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杨学晨:扇趣雅谈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松鼠 点击 :

扇,也称“箑”。《说文》云:“箑,扇也。”古籍注扇起源于尧舜时,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舆服》中有“舜做五明扇,此箑之始也”的记载。扇的出现与使用,与玉器、青铜器等很多器物相似。起初,多作为礼器、仪仗用具使用。商周时,扇有两种功用,一是装置在贵族出行乘坐的车上,形如伞盖,借助车辆前行,气流冲动而产生风,既可遮阳避雨,又能生风散热。二是作为天子贵胄出行的仪仗。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扇也逐渐“走下神坛”,成为送风纳凉的拂暑用品。

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有柄扇、团扇、折扇等,根据不同的制扇材质,又有竹扇、棕扇、葵扇、蒲扇、蕉扇、麦扇、槟榔扇、羽扇、丝扇、纸扇等。最原始的扇子是以竹、羽及类似材质制成的柄扇。魏曹植著有《扇赋序》,其中提及曹操得皇帝赏赐“上方竹扇”。晋代陆机著《羽扇赋》,专以颂咏羽扇。羽扇大多用禽类的羽毛制成,如鹅毛、雕翎、雉尾、孔雀尾、凤羽、鹊翅、鹤翎、鹰羽等皆可采用,但以鹅毛、雕翎为多见。羽扇造型独特,带有种仙风道骨的意趣。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其“羽扇纶巾”,指挥千军万马的形象为世人所称道。团扇,顾名思义,是一种近似圆形扇面的柄扇,也称纨扇。传统团扇不可开合,材质以绫、罗、纱、绢为主,纸质者少见。团扇近圆形的扇面,取圆满、圆融之意,广受人们喜爱。它的使用,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直到折扇的出现。

对于折扇起源的时间及来历,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折扇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另一说折扇起源于北宋,由日本传入,还有说是由高丽传入等。虽然折扇在宋代已经出现,但发展似乎并不迅速,直至明代永乐时期,折扇才开始普及。折扇的传承与制作,以江苏苏州最具代表性,2006年5月21日,折扇制扇技艺正式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折扇由扇面与扇骨构成。对于一把成扇来说,扇面与扇骨是相互依存、珠联璧合的精妙组合。高档的折扇,扇骨势必高级。扇骨以竹、木为多,明代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中记载:“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相比较紫檀、象牙、乌木等较为昂贵、稀有的材料,司空见惯的棕竹、毛竹倒成了“雅物”,可见古人对于制扇,自有其独到之见解。扇骨以竹为雅,著名的水磨骨竹折扇,颇为讲究打磨功夫,竹皮蜡黄玉润,光可鉴人,细腻柔美,纤细挺秀,竹之质地之美尽展无疑。数百年来,历代制扇艺人为了美化扇骨,可谓煞费苦心。除了竹材本身的先天美感,便是在其上施加细致精巧的工艺了。花鸟鱼虫、风景人物、诗词歌赋……随心所欲地被施技于扇骨,令人叹为观止。

折扇扇面必有书法、绘画。明代中期开始,以扇面为载体的绘画法书,逐渐由团扇转向折扇。从明代至今,画家如沈、文、唐、仇、四王到三吴一冯,书法家如祝枝山、申时行、董其昌、汪士鋐等,无不喜以折扇作为创作园地,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除了职业画家,文人士大夫亦钟爱扇面书画,在他们的审美情趣影响下,题写、书画扇面逐渐成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新风尚,甚至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以致扇面书画成为明清以来中国画独具一格的特殊形式,形成了扇面书画独立的审美体系。

扇骨配上扇面,折扇便可收放自如。我唯独喜爱折扇收叠展舒的动态,那有如中国卷轴画徐徐展开的过程,让人对扇面的内容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探求而又几分期许的心情,从窥其一角到尽收眼底,从半遮半掩到一览无余,那横生的妙趣,那无限的闲情逸致,那与生俱来的优雅气韵,深深地让我折服。联想起古人无论冬夏,将这一柄小扇或佩在身,或怀于袖,都具有人格表露和情绪交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精彩绝妙的工艺品,也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她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文人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

