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与惯常审美不同[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王子 点击 :

与惯常审美不同 | 美术观点

爱德华·蒙克生命之舞油画奥斯陆国家画廊

自绘画诞生以来,大量美术作品呈现的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传达的是纯静、美好与和谐,如《蒙娜丽莎》的典雅,《睡莲》的宁静,具有东方艺术韵味、视觉清新的水墨画《小龙湫下一角》,等等。可见,人类创造的这一艺术形式展示的是那些使人视觉上愉悦、精神上充实的形态美感。同时,它拒绝画面上有骚动发泄的另一类与此相反的语言表达。

但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到一位来自北欧挪威的现代油画大师蒙克的作品之后,旧有的某些观念也许要被颠覆。因为,他所表现的是与之前各种视觉情感完全不同的画面,可能会使人感到有所不适。

蒙克与其他表现主义画家的创作,总是与往常那些艺术情调温文尔雅的题材作品,有许多不同。如他的代表作《呐喊》、《红葡萄藤》、《青春期》,包括《马拉之死》等等,它们从视觉效果、内容,产生出一种让人紧张、压抑以致恐怖的情绪,最终化为血淋淋的生命拷问,无疑,它与之前视觉绘画给人的审美感觉完全不同。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中,介绍或评述蒙克这一类作品总有这么一些文字,即画家童年期,他的母亲和姐姐都相续死于在当时还无法治愈的一种疾病,亲人被病魔折磨痛苦得以至先后离去,这无疑如同眼前一大摊血迹一样,使他幼小心灵过早地受到伤害,而这无法抹去的一幕幕情景,便成了他后来痛苦无助的回忆。或许就是这一类情景、画面,渐渐成为他后来个人艺术语言中不断挖掘表现的题材——一种完全不同于当时教条古板式学院派的另类,因此,使得人们对它的欣赏,化为对世间万象各种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体验、解读。

与生俱来就对正统的古典画法有几分叛逆个性的那一个个活跃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西方现代绘画潮流中的画家,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总是为自己执爱的艺术疯狂不已。这是一个不断有艺术上的叛逆者与循规蹈矩保守者,为各自的创作主张争执不已的时代,这是一段西方绘画史上艺术家最“不安分守己”的时期。那么,在整个艺术思潮最为活跃时,也才能造就了像蒙克这样一位表现生活中那一幕幕不太为人注意的世间阴郁惨痛画面的画家。基于此,他成为了20世纪艺术风格上极具叛逆的表现主义大师之一。

看蒙克这几幅作品,就如同要直面一场血淋淋惨痛的现实人生。与见惯了的情调温文尔雅的画面,那些靠教化审美展开的情节完全不同,他在作品中的质疑与思考,一下子让人感到了艺术审美的另一种视觉震撼力——绘画中的现实批判意义,一方面是题材、内容的真实性,触及到了人性精神世界压抑忧郁的一面,面对残酷的生存状态,每个人都会发出撕裂一般的怒吼,这是一种全新的未被反映的现代人情感状态,是一一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这直截了当毫无掩饰的视角,赤裸裸的表现手法,很快与当时各种主流艺术拉开距离,而不是像多数作品那样,还重复着对浮华万象的追逐和迷恋,或刻画一些距离人们视线很遥远的典故,其实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题材(最致命是画面感觉麻木、盲目);另一方面是蒙克所构造的画面语言,既非写实,更不是其他立体构成画派的手法,他通过自己的感受,创造出极有语言个性的笔触和线条,以及不同于一般约定俗成的色调,来表现他内心无法抹去的情感经历,特别是每一幅画上红色的象征意义——因为在习惯性经验里,红色可以代表吉祥、热烈、进步,但蒙克的作品,反倒是血迹,它象征着作者内心情感的压抑、不祥。如此一来,红色成了蒙克作品的风格符号,也代表了20世纪初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中的不同风格语言。

艺术史告诉我们,画家从创作中确立个人艺术风格面目所搜集的各种生活素材,只是提供了一部分初始经验。毕竟这种生活体验,多数是画家只看到事物的表层,还不是发自于内心意义上的切肤感痛。因此,我们只要了解一下美术史一些极有艺术风格极有个性语言的作品、艺术家,就会有所醒悟。

