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访著名写实油画家王沂东[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淼儿 点击 :

访著名写实油画家王沂东 | 美术教学

王沂东接受采访常会学摄

本报驻山东实习记者周荃

他从齐鲁大地走来,携着对绘画艺术的挚爱踏遍祖国山河,又回归故土,以写实笔触,将古典主义表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用浓郁的红色与黑色对比渗透来展现含蓄动人的东方美、内在美。其画作,深厚中以灵秀点睛,如品一坛陈年老酒,满溢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采的醇厚,却又能回味出中国宋代工笔流韵的清香。

王沂东,1955年生于山东蓬莱,成长于沂蒙山,1972年考入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今山东艺术学院),开始系统学习绘画。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油画系。198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后任中央美院教授。现任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馆艺术委员会顾问。曾在美国、德国等地举办个展,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代表作有《沂蒙雨》、《古老的山村》、《蒙山晨雾》等。

访著名写实油画家王沂东 | 美术教学

王沂东的作品

画乃余心所爱

世人皆说成功之路布满荆棘,在王沂东心中,绘画道路却因挚爱充满幸福。回顾他的艺术历程,要从童年的满墙涂鸦说起,幼时的王沂东看到空白地方就拿起笔画满,家里的墙壁四周皆成了他的画布。对此,家人与邻里都微笑包容,不时开玩笑说:“老王家出了个小画家。”若干年后,老王家真的走出了位写实油画家,而那民风淳朴、山川如画的故乡山水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间,形成了他古朴凝重、俏丽灵动的艺术风格。

1972年,王沂东考入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今山东艺术学院)美术队。“这里有个让人后怕却也备感庆幸的故事。”王沂东笑说。那年他在山东沂源柴油机厂当车工,负责绘制厂内宣传画等。“招考当日若不是碰巧回家看望父母及美术老师,就不可能在美术老师家遇到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他说,“那个年代通讯手段尚不成熟,一旦错过,恐怕就是另一条人生路了。”

在专业院校系统学习绘画技法后,王沂东进步神速,1975年毕业,1977年他的作品《沂蒙新春》、《笑看纸老虎》入选全国“纪念建军50周年”美术作品展。1978年,文化大革命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次面向全国公开招生,油画系从2500名应试生中招收15人,王沂东就是其中之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学画、创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条件。”他感慨说,自己学习绘画技法时,中国油画发展还处于封闭期,没有市场的存在,这给了他良好的学习环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上世纪80年代的思潮解放给油画创作带来了清新氛围,在此背景下,王沂东确定了以沂蒙山为母体的创作思路。

曾有人问过王沂东,怎样的生活状态是他最期盼的。答曰:无琐事缠身,可专心绘画。2004年,49岁的他终于决定将20多年的教学工作画上句号,成为北京画院的专业画家。采访时,他笑着说自己是“幸运儿”,因为太多人喜欢画画却没机会拿起画笔,又有太多人拿起画笔却没有坚持到最后。“相比之下,我何其幸运,何其快乐。”

捕捉最美瞬间

中国百姓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形象厚重而苍劲,他们与土地紧紧相连,勤劳善良、踏实沉稳,比如裹着白头巾、满脸沧桑皱纹的老大爷,质朴亲切的邻家大婶,皆是于苦难中坚忍,在生存的困境中展现对待生活的刚强与乐观。而在王沂东的视角里,农村生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乡间厚重的土地上,成长着清澈动人的少女。这里的女孩儿眼睛里不带有生活的沧桑,美好的神情如清晨的一缕光,水灵的眸子里尽是懵懂与期望。

“用画笔捕捉生活里最美的瞬间,让作品传递真实动人的情感。”王沂东说,诚然在大多数人眼中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生活质量不尽人意。“但如果把视角从高高在上的俯视转换成平等的观察,甚至参与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你会发现他们有自己的节日习俗和快乐的方式。自得其乐的乡间生活并非人们想象中沉重艰苦。”婚礼是农村女性一生最辉煌和美好的时刻,也是整个村子热闹喜庆的节日。“相比于展现苦难,我更希望将这个美丽瞬间捕捉记录。因为,固然苦难和悲剧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唯有美好才能直接敲击心灵的琴弦。”

