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天王与罗汉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天王与罗汉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8831-1/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天王与罗汉唐卡❖图片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天王与和尚唐卡

天王与罗汉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天王与和尚唐卡背后白绫签

天王与罗汉唐卡❖简介

天王与罗汉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39厘米,宽69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

藏地传说画面中这位汉地罗汉是唐肃宗邀印度十六罗汉来中国时的信使,以侍从身份常出现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组画之中,成为所谓的十八罗汉的第十八位,俗称“布袋和尚”。“罗汉”即“阿罗汉果”,亦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汉地罗汉肤色深黝,大腹便便,结半跏趺坐,右手持念珠,左手持桃子,面带微笑,身披宽大华丽的袈裟,被一群欢快舞蹈的孩童围着,与人们所熟悉的汉地佛教艺术中的布袋和尚形象相仿。下方为南方增长天王(蓝色身,持剑)和东方持国天王(白色身,持琵琶),四大天王作为佛法的护卫者常伴于十八罗汉左右。罗汉身后菩提花果满枝,头上方为黄教祖师宗喀巴像。

唐卡背后贴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二十八年二月十五日钦命阿嘉胡土克图认看番画像天王一轴……右四”。


相关知识科普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 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 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十八罗汉

原为十六罗汉,也称十六应真,他们是为了护持正法而被请来的一群修行者。释迦牟尼曾嘱咐他们不入涅槃,常住人世,以济度众生。十六罗汉在中国得到信仰者的崇拜,而十八罗汉的出现则是唐末张玄、贯休两位和尚在画十六罗汉图时,故意将《法住记》经书的作者张庆友、唐高僧玄奘也画在图中。宋代苏东坡还曾为十八罗汉图写过批注。从此人们即将错就错,传开了十八罗汉的故事,但后增加的两位罗汉有所不同,有些图增加的是迦叶和徒钵叹,有些作品增加的则是达摩和布袋和尚,还有的是降龙、伏虎两位罗汉。

布袋和尚

传说其原型是五代时浙江的一位游方和尚,名叫契此,号长汀子。他言行怪诞,面露笑容,常以木棒挑着一个口袋四处化缘。他把乞来的物品收放在口袋中,时常随处睡卧和给人解说福祸。每次说教都颇为灵验,随之名声大噪,人们都唤他为布袋和尚。一说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或说布袋和尚于梁代贞明三年三月三日(917年)圆寂于岩林寺东廊石上。临终时口占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万亿,时时显示人,时人向不识。”自北宋时,有人画出了哈哈笑的弥勒作为供奉,而后世佛教也多把鼓肚坐姿、满脸笑容、袒衣露脐、双乳特大的布袋僧像塑在寺庙山门内,俗称大肚弥勒,并在他的塑像旁题对联一副,上联写“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道“笑脸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关于布袋和尚见《景德传灯录二七》、明田汝城《西湖游览志余十四方外玄踪》。

半跏趺坐

分为两种:左腿下垂,盘右腿于左股上,称吉祥半跏趺坐,也称左舒相跏趺坐;腿姿相反,称降魔半跏趺坐,又称右舒相跏趺坐。

念珠

念珠又称数珠,为佛教中记数之随身法物,数量有所不同,所表征之意义也有别,如108颗念珠象征断除108种烦恼。据记载,我国佛教使用念珠始于隋唐时期。

琵琶

也称“批把”,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朝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多为半梨形,曲项,以拨子弹拨演奏。

四大天王

民间称四大金刚,即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托宝塔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持宝幢的北方多闻天王。

菩提树

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旧译为“阿沛多罗树”、“贝多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原产于古印度。其叶呈心形,末端尖长,花隐于花托中,树子可作念珠。佛教未兴前,其默默无闻。相传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悟道成佛,遂被尊称为菩提树,成为佛门圣物。菩提为巴利语的音译,是觉悟之意。

菩提

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智”,是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但在具体理解上也有不同,或以觉知“无相”之般若智慧为菩提;或以先天具有的“佛性”为菩提。泛言之,凡是断绝人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为菩提。

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年),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幼时出家,学显密教法10年,16岁入藏深造,得大师指点,佛学精进,显密兼通。鉴于当地佛教戒行废弛,僧侣生活放荡,遂以噶当派教义为本,结合自己的见解,从倡导戒律入手,进行改革,《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其代表作。明永乐七年(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的资助下,于拉萨大昭寺创办了大祈愿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建立了甘丹寺,标志格鲁派体系的形成。后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执政教派,在蒙藏等地广泛流行,成为藏传佛教中最大的宗派。

