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玉麒 点击 :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 | 美术常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2012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讲座“跨文化视野看水墨”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主持,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以及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共同讨论他们的艺术创作。

克里夫•罗斯此次带来他的最新录像及装置作品,这一系列作品是在多年前潘院长赠与他的一张水墨画的基础上拍摄并制作的。彭锋教授简短致辞,他认为克里夫的这一创作,运用先进的数码艺术,突破了传统水墨的限制,实现了古老与科技的融合。他希望通过此次对话,寻求一种中国传统水墨发展的新的可能。

一件作品,两次创作

潘公凯院长首先发言。潘院长笑言他最初并未想到克里夫会在他的作品之上进行二次创作,更没有想到水墨画会有这样的发展方向。关于传统水墨画如何让走向现代,一直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作为一个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的作品找到了一种水墨画现代转型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现在还处于探索之中,需要更多人的加入。

克里夫•罗斯非常同意潘院长的发言,他认为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问题不止是中国艺术家的讨论对象,更是全世界艺术家的关注点。他通过屏幕向大家展示了这件录像作品,并且简要介绍了创作动机以及创作方法。克里夫表示,在初次收到潘院长赠予他的作品时,他看到的并不是一幅小尺寸水墨,而是一件大尺寸山水。他凭借着曾经所受过的中国美术简史教育,从这件作品中看到了自然,这种对“自然”的体悟成为他感动的来源,并促使使用极其精密的摄影机器拍摄了这一作品。

克里夫接着说,他发现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跨文化以及跨时间的两条线索。而潘院长这件作品的魅力在于纸与墨甚至是章的质感。他尽量放大这种细节,就是为了使这种质感的“诗意”表现出来。他同时还使用了木版重新印刷潘院长的这件作品,效果很理想。他会继续沿着这条路探索下去。

彭锋教授非常肯定克里夫的语言转化。他指出人们之所以热爱中国水墨画就是因为其语言的力度感,画幅无论大小,作品的语言是可以玩味的。潘院长继续补充,他认为中国人在创作水墨画的时候正应了彭教授“在场经验的呈现”这一说法,一个人的修养、经验等都可以通过作品体现出来。中国的美学不是像西方一样有一个“对象化的物”,中国美学是将审美当成一个“过程”。

克里夫则认为这种“过程”的呈现事实上在中西都有体现,尽管他现在运用的技术是数码媒体,但他仍然密切关注媒体的“笔触感”,这与他多年的绘画以及雕塑的经验有关。

潘公凯对话克里夫•罗斯:跨文化视野看水墨 | 美术常识

美国艺术家克里夫•罗斯

发现水墨的多样性

在问答环节,讲座参与者非常踊跃,提出了许多实际且敏锐的问题。

有观众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极其浮躁,早已脱离了传统水墨画的语境,那么这种对水墨艺术的继续探索用意何在。潘院长首先承认了这一事实,他同时表示,艺术是寻找净土的一种方式,具有弥补生活缺憾的功能。克里夫同意潘院长的说法,认为艺术道路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家既要反对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又要为艺术而艺术,这往往使艺术被推往不同方向,因此便有了多种多样的探索。

另有观众认为,潘院长的作品中呈现的是一个“大世界”,这恐怕与佛教的一些思想相关,而克里夫的作品却是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微观的,那么如何从这两个“世界”中寻找一致性呢?首先潘院长认为这两个“世界”本身不需要一致,艺术创作是一个感性层面上的事情,艺术创作的结果是很难预料的。克里夫则认为两个“世界”并非没有一致性,就像英国传统谚语中的“一沙一世界”与中国佛教的“一花一世界”相仿。彭锋教授指出,两个世界不可能完全等同,但是克里夫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观看“大世界”的一条途径。

又有观众指出,两位艺术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已经探索到一条水墨画发展新方式,那么以后两人会如何继续各自的创作?克里夫认为他的这次创作是与中国水墨的一次化学反应,尽管他对水墨中的自然很感兴趣,他仍旧对其他艺术对象和媒介着迷,所以合作并不会影响他未来的创作。潘院长也表示,两人确实是互相欣赏,但对一件作品,两人有各自不同的体悟。他认为水墨仍然应当延续传统的方式,这不仅是对绘画方式的延续,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在绘画里,文人精神被物质化到作品中。

讲座的最后,彭锋教授感谢两位艺术家的对谈以及作品的展示。他认为未来中国水墨的发展趋势是多元的,这需要在场有识之士的探索。

相关文章

  •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图文]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图文]

    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名门大家”是当今书画业内对孙长康先生的敬评,“名门”不言而喻是赞予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及其子孙三代均为书画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及价值。“大家”则是孙长康先生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化古为我,笔墨顺乎时代,自成风范。他以传统东方哲学为画理,以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笔墨为艺术语言,成为他气势豪迈,意境深远的画风...

