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渲儿 点击 :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 | 艺术美文

何家英简介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由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谈创作

建党90周年的纪念展中展出了何家英新作《杨开慧》。何家英说,他深入研究有关杨开慧的文字材料后,对杨开慧十分敬佩,何家英感动于杨开慧对毛泽东和党不变的忠诚,以及对革命坚定的信念。在他看来,杨开慧不仅是革命英雄,也是位好母亲,特别是她拉扯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仍坚持搞革命。

构思上,何家英突破以往绘画作品中的杨开慧形象,还其以真性情。一般情况下,杨开慧的形象都是概念化的红光亮,或与毛泽东并肩向前,或英勇就义。何家英却画了她一手哺育孩子,一手执笔写信的情景。回忆创作过程,何家英说:“这要特别感谢辽宁画家李晨按我的意图找到模特拍了照片给我,并用电脑做了拼接,才顺利进入创作状态。经过笔墨上的构思处理,我塑造出富有母性情怀的杨开慧英雄形象。”

作为工笔画新一代开派画家,何家英期望摆脱模特式摆姿势补背景的创作模式。何家英表示,写意画需自然,用笔的偶然趣味才能使笔墨达到更高境界,这也是他今后追求的一个方向,“必须要抛弃草稿,随机随性地创作才是自由。”他认为过于严谨容易僵化,作品《杨开慧》《月兔》都有自由挥洒笔墨的尝试。

何家英的人物作品基本都是在画身边的人,《月兔》便是他给女儿勾的速写。他说:“我的想象力和默写能力其实是我创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就要通过写生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谈审美

对于那种非常妖艳的大美人,何家英似乎不感兴趣,“我更注重诗意的、内在的东方美。”2008奥运会后,何家英去看望萨马兰奇时带去自己的画册,合影时萨马兰奇翻出了一幅名为《百合花》的作品,画中那位小眼睛高颧骨的女子,原型是何家英在上课中做示范所挑选的学生。何家英表示,画中人谈不上好看,却有东方美,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个性美,“像吕燕,那么小的眼睛,却在国际舞台代表东方形象。”

何家英笔下很多女性形象都较婉约哀伤。在他看来,美是含蓄诗意的,他不会写诗,却有诗心,常常会找些诗来作题跋。毕业之后,在刘天成引导下,何家英看了不少李煜的词,对他影响特别大,后来选择有点感伤的诗意美,有可能跟这些有关系。另外,家学和遗传也使何家英在学习和创作中有与众不同的天赋。“祖上都是读书人,我见过曾祖父的小楷,写得极妙。”

谈市场

1988年何家英的作品开始由北京朋友拿到香港销售,当时每平尺才50元,后来经香港画廊经营,价格逐年上涨,涨至每平尺3000元时有一个缓冲期。2011年上半年作品价格飙升至每平尺70万,有时甚至高达每平尺90万。

“收藏家有了共识,收藏我的画就一定有大收益。”何家英说,他的作品在历经2011年上半年较高的涨幅后,下半年经济不景气,价格适当回落,何家英认为非常正常,这是挤掉水分的过程。相反他并不希望每年有那么大的增幅,增长过快易产生泡沫,希望稳步增长,尤其在这么高价格的情况下。

谈到自己的作品屡次遭遇仿冒,何家英感到很无奈,他希望相关部门能正视这个问题。他说:“我画册中的每张画都有人模仿,找我鉴定的绝大部分是赝品。”何家英认为,“造假伤害了收藏家的心,对市场发展危害极大。”

相关文章

  • 黎光成:好书画贵在有滋味[图文]
    黎光成:好书画贵在有滋味[图文]

    花鸟(国画)黎光成成文洛杉矶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美协进社……2014年的早春,这些美国的学术与文化重镇,迎来了一位从巴蜀大地走出来的书画艺术家——黎光成。黎光成,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籍田镇,别号浣花堂主,署红碑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于行草,善治花鸟绘画,曾主编《走进金沙·首届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大型书画册,著有《黎光...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油画奥斯陆国家画廊自绘画诞生以来,大量美术作品呈现的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传达的是纯静、美好与和谐,如《蒙娜丽莎》的典雅,《睡莲》的宁静,具有东方艺术韵味、视觉清新的水墨画《小龙湫下一角》,等等。可见,人类创造的这一艺术形式展示的是那些使人视觉上愉悦、精神上充实的形态美感。同时,它拒绝画面上有骚动发泄的另一类与此相反的语言表达。但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到一位...

    3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怀念人民艺术家力群及其剪纸艺术[图文]
    怀念人民艺术家力群及其剪纸艺术[图文]

    力群剪纸作品王璞山2月10日是人民艺术家力群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看着力群先生给我的题词、打开他送我的《力群木刻作品》明信片、欣赏他答应让我复制的几幅剪纸作品,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我总想提起笔写点什么……力群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浮现,他那版味十足的国画墨竹又也重现于我眼前。力群老的一生是为艺术奋斗的一生———他热爱生活、深入生...

    12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意盎然的艺术表达——读张纯玉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图文]
    诗意盎然的艺术表达——读张纯玉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图文]

    画家张纯玉张纯玉先生出身于书画世家,在祖辈的影响下,长期消无声息地做着艺术传承的功课,多年潜心研究,观察自然,锤炼笔墨,以古为师,深受吴昌硕、齐白石画风的侵染,作品呈现出用笔苍劲,厚重意远,充满诗情画意,进而走向诗意盎然的艺术表达。张纯玉作品读他的《出淤泥而不染》、《鹤程轻算亦三千》《金秋硕果》等作品,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于是,我醉了,我的诗篇《醉》即在眼前越过。自然之美,...

