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杨文概 点击 :

畅音阁❖图片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畅音阁大戏楼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畅音阁戏台一层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畅音阁扮戏楼内景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畅音阁戏台脊檩彩画

畅音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畅音阁戏台檐部装饰

畅音阁❖简介

畅音阁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为清宫内廷演戏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始建,四十一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年)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1891年)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

畅音阁三重檐,通高20.71m,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3间,进深3间,与南边5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寿台面积210㎡,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台面中部设地井,盖板可开合。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禄台、福台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

畅音阁建筑宏丽,京西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即仿畅音阁规制建造。


相关知识科普


畅音阁

宁寿宫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卷棚

卷棚式顶的简称。两山顶成圆形,屋顶无正脊,前后两坡瓦陇贯通,又称“过陇脊”。

卷棚顶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背,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顶棚形式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歇山式顶

歇山式顶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一种,外观似硬山顶与庑殿顶的结合。上部如硬山顶,两山面垂直,与前后坡构成三角形立面,下部出坡至檐部。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俗称九脊殿。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剪边

屋面做法的一种。即在屋脊和檐口部分使用色彩、种类与屋面不同的瓦件,明显突出屋面的边际线。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进深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抹角梁

即在建筑面阔与进深成45度角处放置的梁,似抹去屋角,因称抹角梁,起加强屋角建筑力度的作用,是古建筑内檐转角处常用的梁架形式。畅音阁采用此种作法可减少金柱,使下层台面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完整空间。

明间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窨井

有一定深度、却非为汲水而挖成的井,在舞台下可与台上起共鸣作用。

井口

由支条纵横交叉构成的方块,因形似井口而得名。

辘轳

中国传统的起重机械,可放下或拉起物品,用力方向根据需要而定。

德和园大戏楼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于颐和园内仿畅音阁规制建造的戏楼。

相关文章

  • 耸秀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耸秀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耸秀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院内堆叠高耸的假山,山顶高耸一亭,名耸秀亭。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0117』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421 耸秀亭 宁寿宫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琉璃 倒挂楣子 坐凳栏杆
  •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始建于明代,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整座院落南北长80m,东西宽约60m ,占地5000㎡左右。分为南北两进院,南院中部辟山门,门后为宽敞的庭院。第二进院门为英华门,正北即英华殿,门、殿之间有一碑亭,。殿后宫墙西北隅辟门,北出可至...

    1759 英华殿 内廷 神武门 面阔 琉璃 庑殿顶 明间 三交六椀菱花
  • 碧螺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碧螺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碧螺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前的叠山主峰之上,因其形制似梅花,构件亦以梅花纹装饰,又称碧螺梅花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平面呈梅花形,五瓣形须弥座,五柱五脊,重檐攒尖顶,上层覆翡翠绿琉璃瓦,下层覆孔雀蓝琉璃瓦,上下层均以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上安束腰蓝底白色冰梅宝顶。每层五条垂脊,分为五个坡面,亦仿梅之意。亭柱间围成弧形的白石栏板上雕刻各种梅花纹图案...

    668 碧螺亭 宁寿宫 符望阁 须弥座 重檐攒尖顶 攒尖顶 琉璃 剪边
  • 漱芳斋“风雅存”戏台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漱芳斋“风雅存”戏台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漱芳斋“风雅存”戏台,位于漱芳斋后殿西间,攒尖亭式,台前挂有“风雅存”匾额和对联,均为乾隆帝御题。此戏台多承应皇帝进膳时观看的短小宴戏。...

    617 漱芳斋 漱芳斋风雅存戏台
  • 澄瑞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澄瑞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的西北,正北为倚园北墙而建的位育斋,正南为千秋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m,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蔴叶 斗栱,檐枋下安华板。亭东西两侧的石雕栏板亦为桥的栏板,蕉叶纹 望柱头。亭南北两面设踏步,作为进出口。方亭内为金龙图案井口 天花,正...

