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历史与艺术的联袂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小棋 点击 :

近期,河南一批中青年油画家的一组28幅有关匈奴题材的大型历史画《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在内蒙古博物馆展览。此展让我颇为诧异!一方面,觉得他们怎么会选匈奴方面的题材,而且历史细节及历史观方面竟这么专业!二则为他们整体的写实绘画能力感到好奇。

匈奴对一般中国人来说,都知道是历史上一个给中原政权惹大麻烦的凶悍的北方游牧民族,但在河南画家的作品中,却并不是当中华民族的敌人来表现的。他们把匈奴当成中华民族自身一个历史源头去表现。这的确让许多人回不过神来。原来,这些画家背后有一群以党普润为首的研究匈奴的历史学家。我们认真研究匈奴的历史,发现在我国战国秦汉时期,北方游牧的匈奴人虽然一直是中原华夏民族的敌人,但在西汉时期被汉朝彻底打败之后,南匈奴归顺了汉朝,北匈奴人中一部分西去了今天的东欧,一部分人也归顺了中原。这样,匈奴中大部分实则成为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来源。匈奴融入中原后改为汉姓,至今在独孤、呼延、浑、靳、聂、隗、郁、郎、赵、郭、李、张、陈、范、赵等众多姓氏中,都有匈奴血缘传承的成分。当然,北匈奴中的一部分在公元四五世纪时去了中亚、西亚和欧洲,曾以风卷落叶般的战争狂涛席卷一切,战胜东西罗马帝国、俄罗斯,最后在多瑙河流域呆下来,而后来在13世纪征服欧亚的蒙古人,又与匈奴有血缘基因的直接关系。这些,国人大多不甚了了。所以河南画家实则是在与历史学家联手之后,才把这一扑朔迷离的历史以绘画的形式重新梳理。

这还不算什么,因为有历史学家的介入,文博系统也随之介入,竟使得这个匈奴题材的组画展览得以与北方各大博物馆的战国秦汉时期中原匈奴的文物130多件(组)一起展览。这种展出陈列方式,使艺术再现的历史场景,得以与真实的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并列展出。亦即历史的艺术与艺术的历史联袂展出,人们真可以从艺术中虚拟的时空直接穿越真实的文物的时空,而回到2000多年前的现实中去。尤其是当你近在咫尺地凝视着那些真切的匈奴人穿过的皮袍和他们戴过的鹰顶金冠饰时,一个2000年前活脱脱的戴着金冠穿着皮袍的匈奴人仿佛真站在了你的面前!这是一种奇异的穿越时空的感觉,既虚拟又真实。

当然,河南画家用了数年的时间精心描绘的历史组画也相当优秀。这些历史组画都用实再现的手法,选择一个个典型的历史时刻,再现一个个或悲壮惨烈,或平和优美的历史场景。河南是有写实艺术的优秀传统的。国画家中的李伯安,油画家中的王宏剑,都给河南写实艺术打下过坚实的基础。今天,河南后来的中青年油画家们,又以匈奴组画的卓越成就,向中国画坛显示了河南优秀写实画家群的存在。

河南这种史学家与艺术家的联袂创作,使我想到5年前另一群重庆史学家与艺术家的联袂创作,由著名抗战史家文化学者王康与一大群优秀画家们共同创作的800米抗战历史画《浩气长流》。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真实再现伟大卓绝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最为翔实的历史画卷之一。画卷以“向天地立项,为历史审批”的气度,以“还原历史真相,找回人间正义”为宗旨,真实再现了那些与8年抗战作出过伟大贡献的数百历史人物。

与河南的写实油画不同,重庆的《浩气长流》尽管为了真实再现抗战的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历史照片为根据予以真实的再现,但作为国画长卷,画家们在画幅中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把人物与环境作了自由的超时空的组合,且巧妙地把抗战文物如历史照片、时事报纸、天皇投降诏书、抗战诗文歌曲,或绘制或拼贴,自由地组合进长卷之中,这样,整个长卷中既有历史人物的真实写照,又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既有艺术手法的超时空处理,又有真实文物图片的直接呈现。艺术与历史,虚拟与真实,主观与客观,今天与昨天,在艺术长卷中融为一体。