折扇之开合,颇具动感与文雅气质。在中国传统人文生活中,折扇已经不仅仅是扇子,她已经成了文化的符号,文人赋予了她更多、更深、更广的用途与寓意,将其风雅之韵味推到极致。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便借由折扇作为故事线索,推动情节发展;而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折扇也常被小生、才女当做道具使用,如《西厢记》中的张生,《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杜丽娘,《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杨贵妃,《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秦钟……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读淩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可知,从明成化到万历年间,折扇收藏的着眼点经历了从扇面书画到扇骨工艺的过程。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43种,成扇或扇叶则多达百种。乾嘉后,收藏折扇之风更盛,“制一扇,所费数金,而人必数扇,且辗转丐求名手书画,以相夸耀。”及至今世,折扇的收藏仍经久不衰,坊肆之间的经营亦炙手可热。

相关文章

  • 吴洋:无关乎主张和权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图文]
    吴洋:无关乎主张和权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图文]

    吴洋吴洋十年来艺术创作的主题是石头,是什么让她和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呢?在吴洋看来,画石头也是在画心,在她的创作中有很强的的视觉冲击力,这也和她的女性特质有着某种联系。“心裹霓裳•石沁花”吴洋个展将于2013年9月7日15:00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这是吴洋近10年来艺术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青年批评家康...

    45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悲鸿写实主义艺术的传承与演进[图文]
    徐悲鸿写实主义艺术的传承与演进[图文]

    1951年,徐悲鸿在家中创作《毛主席在人民中》北京王刚徐小阳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当属徐悲鸿先生无疑。徐悲鸿先生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贡献,在于他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写实主义绘画艺术体系,从而一改宋代以后几百年间中国画坛陈陈相因的颓靡之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绘画艺术领域乃至社会文化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中国民族文艺复兴运动&rdqu...

    26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前年初春,停产后的首钢北京厂区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贯穿厂区的铁路线上不再有火车的轰鸣,平坦的马路上少了往日的车流,偶尔能看到几个行人匆匆走过,曾经沸腾的钢城宁静着。宁静的钢城在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月季园的小草悄悄地拱出地面,垂柳泛出淡淡的新绿,朵朵玉兰含苞待放,在碧波涟涟的群明湖上,不时有鸟儿从水面上飞过……曾经迷人的钢城依然美丽。迷恋这美丽钢...

    11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赏读袁峰的虎画艺术:王者之风也柔情[图文]
    赏读袁峰的虎画艺术:王者之风也柔情[图文]

    袁峰的虎画作品□朱同中国人爱虎,往往把老虎当作偶像来崇拜。老虎因威武大气、雍容华贵而令人喜欢,并让人心生景仰之情。老虎之美,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震慑性,是雄浑之美、阳刚之美、力量之美。因而,老虎也就成了许多画家争相表现的绘画题材。属虎的江苏省画家袁峰就是这个画家群的一位画虎高手。古往今来,画虎者众多;但大多是沿袭前人的路子,能有所创新、突破的画家寥若晨星。袁峰认为:“在异彩纷呈的...

    48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明清翡翠,作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珍贵宝石,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理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关于佩戴明清翡翠对人体是否有影响,这一话题在珠宝界和医...

    63 明清翡翠 佩戴明清翡翠 翡翠
  • 杭春晓:历史仅是一种描述[图文]
    杭春晓:历史仅是一种描述[图文]

    图片资料胡适称“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并义愤填膺。为何?因为在他们看来,“历史”是神圣“事实”,不容“戏谑”。然而,胡适因此被责难,却很冤枉,因为,他根本没说过这句话。那些义愤填膺的人们,着实上了“事实”的当—他们愤然捍卫“历...

    149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是作为教育界的代表,他说这一届的政协令他感觉不一样了。关于这次的议题,李象群开玩笑称,其实提案写得还是很温和的,但若是受到重视,他希望能够做些更细致的工作。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从上至下都是出于不必要的面子。在提案中,李象群主要关注政府在文化推广工作上的作为,希望政府在对待文化上以一种开放且兼容的姿态,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谈及艺术教育,&ldq...

