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文]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斌斌 点击 :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 | 艺术美文

宋文冶《扬子江畔》

由暴虐的红卫兵美术到乌托邦狂热的工农兵美术再到“红、光、亮”的伟人形象美术和山河壮丽美术,构成了整个“文革”美术的四大审美意识体系。但仍有一批画家以表现祖国“壮丽山河”之名,延续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

经历过“文革”并经历过“‘文革’美术主题性创作”的人,对历时10年的“‘文革’题材”的美术作品,似乎都有着一丝别样的情怀。由暴虐血腥的“红卫兵美术”到乌托邦狂热的“工农兵美术”再到“红、光、亮”的“伟人形象美术”和“山河壮丽美术”,构成了整个“‘文革’美术”的四大审美意识体系。应该说,在短短的十年光阴里而且是在人性扭曲、人们心态极度狂躁的高压环境里,能够形成如此清晰而又具有其不可复制的鲜明特征的美术创作模式,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无疑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一搅和着狂热和愚昧的“史无前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批画家如何在血雨腥风的环境里“抱残守缺”地变通求存,尤其是在传统山水画领域,以怎样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描绘“壮丽山河”这一主题来实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传统绘画艺术得以复苏。

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宋文治先生,无疑是一位以巧妙和清新典雅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描绘“壮丽山河”来使传统山水画得以劫后余生的杰出画家,并且因此也成就了他后来的亮丽通透且具丝竹雅韵的江南水乡的画风,同时赢得了“宋太湖”的美誉,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显然是不多见的。

我在一篇考证李可染先生《万山红遍》文章里,就“山河壮丽美术”说过这样一段话:

“‘文革’十年的政治氛围,虽限制了很多画家的创作空间,但也‘歪打正着’地‘成就’了相当一批山水画家对‘红色’的别样情怀和巧妙运用。如南京的钱松岩、宋文治、魏子熙等,他们与李可染先生一样无不是善于用‘红’的高手。从他们留下的很多‘红画’来看,我们看出这些前辈画家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别‘无奈’,身家性命对‘红’的依赖,促成了他们对‘红’的深入钻研,既是有意识也是无意识地对‘红’的‘色当墨用’,从而完成了他们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构建‘红色山水画’丰碑的业绩,其与两宋‘青绿山水画’一样,理应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一个‘典范’。

同是青、绿两色,我们再怎么努力,再怎么用心,也不可能将青绿山水画的气息画得与两宋一模一样;那么,同是朱砂、朱膘两色,今天的人再怎么运用,想来也是再现不了‘心潮逐浪高’的‘文革’感觉的。

概言之,所谓‘画境’,说穿了就是‘心境’。不一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不一样的精神风貌,今人用‘红色’来画‘文革’时期的山水画,就像今人穿上当年的‘绿军装’,套上‘红卫兵’袖章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便感觉有其形无其神,正所谓‘一切惟心造’是也。”

宋文治先生的这幅《扬子江畔》(宽2.75米、高1.43米),自然也属“红色山水”的系列,创作时间是“文革”结束的前一年的1975年。图绘南京东郊风景秀丽的栖霞山麓、长江大桥、南京炼油厂,整幅作品以全景式构图展示,构图恢弘,气象雄伟,笔墨雄强恣肆、设色清雅亮丽,堪称宋氏极为难得的且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巨制精品佳构。每每展读此图,作为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来说,在品读其特殊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慨的东西也实在太多。

“文革”下半叶的中国,在完成了莫名其妙、荒唐至极的“抓革命”之后,才发现“文革”的另一个“光荣使命”——“促生产”还没有进行。于是,一声令下,全国各地本是你死我活的“好派”、“屁派”之间的血腥火拼戛然而止、刀枪入库,鬼使神差般地回到各自的生产岗位,还原了产业工人的角色,一时间各地厂矿企业的机器轰鸣声替代了武斗的枪炮声。当然,在中国这个国度,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总是要伴随着“时代的步伐”的,社会主义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这一“大好形势”无疑是文学艺术家必须歌颂和描绘的“时代命题”。