在中国文学艺术创作道路上,各种关于艺术形成说法,莫过于将艺术创作感悟为“大彻大悟”。如清初八大山人原为王公贵胄,在清廷颠覆了明王朝后沦为社会底层,却能够在花鸟画创作上另辟蹊径,尤其用笔用墨及布局章法方面,构筑了另一种画境——苦涩、孤寂的艺术韵味。其艺术风格形成,决不是两眼只盯住世间万象那花花草草就能有所收获的,而是一场“国破山河在”的内心苦痛,完全洗去了之前遗留在早期作品中的单薄与浮华,是大彻大悟的人生况味融入了艺术的沉涩和孤寂,并由他开拓了明清水墨写意画的另一种表现风格。八大山人与蒙克既不是同一时代画家,他们之间相隔200多年,更不是用相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的,但是,他们都是从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大彻大悟,成就了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

纵观人类绘画发展以来,既有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捕捉表现,也有许多从各自生活体验表现的创作,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段段令人目不暇接、色彩斑斓的艺术长卷。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前一种艺术现象,称之为普遍性创作,因这一类的绘画技法、效果、艺术图式,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较有广泛性。

而另一种艺术图式,它表现了与普遍主流艺术创作现象有所不同的画面,在提倡个人视觉语言表现的今天,它是艺术情感个异化的有力展现。无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文化氛围,展示审美多样性,是很有必要的。在艺术多元格局下将有不少年青艺术家,他们的绘画视角是以表现个人情感的某些隐私出现的,极有可能在艺术语言、图式风格上大胆突破,视觉效果为之一新,这多少反映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可喜现象。

编者按:纵观人类绘画发展,出现了大量呈现视觉美感、传达和谐精神的作品,它们广泛地为大众所接受,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和精神的充实,而与此完全不同的是,绘画当中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了与普遍主流艺术创作有所不同的画面,比如19世纪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多以生命、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他的作品不同于惯常的审美表达但却极具感染力。在提倡个人视觉语言表现的今天,它是艺术情感个异化的有力展现,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文化氛围,展示审美多样性,是很有必要的。在艺术多元格局下也会有不少年青艺术家,他们的绘画视角从表现个人切身经历或情感中的某些隐私出发,极有可能在艺术语言、图式风格上大胆突破,视觉效果为之一新,这多少反映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可喜现象。

相关文章

  • 黄君:张旭光的意义[图文]
    黄君:张旭光的意义[图文]

    在近几年的中国书坛,张旭光是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代表性书法家。他在担任全国书协副秘书长和创作评审负责人期间,不仅提出“新帖学”、“激活唐楷”等创作理念,而且以一种宏阔大度的书法形式,诠释着自己的理念。笔者以为,象张旭光这样,既能有理性思考,又敢于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的书家,理应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张旭光是一位对书法艺术抱有虔诚之心,立志要在书法创作...

    15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特邀撰稿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

    112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皇家十大把玩物件[图文]
    中国皇家十大把玩物件[图文]

    “把玩”既是一个名词,是古玩术语,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等。又是一个动词,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把玩”源于汉隋,最初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扩散到其他各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大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它的魅力酒在于通过把玩能够达到健身、养性、修行的效果...

    127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文物变身豪宅并不出人意料[图文]

    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变身豪宅。著名民国建筑、南京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曾因2007年被屋主“非法拆除”、2008年被违规重建而颇受公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开发商将新建的两幢小楼,正在打广告以6400万元的高价挂牌出售。在2007年,该文物未毁损之前,曾被叫价3000万元。(6月24日《中国青年报》)市级文物张治中公馆被产权所有人“拆除&rd...

    9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门罗:不会把现实人物直接写进书中[图文]
    门罗:不会把现实人物直接写进书中[图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甚为低调的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当地时间1月22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与另一位女作家阿特伍德展开对话,吸引了很多粉丝在线观看。在这场关于文学的对话中,谈及笔下的人物,门罗说从没听过读者指责她书中的角色不够好,但阿特伍德则说的确会有人抱怨她笔下的人物不够善良。【阅读】门罗推荐《大湖国家的曾经和未来》获...

    7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林散之与启功:近代书法中的一动一静[图文]
    林散之与启功:近代书法中的一动一静[图文]

    启功书法俨然“大众情人”启功的书法中具有一种恬淡从容的古典美,可用“书卷气”概括。“妙到毫尖”,多用中锋,每一笔都不草率。他有这样诗句:“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在我看来,启功一反唐宋明清人之笔,“师笔不师刀”,师笔而忘锋,力追&ldqu...

