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上乐王佛唐卡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上乐王佛唐卡 |
时代 | |
门类 | 宫廷宗教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893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上乐王佛唐卡❖图片
上乐王佛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背后白绫签
上乐王佛唐卡❖简介
上乐王佛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4厘米,宽67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
上乐王佛亦称上乐金刚、胜乐金刚,因其属无上瑜伽母续,清宫习称为“阴体上乐王佛”。上乐金刚之变身较多,身相有单体、双身、一面二臂及多头广臂等差异,此幅所绘单体白身上乐金刚藏文名为“得罗巴宗上乐”,是较少见的上乐形象之一。画中主尊四面十六臂,通体白色,唯两侧面与顶上一面分别呈红、蓝、黄色。头戴骷髅冠,袒上身,佩璎珞,腰间系裙,右展立姿,双足各踏四臂男女形。两主臂交于胸前,握持铃杵,其余各臂左右屈伸,手中分持颅器、索、轮、瓶、弓、斧、箭、枪、剑、钩、杖、棒等法器,或结期克印。画面左上方绘胜乐金刚法之印度成就者,裸身盘坐;右上方绘藏地传承师。主尊下方绘四臂大黑护法,其两旁杂陈诸供。
唐卡背面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进丹书克供奉利益画像阴体上乐王佛……左四”。
相关知识科普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上乐金刚
又称胜乐金刚,为藏密重要本尊之一,其形象多为双身忿怒相,主尊四面,每面三目,十二臂,主臂拥抱其明妃金刚亥母,左右手中分握金刚铃、杵,其余手臂亦各持法器,二足,左弓步立姿,足下踏裸身魔怪,是其常见之显相。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右展立
佛像站立姿势的一种,即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展立姿是呈忿怒相的神常用的一种站立姿势。
法器
狭义指置于佛像前的小型器具,特别是密教修法所用的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各异,即使同名法器,亦因制作材料、手法,所属宗派或时代不同而形式迥异。若按用途分类,可大致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或称祭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器等6种。
期克印
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种,中指和无名指弯曲,余三指伸直,拇指压在弯曲的二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