    5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析中国文人绘画尚“荷”意趣之思想内观(二)[图文]
    浅析中国文人绘画尚“荷”意趣之思想内观(二)[图文]

    卢东荷叶青青90×180cm二.“荷”在佛教意象中之内观佛教与荷的渊源,大概是其他任何宗教思想都无法比拟的。荷之意象紧密地渗透在佛教当中,二者结合为完美的有机体。佛家视佛国为“莲界”,称佛经为“莲经”,谓佛座为“莲台”,道佛寺为“莲宇”,称僧舍为“莲房...

    96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谢天赐: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图文]
    谢天赐: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图文]

    人类历史的长河慢慢的流淌到现在,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溶入了我们的遗传基因,不自觉地形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也自然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然而,我们毕竟是客观地生活在现代。“物质到精神”,不管人类如何的主观唯心主义,也不得不受到现代科学文明的左右和影响。三寸金莲穿着人造革;穿着长衫马褂饮着三聚氰胺的牛奶;明媒正娶通过电脑进行传宗接代;彬彬有礼演变成了见面就—&mda...

    61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无论我唱什么,灵魂都是蒙古文化”[图文]
    “无论我唱什么,灵魂都是蒙古文化”[图文]

    每一种文化都像一棵大树,民族文化就像树的根,只有根强壮了树才会茂盛。——乌仁娜有这样一种蒙古族女声,因为从未受过专业声乐训练所以没有闪闪发光的音质,却如同一件古老的精妙乐器,因为充沛的能量和时间的沉淀而能在四个八度任意跨越,令听者忘我。这个声音来自乌仁娜·查哈尔图格旗,欧洲最活跃的亚洲音乐人之一,曾获德国RUTH奖最佳国际艺术家称号。乌仁娜出生在内蒙古鄂...

    29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宋婕:丽江COART,我与李亚鹏的第一站[图文]
    宋婕:丽江COART,我与李亚鹏的第一站[图文]

    宋婕(右)与叶永青(左)说起丽江,我们首先想到安宁、美丽的景色,其次我们可能会想到的是雪山音乐节,它曾经是丽江的一张“名片”,但2010年之后因为举办理念的问题而停办。2012年春开始COART艺术节开始在丽江开始举办,虽然宣传甚少,但取得不错的反响。10月31日到11月4日,秋季COART又在丽江举办,记者采访了COART负责人宋婕女士,她之前也是雪山音乐节的负责人。...

    81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谈中国书画的丑书[图文]
    谈中国书画的丑书[图文]

    傅山《五言诗隶书轴》董水荣品书如品酒。读清朝伊秉绶书写的对联“诗到老年惟有辣,书如佳酒不宜甜”,说的就是品书的感受。我们听到大家对书法的评价基本是两个字:“美”与“丑”。这种说法停留在直观的视觉欣赏层面,没有更深入地涉及到书法背后的情愫、灵性、情怀、观念等等。虽然对于一般的读者不必要有如此深入的研究。但是“...

    52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2011年,中国艺术界有很精彩,也有很无奈,总而言之它们都是过去一年的历史画卷中无法抹去的色彩。回顾难以面面俱到,且选其中10种“颜色”以飨读者——艺术品市场拍卖火爆背后难掩泡沫白色全国美术馆免费观赏“吃白食”不是个好词儿,但美术馆免费让公众“白看”却是件大好事!2011年1月26日,中国文化部和...

    96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璜生:谈“独立”,太奢侈了[图文]
    王璜生:谈“独立”,太奢侈了[图文]

    从矶崎新设计的中央美院美术馆出来,不到五分钟的路程,有一家可以喝到粤式早茶的餐厅,那是王璜生的饭堂之一。王璜生是艺术界的风云人物,出生在广东汕头,留一脸络腮胡子,讲不标准的普通话,2009年7月从广东美术馆卸任后,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的邀请,前往北京,开始执掌这所美术学院的美术馆。今年是他在北京的第三年。如今,他已将这家美术馆打造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公共美术馆,潘公凯用六个字评价他:果然不负众...

