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时轮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时轮王佛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时轮王佛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889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时轮王佛唐卡❖图片

时轮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时轮王佛唐卡

时轮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时轮王佛唐卡背后白绫签

时轮王佛唐卡❖简介

时轮王佛 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58厘米,宽46厘米,画心纵28.5厘米,横22厘米。清宫旧藏。

此幅唐卡采用传统构图形式:时轮金刚拥抱明妃居画幅中央,上方天界以释迦顶髻为中心,两旁各绘传承时轮经续的香格里拉王及密教祖师,主尊下方则画有大力金刚明王等时轮王佛之化身及眷属三尊。正中主尊为四面二十四臂之习见造型,头戴宝冠,身饰环钏,两蓝色主臂交叉拥黄色身相之金刚明妃于怀,各手中分持杵、轮、杖、斧、剑、戟、钩、索、弓箭、钺刀、鼗鼓、海螺、莲花、摩尼、人首、颅器等法器,各具象征意义。此画敷色考究,笔力不俗,其中补景山水的画法有着浓郁的国画意味,而佛光、璎珞、莲瓣等处金彩的应用,更使画面流光溢彩,倍添华美。

唐卡背面有汉满蒙藏四体墨书白绫签,汉文为:“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初一日,钦命章嘉 胡土克图认看供奉利益画像时轮王佛,左二”。


相关知识科普


时轮王佛

时轮王佛为清代宫廷中对时轮金刚的习惯性称谓,与藏传密教无上瑜伽部密集、大威德、上乐和喜金刚并称五大本尊,为藏传佛教各派所共同崇奉。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明妃

明妃约有二义:一以教理,所谓能破愚闇烦恼故曰明,能生一切之功德故曰妃,即陀罗尼之别称;二指佛或本尊悲智双运之配偶,是智慧之象征,亦可称佛母,通常在与本尊一同出现时称明妃,以侧重其主尊之法侣的神格身份。藏传佛教中如五方佛大日如来之明妃金刚界佛母、阿閦佛之明妃佛眼佛母、宝生佛之明妃无我佛母、无量寿佛之明妃白衣佛母、不空成就佛之明妃救度佛母等较为常见。

密教

汉地佛教因修行方法不同分成密教与显教。显教(也称显宗)原本无此称谓,只是因为与密教区别,后人才以之为名。密教也称密宗,分杂密与纯密两种。在唐开元三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以前的密教,因其驳杂,没有严格的经典依据,故称为杂密。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分别译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经典,创立密宗。密宗有着严格的宗教仪轨,故称纯密。密宗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组成。前五种为“色法”,表现大日如来的理性方面,称为“胎藏界”;后一种为“心法”,体现大智如来的智慧方面,称为“金刚界”。密宗造像是按照密宗经典塑造的,一般不外示于人,这也是称其为密宗的重要原因之一。杂密与纯密不同,它不太重视形象是否外示,出现在石窟寺院中的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为杂密常见的表现题材。在密教中,一般将毗卢遮那与大日如来视为一种形象的两种称法。毗卢遮那(Vairocana)为梵文的音译,本意为遍照,故意译为太阳、大日如来,最初为显教神祇,见于《华严经》,菩提流志所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将其变成密教神祇,但并没有成为主尊,至开元三大士时毗卢遮那成为至高无上之神。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称毗卢遮那而不称大日如来,善无畏、不空则将大日如来与毗卢遮那并称,视为一意。密教在盛唐时期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不空在其所住的大兴善寺建灌顶道场,为唐肃宗亲授转轮王七宝灌顶,后又在全国挑选49位大德常住是寺,密教遂发扬光大,并影响到辽代、南诏、大理国以及日本、朝鲜等国。

法器

狭义指置于佛像前的小型器具,特别是密教修法所用的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各异,即使同名法器,亦因制作材料、手法,所属宗派或时代不同而形式迥异。若按用途分类,可大致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或称祭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器等6种。

景山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章嘉

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胡土克图

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相关文章

  • 紫金八臂积光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紫金八臂积光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紫金八臂积光佛母像,清,高93厘米。紫金是指一种由多种贵金属如金、银、铜、白铁、白铅、水银、金刚钻石等按一定比例冶炼而成的珍贵的合金材料。最初由西藏工匠发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进京为皇帝祝寿时进贡的紫金佛像深得乾隆帝喜爱,于是乾隆帝下令在宫中仿制,并对其配方加以改进,形成了具有清宫特色的紫金,专门用于铸造佛像,称之为“紫金利玛”佛像,为佛像...

