺术圈将会奋起,实现艺术圈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爱艺术,人人懂艺术。”

届时,圈外人看艺术品,只有佳品和垃圾,不再有“妖魔”。

届时,不用朱其亲自去弯腰呕吐,那些劣质仿品会淹没在无数圈外人的唾沫中。届时,《溪山清远》的主旋律响起,会伴随着更热烈的掌声与更轰烈的嘘声。

届时,王林教授所说的,艺术推动“社会前行、人权进步、思想开放”的可能性才会存在。

相关文章

  • 陈丹青:自卑心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力[图文]
    陈丹青:自卑心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力[图文]

    陈丹青近日,曾就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艺术关系问题发表过“中国畸形论”的著名“知青画家”陈丹青接受《东方早报》采访,结合自己的绘画生涯,表达了他对西方和中国现当代艺术一些现象的理解。陈丹青称,中国当代艺术自出生那天起就在“假想西方”,而“假想”根植于自卑心理的自尊心:“非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一...

    165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作为男性画史附属存在的明清女性绘画[图文]
    作为男性画史附属存在的明清女性绘画[图文]

    方维仪《蕉石罗汉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李湜从成书于唐代大中元年(847),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始,至20世纪初的清代末期,在千余年的岁月里,以男性为主体的画史、画传不下百余部,而专门介绍女性画家的书籍却仅有一部,即1831年,汤漱玉在丈夫汪小米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的《玉台画史》。从自然人口上看,女性与男性大体应该是比例相当的,而画史上性别比例的失衡,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画家被表述的...

    81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参展作品之一,王郁洋,《人造月》,400×400cm,节能灯、钢架、控制箱,2007南都讯记者黄茜发自北京任何先锋艺术,在被主流权力话语收编或者变身为主流之后,都会迅速丧失其批判性。今天的实验艺术是否也会如此?为体现官方美术机构对实验艺术的认可和重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于今年首次设立了“实验艺术展区”,并成立包括吴长江、刘健、谭平等艺术家在内的实验艺术委员会...

    2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文艺大视野》封面一超摄年前逛北京潘家园古旧书市,发现有中国艺术报社去年底编辑出版的一套精美的《文艺锐批评(上、下)》理论书籍出售,后来我致电向老友、中国艺术报社国际通联部主任孟祥宁道兄索要此书,未料一周以后,他就快递了一套共7种8卷本、5.6公斤重的《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套丛书,由中国艺术报社编、向云驹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新书,被列为&ldquo...

    190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城市雕塑的是非爱恨[图文]
    城市雕塑的是非爱恨[图文]

    达明·赫斯特作品《真理》姜岑“精彩”是当地人的一种反馈,“丑陋”则是另一种声音——英国当代艺术家达明·赫斯特的雕塑作品《真理》像战士一样伫立在英国南海岸的伊尔弗勒科姆,但却并未获得广泛好评。事实上,面对城市的公共雕塑,一直就有着各种是非与爱恨。《真理》是她的名字,尽管在有些人眼里她倒更有点像嗜...

    11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对待公共艺术品 且吐槽且尊重[图文]
    对待公共艺术品 且吐槽且尊重[图文]

    艺术大师的正版“自然混沌”近日,由世界级艺术大师阿纳·奎兹历时一年打造的公共艺术作品“自然混沌”在虎门黄河中心大厦门前建成。据了解,该作品高约30米,总重量60吨,耗资3000万元,采用金属及欧洲圣高邦手工染色玻璃制成,成为虎门又一地标。然而,面对新落成的“自然混沌”,网友们有些不淡定了。除了网上吐槽,更有...

    29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2011年,中国艺术界有很精彩,也有很无奈,总而言之它们都是过去一年的历史画卷中无法抹去的色彩。回顾难以面面俱到,且选其中10种“颜色”以飨读者——艺术品市场拍卖火爆背后难掩泡沫白色全国美术馆免费观赏“吃白食”不是个好词儿,但美术馆免费让公众“白看”却是件大好事!2011年1月26日,中国文化部和...

