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审美首先是一种价值立场[图文]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小虾饺 点击 :

审美首先是一种价值立场 | 美术知识

随着美的外延无休止地扩大,美的形态变得越来越丰富。美的受众面对同台亮相的各种品质的美,几乎无所适从。审美的多元化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审美的背后是人,是一个在特定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成长和演化的人。因而审美首先应该是一种人的价值立场。不同的价值立场决定了审美的不同品质——华丽与质朴、丑恶与美善、张扬与内敛、虚伪与真诚、低俗与高雅……自古以来,崇高的审美始终获得人们的敬仰,崇高的艺术家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然而,今天一些社会乱象居然都可以以艺术的名义合法化,难道艺术竟成了藏污纳垢之地?究其根源,问题就在于当代艺术家价值立场的缺失。

水晶灯之质与古玉之质

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多次断层,传统审美也几经断流。在当代生活中,轻薄而庸俗的水晶灯,因其晶莹、亮丽、精致、豪华的表象,常常被人们作为最美的珍品悬挂于厅堂的显要位置,以显示出主人高贵的身份。在当代艺术领域,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和当代前卫艺术的各种审美形态蜂拥而入,历经艺术市场的疯狂鼓噪、现代媒体的无限复制和传播变形,又衍生出各种新的审美思潮。这些审美思潮在缺乏传统审美基因的土壤里如野草般地迅猛生长并迅速蔓延。一时间,张牙舞爪的、妖艳惑众的、怪诞离奇的、刺激的、低俗的、色情的……应有尽有。当代生活的审美下滑与当代艺术的审美泛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问题的背后同样是传统价值立场的丢失。

在传统中国山水画作品中,一笔、一画,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不仅反映出中国传统画家的审美气质,更体现了国人的价值观立场。这种立场包括对自然的态度,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对美、丑、善、恶的判断,在经历千百年之后,已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合而为一了。在农耕文明中萌生和成长的中国传统审美,弘扬仁爱之心,追求美的相对稳定性和永恒性,有别于游牧文明中萌生和成长的西方审美所极力推崇的个性张扬,或追求美的自由性和流动性。中国传统审美的品质不像水晶灯,更像古玉,坚韧而不露锋芒、温润而不夺光彩,是内敛的,没有过度的张扬。中国当代艺术不能简单摒弃传统的价值立场,仅仅依附西方的审美意识,而应该立足传统,并在外来价值观的撞击和逐步修正中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当代审美。不必过度张扬,不必兴师动众和高喊口号,而需要艺术家脚踏实地默默地耕耘,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精神,从融合到独行,从传统到当下。

增白剂之色与白馒头之色

人们为了强调馒头的色泽,总爱称之为“白馒头”。事实上,用纯天然面粉制作的馒头,其颜色是一种略显微黄的灰白色,表面呈现出温润的色泽,并散发出阵阵芳香,而并非是干涩的纯白色。但是,当多数人撇开具有真实而朴素之大美的微黄灰白色,而好概念化的纯白时,增白剂当然就开始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了。由于人们生活经验或常识的缺失和基本审美的扭曲,外观诱人的催熟毒西红柿、增白毒木耳、增脆毒黄瓜、保鲜毒生姜、增肥毒豆芽……反而比看似平淡实为优质的安全食品更具有竞争优势,并一度充斥食品市场。同样,在审美泛化而又缺乏基本审美判断的当代,如果画家不以真诚的眼睛去面对活生生的绘画对象,而仅仅以各种手段去包装表面化的画面效果,那么形象的概念化、色彩的套路化、造型的符号化、图像的肌理化、图式的制作化……便开始在当代绘画中泛滥。空洞形式的过度修饰掩盖了画家真情实感的缺乏和精神的空乏。利用添加剂“美”化的食品毒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利用审美“添加剂”“美”化的艺术作品毒害的则是一代人的纯真心灵。

