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8842-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图片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背后白绫签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简介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1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4厘米,横52厘米。清宫旧藏。

注荼半托迦尊者是半托迦尊者之弟,又名“拉群巴”,即“小路”之意。他虽愚钝却终因坚定不移地遵循修习佛法而获阿罗汉果位。

注荼半托迦尊者双手结禅定印,其含义是说所有信奉佛法的人都应该从瞬息万变的世界是各种华丽的外在物中解脱。周匝绘其生平事迹。画中所注藏文大意为:诞生(拉群巴),老妇人预言,妇人背负幼儿拉群巴,外道向拉群巴说法,声闻弟子向拉群巴说法,释迦及其眷属(向拉群巴)说法,回家,向外道求法,向释迦拜见,为拉群巴受戒,到舍卫城,五百婆罗门随拉群巴出家,拉群巴到佛前听法并获得罗汉位。

唐卡背面贴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钦命章嘉认看供奉利益画像注茶半托迦尊者……左五”。


相关知识科普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禅定印

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说法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章嘉

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相关文章

  • 邬扎亚那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邬扎亚那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邬扎亚那手持金刚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7厘米,宽76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4厘米。清宫旧藏。此手持金刚菩萨藏文名为“邬扎亚那金刚手”,蓝色身,面相忿怒,三眼圆睁,张口龇牙卷舌,火焰赤发,头戴五骷髅冠,周身以蛇为胳腋,身披象皮护甲,腰束虎皮裙,右手持金刚杵,左手结期克印,左展立姿,立于莲花宝座上,身后为火焰背光。上界为琼波大师、金...

    601 手持金刚菩萨 菩萨 唐卡 画心 金刚杵 期克印 左展立 宝座
  • 阿氐多与迦诺迦伐蹉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阿氐多与迦诺迦伐蹉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阿氐多与迦诺迦伐蹉尊者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 阿氐多尊者头戴风帽,双手结禅定印,在山中洞室里闭目静修。其弟子及侍者正忙于烹茶诵经,这里可能是通常所说的尊者的居地“仙人山”,尊者在此静修获得五种神通。下方是手持念珠项链的迦诺迦伐蹉尊者,尊者曾到龙国化缘说法令众龙皈依佛法,...

    1268 唐卡 画心 禅定印 念珠 说法 龙女
  • 绿度母立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阿氐多等四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阿氐多等四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阿氐多等四尊者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0厘米,宽78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7.5厘米。清宫旧藏。西藏唐卡中常见四尊者绘于一幅的形式,即有四尊者分护一方佛法,四方共十六位之说。此幅唐卡中四尊者皆身着华丽的汉僧装束,坐踞胡椅或金刚垫中,身旁有一侍者或弟子相伴。左上双手结禅定印者为阿氐多尊者,右上双手持金耳环者为迦里迦尊者,身后侍者手中所持羽...

    1523 唐卡 画心 禅定印 说法 章嘉 胡土克图
  • 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3厘米,宽89厘米,画心纵82厘米,横56厘米。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出生于古印度王舍城国师的家中,后由释迦牟尼佛亲自剃度为僧,并获阿罗汉果位。释迦佛称他为“大狮子吼”,意为弟子中最具权势、自命不凡者。图中尊者结跏趺坐,左手托法钵,右手持笔翻挑石桌上的经书,书旁香炉青烟袅袅,左侧侍者持羽扇而立。上部左右两侧为...

    830 唐卡 画心 释迦牟尼 罗汉 结跏趺坐 龙树 琵琶 中正殿
  • 缂丝阴体上乐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缂丝阴体上乐王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缂丝阴体上乐王佛唐卡,18世纪,内地,绢本,缂丝,通高169厘米,宽99厘米,画心纵93.5厘米,横68厘米。清宫旧藏。 阴体上乐王佛即上乐金刚,蓝色双身,四面十二臂。四面颜色各异,居中蓝色,右侧黄色,左绿色和红色,分别表示降服、增益、敬爱等四种事业和功德。每面有三目,表示能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头戴骷髅冠,表示无常和勇武。主尊身体为深蓝色,背披白...

    668 缂丝 唐卡 画心 上乐金刚 念珠 法器 金刚杵 明妃
  •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68厘米,宽93厘米,画心纵112厘米,宽64厘米。清宫旧藏。画面中乾隆皇帝头戴班智达帽(班智达即学者之意),身着僧衣,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法轮,全跏趺坐在莲花托宝座上。上方示显以其修行本尊为主的三座坛城,第二层显现上师三世章嘉和诸佛弟子、菩萨,下部为17位护法。唐卡底部护法呈一字排列,左起为:六臂勇保护法...