在那时,中国的艺术家的身份总是令人捉摸不透和啼笑皆非的。作为画家的宋文治,原是“牛棚”(五七干校)的学员,因“时代命题”的需要,他又被调回南京,成了江苏省美术创作组的成员,接着,亦即1973年竟荣任江苏省美术创作组副组长。这一身份置换,与其深入生活、实地写生积极创作不无关系。可以这样说,在诸多描绘祖国生产建设的作品中,宋文治先生的作品最具系统性,而且风格特点也是最为突出的,从他的《山川巨变》、《江南春朝》、《太湖清晓》、《南京长江大桥》、《扬子江畔》、《扬子江畔大庆花》等作品来看,其绘画语言体系的建设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太湖一带的山川地貌为基本素材,以该地区工农业生产为主调,从而构成了宋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题材”的独创性,虽然宋氏这一极具个人风格的独创性在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风貌”与传统绘画语言融合和协调上还有一些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不乏硬拼的不自在,但它承载的内容却是真实的,真实得让你深思作为一个画家在个人绘画语言的建设上,不能自主,而只能是“时运他人宰”,也是传统绘画之殇。

临了,我突然由宋文治先生的这幅《扬子江畔》联想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描绘当时特定环境的画作,张择端创作这幅传世名品,是自主创作还是领命而为呢?但二者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样题材的画作,都会给后人提供一个特定历史、特定环境的真实画面。

相关文章

  • 吴为山艺术问政:城市雕塑该立法,不要再雷人[图文]
    吴为山艺术问政:城市雕塑该立法,不要再雷人[图文]

    吴为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已于2014年3月2日下午召开,这也意味着今年的“两会”进程全面正式启动。今年的会议中,艺术界的委员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主任的的吴为山在此次会议中就提出“城市雕塑该立法了”的呼声。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孙...

    15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创造性想象中调和东西方[图文]

    赵无极在杭州教学。[英]迈克尔·苏立文赵无极于1921年生于北京,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在靠近上海的江苏南通一个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1948年到巴黎。博学的祖父的影响,加之他一位叔叔从欧洲带回来的美术明信片的收藏,都助成了他对美术的热爱。14岁时他通过了一个希腊雕像的素描考试,被杭州美专录取了,在吴大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编者注)指...

    12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赵夜白在当下环境谈论绘事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可以从具有全国指导价意义的雅昌网上查到一个画家其作品的身价,这种货币化的数字便成为世人了解一个艺术家的起点,而这一起点也正好是艺术的终点。这一终点也启示着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与艺术同样遭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压迫,这种压迫的直接表现便是对人文与艺术进行着经济学意义的追求。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当前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所遇到的问...

    14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张肇达:道通为一[图文]
    张肇达:道通为一[图文]

    张肇达:道通为一张肇达在服装领域内已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享有盛名,但服装设计师只是他所有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作为一个画家的张肇达,油画、水墨、书法等涉猎甚广,他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注入到国际化的时装设计与抽象绘画之中。而对于在各个艺术领域之间的跨界都游刃有余的张肇达来说,并不存在某种门类之分。这种随着自己才情喜好、自由纵横的“潇洒”,正是一种中国传统的&...

    104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漆器大师肖与王耘农摄人像摄影的本质是什么?当然不是“一二三茄子……”也不是“背直点,把手放腿上,注意我要拍了啊……”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情感表达对于一张好的人像作品至关重要,这不是套用拍摄技巧以及方法就可以复制出来。若我们无法体会这件事,也只能原地踏步拍些糖水片。在某一个瞬间抓...

    11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徐冰:当代艺术假大空 [图文]

    2012年4月,艺术家徐冰在“地书”上海展览现场。身处当代艺术系统之中,徐冰却对当代艺术持批判的态度:“我要是不参与这个系统,我也不能够批判。西方也在自我反省这个系统。”谈当代艺术徐冰:当代艺术里有假大空的成分他曾经创作出一部“无人能懂”的《天书》,而今,他带着“人人能懂”的《地书》来到上海。...

    36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朱偰:用生命守护明城墙[图文]
    朱偰:用生命守护明城墙[图文]

    朱偰:用生命守护明城墙朱偰(音“谢”),字伯商,浙江海盐人。其父系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朱希祖。朱偰幼承家学,主业经济,业余文保,背着一部相机,跑遍南京大小古迹。上世纪50年代末,南京大规模拆除古城墙,朱偰呼吁叫停,中华门瓮城、石头城因而得以保存。但此举不久后即招来祸端……他是普查南京文物第一人朱偰最初不是吃文物这碗饭的,他1925年入北...