其实,歪瓜裂枣是最甜的,也是最美的。

苏紫紫之美与“最美妈妈”之美

演示,一次又一次触探中国传统道德底线的“艺术”行为,在现代媒体强大的推波助澜中,让不少年轻的“艺术家”实现了一夜成名的美梦。裸奔、裸舞、裸照、裸聊、裸泳、裸捐、裸婚……各种以“裸”命名的事件纷纷登场,只要傍上“裸”,事件立即能够得到现代媒体的聚焦,“裸”行为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当代艺术要是还理论“真、善、美”那真是太“背时”了。这种扭曲的审美取向或许是人们对体制下审美僵化的一种对抗与反叛,同时恰恰暴露出当代艺术家面对形形色色的多元审美缺乏独立的成熟的价值判断。从某些艺术家吃粪便、吃死婴、自残、自虐,到川音美院41位大学生裸体行为,再到苏紫紫的一系列裸体自辱表演,以及成力的当众性行为单从审美而言,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的言说方式。但审美的背后有一种东西比审美本身更为重要,那就是价值观的立场。某些极端的艺术家在艺术行为中,表面上看是实施了个人的审美权力,事实上却早已丧失了独立的价值判断,沦为审美反面力量的吹鼓手,艺术品格被降低到了与道德底线齐平乃至道德底线以下。这样的艺术作品,在满足视觉感官刺激的同时,或许启发了想象力、激发了创造力,但更激起了人的强烈物质欲,从而瓦解或削弱了人格精神的确立。相比川音美院41位大学生、苏紫紫和成力对美所做的各种诠释和表达,杭州“最美妈妈”的行为没有预想目的,没有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事先进行周密的安排,并采取相应策略和各式手段,一切都在偶然中必然发生。但是,这种偶然中的必然,完全源自于“最美妈妈”内在的美。艺术家只要心中有美,不必设计,也不必修饰,憨厚、朴实中自然呈现大美;倘若心中无美,任由精心策划、乔装打扮,恐也难以遮掩空虚的灵魂。

当代艺术家既不应该脱离中国传统审美的根基,也不应该去追逐体制下时尚的艺术潮流,或者盲目去奉迎西方某些低俗的审美,而应该立足传统,并融中西之长,以虔诚之心和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去捕捉当代人的生活印迹,真实地记录艺术家独特的审美和发现,从而开创和引领当代的审美。

相关文章

  • 谈画家范治斌的水墨情怀[图文]
    谈画家范治斌的水墨情怀[图文]

    范治斌画作牧牛图笔墨肆情不肆意筹得“情”“形”半两真——试谈画家范治斌的水墨情怀他是范治斌,一个勤奋得近乎痴迷的画者,一个才华横溢、少年得志的文人,一个收放自如、肆情不肆意的艺术家。初识范治斌的人会对他的眼神颇为在意,这是一双机敏的眼睛,为艺术而生。他的直视似乎有种原始力量能够直达心底,也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人物特征...

    11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黎光成:好书画贵在有滋味[图文]
    黎光成:好书画贵在有滋味[图文]

    花鸟(国画)黎光成成文洛杉矶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美协进社……2014年的早春,这些美国的学术与文化重镇,迎来了一位从巴蜀大地走出来的书画艺术家——黎光成。黎光成,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籍田镇,别号浣花堂主,署红碑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于行草,善治花鸟绘画,曾主编《走进金沙·首届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大型书画册,著有《黎光...

    13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艾敬:去纽约寻找艺术梦[图文]
    艾敬:去纽约寻找艺术梦[图文]

    艾敬撰文/有泉摄影/晨曦艾敬的艺术足迹20世纪90年代的艾敬曾经作为歌手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是中国内地民谣的领军人物之一。代表作《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追月》等。1999年,艾敬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后定居纽约,逐渐淡出乐坛。开始一心从事绘画创作,将绘画从爱好提升为自己的事业。从2007年开始,艾敬以视觉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到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中来,曾经在北京、上海和纽约举办过3...

    51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英国大学博物馆状况: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博弈[图文]
    英国大学博物馆状况:精英性与公共性的博弈[图文]

    英国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MalcolmMacDonald中国艺术与考古展厅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英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次年上台的联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节省公共性支出的措施以减少财政赤字,教育系统首当其冲,而大学博物馆作为这个系统的其中一个环节也不能幸免。所谓大学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指为大学拥有和管理的博物馆。由于行政归属的特殊性,大学博物馆在面向受众群、资金来源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公有或私人...

    13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本文作者与朱家溍(右)在萧山博物馆1996年春,朱家溍受聘为萧山博物馆顾问。自那时起,先生几乎每年亲赴故乡,无偿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作鉴定。内容涉及书画、铜器、杂件、家具等等,过目鉴定的藏品近2000件。纠正了许多原先鉴定的错误,为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朱家溍,字季黄,原籍浙江萧山新塘朱家坛村。1914年生于北京,2003年去世。生前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25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趋势:新水墨黑马逐渐成形[图文]
    趋势:新水墨黑马逐渐成形[图文]

    徐累《夜中昼》2012年5月,当众多拍卖公司主管还沉浸在拍场失利的消极情绪中时,中国嘉德却意外地推出了一个叫做“水墨新世界”的全新项目。同年北京保利也推出“中国当代水墨中坚力量”等3个当代水墨专场。北京荣宝推出的“新人新水墨”专场则以当代中国画坛中坚力量与新锐艺术家为主体。香港天成国际拍卖2012年的秋拍也以“当...