    9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宋思衡:用钢琴“翻译”村上春树[图文]
    宋思衡:用钢琴“翻译”村上春树[图文]

    ■3月在沪举行“寻找挪威的森林”多媒体音乐会■并开始全国巡演国内多媒体音乐会创始人、钢琴家宋思衡。徐晓林早报资料对于宋思衡来说,他的“百分百女孩”是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挪威的森林》里忧郁的直子该是身披“月光”云淡风轻的模样,“空气蛹和小小人”应该踩着斯克里亚宾第四钢...

    156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形单影只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尼斯港的公爵古城堡里,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接待来访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毕加索搬出5大本画册、上百幅作品给张大千欣赏。翻着翻着,张大千愣住了—这些画竟然全是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毕加索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上色;用一根线画水,就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hell...

    144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图)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图)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三十多年前,中国即兴起了全民性的“书法热”,预示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回归,但在当时,“中国书画”并没有形成什么市场,更没有引起西方世界的太多关注。随着中国的经济情况日渐好转,以“中国书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世界各大拍卖行的“中国书画”价格一路走高...

    28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文人画能长兴于世,绝非偶然。首先,文人画者当为文人所做。其次,作品必蕴含文人气息,笔墨间能直抒胸臆,有所寄托,令观者与之产生心灵共鸣者方为上品。如若胸无点墨,临人摹古所得作品,虽多有形同之态,若得文人作品之深邃妙处,亦是痴人说梦。正所谓: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矣!日前,有好友来电,嘱为画家杨玉良草拟感想之短文。好友之托,怠慢不得。憾搜尽网络亦不见其真容,资料寥寥矣。好在有友人所发杨先生作品...

    175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百岁老书法家周愚山一我从小开始学识字学写字。五六岁的孩子,谈不上书法,那只能算是涂鸦。我六岁入学,就学于黄河路益寿里弄口毓贤小学,回到家里,父亲(字钟麟,讳毓仁)除了管理求古斋书局的生意,关起门来就辅导我写字。尽管我学习用功,但父亲总是不满足,恨铁不成钢。父亲是苏州绿荫堂书业学徒出身,有志气,爱学习,学习勤奋,自学成才,练就一手魏体书法,善写斗方榜书。当我开始学字时父亲就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培...

    167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版画传统展示模式难奏效
    版画传统展示模式难奏效

    徐冰作品《鬼打墙》版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最早的版画雏形可以追溯到汉代,但早期的版画都是复制版画,大多与文字、书籍印刷有关,是作为书籍的插图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版画在中国出现不过百年的历史,真正繁荣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初木刻版画的兴起,因此中国的版画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对于版画的展示就不能是简单的作品加标签这样单一的呈现,现在的展览很多,但大多数的展览在开幕式当天非常的热闹,...

    9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自杀漫画呈现民国社会病态风潮[图文]
    自杀漫画呈现民国社会病态风潮[图文]

    张乐平的《意料之外》,刊于《中国漫画》1936年第8期。描述一位摄影师去江边拍摄跳水的镜头,找的女演员跳入江中之后,摄影师见江边有遗书一封,顿悟女演员原来是跳江自杀了。早报记者田波澜1919年11月14日,23岁的长沙姑娘赵五贞,因为不愿意奉父母之命嫁给富商老头吴凤林做继室,在多次反抗无果的情况下,最后用刀自戕于花轿内。此事轰动一时,引起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仅湖南《大公报》就发表了近10篇文章...

    142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多数艺术赛事知名度偏低 选手转向电视选秀节目[图文]
    多数艺术赛事知名度偏低 选手转向电视选秀节目[图文]

    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剧照。资料图片比赛,这一从前很正经的事情,如今,在荧屏中正日益走向强烈的娱乐化,似乎不娱乐就没有看点,更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娱乐需要比赛提气,比赛更需要娱乐促销,在此伏彼起的各类选秀节目里,二者已经显得密不可分。但是,还有一批没有娱乐、不是选秀的舞台艺术比赛又该如何生存,它们还能继续下去吗?这也成为7月12日落幕的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一个话题。...

    12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