中国的艺术是缘情言志的艺术。中国以诗立国,绘画也强调“写意”。尽管唐以前也画历史画,但那时写实的能力不强,故历史画成就也有限。宋代写实能力强了,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文人画也开始兴起。所以中国的历史画成就一直不高。这种状况持续到今天。所以重庆、河南画家们与历史学家联袂创作历史画,很值得我们关注。

相关文章

  • 沈从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风景人物[图文]
    沈从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风景人物[图文]

    沈从文沈从文记录风景人物,有三种方式,一是用文字,二是用绘画,三是用摄影。文字成本低,尽情铺洒;绘画的成本也不高,所以在书简中有不少画作;摄影成本最高,但最逼真,是最直接的一种记录方式。所以文字不能为的时候用绘画,绘画不能为的时候才用摄影。摄影,以其更客观更准确的表现,呈现着沈从文手中的相机的功能。沈龙朱对爸爸的相机有记忆,他说:“那是他自己买的,伸缩暗箱,伸缩镜头。这么一打开,...

    143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李宝林:我与大山[图文]
    李宝林:我与大山[图文]

    李宝林近照1,山水蕴藏着人对大自然的深厚、宽广甚至悲怆的情怀。而我要追寻的,则是那亿万年屹立不动的大山所展现的无以伦比的永恒与博大,无可名状的沉默与悲壮。2,我爱山,爱其凸显天地之大,宇宙之无穷。3,我爱山,尤爱西部大山,爱其伫立于万古洪荒,任日出日落巍然不动之悲怆。4,我爱山,爱其外冷内热,爱其冰雪覆盖之外表下雪水消融,渐成生命之源泉暗流涌动,正是它们最终汇聚成我们的母亲河&mdash...

    14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何健君作品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停留在城市。”城市的美好在于它富含了文艺的因子,而雕塑“取体赋形”,在三维空间中凝聚生命的永恒。文、图记者郭晓昊、林琳“我把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与平面的书画不同,立体的雕塑可供全方位欣赏,你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肌理效果。”...

    13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 是文明的载体[图文]

    台北故宫专家:文物不是商品是文明的载体17日上午,台湾学者嵇若昕将在哈尔滨润福文化养老中心进行“台北故宫国宝密码”讲座,这是“润福大讲堂”的第三次讲座。嵇若昕是台大历史系文学学士、台大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文学硕士、曾任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私人秘书,并出任台北故宫登录保存处处长、安全管理处处长及器物处处长。长期从事故宫器物典藏、征集与研究工作,曾策划...

    19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瓦当书法第一人—王书广[图文]
    中国瓦当书法第一人—王书广[图文]

    王书广,中国瓦当书法继承、挖掘、创新第一人王书广,号洨东,别署墨香斋主,大学文化,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瓦当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常务副主席,中国社会新闻网书法顾问,中国炎黄书画艺术协会顾问,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收藏网特邀艺术顾问,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全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委员会、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客座教授,北京思博华夏高级书画师,九鼎艺术...

    15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庚:叫李可染画派不如叫中国画派[图文]
    李庚:叫李可染画派不如叫中国画派[图文]

    实习记者刘景慕陈璟怡本报讯8月19日,李可染画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钓鱼台举行,文化艺术界8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今年是李可染诞辰105周年,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宣读文化部贺词,积极肯定了李可染对中国画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美术协会主席刘大为代表李可染的众多学子感谢恩师。传承李可染三精神李可染画院首任院长由李可染夫人邹佩珠担任,李可染之子李庚担任执行院长,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担任艺术...