    1272 澄瑞亭 御花园 位育斋 千秋 面阔 抱厦 琉璃 剪边
  • 内阁大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堂为清代大学士直舍,亦称大学士堂,位于太和门东庑外东南。大堂南向3间,东西两厢各3间,皆硬山顶,覆黄琉璃瓦。坐东面西者为汉票签房,中1间为侍读拟写草签处,北1间为中书缮写真签处,南1间为收贮本章档案处;坐西面东者为蒙古堂。汉票签房之南、南向面城垣者为汉本堂,3间;蒙古堂之南,南向面城垣3间为满本堂,满本堂之西为祝版房,缮写大祀祝版之处。大堂前安屏门4扇...

    1367 内阁 大学士 太和门 硬山顶 琉璃 汉票签房 侍读拟写草签处 蒙古堂
  • 太极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太极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迴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

    1035 太极殿 内廷 启祥宫 长春宫 穿堂 抱厦 配殿 面阔
  • 神武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神武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门总高31m,平面矩形。基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城台辟门洞3券,上建城楼。楼建于汉白玉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1间,四周围廊,环以汉白玉石栏杆。楼前、后檐明间与左、右次间开门,菱花隔扇门。东西两山设双扇板门,通城墙及左、右马道。四面门前各出踏跺。楼为重...

    1241 神武门 须弥座 基座 面阔 进深 明间 马道 踏跺
  • 玉翠亭和凝香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玉翠亭和凝香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玉翠亭、凝香亭原名毓翠亭和金香亭。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后重建。位于御花园的东北、西北隅。周围修竹作衬和园墙相邻。两亭形制、构造基本相同。方形攒尖顶,四柱,柱间设坐凳栏杆,天花板绘五彩百花。玉翠亭曾增设门窗。比较别致处是两亭的瓦是黄、蓝、绿三色琉璃瓦相间,如棋盘格,显得十分活泼,为宫中所仅有。...

    503 御花园 攒尖顶 坐凳栏杆 天花 天花板 五彩 琉璃
  • 交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交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廷 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

    346 内廷 后三宫 乾清宫 坤宁宫 交泰殿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宝顶
  • 西华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西华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西华门西向,与东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 旋子彩画。门楼用于安放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西面檐下“西...

    1679 西华门 东华门 下马碑 须弥座 琉璃 重檐庑殿顶 庑殿顶 基座
  • 麟趾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麟趾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麟趾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东六宫区域,为东二长街南门,北与千婴门相对。始建于明代,初称寿春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今名。清沿明旧。“麟趾”一词出自《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诗的原意是颂扬周文王的子孙知书达理,不违周礼,以善德行世,后来“麟趾”便成为称赞王室和贵族子弟贤能的...

    1456 内廷 二长街 琉璃 歇山顶
  • 南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南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南薰殿始建于明代,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为一独立的院落。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奉历代帝王像。每轴画像均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枬木色小匣,按阁之层次分别安放。殿之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放置一木柜,贮明代帝后册宝。殿内木构及彩画均为明朝遗物,十分珍贵。明代,上徽号、册封大典前,阁臣率中书于此撰写金宝、金册文。明...

    706 南薰殿 武英殿 面阔 琉璃 歇山顶 徽号 明间 伏羲
  • 堆秀山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堆秀山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堆秀山,明曰堆绣山,位于御花园东北部。这里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筑堆山。山北依宫墙,高约10m。正面有岩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洞门上额题满汉文“堆秀”。山前两侧设有石蟠龙喷泉,山腰处暗设水缸储水,以管相连,引水至蟠龙口中喷出。此为宫中仅存的水法。山的东西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

    630 堆秀山 御花园 藻井 水法 御景亭
  • 天穹宝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天穹宝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天穹宝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东小长街北段钦昊门内,东临东筒子路,西邻景阳宫。始建于明代,初名玄穹宝殿。清顺治朝改建,后避康熙皇帝讳更名为天穹宝殿。天穹宝殿的院落为长方形,南墙正中开琉璃门1座,名天穹门。门外有横巷,东抵东筒子西侧宫墙,西端为钦昊门。院中正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悬乾隆皇帝御笔楹联“无言妙化资元始,不已神功运穆清”。东西配殿各...

    590 天穹宝殿 内廷 东小长街 钦昊门 东筒子 景阳宫 琉璃 中正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