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黄昏》布面油画150×150cm2011年
初识周文中是在2003年我策划的《我们在一起——“民工同志”当代艺术展》,迄今已经十年过去了。然而周文中其人、其创作对我来说依然既熟悉又陌生,相信很多长期关注他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周文中与当代艺术热闹的表象保持着审慎的距离;但更深处的原因在于,他的潜在能量总是令人捉摸不定,在感到意外之余又心生期盼。
观看周文中近来的作品,对我触动最深的个人感受是作品散发的厚重感:仿佛整幅画承载有沉甸甸的重量。这在当代艺术家中实属罕见。需要追问的是,这种厚重感来自哪里?是颜料本身或颜色带来的厚重吗?利用厚涂颜料本身的物质性给人以感官刺激,或饱和颜色带来的视觉刺激,同时借用颜色的文化象征来增添作品的内涵。这些手法是中国当代艺术自85美术新潮以来几代艺术家常用的手法,在西方艺术史上偶有所见。举例来说,如培根以大面积红色和少量黑色构成的人体三联画。但周文中作品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告诉我,他的厚重并非来自于对这些历史的模仿。
细细深究之下,我认为这种厚重感至少来自于两个绘画的元素:首先是画面的营造。周文中近作中的构图往往是破碎的,乃至颠倒的,而不是直观叙事性的。破碎的构图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并非浅性的各种元素的拼贴。拼贴的手法最早来自上世纪初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的尝试,继而被“达达主义”者用以揭示偶然性等,之后则沦为一种简单的并置来产生超现实场景的惯用手法。而周文中作品中破碎的构图与此有显著的区别。他的画面,往往被数条锋利的斜线分割,建筑、公路、管子、电线杆以及树枝,所有这些紧紧地拼插,成为一个坚固得不可拆分的结构体,人物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常被粗暴的截断。周文中这种处理画面的手法在中国艺术家中非常独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早年的一篇采访中,周文中曾说:“叙事性只是提供了一种引人的东西,它不可能去告诉你什么,而是在传达着一种整体感觉。真正生活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丰富的,不是很单一的一种东西。”这让我们再次联想到周文中的家乡——扬州,从这个富庶的小城,可以强烈感受到中国当下生存环境中最突出的方面,都市与乡村的并存。现代化进程使城乡呈现复杂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融合,也不是概念化的物质主义可以概括,更多的是生存感,或者说在这里能够体会正在四处发生的生存经验。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周文中使用他以艺术家的形式敏感捕捉到的有意味的物体(如建筑、管子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直线性。
杨心一
(作者系著名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