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亚洲文化论坛:发展亚洲当代文化艺术 加强文化交流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鑫 点击 :

19日下午,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围绕亚洲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在昆明滇池温泉花园酒店展开讨论。讨论分上下两场,由包括我国及韩国、老挝、菲律宾等亚洲多个国家共18位专家代表发言,并与台下与会的专家及媒体记者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互动。

本次论坛的主议题为亚洲文化多样性与和谐发展,第一单元围绕亚洲当代文化艺术发展与世界文明进步的议题展开讨论,讨论第一场由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为民主持,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韩国公演策划Lim-AMC代表徐廷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芃芃、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美术司副司长波银?皮马占等多个亚洲国家的专家就雕塑、篆刻、陶瓷、美术等方面分享了本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第二场讨论由韩国韩中文化艺术论坛会长柳在沂主持,由越南文化艺术研究院政策研究和文化发展处副处长杜氏清水、孟加拉国知名的戏剧导演、总监阿托儿?雷哈曼、云南大学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李炎等专家就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与理解、发扬亚洲文化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云南省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宋杰以亚洲民族电影为题目,从电影语言演进的角度讨论了世界电影格局下亚洲的崛起。以小津的《东京物语》等电影为对象分析了其电影语言特点,解析了战后亚洲民族电影成为了世界电影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是世界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原因。并总结了亚洲民族电影语言所具有的写实性、尊重电影的记录本性、体现出东方式达观的世界观等特点。

来自孟加拉国的演员、导演阿塔尔?拉赫曼就加强各国间文化交流理解、发扬亚洲文化等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亚洲各国都致力于创造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但由于内战及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而引发的误会等因素,已经严重破坏了亚洲各国的团结,摧毁了大家心中的认同感。但亚洲许多国家在文化习俗上一脉相承,也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推动亚洲各国在分歧中重新建立和谐,恢复凝聚力。

在互动讨论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也对云南艺术发展现状发表了自己看法及对云南艺术作品的喜爱。他表示由于云南多民族的特殊性,云南艺术作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了云南色彩和浪漫的艺术想象。

据悉,20日论坛还将围绕“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推动亚洲各国文化艺术交流与文化艺术机构合作”两个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进一步加强亚洲各国间文化交流,增进亚洲文化交流合作。

相关文章

  •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被扔掉的当代艺术品。劳动节假日的最后一天,这场“物质内外的当代艺术开放展”在时尚天河商业城如此喧哗的展场开幕。开展日期和展场都可以用“热闹”二字来形容。这样的展示形式与展览策划的本意正好相得益彰,丰富的物质世界在开展时刻呈现出另一种能量,从而更加反衬出对精神世界的反思诉求。在展览中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据策展人世宾透露:27日下午布展,约3点多钟...

    183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汪曾祺画作,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文学与书画自古相通,中国历史上的大文人如王维、苏东坡等同时也是一代书画大家,现当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台静农、汪曾祺等也有深厚的书画修养,而在当下,也有一些擅长丹青的文人,前不久在京成立的中国作家书画院便汇集了不少诗文书画兼长的文人与作家。中国作家书院副院长张瑞田、斯舜威前不久就“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

    63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沈津:漫谈名家所治藏书印[图文]
    沈津:漫谈名家所治藏书印[图文]

    《王福庵印谱》,西泠印社编,2010年12月版,650.00元。《陈巨来治印墨稿》,陈巨来著,2009年5月版,90.00元。《册府元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沈津,安徽合肥人,1945年生于天津。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上海图书馆任职时,追随顾廷龙馆长研习目录版本之学。1992年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后任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现为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著有《美国哈佛大...

    159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师从张伯驹:诗词叙真情[图文]
    师从张伯驹:诗词叙真情[图文]

    上世纪30年代的张伯驹◎杨沛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微博]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我二十出头时,有幸拜张伯驹先生为师。上世纪70年代,张伯驹先生从吉林回北京后,有一次在昆曲...

    19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毅:斯是陋室,唯吾墨香[图文]
    王毅:斯是陋室,唯吾墨香[图文]

    王毅上海徽墨收藏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收藏有古墨2000余锭。张东供图王毅是上海有名的藏墨家,收藏几乎挤压了他所有的生活空间。他坐拥古墨2000余锭,其中不乏大名头的文人订版墨、御墨和集锦墨,件件精妙绝伦,而他一家却至今居住在一幢简陋的老公房内,楼道阴暗逼仄,卧室则像一个仓储间,除开几件旧家具、一张折叠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四处布满杂物。王毅拉开了柜子底下的抽屉,小心翼翼地取出了...