    7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岭南画派值得思考[图文]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岭南画派值得思考[图文]

    刘益谦收藏大鳄刘益谦接受收藏周刊专访,畅言:无论是2013年的《功甫帖》还是2014年的“鸡缸杯”,买家刘益谦注定成为收藏界热衷谈论的对象,前者真假迷雾未散,后者2.8亿港元天价引发世界关注。4月30日,刘益谦应广州美院艺研班邀请,来到广州分享收藏心得。他笑称“2.8亿鸡缸杯虽然贵,但升值并没有自己财富积累快。”他更直指“岭南画派区...

    12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朱耷荷花水鸟图165.8×4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编者按:关于中国画创作方式的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画在近当代前进的步伐。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画在发展演变中,被赋予了沉重的精神寄托,甚至于有些时候,其自身技与艺的要求,被大而空的精神指向所替代,而中国画之“真”却少有人肯于直面正视。艺术是多元的,更是经得起争鸣的。困扰一定意义上也是前进的萌...

    14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地下"文物应不应合法化?[图文]
    "地下"文物应不应合法化?[图文]

    唐三彩女俑唐三彩人物俑文图/本报记者吴聿立近日,有政协委员提出: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文简称《文物保护法》),让现有“地下”文物合法化,并称市场化是对文物最好的一种保护形式。同时,可能是受一浪高过一浪的收藏热的影响,更有观点认为“藏宝于民”有着一定的优点和便利,如果促成这部分文物的民间收藏,不仅能够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可以...

    89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法国影人马修·德米首次带电影处女作《美国》来中国《美国》剧照。上图为德米与饰演母亲老友一角的杰拉丁·卓别林,下图为他和饰演曾与母亲相熟一角的萨尔玛·海耶克。在前不久落幕的南昌学苑影展上,到访的国外影人中有一位法国人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长片到中国内地放映。电影名字看上去一点也不“法国”,叫《Americano》(《美国》)。...

    46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设计返璞归真[图文]
    设计返璞归真[图文]

    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早在1908年便提出了“装饰即是罪恶”的观点,百余年过去了这样的信条仍旧深深刻在每个设计师心中。当他们静下来真正开始尝试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设计时,往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是简单和本真的,最“真”的东西才是设计力量萌发的源泉。旧工艺演绎新材料鲁班锁相传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班的发明,同样是榫卯结构,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

    10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仇海波:裸体画裸的是什么[图文]
    仇海波:裸体画裸的是什么[图文]

    对于"裸体"、"裸体画"、"裸体镜头"等词汇,中国人向来讳莫如深,抱有一种警惕之心。记得去年的时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桃李英华——何家英师生美术作品展》,这个展览原本是何家英师生和圈内同行、观众之间一次重要的交流展。意外的是,此次展讯上的裸体画却引起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有些媒体更是在头版头条上对此事进行报道,一时之间争议不断。早在20世纪初,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刘海粟...

    38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意法之争:《蒙娜丽莎》永久性回归问题[图文]
    意法之争:《蒙娜丽莎》永久性回归问题[图文]

    蒙娜丽莎意15万人联名要求法归还《蒙娜丽莎》历史上,这幅蒙娜丽莎曾经在1911年被一名意大利人偷出了卢浮宫,两年后这名小偷被捕并判刑,画作重新回到卢浮宫。这可能是达芬奇1516年将《蒙娜丽莎》带出意大利后,这幅画作在意大利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虽然它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躲在这名偷窃者的地下室里。当时对于是否要归还画作,意大利议会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最后结果是,《蒙娜丽莎...

    167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图文]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图文]

    资料图片晚清的“风雅名士”金武祥一生仕途尽在岭南,先是在广东,尔后到了广西,期间又不时往来两地,招邀岭南岭北文人,形成以广州、梧州、桂林为聚会之地的唱酬活动,蔚为文宴之大观。其所撰著,往往以留意旧史陈迹而为时贤后人推重。在晚清岭南文化史上,一介寒儒微宦的雅兴,却分明折射出文运的兴衰之迹。初入仕途金武祥(1841-1924),字溎生,号粟香,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人...

    116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