    10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在2013年8月开幕前夕又遭到有关部门的阻止,无法如期举行。从前年到今年,电影基金每年的影展都会有此遭遇,在这样困难重重的处境下,创始人栗宪庭始终在坚持,对电影基金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2006年栗宪庭成立电影基金,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栗要这么做?栗宪庭告诉记者,在他内心有一个一致的东西、一直在强调&mdash...

    140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已极度虚荣[图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看似很繁荣,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扭曲和虚伪,这种演变的推动力就是人们的虚荣。字画变成了商品,计价按平方尺,为了提高书画家的名气,各种炒作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头衔花样百出,各种拍卖弄虚作假,各种展览虚张声势,各种富有创意的骗术应运而生。字画的价格不按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按画家的官衔而定。一时间人们买的好像已经不是艺术品,买的是头衔,买的是名气,买的是虚荣…&hellip...

    10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用五行品鉴书画作品[图文]
    用五行品鉴书画作品[图文]

    虚谷《枇杷图》是木火相生的作品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五行,书画作品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挂书画作品,除了要考虑艺术品的水平外,还要注意书画作品的阴阳五行之气对人的影响。什么是阴阳五行?古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片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这“混沌”中的轻清之气即“阳气”首先上升而成为“天&rdq...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象牙雕刻迎来最好时代:却找不到传人[图文]
    象牙雕刻迎来最好时代:却找不到传人[图文]

    郑岁生(左一)希望儿子郑亨利(右一)能接班。小萍摄商报记者郑小萍记者见到郑岁生的时候,是在他位于柳市的华宝象牙雕刻有限公司里。他正在展厅接待客户,向客户介绍象牙雕刻的特色,站在他身边的是他20岁的小儿子郑亨利。“有事没事,我都会让他过来听听,也不勉强他学,但这个祖辈留下的手艺,我希望他比普通人更了解。”“现在是象牙雕最好的年代,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愿意学呢?...

    69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给你一个立体的陈逸飞[图文]
    给你一个立体的陈逸飞[图文]

    占领总统府(布面油画)460×335厘米1976年陈逸飞魏景山本报记者高素娜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重要艺术家,陈逸飞为美术界留下了《开路先锋》、《黄河颂》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7月26日至9月12日,“薪火相传——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

    21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图文]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图文]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在各种书城、图书大厦的书法类图书中,进入读者视野的大部分是特殊开本的字帖,或简单、或奢华,选择这类图书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孩子以及其他领域开始临摹学习的读者;另一类是偏学术的书法理论书籍,往往都算在艺术类图书中,属于小众读物,很少有人问津;再有就是鱼龙混杂的书法教学类图书,很多都是水平一般的作者随便拼凑而成的。而《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很难分在以上这些类别之中。在翻看...

    155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陈丹青:我们处于一个可以接受负面信息的时代[图文]
    陈丹青:我们处于一个可以接受负面信息的时代[图文]

    关于美:只要是好的我都喜欢中国青年报:你在《荒废集》里写到惊艳美女范冰冰;在《谈话的泥沼》中,有一篇《时尚与模特》,也写到了模特的美。你对美的观察和感受很独特,尤其是对女性。也有人称你是“中年版韩寒、知识版王朔、美术版崔健”。陈丹青:我对俊男也会“审美”啊,画画的,好色嘛。其实遇见漂亮女子,男人都会多看两眼吧。中国青年报:你曾说,你的上海基因...

    155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图文]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图文]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博学善导遗世独立说起李叔同,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提到这首广为传唱的《送别》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歌的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这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艺术造诣卓越的全才:培养丰子恺、刘质平等名...

    37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城市涂鸦:街头艺术还是墙面垃圾[图文]
    城市涂鸦:街头艺术还是墙面垃圾[图文]

    图片资料“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的顽皮之举,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不过,您别误会,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涂鸦”并非上述的“乱涂乱画”,而是舶来品。城市涂鸦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布朗克斯区,这是纽约最穷的街区,当时这个区域的年轻人喜欢在墙上涂画各自帮派的...

    6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