前苏联戏剧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同时强调情绪、意志和理智型的创作。演员的形体动作要在情绪带动下才会真实感人。王沂东说,绘画亦是此理。画中人物的行为举止、神态眼神必须是人物情感的真实体现,才能呈现艺术的情感诉求。为了准确把握民间女子婚嫁时的心情,王沂东多次深入农村采访当地的老太太,问她们年轻时是以怎样的心情看待婚姻的。“其实,那个年代的婚姻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数新娘子在结婚前没有见过自己的未来夫君,对婚姻也没有实质认识。对待婚姻,她们懵懂、害怕、期待……”

在王沂东的画里没有悲伤和沉重,只有鲁南山水里的一抹晨曦,皑皑白雪中的红衣新娘。他独辟蹊径地发掘中国乡村的另一种美感,将其捕捉、凝固,呈现给世人,也用这份美好感动了世人。

工夫在画里

在王沂东心中,绘画是幸福的享受,而学画则是严谨的过程。从开始正规学画至今,他始终把基本功作为绘画进步的最重要环节。“工夫在画里”,写实画特别是人物写实具有较高难度,构图、造型、光线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人物形象展现。以造型为例,画家笔下的人物造型来源于生活,但却是对生活场景的重新组合,即古法所谓“经营位置”。真正高明的艺术家把握分寸极为精准,会使人感到其画中景致的摆放挪一寸都不行,这便是驾驭绘画的能力。取得这样的境界,一在于扎实的基本功,二在于分寸的拿捏把握。

他说,很多人不是画不好,而是在绘画长跑中累了不愿意跑了。而坚守到最后的人,多半都能取得成功。“成功的画家往往都是死心眼的人。”他说,“死心眼”并非指死板守旧,而是坚持与热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程远说:“王沂东具备一个人成功要素的两个层面,一是对所选择事业的忠诚与付出;二是历经艰辛后的顿悟与乐趣。”目前,王沂东正在倾力创作一幅太行山主题的大画。这幅画从四年前开始酝酿,期间他多次前往太行山区观察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试图展现山西人民的真实风貌,挖掘出这片土地蕴藏的情感和味道。“完成这幅画后,我想回到故土,为故乡创作更多作品。”

作品评论

精美典雅的拱顶石——评王沂东的绘画

王兆军

将中国绘画界看作一个建筑的门廊,那么,写实主义画就是它的拱顶石。

写实主义油画是中国近20年里最引人注目的画派,在绘画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商业化潮流中,写实主义油画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情操和本色,他们不是用宣言而是用作品表现自身,并因此成为中国绘画界的亮点,其作用类似一个大建筑的拱顶石。

拱顶石的特点在于它当仁不让地展示一个建筑的门面,在关键部位上承受巨大的结构压力,并作为整体建筑的层次标志而贡献图腾般的美感。没有写实主义油画这个稳固而典雅的拱顶石,中国的油画将因缺少精美的标志而逊色。

王沂东是中国油画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写实主义画派的中坚力量之一。他的作品一直坚守乡村题材和民间趣味。从上世纪80年代的《蒙山雨》至90年代的《闹市》到最近的新作《深山里的太阳》,始终没有离开这一主题。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其实是对纯粹精神的赞美,他对农民的热爱实际上是对民间色彩的情有独钟,这种选择取向和文化志趣不仅让王沂东保持良好的创作心态,也为他的画作融入了内在的感染力。

艺术大师都以简洁见功力,机巧和矫情往往收不到好效果。王沂东的画具有色彩单纯、光线明快的特点。他善于用流畅的线条造就一个饱满的焦点,同时留出宽阔的想象空间,以平衡读者在第一印象中所形成的审美紧张,扩展并深化对焦点的感觉。

