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在杭州教学。
[英]迈克尔·苏立文
赵无极于1921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在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通一个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1948年到巴黎。博学的祖父的影响,加之他一位叔叔从欧洲带回来的美术明信片的收藏,都助成了他对美术的热爱。14岁时他通过了一个希腊雕像的素描考试,被杭州美专录取了,在吴大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编者注)指导下开始学习西方素描和绘画,1941年毕业。
不同寻常的创新精神
赵无极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创新精神。1942年,他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布置了一个包括林风眠、吴大羽、关良、丁衍镛以及他个人的作品展,可以说那是中国现代主义领军人物的首次群体展。回到上海后,他在大新百货商场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他的绘画并不像他的老师,既没有吴大羽抽象画的大胆,也没有林风眠的熟练灵巧,然而他的风景、肖像和静物画似乎标志着他由最初迟疑试探的步伐,向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语言迈出了一步。这种语言的词汇虽不多,但是属于他自己。
赵无极带着妻子兰兰和小儿子,还有父母的祝福和资助前往欧洲。1948年4月1日到达巴黎后,他就直接奔往卢浮宫。在蒙帕那斯贾科梅蒂(瑞士雕塑大师、画家——编者注)家附近他们找到了住处,赵无极再也没离开这个地区。他学习法文,在奥东—弗里耶茨指导下画裸体素描。不久他就有了许多朋友,不仅有莱热、苏拉热、贾科梅蒂和杜布菲这些巴黎的重要的艺术家,还有来到巴黎的美国人——萨姆·弗朗西斯、汉斯·哈通、尼古拉斯·德·斯泰尔等人。朋友圈子很快扩大,与他的许多同胞不同,他在巴黎从一开始就感到完全像在家里一样。1949年,他赢得了第一个奖项,获奖的是素描作品。1950年,他同皮埃尔·劳签下了他的第一个合同。
塞尚帮他找到了自我
在巴黎的早期岁月,对这位接受力极强的青年艺术家来说,影响是来自所有方面的。他说:“我学毕加索的素描,我仰慕莫迪格里安尼、雷诺阿和马蒂斯,但还是塞尚帮助我寻找到了自我,发现我自己是一个中国画家。”他一生钦佩的画家有伦勃朗、库尔贝、戈雅和普桑。关于柯罗《带珍珠的女子》,他说他感觉“这幅画一定酝酿了几百万年”。而卢浮宫里最美的画是奇马布埃的《与孩子和天使在一起的圣母》,他写道:“多么宁静!整个画面大致是在同一平面,然而金色的光环创造出奇妙的透视,创造出一种深度感。”这使他想到了中国的古典山水。
1951年,赵无极访问日内瓦,那是他第一次同保罗·克利的作品面对面。他知道克利有一个时期沉浸在中国的诗歌与思想中。几个小时之中,他全神贯注于克利的画,注目于“从多重空间背景之前的地面上闪过的那些微小符号,从它们之中升起了一个令我目眩的世界”。他问道:“我怎么能忽视这位画家呢?他对中国绘画的理解与热爱是如此明显!”此后3年,克利对赵无极敏感的、梦一般的绘画和素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直到1954年,从克利那里发现的“符号”,似乎变形为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然而这是一条返回自身文化根基的自然而然的路。
赵无极1954年创作的《风》标志着他开始转向了表面上的抽象——说是表面上,因为这些画实际上是风景。但正像诗人亨利·米肖指出的,那是没有山没有水,没有石没有树的风景。喜欢用“自然”一词描述这类作品的赵无极,大约此一时期不再给这些画作命名,仅仅注上完成的日期。在他成熟的风格中,书法样式、色彩与层次、形与虚空、空间与运动,几乎宇宙中所有的纯粹与能量,都被统一在一件作品中,人们既能得到感官愉快,又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如果画的风格与调子发生变化,比如从抒情宁静变得黑暗动荡,对于最热情敏感的艺术家来说,不啻是在表达他个人生活中的某种危机。1972年5月,他的第二任妻子去世,此后一年之内,他放弃色彩,仅用单一的墨来作画。而对于此种媒介,自此之后他不时地返回。
一个巴黎人一个中国人
1972年和1975年,赵无极回国探亲并到各地旅游,1982年他作为中国美协的客人再次归国访问。第二年,他应邀同时在中国美术馆和当时的浙江美院举办展览。回到杭州母校,赵无极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第二年,他又受到邀请,与他的妻子弗朗索瓦·马尔凯再次回国访问。
虽然赵无极意识到自己的中国根,但他并不竭力要回到中国。他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前离开中国,作为一个青年人投入巴黎美术界,去寻找一个人和一个艺术家的自我,这种挑战远远要比把东西方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和愿望更加迫切。因为这种调和产生于直觉,并深植于他的心灵中,一旦他能够把控住这种迅疾反应的影响,就能创造出给人印象深刻的纯粹的、和谐的艺术。一个巴黎人,但不是巴黎画派成员;一个中国人,但不是中国流亡者,他否认他的处境中存在任何冲突,或毋宁说,他正是在绘画的行为中去解决这种冲突。因此,他在自己的创造性的想象中,把东西方调和在了一起。
(节选自《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标题为编者所加,该书将于今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关链接
4月9日,华裔画家赵无极在瑞士家中去世。他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本文作者迈克尔·苏立文为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伦敦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他曾于上世纪40年代来到中国,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吴作人等中国画家,此后又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