胡土克图

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相关文章

  • 铜鎏金秘密文殊菩萨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秘密文殊菩萨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秘密文殊 菩萨坐像,明永乐,通高21厘米,底宽13厘米,底厚9.1厘米。清宫旧藏。此坐像一头四臂,面相方圆丰满,双目俯视,神态庄严。头戴五叶宝冠,袒上身,细腰束裙,披肩长帛垂挂于前臂。主臂右手上举持剑,左手结期克印牵莲花茎,另一右手持箭,左手上举持弓,肌肤丰满,姿态端正,全跏趺坐。座面阴刻“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

    847 鎏金 文殊菩萨 文殊 菩萨 期克印 阴刻
  •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2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须菩提又称须扶提,意为“善现”,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获罗汉果位,以善解空理著称,大乘空宗的著名经典《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便是佛陀因须菩提之问而阐述的,此经被视为集中反映大乘佛教般若性空思想的代表性经典,须菩提也因而享有“解空第一”的称誉...

    1442 菩提 唐卡 画心 佛陀 罗汉 大乘 释迦牟尼 四大天王
  • 缂丝三世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缂丝三世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缂丝 三世佛 唐卡,18世纪,内地,绢本,缂丝,通高289厘米,宽134厘米,画心纵169厘米,横101 厘米。清宫旧藏。 三世佛有以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间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来区分的“横三世佛”;也有以过去世界燃灯佛、现在世界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界弥勒佛进行区分的“竖三世佛”。 这幅唐卡为“竖三世佛”。三尊佛像均身着...

    419 缂丝 三世佛 唐卡 画心 琉璃 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燃灯佛
  • 三世章嘉胡土克图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三世章嘉胡土克图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三世章嘉 胡土克图 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长186厘米,宽120厘米,画心纵117厘米,横61厘米。清宫旧藏。章嘉若必多吉(1717—1786年)即三世章嘉,章嘉为清代黄教四大活佛系统之一,若必多吉主要负责内蒙、山西、北京等地宗教事务,精通汉、满、蒙、藏四种民族文字,熟读佛教显密经典,是博学多识的佛学家。三世章嘉一生不仅著述甚丰,且为清乾隆时期边...

    1143 三世章嘉 章嘉 胡土克图 唐卡 画心 无量寿佛 二世章嘉 中正殿
  • 铜鎏金绿救度佛母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绿救度佛母坐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绿救度佛母坐像,明宣德,通高25.6厘米,底宽16.3厘米。清宫旧藏。绿救度佛母面露温和的微笑,头略右倾,以右舒式坐于莲座上,右足踏莲花。乳房略微凸起,女性特征不明显,与丰乳细腰的西藏作品差异较大,显示了儒家思想影响下汉地佛教艺术的审美特点。左手于胸前牵莲花茎,拇指与无名指相捻结施依印。右手置于右膝上作与愿印。身两旁两束盛开的莲花。莲花座正中台面上阴刻...

    273 鎏金 与愿印 阴刻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5.5厘米,宽:10.2厘米,厚:6.3厘米斯瓦特释迦牟尼佛双手施转法轮印,着袒右肩式袈裟,衣纹自然生动。面庞丰满,双眉在额部偏上,双目大张,鼻梁粗厚,笑容古拙。莲座跟身体宽度相比,略嫌窄小。莲瓣饱满,直接着地,属早期斯瓦特造像的特点。原清宫所系满汉文黄纸签一条,汉文云:“大利益梵铜琍玛墨鲁式喀释迦牟尼佛。六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收,留保住(残)。“墨鲁式...

    6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达赖喇嘛源流——索南嘉措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索南嘉措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索南嘉措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40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72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作为二世达赖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被迎至哲蚌寺供养,后担任哲蚌寺、色拉寺寺主。明万历六年(1578年),蒙古俺答汗请索南嘉措到蒙古地区传法,并赠送他“圣识一切瓦齐...

    1959 唐卡 画心 哲蚌寺 俺答汗 结跏趺坐 宝座 章嘉 胡土克图
  • 金刚亥母铜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亥母铜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亥母铜像,12世纪,高19.5厘米。 金刚亥母原是古代苯教中赞神的一种神灵,后来被莲花生大士降伏,成为密教中的本尊或护法。 此像用印度所产的黄铜制成。金刚亥母三目圆睁,头戴骷髅冠,赤发上扬,发间向右侧伸出一猪头。裸身形,项挂人头大璎珞。左手托嘎巴拉碗,象征她获得了极乐的体验,暗示其事业的成功。左臂夹持喀章嘎,喀章嘎是无上瑜伽部母续最常见的法器,它的上端有...