    1605 紫金 六世班禅 金刚杵 期克印 须弥座 束腰
  • 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5厘米,宽77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此尊观世音菩萨的藏文名为“哈罗哈罗观世音菩萨”。主尊白色身,三面六臂,头戴宝冠,袒上身,腰束虎皮裙,右舒式坐于太阳莲花宝座上。右手1和左手1拉弓射箭,右手2持念珠,右手3施与愿印,左手2抱明妃,左手3持莲花。上界为无量光和月称菩萨,下界为秘...

    1758 菩萨 唐卡 画心 宝座 念珠 与愿印 明妃
  • 银经匣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银经匣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银经匣,清乾隆,通高10.8厘米,长30厘米,厚8.5厘米。清宫旧藏。此匣为银制弧形,顶部正中有一盖门,门上饰一狮面纹,两侧饰二行龙纹。经匣弧形凸起一侧刻八宝纹,凹入一侧刻七珍纹,除底面无纹饰外,其它几面均附饰缠枝莲纹。匣两侧各有银环一。匣门内附黄纸签一,上写汉满两种文字,汉文为:“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达尔党阿奏进追赶阿穆尔撒纳所获银经匣一个。”说明此匣...

    1263 行龙 龙纹 八宝 七珍 缠枝 缠枝莲 黄纸 达尔党阿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2.2厘米,宽8.1厘米,厚:4.5厘米释迦牟尼佛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持衣角,全跏趺坐。着通肩式袈裟,领口垂落,衣纹自然写实,身体健壮结实。莲座椭圆形,深束腰,莲瓣肥大有力,直接着地,是斯瓦特早期造像最常见的莲座形式。原清宫所系满、汉文黄纸签一条,汉文云:“大利益密噜什喀释迦牟尼佛,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收,达赖喇嘛进。”“密噜什喀”藏文作me ru ś...

    198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佛舍利盒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佛舍利盒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佛舍利盒,清乾隆,木制,高11厘米,口径15.5厘米。清宫旧藏。盒为木制,外红漆描金,绘缠枝莲纹。盒体呈罐状,分上下两层,分别存放着佛舍利。盒内之黄条内容为:“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收达赖喇嘛进利益燃灯佛舍利二颗;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八日收达赖喇嘛进迦葉佛舍利二颗。”此处之达赖喇嘛系指八世达赖喇嘛。...

    911 舍利 描金 缠枝 缠枝莲 燃灯佛 迦葉佛 八世达赖喇嘛
  •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天王与罗汉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9厘米,宽69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藏地传说画面中这位汉地罗汉是唐肃宗邀印度十六罗汉来中国时的信使,以侍从身份常出现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组画之中,成为所谓的十八罗汉的第十八位,俗称“布袋和尚”。“罗汉”即“阿罗汉果”,亦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汉地罗汉肤色深黝,大腹便便...

    299 罗汉 唐卡 画心 藏传佛教 十八罗汉 布袋和尚 半跏趺坐 念珠
  • 空行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空行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空行母像,明,红铜质地,通高22厘米。清宫旧藏。空行母是一种介乎天人之间的女性神祗,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故名。在密宗中是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女神。其形貌多变,通常可分为人形与兽面空行母两大类。此尊造像即为人形空行母的常见造型。此空行母像圆面怒目,蛇卷怒发,发丝柔顺光滑。头戴五叶骷髅冠。项挂人首项链,长垂及地。左手屈臂高擎嘎巴拉碗,右手后伸向下持钺刀。左弓步展...

    1290 造像 嘎巴拉碗 璎珞
  • 上乐金刚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上乐金刚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上乐金刚像,清,通高51.5厘米。清宫旧藏。此尊上乐金刚身后持象皮,表慈悲本性。头戴骷髅佛冠,项挂人首与骷髅项链,腰部饰人头及骷髅璎珞,手拎人头,擎头骨钵,以这些恐怖血腥的物品为严饰是上乐金刚的形象特征之一,代表着微细瑜伽修行中对无明执着的克服。佛母二手分持钺刀与嘎巴拉碗拥抱主尊,双腿缠绕主尊腰际,表情似怒非怒,十分生动。造像青铜质,脸部泥金,彩绘眉目,冠叶...