王沂东重视对西方油画的吸收与继承。本人认为他的表现手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安格尔、伦勃朗等名家,及俄国画派的精神影响。同时,王沂东又有明显的中国特点,因为他一直注意继承油画传统的同时努力融入本民族的审美习惯与哲学内涵。

王沂东是中国写实主义画派的佼佼者,也是中国浪漫主义古典油画的实践者和集大成者。但同时,他对自己的创作十分清醒,并以谦逊平和的心情恪守着艺术追求。他说,我将继续以北方农村为创作源泉,吸收中国本民族的绘画语言与艺术思想,充分吸收中西文化的精华而不失自我,完成自己的风格。

相关文章

  • 陈玉先的墨舞[图文]
    陈玉先的墨舞[图文]

    《高原红》李松中国传统艺术之中,舞乐与美术的结缘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上翩翩起舞的画面和古代岩画上的舞蹈场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反弹琵琶的舞姿,已永远定格在舞蹈史和美术史上,令观者怦然心动,也激发后世大型舞乐和绘画的创造。在汉、唐陶俑等雕塑作品中,也有不少生动、传神的作品。迨至文人画主宰画坛的元明清时期,舞蹈题材长期被冷落,走向沉寂,鲜有佳作遗存。直到20世纪中期,舞...

    96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高剑父:未完成的中国画新探索[图文]
    高剑父:未完成的中国画新探索[图文]

    广州艺博院馆藏高剑父《南瓜》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实习生陈宇强对于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高剑父,我们往往只知道他将西洋画、日本画融进中国画里,折衷中西,是个“画坛革命派”,对时代审美的丰富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他与宋院体画的深刻关系以及晚年提倡“新文人画”的这段历史却知之不详。甚至,有些论者还将他晚年移居澳门之后相对回归传统的那批作品看作“...

    2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执着,褪去繁华显本色——记津门山水画名家于立[图文]
    执着,褪去繁华显本色——记津门山水画名家于立[图文]

    山水画家于立于立,号云石轩主,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1983年就读于夭津市茂林书画学院主攻山水,同年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山水创作组跟随著名画家陶家元习画。并一同从事山水画创作,后得著名画家梁琦大师及孙克刚指教,并得到李长友、赵松涛,孟寒松等名师教授。擅长人物、花鸟、山水。尤以山水见长。于立山水画作品和于立相识并相交在十年前,朋友刘宝刚知道我喜好收藏字画,便将于立介绍给我,第一次见...

    14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横跨东西文化 墨写光影年华[图文]

    曲磊磊作品:《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站在曲磊磊的画作前,一种力量直击心灵。七位造型各异的秦兵马俑,一字排开,手提钢枪,气势轩昂,中间有一位身着当代军服的士兵,高声呐喊,彷佛喊出响彻广场的号令,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坚不可摧的力量逼面而来。这样的跨越式组合,让人耳目一新,而其中传达出的力量,却直抵灵魂深处。细看画作的题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再看画材,竟是水墨宣纸,因为这幅画,咋一看,以为...

    127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图文]
    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图文]

    图片资料无论从任何一个时代来看,青年艺术都是艺术业界高度关注的一大话题。而众多“潜力股”在脱颖成为该时代的焦点之前,几乎都逃不过面临自我、学术、市场、和受众的四重考验。成立于2007年,已经6岁的“CreativeM50创意新锐评选”在2013年1月7日举行了青年艺术家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同日并在M艺术空间对2012年度获奖及提名青年艺术家作品进...

    129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张友宪满中庭360×1160cm2013年靳卫红:我一直觉得你的作品有当代性,作为学生,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很多西方现代意识从你那儿来的。张友宪:我的老师董欣宾,他很早就觉得我骨子里有“洋”的东西。我对西方的艺术肯定是喜欢的,毕业后受时代影响,也画过很多追求变形的作品。直到1987年在上海看到海上画派的展览,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我觉得还是应该重...