    92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周丽萱:艺术贵在真诚[图文]
    周丽萱:艺术贵在真诚[图文]

    周丽萱2003年作品《梦》布面油画130*93cm2012年北京匡时春节拍卖会成交价格126,500CNY周丽萱笔者注意到国内为数不多的靠“硬功夫”进行创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艺术道路的选择和对古典主义油画中女性形象的看法无疑是研究女性主义退潮后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道路的很好个案。周丽萱出生于东北辽宁,白山黑水给了这位北方姑娘吃苦耐劳的天性。在早年,周丽萱曾经以画画为生...

    11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1945年,新婚的苏立文夫妇在成都。世纪之末,正当西方艺术似乎被成功地吸收、传统艺术再生的时候,从西方舶来了一个关于艺术自身性质的全新问题……这将导致对自1900年以来的全部舶来品的质疑。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以致无法谈论这些艺术本质和目的的新观念将植根中国有多深,或者会多持久,但它们肯定将变成一种不稳定的力量。苏立文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间,西方...

    16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笔墨的文化信仰[图文]
    笔墨的文化信仰[图文]

    对我的朋友,从事金融业已有所成就的宋汉光来说,书法是他寄情40年而未尝放弃的另一番事业。这里有他的良师益友,有他的人生阅历,更有他的执着与坚持。因少年时代有严父的训导,宋汉光在初中时就已经以书法为老师同学所侧目。当年浙江美院到绍兴稽山中学招生,他是学校推荐的两名候选人之一,但后来阴差阳错考入南京理工大学,与书法专业失之交臂,不然说不定他还是我的同学呢。如果他有像我这样大块的时间从事书法,或许早早地...

    66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单霁翔:看到北京四合院被拆最心痛[图文]
    单霁翔:看到北京四合院被拆最心痛[图文]

    单霁翔单霁翔与故宫,从不缺少关注:今年9月末,单霁翔获文物保护专业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华人;近来,故宫制作的一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在微信上获得百万点击量,不禁让人惊呼,古老故宫原来也是“萌萌哒”。在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89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和单霁翔谈论故宫,说得更多的是对于故宫的守护。以“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风格琐谈[图文]
    风格琐谈[图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每个人都有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艺术上讲的个性却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的个性。作品中的艺术个性,或者叫风格,反映的是人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刘熙载在《书概》里讲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所谓的“如其人”,如的是“其学”、“其才”、“其...

    14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扇面书法章法略谈[图文]
    扇面书法章法略谈[图文]

    行书扇面王铎书隶书扇面邓凌鹰书2.写少字数,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以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也可“三二”或“四一”的跳跃式布局,使扇面灵动。落款要...

    46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黄永玉的“江湖”情怀[图文]
    黄永玉的“江湖”情怀[图文]

    黄永玉黄永玉老人是个“奇人”,这个“奇人”实在是不太好定位,掰着指头数,他的头衔就有好几个,诸如,艺术家、画家、版画家、漫画家、雕塑家、诗人、散文家,而耄耋之年的他,又突然写起了小说,且是构架宏伟的自传体长篇——《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小说写了好几年,已有几十万字了,但杀青却遥遥无期,因为到现在才写到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对此...

    12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可以确切的说,任何一位画家都是从临摹他人开始进入画坛的。看来临摹他人,或说临摹前辈画作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必要的。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也临摹了许多其他画家的作品。那么临摹对于画家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说临摹大抵分为初学临摹和成为职业画家后临摹两类。它们的目的和意义显然也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学习,而且是技法性的学习;后者目的虽然也在于学习,但显然其目的并非局限在技法上,主要在于拓展自己技法,用某种风格丰富...

    13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宋晓霞:吴长江青藏写生是人本主义的表达[图文]
    宋晓霞:吴长江青藏写生是人本主义的表达[图文]

    2010年4月28日《藏家小院》(水彩)40×65cm(青海同仁)一十五年前,我随吴长江初踏青藏高原。从西宁去玉树,一路上长途客车时走时停,道路也时断时续。临近傍晚的时候,车子彻底抛锚,我们一车人都下来,捡了要紧的行李随身带上,站在路边拦截过往车辆。同车的都是沿途的乡亲,有不少是藏胞。吴长江在挨挨挤挤的人群中背着画具,怀里还小心地抱着画夹子。有卡车来了,有人冲上去用...

    13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