    1238 唐卡 画心 班智达 说法 法轮 宝座 坛城 三世章嘉
  • 白救度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白救度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白救度佛母像,清,青铜质地,通高72厘米。清宫旧藏。白救度佛母为“二十一度母”之一,据言为观世音菩萨所化现,其形象通常为一头二臂,双跏趺坐姿,于面部及手足共生七目,故又称“七眼佛母”,意味其可见世间一切处之苦难而予以拯救,因此在藏传佛教女性诸神中深受信仰。白度母还与尊胜佛母、无量寿佛并称“三长寿”,寓意吉祥,故其形象绘塑甚广。此尊白度母造像为青铜铸造。像头戴...

    871 菩萨 藏传佛教 尊胜佛母 无量寿佛 造像 与愿印 璎珞 阴刻
  • 七佛——迦叶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七佛——迦叶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七佛——迦叶佛唐卡,18世纪,北京,纸本,墨拓描金,通高157厘米,宽95厘米,画心纵106厘米,横66厘米。清宫旧藏。迦叶佛意译为饮光佛,为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贤劫千佛之第三佛。《长阿含经》卷一等载此佛出世时人寿两万岁。画中迦叶佛左手握袈裟一角,右手外展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尼拘律树下成佛。以提舍、婆罗婆为二高足,常随佛之左右。捧经比丘为迦叶佛之执事弟子善...

    1996 七佛 唐卡 描金 画心 千佛 与愿印 结跏趺坐 升龙
  •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1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4厘米,横52厘米。清宫旧藏。注荼半托迦尊者是半托迦尊者之弟,又名“拉群巴”,即“小路”之意。他虽愚钝却终因坚定不移地遵循修习佛法而获阿罗汉果位。注荼半托迦尊者双手结禅定印,其含义是说所有信奉佛法的人都应该从瞬息万变的世界是各种华丽的外在物中解脱。周匝绘其生平事迹。画中所注藏...

    1773 唐卡 画心 罗汉 禅定印 说法 章嘉
  • 紫金八臂积光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紫金八臂积光佛母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紫金八臂积光佛母像,清,高93厘米。紫金是指一种由多种贵金属如金、银、铜、白铁、白铅、水银、金刚钻石等按一定比例冶炼而成的珍贵的合金材料。最初由西藏工匠发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进京为皇帝祝寿时进贡的紫金佛像深得乾隆帝喜爱,于是乾隆帝下令在宫中仿制,并对其配方加以改进,形成了具有清宫特色的紫金,专门用于铸造佛像,称之为“紫金利玛”佛像,为佛像...

    1605 紫金 六世班禅 金刚杵 期克印 须弥座 束腰
  • 毗卢遮那佛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毗卢遮那佛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毗卢遮那佛像,元,黄铜,通高36厘米。清宫旧藏。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神性地位很高。此尊毗卢遮那佛像具有明显的藏西造像的风格特征。佛像全跏趺坐于莲台上,面部至颈涂泥金,双手当胸结智拳印,是为毗卢遮那佛的特有手印。佛像发髻高耸而扁平,头戴五佛冠,冠叶修长呈花枝状,并以铜铸线条连接,...

    781 五佛五智 法界体性智 法界 三身佛 造像 泥金 嵌红铜 白毫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4.4厘米,宽:8.6厘米,厚:5.7厘米佛陀头涂蓝色,肉髻高,上有髻宝,双目虹膜部分错银,面含微笑,着通肩式袈裟,V字形衣领,阴线刻衣纹,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衣角,全跏趺坐于双狮垂幔台座上。布幔接近正方形,两侧双狮蹲踞,正面朝前,下承单层覆莲瓣,底接地平,地平正面有凹槽。像后原有背光,现已缺失。参考文献:Ulrich von Schroeder, I...

    165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永乐款铃杵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永乐款铃杵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永乐款铃杵,明永乐,高22.5厘米。清宫旧藏。这套铃杵为明永乐年间所制,内铸“大明永乐年施”,由明代宫廷制造。铃为杵形把首,上有佛首覆莲,并铸有六字真言及璎珞、金刚杵等纹饰。杵为铜镀金五股杵,两端皆出五峰,代表五佛五智。铃是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也称为藏铃、金刚铃等,常在修法时摇响,是诸尊警告有情,使之喜悦的法器。因其体坚固,故称金刚,又因其形为五钴形,故亦...

    1524 六字真言 璎珞 金刚杵 五佛五智 藏传佛教 法器 有情 硬木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4.3厘米,宽:10.2厘米,厚:6厘米斯瓦特地区释迦牟尼佛头部涂蓝色,面部与颈部泥金,着通肩式袈裟,袈裟紧贴身体,胸肌突出,显厚重,衣领呈V字型,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衣角,双手打开,为早期斯瓦特造像的特点。全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为仰覆莲,上莲台较小,下莲台较宽,莲座下沿有线圈,上下莲台空间较大。头后部原有头光,已经缺失。(罗文华)参考文献:王家鹏主编...

    11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