    514 上乐金刚 璎珞 嘎巴拉碗 造像 泥金 明妃 金刚亥母 法器
  • 上乐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上乐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上乐王佛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4厘米,宽67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上乐王佛亦称上乐金刚、胜乐金刚,因其属无上瑜伽母续,清宫习称为“阴体上乐王佛”。上乐金刚之变身较多,身相有单体、双身、一面二臂及多头广臂等差异,此幅所绘单体白身上乐金刚藏文名为“得罗巴宗上乐”,是较少见的上乐形象之一。画中主尊四面十六臂,通体白色,唯两...

    1585 唐卡 画心 上乐金刚 璎珞 右展立 法器 期克印
  • 银鎏金六世班禅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银鎏金六世班禅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银鎏金 六世班禅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高73.8厘米,宽47厘米。班禅头戴鎏金尖顶通人冠,眉间白毫处原嵌物缺,弯眼,嘴角内收,面庞丰颐,神态寂静慈祥。身披袒右田相格袈裟,内穿交领坎肩。衣边和田相格鎏金,錾刻 缠枝牡丹和忍冬纹。右手当胸,拇指食指相拈,施说法印;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双腿相盘,呈吉祥跏趺坐。仰覆莲花座通体鎏金,上部饰一圈联珠纹,莲瓣...

    1334 鎏金 六世班禅 白毫 錾刻 缠枝 忍冬纹 说法 禅定印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26厘米宽:13.5厘米厚:7厘米克什米尔佛陀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贴紧全身,除右肩头有密集衣纹外,仅见波浪式条纹布满全身,身体壮实,面庞丰腴,头涂蓝,脸部与颈部泥金,双目虹膜错银,双唇错红铜。双手施转法轮印,全跏趺坐于带垫矩形台座上。其矩形座的造型体现出克什米尔艺术成熟的魅力:座四角各立一柱,正面有二狮与中间的夜叉为支撑。夜叉双手上举,帔帛两身体两侧展开...

    92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5.9厘米,宽:9.5厘米,厚4.4厘米斯瓦特释迦牟尼佛着袒右肩式袈裟,但胸部肌肉已经没有前一时期的丰满有力,变得平坦。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衣角,与常见手心向上,手臂向外的做法不同,手心向内,手臂贴近左臂。袈裟上的衣褶也用阴线刻划表现,失去了自然写实的特点。双目睁开,鼻梁粗大,面庞丰满。螺发顶上有扇形装饰,反映出斯瓦特艺术中中亚因素的影响。背后原有背光...

    89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永乐款铃杵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永乐款铃杵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永乐款铃杵,明永乐,高22.5厘米。清宫旧藏。这套铃杵为明永乐年间所制,内铸“大明永乐年施”,由明代宫廷制造。铃为杵形把首,上有佛首覆莲,并铸有六字真言及璎珞、金刚杵等纹饰。杵为铜镀金五股杵,两端皆出五峰,代表五佛五智。铃是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也称为藏铃、金刚铃等,常在修法时摇响,是诸尊警告有情,使之喜悦的法器。因其体坚固,故称金刚,又因其形为五钴形,故亦...

    1524 六字真言 璎珞 金刚杵 五佛五智 藏传佛教 法器 有情 硬木
  • 弥勒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弥勒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2.5厘米,宽7.1厘米,厚4.5厘米斯瓦特地区弥勒菩萨全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中指与无名指间夹一小净瓶,是这一时期很常见的弥勒标志。头戴三叶冠,发髻上有扇形装饰,明显受到来自萨珊波斯的影响,头部涂蓝色,头后部的发辫披散卷曲,面部与颈部泥金,左肩斜披的圣索,全跏趺坐于莲台上。原清宫所系满汉文黄纸签一条,汉文云:“大利益梵铜琍玛弥勒菩萨。乾隆六十一年...

    150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1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4厘米,横52厘米。清宫旧藏。注荼半托迦尊者是半托迦尊者之弟,又名“拉群巴”,即“小路”之意。他虽愚钝却终因坚定不移地遵循修习佛法而获阿罗汉果位。注荼半托迦尊者双手结禅定印,其含义是说所有信奉佛法的人都应该从瞬息万变的世界是各种华丽的外在物中解脱。周匝绘其生平事迹。画中所注藏...

    1773 唐卡 画心 罗汉 禅定印 说法 章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