    1520 金刚亥母 莲花生 密教 璎珞 嘎巴拉碗 喀章嘎 法器 舞立姿
  • 铜鎏金苟元帅神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苟元帅神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铜鎏金苟元帅神像,清,高56厘米。清宫旧藏。此为普化天尊侍从的神像,供奉于清宫玄穹宝殿东配殿普化天尊右侧。神像体形魁梧,身披金色铠甲,立于须弥座上。头戴宝冠,面赤如血,三目怒睁,左手握凿,右手执锤,惜锤已失。须弥座上沿正前方铸有其名号:“上清神烈阳雷苟元帅”。相传此神原名苟章,后被天帝封为雷神,成为道教雷部正神二十四天君之一,故又称为“苟元帅”。...

    1378 鎏金 配殿 须弥座
  •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清乾隆,北京,布本,设色,纵108厘米,横63厘米。清宫旧藏。乾隆皇帝笃信佛教,曾奉三世章嘉活佛为师修习藏密,被蒙藏地区尊为文殊 菩萨化身的大皇帝。画面正中乾隆帝为中年形象,面目清秀,留须,双目凝视,反映出内心的安详。头戴班智达帽,身着僧衣,右手结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上托法轮,全跏趺坐于莲花托须弥座上。最上方示现其修行本尊的三座坛城。第...

    946 唐卡 三世章嘉 章嘉 文殊菩萨 文殊 菩萨 班智达 说法
  •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清,通高37厘米,坛城高20厘米,径18厘米。坛城,梵文音译“曼荼罗”或“曼陀罗”。用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图形绘塑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坛城是密教修习和供奉的重要法物。此件坛城以金累丝工艺将外围的火焰墙、金刚墙到中心的经阁、本尊均严格地依照藏传佛教仪轨中的规定一一表现出来,繁而不乱,反映出宫廷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1261 累丝 坛城 梵文 曼荼罗 法器 密教 藏传佛教
  • 上乐金刚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上乐金刚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上乐金刚像,清,通高51.5厘米。清宫旧藏。此尊上乐金刚身后持象皮,表慈悲本性。头戴骷髅佛冠,项挂人首与骷髅项链,腰部饰人头及骷髅璎珞,手拎人头,擎头骨钵,以这些恐怖血腥的物品为严饰是上乐金刚的形象特征之一,代表着微细瑜伽修行中对无明执着的克服。佛母二手分持钺刀与嘎巴拉碗拥抱主尊,双腿缠绕主尊腰际,表情似怒非怒,十分生动。造像青铜质,脸部泥金,彩绘眉目,冠叶...

    514 上乐金刚 璎珞 嘎巴拉碗 造像 泥金 明妃 金刚亥母 法器
  • 达赖喇嘛源流——云丹嘉措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云丹嘉措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云丹嘉措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6厘米,宽75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四世达赖云丹嘉措(1589—1616年)是历辈达赖喇嘛中唯一的蒙古族人,俺达汗之重孙。他被认定为三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后,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热振寺举行了坐床典礼,不久移居哲蚌寺。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拜四世班禅为师,受比丘...

    1243 唐卡 画心 哲蚌寺 宝座 大威德金刚 织金缎 织金 章嘉
  • 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不空 羂索观世音菩萨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画心纵66厘米,横45厘米。通高125厘米,宽77厘米。清宫旧藏。观世音菩萨手持大慈大悲的金刚羂索,表示普度一切众生绝不漏网。观世音菩萨白色身,头戴宝冠,十二臂,立于莲花上。胸前右手作手印,左手持莲花,右侧右手1持念珠,右手2持箭,右手3持镜子,右手4持珠,右手5施予愿印;左侧左手1持化城,左手2持三叉...

    1395 不空 羂索 菩萨 唐卡 画心 念珠 净瓶
  • 无量寿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无量寿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无量寿佛 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54厘米,宽83厘米,画心纵89厘米,横59厘米。清宫旧藏。 此幅绘无量寿佛通身红色,面相慈和,头戴金色冠,身饰璎珞,双手结禅定印,上托金瓶,瓶中生长常青宝树。结跏趺坐,下承五色莲台,身光透明。身后绘缠枝牡丹,花繁叶茂,组成团形背衬,独具特色。画面上方彩云间有二个五色光环,内中各绘无量寿佛三尊,下方佛塔...

    471 无量寿佛 唐卡 画心 璎珞 禅定印 结跏趺坐 缠枝 拱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