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其昌董范合参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其昌董范合参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其昌董范合参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834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董范合参图轴❖图片

董其昌董范合参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董范合参图轴❖简介

《董范合参图》轴,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156.5厘米,横42厘米。

本幅自识:“江以南多元季大家之迹,燕都多北宋大家之迹。余壬申再入春明,所见甚多。始以董北苑、范华原参合为之,盖似失其故步,然海内必有评定者。癸酉夏五。玄宰自题。”钤“董其昌印”、“玄宰”印。

“癸酉”为明崇祯六年(1633年),董氏时年79岁。时董其昌在北京,无心朝政,惟以书画自娱。此前一年,董氏得董源《夏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图画群峰耸峙,草木丰茂,幽谷间有水阁屋舍掩映。作者采用范宽的正面大岭重山式高远构图,层次丰富而气势恢宏。山峦的皴法融合董源、范宽二人的“点子皴”法,略加黄公望笔意,笔墨沉厚凝重。树木多取法董源《夏山图》,兼师倪瓒,勾点清润。虽作者自识为“参合董、范”,但从作品本身看,除董、范的影响外,更多地反映出作者以元人为宗的绘画渊源以及其晚年山水画融汇诸家、自出机杼的面貌。


相关知识科普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董源

董源(?—962年),五代时南唐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但传世寥寥。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今仅见“水墨”一路,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幽旷平和,得山水之神气,意趣天真,品格高古,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

范宽

范宽(生卒年不详),生于五代末,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尚在,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范宽原名中正,字中立,因其习性温缓,世人谓之“宽”,遂以范宽名世。善绘山水,在师法荆浩、李成笔墨的基础上,饱览所居之地终南、华山等处烟霞云壑,形成构图饱满、落笔苍健的艺术风貌。宋人将他与同时代的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代表作有《谿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等。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倪瓒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幼霞,别号云林子等,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家境豪富,筑“云林堂”、“清閟阁”,工诗文,善画山水、竹石,长于书法,谙熟音律。中年以后,既信奉道教,又崇尚佛学,他在诗中自述:“嗟余百岁强半过,欲借玄窗学静禅”。到了晚年,索性卖去田宅,疏散财产,弃家遁迹,“扁舟蓑笠,往来湖泖间”,过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超然于物外的隐逸生活,思想愈加空寂。其山水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画树木兼师李成。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画风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影响颇大。书法从古隶入手,又以“二王”为宗。后人把他和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四家”。

相关文章

  • 扬无咎四梅花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扬无咎四梅花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四梅花图》卷,宋,扬无咎作,纸本,水墨,纵37.2 厘米,横358.8 厘米。扬无咎的墨梅,祖述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据吴元素《松斋梅谱》记载:“墨梅自华光始”,他长期居住湖南衡州花光寺,“植梅数本,每发花时,辄床于其树下终日,人莫能知其意。值月夜见疏影横窗,疏淡可爱,遂以笔戏摹其状,视之殊有月夜之思,由是得其三昧,名播于世。”扬无咎得华光画法而自有变法...

    1144 扬无咎 华光和尚 仲仁 双勾 没骨 欧阳询 铁网珊瑚 清河书画舫
  •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关山雪霁图》卷,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13厘米,横143厘米。本幅自识:“关仝关山雪霁图在余家一纪,余未尝展观。今日案头偶有此小侧理,以图中诸景改为小卷,永日无俗子面目,遂成之。乙亥夏五。玄宰。”钤“董□□”印,印文不可辨。鉴藏印钤“仪周珍藏”、“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重华宫鉴藏宝” 、“仪周鉴赏”等。“乙亥”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

    1980 董其昌 关仝 重华宫 平远 墨缘汇观
  • 崔白寒雀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崔白寒雀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寒雀图》卷,北宋,崔白作,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101.4厘米。本幅署款“崔白”二字,有清高宗弘历题诗一首。卷后明文彭题跋。图绘枯木及9只麻雀飞动或栖止其间的情景。9只小雀依飞鸣动静之态散落树间,自然形成三组。构图巧妙,布局得当,在动与静之间既有分割又有联系。作者以干湿兼用的墨色、松动灵活的笔法绘麻雀及树干。麻雀用笔干细,敷色清淡。树木枝干多用干墨...

    369 崔白 文彭 黄筌 黄筌画派
  • 弘历瀛台胜景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弘历瀛台胜景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瀛台胜景图》卷,清乾隆,弘历绘,纸本,墨笔,纵29.2厘米,横57.5厘米。瀛台是对南海岛上建筑群的统称,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多为清顺治、康熙时期翻修扩建而成。这里三面临水,奇石花树,参差掩映。瀛台的正殿涵元殿是帝王宴饮群臣的地方。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在这里。乾隆皇帝所绘此图取景由南岸北望,湖面开阔,有亭台矗立水中央,石桥横跨东西。所绘位置准确,景物十分写...

    718 戊戌变法 引首 宸翰 琉璃 冰嬉 画心 石渠宝笈
  • 胡瓌卓歇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胡瓌卓歇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卓歇图》卷,五代,胡瓌作(传),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256厘米。该图旧传为五代契丹画家胡瓌作。据画中大多数人物髡顶、脑后垂双辫的发式和方顶黑巾等特点,当属金代女真人的风俗,故极可能出自金代汉族画家的手笔。全卷画女真贵族在狩猎歇息时邀南宋使臣宴饮观舞的情景。前半段为立歇部分,马背上的猎物点缀了人马刚从追逐和喧闹中转入了静态。马群的尽头是走向乐舞场地的捧...