    7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玩物明志: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图文]
    玩物明志: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图文]

    王世襄与夫人袁荃猷上月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上,其生前好友回忆起其令人眼花缭乱的玩性与认真、自谦的人格。或许正如黄苗子之子黄大刚所言:王世襄不管做什么事,有一个琢磨劲,你说他是研究也可以,但是跟研究又有点不同,他不管这套,就是要把它弄透了,弄到可以传承了,让人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目的就达到了。做收藏是为了研究郑新淼(故宫研究院院长)大...

    142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精雕太行根艺:打磨艺术人生[图文]
    精雕太行根艺:打磨艺术人生[图文]

    ■毛庆珍老人和他的根雕。□文/图本报记者李洁夫通讯员马宇灵马彦在省会矿区,有一位热爱根雕30多年的老人,根雕作品在全国各地博览会、展销会上频频“亮相”并捧得大奖。如同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乡,河北吴桥是杂技之乡,蔚县是剪纸之乡……把矿区打造成”太行根艺“之乡,是毛庆珍老人的梦想。毛庆珍老人今年76岁,精神矍铄。谈起...

    13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程十发的“另类”艺术观[图文]
    程十发的“另类”艺术观[图文]

    程十发作品《少女和小熊猫》海派大师程十发不仅以连环画著称,更以中国画享誉世界,其风格是古今中外都吸收,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符合上海城市特点,是海派大师的典型代表。然而,他真正的成功应该说,是其“艺术观念超越时代”,我们从《程十发谈话录》中可以得到很多启迪,其不少内容是首次发表。程十发先生有相当长的阶段处于思想禁锢的“极左”时代,...

    99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文]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文]

    莫奈作品《蓝睡莲》兰草■|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在一本画册里,我浏览着欧洲名画,其中《蓝睡莲》的蓝色调和斑驳的画面,瞬间让我心动了。它不是轰轰烈烈式的感动,而是悄无生息地激起了潜在我生命里的情怀。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热爱生命的方式,《蓝睡莲》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追求、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如名画呈现出来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蓝睡莲》是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创...

    122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学义:把一块泥巴摔出了名堂[图文]
    王学义:把一块泥巴摔出了名堂[图文]

    王学义:把一块泥巴摔出了名堂石孝义摄蛐蛐罐也是一种文化蛐蛐的学名又称促织、蟋蟀,是一种善斗的鸣虫。最早,农民们为了庆丰收,常常在地里挖个土坑,捉一对蟋蟀让其相互撕咬,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追溯历史,斗蟀的传统已超过千年。兴盛之期上至皇宫内院、达官显贵,下至庶民百姓,都有大量痴迷于此道者,这样盛蛐蛐的容器(俗称蛐蛐罐、蛐蛐笼)的制作手艺也成为了一项绝活传下来。制作蛐蛐罐的材质和造...

    44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评论家冷静看待莫言获奖:不代表真的走向世界[图文]
    评论家冷静看待莫言获奖:不代表真的走向世界[图文]

    (记者刘婷)昨天,由文艺报、中国作家网、新浪文化读书举办的“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研讨会举行并进行网络图文直播。李敬泽、陆建德、陈众议、雷达、梁鸿鹰、陈晓明等众多评论家对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对目前的舆论热潮进行了较为冷静的思考。对于莫言的写作特点,梁鸿鹰表示,他的特质在于扎根中国现实,进行无拘无束的文学创造。作家的写作还是要注重自己的...

    68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弗朗西斯-培根:画出人心的灵魂暗面[图文]
    弗朗西斯-培根:画出人心的灵魂暗面[图文]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岁末年初,这位已故英国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在澳大利亚举行。从中观众可以看到,随着他的人生进入不同阶段,他的技术如何发展,主题内容如何变换,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一生都记录在作品中。”英国最富有的艺术家达明·赫斯特,在钻石头骨和鲨鱼尸体卖出高价之后,斥巨资收入弗兰西斯·培根的5幅...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图文]

    赵孟頫行书秋声赋卷元纸本纵35.7厘米、横182.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特邀撰稿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5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初学书法以王羲之《兰亭集序》、智永辑王羲之《干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钟繇、李邕、宋高宗等,泛览百家,而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在赵孟頫的大力倡导下,宋代以来苏、黄、米、蔡&...

    2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径。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在我读书的时候,吴山明先生的作品就饮誉士林,被争相传摹,成了许多青年学子的习画典范。近十几年来,他精进不懈,风格幡然而变,大江南北,翕然而从者益众。我有幸几次拜读他的作品,印象强烈而深刻。这种印象,姑且概括为6个字:体正、气长、格清。先说体正。我们知道,吴先生作为浙派水墨人物画的健将之一,具有扎实而牢固的造型基础。现...

    111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僾伲姑娘》选入“2006中国百家金陵全国油画展”王嫩,江西省吉安市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油画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油画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作品曾18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其中油画《启明星》在1987年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油画《夜车》荣获《2010中...

    5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记著名烙画大师姜云祥[图文]

    他,一个艺术奇葩,烙铁做笔,可以在木板上画出各种名山秀水、动物、花卉、生物;他,一个绘画奇才,通过烙铁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烙出具有丰富层次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他,用烙画的形式所创作的《春牧》、《湍》、《张伯苓》、《钟馗》等作品被天津市国礼委员会选定为外交礼物;他,为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香港影视演员洪金宝绘制的肖像画,受到高度的赞誉,尤其他最近为香港著名...

    68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