    11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刘巨德先生艺术访谈[图文]

    刘巨德先生谈论艺术的时候那种投入,那种忘我,让人感觉到他不仅是一个亲和的长者,更是一个有着绵厚思想,对艺术十分虔诚的人。刘巨德先生满头银发,像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的智者,访谈期间,他略带嘶哑的缓慢的叙说,将时间的影子停顿在思维的记忆里,思虑心移,悠长的溯往,时又回眸抚今,似乎瞬间阅尽世间酸甜苦辣。刘先生的笔下是一个丰盈的世界,他画故乡的小草,校园的荷塘,积雪前的白鹭,阳光下的猫,身边的学生等,所画之物...

    142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玩物明志: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图文]
    玩物明志: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图文]

    王世襄与夫人袁荃猷上月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王世襄老人纪念座谈会”上,其生前好友回忆起其令人眼花缭乱的玩性与认真、自谦的人格。或许正如黄苗子之子黄大刚所言:王世襄不管做什么事,有一个琢磨劲,你说他是研究也可以,但是跟研究又有点不同,他不管这套,就是要把它弄透了,弄到可以传承了,让人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目的就达到了。做收藏是为了研究郑新淼(故宫研究院院长)大...

    142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颜长江:当代艺术应着重于现实问题[图文]
    颜长江:当代艺术应着重于现实问题[图文]

    李宇宁作品王淋作品。余华写过他唯一一篇武侠小说,名为《鲜血梅花》。这名字很有意思,如同莫言的《檀香刑》,将美与惨痛奇异地并置,产生一种残酷美。这也是中国最高级小说的一个秘方吧。“鲜血梅花”这四个字,让我突然想到,在很多人那里,可以对鲜血打坐,渐渐地竟看出它原来是梅花;如同,将解剖的血腥味闻多了,再闻到的就是檀香味了。前几天,新华社副总编夏林披露,2003年10月16...

    3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文]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文]

    碧山寻旧图2012年138×36cm纸本设色罗世平近年中国画坛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一些年轻的书家转而作画,而且表现不俗,张永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也许是深受其业师,著名书画家王镛先生的影响,永华在工书之余,兼习山水,一些年下来,积累的画作已近百件之多,既有立轴长卷,也有扇面斗方。画法有工整的细笔,也有恣肆的放笔,格制体式不离传统山水,不少作品还可看到上溯元、明诸家山水的风范,且...

    177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灵犀独慧 技近乎道—陈铸的书法艺术[图文]
    灵犀独慧 技近乎道—陈铸的书法艺术[图文]

    品读陈铸的书法,但觉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具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是陈铸作品的“气质”。书法的“气质”和人的气质一样,并非靠“摹”就能得来的,而是人内心学识、智慧、抱负和修养的自然流露。1955年陈铸生于钟灵毓秀、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城——青州,自幼便萌发了...

    95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历数全球最大胆的裸模 艺术献身or出位炒作?[图文]
    历数全球最大胆的裸模 艺术献身or出位炒作?[图文]

    美国摄影师地铁上“速拍”裸模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摄影师扎克·海曼在纽约一辆地铁中仅花了30秒钟,就为一名女演员拍摄了一组10张照片。在公共场合“速拍”裸模是他惯用的手法。废弃砖窑拍人体裸模吓坏老农民2009年6月,四川绵阳城郊某地,当地30多位摄影师组织了一次人体摄影创作。绵阳城郊一座废弃的砖窑里,来自成都的一个女模特,在照相机面...

    59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蔡志忠:漫画是我的天堂[图文]
    蔡志忠:漫画是我的天堂[图文]

    蔡志忠日前,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带着新创作的111件作品,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办了“水墨禅境——蔡志忠作品展”。25年前,同样是在王府井大街上,41岁的蔡志忠从台湾来到大陆,在新华书店举行签名售书,并与三联书店签约,成为了第一个与大陆出版社签约的台湾作者。借此次办展机会,《美术文化周刊》与蔡志忠邀约在其住处旁的咖啡厅...

    17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