    15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传统绘画的当代性转换:对油画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图文]
    传统绘画的当代性转换:对油画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图文]

    肖谷山河瑞华去年我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寻找东庄”的个展。这是一次耗时近10年的以传统文化当代性转换为课题的系列创作与研究的个展;是以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的重要作品《东庄图》,作为努力以当代文人的视角来体现中国艺术精神中的气韵与生气的个展;是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文人情怀归于精神家园心路之“东庄”。长期以来我坚持走非常个人化的创作道路,喜欢以...

    10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2012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讲座“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主持,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以及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共同讨论他们的艺术创作。克里夫•罗斯此次带来他的最新录像及装置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是在多年前潘院长赠与他的一张...

    80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作品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见到“普利茨克建筑奖”的新科状元王澍教授,朴素、淡然,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他自称是个智商不高的人,而且,在旁人看来,有点古怪。他说他读书那个年代,没人去图书馆时,他就一个人泡图书馆;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读书时,他就背着包,带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沈从文写过的地方,“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每个地方都走过。&rdq...

    2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收藏家田太华策划万米书画长卷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图文]
    收藏家田太华策划万米书画长卷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图文]

    著名策划收藏家、书画集成大师田太华先生纵观中国艺术史,凡优秀的艺术作品必是具有极高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这一双重特征的,比如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宴集序》,不仅在章法、结构、笔法上都堪称完美,而且对后世书法学习和探索都树立了丰碑。《兰亭宴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思想的完美体现,更是作者气度、风神、襟怀、情愫的具体体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和以...

    2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陈鹏举:澄江静如练[图文]
    陈鹏举:澄江静如练[图文]

    何骏书法何骏先生生于1925年,字子逸、逸盦。1947年,22岁的他,就名列当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成为有影响的青年书法才俊。辞书对他的评语是:“擅长书法。从永嘉马公愚氏游,书法酷似马氏”。马公愚,现代金石书法大家,精四体书,笔力浑厚,气息醇雅。何骏和马公愚是同乡,都是浙江温州永嘉楠溪江边人。他俩的家乡是中国文化紧要的地方,中国最早的山水诗就出现在那里,是南朝大诗...

    63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图文]
    雕塑家的艺术跨界实践[图文]

    小眯嘻系列·哇顾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江苏无锡,一位从传统中来要到未来中去的崇尚跨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1980年入行,三年后,被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先生选为徒弟。1987年赴镇江师专美术系学习。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积极参加工艺美术行业大小会展,基本拿全工艺美术行业大小展会奖项,被戏称为三等奖专业户。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侧重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城...

    109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师造化·得心源[图文]
    师造化·得心源[图文]

    解安宁禹门古渡唐张躁有名言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言极简,意极深。“师造化”论可远溯至谢赫“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以及五代姚最提出的“立万象于胸怀”及“心师造化”的理论。关于“心师造化,中得心源&r...

    11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展览为何日趋乏味平庸[图文]
    展览为何日趋乏味平庸[图文]

    大陆艺术家陈蔚《拾荒者笔记2014》编者按:在美术馆展览台日渐竣工的当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却似乎越来越少。而对于形成机制的展览项目,如何维系展览质量,令人关注。由何香凝美术馆发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项目,借此契机,羊城晚报采访了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斌,探讨“展览太多还是好的艺术家太少”?羊城晚报:今天的全...

    176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浅谈徐公朝廷先生画马[图文]
    浅谈徐公朝廷先生画马[图文]

    奔马图我曾经为徐公朝廷先生写过一篇名为《一生为“马”》的文章,记得那时的主要侧重点是徐公的学画背景及简单的艺术描述,对于徐公来说确实不足以阐释清楚整条艺术脉络,或者讲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能遇到“读懂”他艺术的人也可算的上是他的知音吧。上面讲的话似乎我在卖什么“关子,其实不然,如果读懂一个艺术家,你必须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的生活,徐公...

    133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