    1879 卓歇 胡瓌 髡顶 女真 引首 张照 尾纸 高士奇
  • 张若霭花卉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若霭花卉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花卉图》扇页,清,张若霭绘,纸本,墨笔,纵16.5厘米,横45.5厘米。扇页有自题:“去年联袂唱新诗,恰是春光渐丽时。飞絮自萦燕市梦,好风吹动谢庭思。素纨写意凝烟水,芳草连天怅别离。遥想官斋晴昼永,桃花红染几枝枝。小诗寄怀二姊夫人书扇请正。酿花十一弟若霭。”钤“酿花”朱文印。又自题:“乾隆丙辰二月晴岚写。”钤“晴岚”朱文印。“丙辰”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

    1969 张若霭 丙辰 折枝
  • 禹之鼎溪山行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溪山行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行旅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34.8厘米,横309厘米。本幅右上题“溪山行旅图”。左上题:“文衡山先生溪山行旅图,庚辰长夏为西泠康饴翁老先生摹补尊照成卷,不揣笔墨踈陋,漫应台委,未免布鼓耳。幸大巫教之,广陵禹之鼎敬志。”钤“禹之鼎”、“慎斋”印二方。查升书引首,后纸有王丹林等多家题记。庚辰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时年54岁。画...

    1010 禹之鼎 引首 翁嵩年 文徵明
  • 李寅山水楼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寅山水楼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楼阁图》轴,清,李寅绘,绢本,设色,纵143.5厘米,横51.5厘米。本幅题:“庚申秋月李寅画”,钤“臣寅”印。 李寅的界画师法两宋,继承了宋人建筑画的写实精神,“巨制梁柱榱栋,老于木工者,较其间架,丝毫不爽”。他的这种画风在当时有相当的影响,谢稚柳先生认为“袁江出于李寅”,而谢堃评袁氏:“苍古不及李寅,而秀雅过之”。李寅对于界画的贡献还在于他开创了把...

    1600 李寅 界画 袁江 李成 郭熙 李唐 马远
  • 陈师曾斑鸠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斑鸠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斑鸠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22.8厘米,横32.5厘米。自题:“庚申秋九月,陈衡恪记于槐堂。”钤“师曾”印。“庚申”为民国九年(1920年)。画面中两只斑鸠立于巨石之上,旁有竹枝和牵牛花。本幅作品画石著墨不多,笔画草草而成,简单地表现出石面凹凸的肌理;花叶运笔灵活飞动,色墨相参;鸟雀非师曾所长,图中二鸟形态朴拙,用笔较为拘谨。画中斑鸠的...

    1904 斑鸠 陈师曾
  • 杜琼友松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杜琼友松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友松图》卷,明,杜琼作,纸本,设色,纵28.8厘米,横92.5厘米。此图无款,钤“東原齋”、“杜用嘉”、“一丘一壑”三印。后有文伯仁跋,说明为杜琼之作。据张丑《清河书画舫》著录:“东原先生为其姊丈魏友松写号图,当时有题诗,不知何时脱落,尚赖刘完庵长句具存,足称艺林双璧。”又据杜琼文集中有关魏友松的诗文可知,杜琼姊丈魏本成,号友松,魏氏一家都是仕宦文人。此图...

    1339 杜琼 文伯仁 清河书画舫 吴门画派 别号图 文人画 沈周 文徵明
  • 梁楷秋柳双鸦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梁楷秋柳双鸦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柳双鸦图》页,北宋,梁楷作,绢本,墨笔,纵24.7厘米,横25.7厘米。纨扇页,行书署款“梁楷”二字。此图前人定名《秋柳双鸦》,实则写唐代诗人王维五言绝句《鸟鸣涧》诗意。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鸟鸣涧春山月出的夜景,既幽静,又有生气。梁楷的画,以渴笔焦墨绘一节断裂的枯柳,三两根枝条昂扬向上又飘拂而下,突兀地将整幅扇...

    1741 梁楷 纨扇 王维 渴笔 减笔
  • 高凤翰莲塘清供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凤翰莲塘清供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清供图》轴 ,清乾隆,高凤翰绘,纸本,设色,纵88厘米,横40.6厘米。此轴画莲荷蒲草数枝插于瓶中,为端午节清供之设。据款署“己未”(乾隆四年,1739)知为高凤翰57岁所画,此时他的右臂因风痹症已废两年,以左手作书画,笔墨华滋,敷色淡雅,信手勾勒,刚柔相济,别具一种奇拗超逸的格调。自题:“莲蒲清供,为以俌客中午日之设,南阜翰左手并题。己未武京署中”。...

    842 高凤翰 端午节 泰山
  •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湘君湘夫人图》轴,明,文徵明作,纸本,淡设色,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该图是文徵明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此图根据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章而作。画面上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前者手持羽扇,侧身后顾,似与后者对答,神情生动。人物造型来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形象古雅,体态修长,长袖飘逸,衣裙曳地,用游丝描,施朱红及白粉,精工...

    736 湘君 文徵明 顾恺之 女史箴 游丝描 王稺登 仇英 文嘉
  •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传) - 故宫绘画藏品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传) - 故宫绘画藏品

    《维摩演教图》卷,传为宋李公麟绘,纸本,墨笔,纵34.6厘米,横207.5厘米。无作者款印。画后幅有明沈度书《心经》及跋“永乐丙戍岁,予客燕台真如寺,老僧元觉出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随索予书《心经》附后,自愧玉台难并,固辞再三。老僧索之甚笃,勉强净手谨书一通。是夕上元日也。云间沈度。”丙戌为明永乐四年(1406年)。并有明董其昌、王穉登题跋。钤元柯九思“柯氏敬...

    1142 李公麟 沈度 上元 明董其昌、王穉登题跋 董其昌 王穉登 柯九思 维摩诘
  •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消夏赏蝶》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 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案静思。此画描绘的虽是仕女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萱草以有助于...

    1774 亲王 萱草 仕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