    58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劳申伯格:从杜尚“马仔”到“波普大叔”[图文]
    劳申伯格:从杜尚“马仔”到“波普大叔”[图文]

    劳申伯格与“二战”后伤痕累累的欧洲截然不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时代精神体验着峰回路转的变迁。1955年,艾伦·金斯堡出版了长诗《嚎叫》,被批评家称为“美国梦天启般的哀歌”。两年后,杰克·凯鲁亚克推出《在路上》。二人都曾于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但他们很少有共同点,唯一的相似或许就是“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日常生...

    3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美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图文]
    美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图文]

    裘安曼文_裘安曼作者简介:裘安曼:祖籍浙江,生长于北京。所受教育领域包括英语、中国语言文学、法律和国际工商管理。工作经历涉及编辑、翻译、出版、版权、专利和国际组织。曾参加中国著作权法的起草工作以及中美知识产权和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的谈判。曾多年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从事专利审查工作。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国家版权局副司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总干事,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副总经...

    3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奖[图文]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奖[图文]

    无论谁怎么看,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跟诺贝尔文学奖沾边,跟和平奖沾边倒有可能——敝人最爱和平,讨厌无事生非,但不无“魔幻现实主义”意味的是,好几年来总是被诺奖闹得不得安宁。原因并不复杂,我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中文版主打译者和“半拉子”研究者。不过今年有些复杂了:“村上PK莫言或莫言PK村上”。因此早早就有中日媒...

    136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靠润格判断作品好坏害了画家也害了藏家[图文]
    靠润格判断作品好坏害了画家也害了藏家[图文]

    《欲雪》潘天寿□文/图李百灵书画作品只要进入市场就变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它同艺术承载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价有它自身的规律,关键不在于书画能不能按尺寸定价,而是在于谁去定价、如何定价,定价的机制是否经得起推敲。如果经不起推敲,那就只会蜕变为商业伎俩。如今你随便浏览一下艺术类网站和艺术家博客便可发现,新年宣布润格上涨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不在少数,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机...

    140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没有内容的人:最诡异之物[图文]
    没有内容的人:最诡异之物[图文]

    没有内容的人——最诡异之物THEMANWITHOUTCONTENTTheMostUncannyThing文/吉奥乔·阿甘本译/杜可柯引言:从本期开始,《理论前沿》栏目邀请杜可柯女士为我们翻译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en)《没有内容的人》(TheManWithoutContent)一书。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

    83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文]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文]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藏尾形光琳《八桥图》(六曲屏风一对)日本美术批评家千叶成夫曾以“日本美术尚未生成”为题著书,反思“日本美术是什么”。在他看来,日本美术经历了中国隋唐文化和来自欧美的两次“海啸”,日本美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日本的艺术。我们如果借鉴这种眼光和观点来写近代以来的中国美术史,又会是怎么样的?今天,中国的艺术...

    148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画家张晓刚的创作危机[图文]
    画家张晓刚的创作危机[图文]

    艺术家张晓刚家住北京的张晓刚(微博)现年54岁,他那面无表情的人物肖像画拍卖价已经超过了1000万美元。最近两次心脏病发作之后,医生要求他休息──这是他30年画家生涯中的第一次。很少有画家能比张晓刚更好地代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他创作了给人深刻印象的身着中山装、头戴旧军帽的全家福画像而一举成名。然而,他意欲紧跟中国美术界发展的愿望也让他付出了代价。张晓刚现在还是生活在北京郊外一个传统村庄里一...

    46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图文]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图文]

    凡石(高超)简介高超,笔名凡石,著名国礼画家。现为中国工笔画协会理事,国务院中国专业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外交部国礼大师联谊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理事、研究员,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教授,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甘肃青联委员、常委,甘肃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李魁正花鸟画工作室。擅长工笔人物,花鸟,独创现代没骨山水,画风独特。...

    128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杭州教学。[英]迈克尔·苏立文赵无极于1921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在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通一个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1948年到巴黎。博学的祖父的影响,加之他一位叔叔从欧洲带回来的美术明信片的收藏,都助成了他对美术的热爱。14岁时他通过了一个希腊雕像的素描考试,被杭州美专录取了,在吴大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编者注)指...

    12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