    139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马奈与印象画派的难解情缘 色彩革命的先锋[图文]
    马奈与印象画派的难解情缘 色彩革命的先锋[图文]

    实际上,马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画派,尽管他与印象派年轻的画家们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同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他却始终拒绝参加印象派组织的画展。然而,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可以说,他创作风格与艺术理念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爱德华·马奈马奈与印象画派爱德华·马奈(douardManet,1832.01.23-1883.04....

    117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影像批评:论摄影法则的遵守与打破[图文]
    影像批评:论摄影法则的遵守与打破[图文]

    数码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相机尝试摄影,但人们似乎要么严格遵守那些既定的摄影规则,要么就是想完全脱离这些规则、按自己的想法拍摄。例如摄影师IanRuhter将一辆厢式货车改造成了一架大型湿板相机。当然,还有很多摄影师一直在模仿别人,而非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事实上,你应该了解摄影的基本规则,然后按你自己的需求去应用或者改变他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照片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许你现在的照片只有一部...

    3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文]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图文]

    肖恩·斯库利:灵魂的瓦工肖恩·斯库利(SeanScully)用花来比喻自己,作为70岁的老人,尤其是被称为“战后抽象主义绘画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在旁观者看来,乍看显然有些不合适的。“你想做一朵花还是蜜蜂,如果想做蜜蜂你就来错地方了。如果你做一朵花虽然不能够飞翔,但是你有一种吸引力,而且能够引发其他人很强烈的需求,这就是花的本质...

    4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文]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文]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在津城书法界,将近古稀之年的李泽润可谓“书印全能”,因为他既擅书法又长于篆刻,创作诗词、撰写书法评论更是不在话下。虽然毕业于天津师大化学系,但出自名师门下的李泽润从少年时便开始博览群书,此后一直刻苦钻研,临池不辍,终成天津书坛诗、文、书、印俱佳的名家。篆隶皆擅懂“天书”李泽润的启蒙老师陈心农是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弟子...

    11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水墨 纷繁中的困惑[图文]
    当代水墨 纷繁中的困惑[图文]

    国色·端卢辅圣其实不只是这半年,在google里输入“水墨+展览”,你能发现近10年里,有关水墨的展览和名词、口号、主义,简直多得令人瞠目——水墨关怀、水墨原形、墨变、再水墨、水墨解构、墨测高深、观念水墨、实验水墨、水墨文章、水墨新维度、水墨中的水墨、水墨现场、水墨思维、水墨方向……水墨这一绘画题材和画...

    2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一展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图文]
    一展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图文]

    威尼斯海归解构威尼斯神话文/陈小扁第417期如果不是去折腾过一番,他们还真不知道威尼斯的造星神话已经破灭了。作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耗资2000多万,是去年登陆威尼斯的中国展览中规模最大、争议最多的项目。它在威尼斯展出的情形是: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军械库展厅堆满了156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左手油画,右手雕塑,众声喧哗,堪...

    131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文]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文]

    街头漫画家人头攒动的街头,一位不修边幅的街头漫画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对面的男子,目光不敢有丝毫的游离。投入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时间成本,目的只是为了给他创作一张生动的自画像。类似的场景,相信不少人都有经历过。靠着辛苦的手工创作,很多街头漫画家也能取得相对不错的收入。不过,当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来临之后,熙熙攘攘的街头却少见了漫画家的身影。特别是一款叫魔漫相机自拍漫画软件的出现,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漫画行业,加...

    142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评[图文]

    未知博物馆遭遇2011展览“一个(非)美术馆”开幕的时候,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历史还不足一年。数月前,第一次来到由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设计的展览空间时,还在不禁担心这样一座空间对于展览呈现提出的挑战。这座由时代地产集团投资的美术馆地处广州黄边村这样一个城中村中,一条还未完全规整的大路横在门前,时而扬起的尘土是美术馆外最忠实的观众。在19楼...

    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