    45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翚:师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图文]
    王翚:师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图文]

    上海博物馆藏王翚《小中现大图册》(二十一开)之第十四开长期以来,一直把从董其昌到“四王”的仿古行为视作保守,实在是浅见肤识。董其昌影响了清初的“四僧”,直接哺育了“四王”,前者无疑是创新者,而后者,四位王姓画家也各具面目,怎么也扣不上保守的帽子。只是“四王”之后的“娄东”、&...

    131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图文]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图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不少学校增设了“第二课堂”,开设如绘画、书法、编织、演讲等技艺课,打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如何把学科知识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科课程游戏化,使“第二课堂”更好地为学科知识服务,加强两者之间的渗透性?本文将以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的鉴赏和绘画中的中国山水画的相互结合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歌鉴赏的正向迁移作用。关键词:意境 山水画...

    179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专家:鉴别古钱币 最好懂钱币书法[图文]
    专家:鉴别古钱币 最好懂钱币书法[图文]

    读者来信图片本期鉴定者: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副秘书长肖展雄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这枚北宋钱是真是假,价值如何?鉴定:从图片上看,这枚北宋祟宁通宝折十的风格、包浆都没什么问题。不过,图片和实物毕竟有些区别,有时会出现“有一眼”的情况。“有一眼”是指从图片看非常不错,但需要上手仔细检查才能一锤定真假。北宋祟宁通宝折十制作精美,品种繁多,不算祟宁元宝...

    9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鼎新华南:透过油画看吾土吾民[图文]
    鼎新华南:透过油画看吾土吾民[图文]

    黎伟明《风云沙面》,布面油画,2010年。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月23日,“鼎新华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这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以阐扬中国油画的“中国性”为出发点而举办的“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的第四站展览。此次展览汇聚了华南地域内广东、福建、海南、湖南、湖北、香港、澳门、台湾五省...

    91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冷军两年未创作超写实作品 称视力不济困难可克服[图文]
    冷军两年未创作超写实作品 称视力不济困难可克服[图文]

    冷军被现场观众打了围通讯员郝懿供图(记者蒋太旭通讯员郝懿)两年没创作超写实作品,外界传言因“视力不济”,冷军将难以再创造奇迹。昨日,这位中国当代超写实油画领军人物携4幅油画写生新作现身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非意图——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邀请展》。面对记者的追问,年届五旬的冷军坦陈:视力确实对自己的创作有影响,但他不会放弃超写实创作,“只要有...

    126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人画的文化价值正在回归[图文]
    文人画的文化价值正在回归[图文]

    《山水人物册页四开》石涛21x31x4cm文人画是国画中的一个种类,传统上是指文人、士大夫所画的作品,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文人画的文化价值正在回归。”这是记者听到许多参观者看完白鸥堂收藏书画展后发出的感慨。这个画展5月11日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正式揭幕,展至5月20日结束。画展甫一开门迎客便受到许多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品投资者的关注。他们普遍反映...

    15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编者按】:798艺术区新绎空间在2013年4月6日下午开幕的《“言”新水墨-切片系列第一回展》,进而引发的“中国新水墨研究暨水墨切片系列主题展”沙龙,探讨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此次沙龙的嘉宾有:批评家贾方舟、批评家皮道坚、策展人杭春晓、青年批评家段君、雅昌网副主编谢慕、艺术家陈林、艺术家郝世明、艺术家李戈晔、艺术家刘琦...

    10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图片资料近年来,“新水墨”的称谓常见于各种展览中。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水墨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七年,该展览对“新水墨”概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新水墨的内涵,有人曾这样论述过:“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

    149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祝人良论主流书风首提“承新书法”论[图文]
    祝人良论主流书风首提“承新书法”论[图文]

    当今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多元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想、各种观点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并冲击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就国粹中国书法而言,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复兴,随着各种展览、比赛的兴起,尤其是以中国书协为代表主办的各类书展的展开和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中国书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流派竞相媲美,各类人物粉墨登场。什么传统派、现代派、学院派、新古典主义、书法主义、流行书风等等。谁...

    94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