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遂初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张淑娴 点击 :

遂初堂❖图片

遂初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遂初堂❖简介

遂初堂位于宁寿宫花园中轴线上,古华轩后,为宁寿宫花园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光绪年间重修。

遂初堂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面南,绿琉璃瓦黄剪边 卷棚 歇山顶,前后出廊。前廊下悬乾隆御笔满汉文“遂初堂”匾。中间开门,余开支摘窗明间为过厅,穿厅而过可至宁寿宫花园的第三进院落。左右出转角游廊,与东西配房前廊相通。东西配房各5间,北3间明廊,中间开门,南2间为暗廊。配房南端出廊,与院墙垂花门倒座游廊相接。外檐均饰苏式彩画,虎皮石墙基。正房、东西配房及转角游廊、廊房相连,围成一座方正的庭院。院门为四扇绿漆的垂花门。院内叠石山一座,湖石点景,花木三五,环山植竹,绿树翠荫,海墁地面中铺设方砖甬路,以连通正房与东西配房。


相关知识科普


遂初堂

宁寿宫

古华轩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进深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卷棚歇山顶

歇山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故又称此类建筑为九脊殿。歇山卷棚顶则无正脊,屋脊部位形成弧形曲面,为歇山式屋顶之一种。

卷棚

卷棚式顶的简称。两山顶成圆形,屋顶无正脊,前后两坡瓦陇贯通,又称“过陇脊”。

歇山顶

歇山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又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

剪边

屋面做法的一种。即在屋脊和檐口部分使用色彩、种类与屋面不同的瓦件,明显突出屋面的边际线。

“遂初堂”

乾隆御笔。典出晋孙绰之《遂初赋》。乾隆曰:“宣祖(康熙)临御六十一年,予不敢上同皇祖,是以践阼之初,苍天默祝,至六十年即拟归政,冀得遂初心愿,如践阼之初所盟宿忱。”故命名为“遂初堂”。

支摘窗

亦称和合窗,即上部可以支起,下部可以摘下之窗。其内亦有一层,上下均固定,但上部可依天气变化用纱、用纸糊饰,下部安装玻璃,以利室内采光。外层窗心多用灯笼锦、步步锦格心。故宫内支摘窗多用于内廷居住建筑及配房、值房等。

明间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垂花门

坐落于院落的中轴线上,为第二道门,俗称二方,又称内门。前檐檩下不立柱,改用两个悬而倒置的垂柱,柱头多雕饰莲花瓣、串珠等纹饰,因得名。柱间安有雕刻精美的花枋,梁架上施以彩绘。柱大体可分为中柱式和一殿一卷两种形式。中柱式即于面阔方向立柱,上安檐梁,以便承托上顶;一殿一卷式,则是在中柱式垂花门后接出一个卷棚顶,用立柱支撑,形成复合建筑。遂初堂前的垂花门为一殿一卷式。

倒座

住宅建筑群中最前边一进院落中,与正房相对而立的建筑物称倒座,通常坐南朝北。

苏式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一种。源于江南苏州地区,故名。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多为祥兽花鸟、山水风景、人物故事。故宫花园及内廷建筑多饰以苏式彩画。苏式彩画从明代起即传入宫廷,经几百年的变化,与江南原有彩画不同,尤其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因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之为“官式苏画”。

苏式

明清时期我国家具的四个主要产地之一。四地为苏式、广式、京式、晋式(又称苏作、广作、京作、晋作)。

相关文章

  • 太和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太和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次年重建。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00.00㎡。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

    1367 太和门 奉天门 皇极门 面阔 进深 歇山顶 基座 和玺彩画
  • 内阁大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堂为清代大学士直舍,亦称大学士堂,位于太和门东庑外东南。大堂南向3间,东西两厢各3间,皆硬山顶,覆黄琉璃瓦。坐东面西者为汉票签房,中1间为侍读拟写草签处,北1间为中书缮写真签处,南1间为收贮本章档案处;坐西面东者为蒙古堂。汉票签房之南、南向面城垣者为汉本堂,3间;蒙古堂之南,南向面城垣3间为满本堂,满本堂之西为祝版房,缮写大祀祝版之处。大堂前安屏门4扇...

    1367 内阁 大学士 太和门 硬山顶 琉璃 汉票签房 侍读拟写草签处 蒙古堂
  • 庆寿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庆寿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庆寿堂是宁寿宫后部东路一组建筑的总称,位于阅是楼之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庆寿堂由前后4进院构成南北狭长的院落。主入口为垂花门1座,门内第一进院正殿额曰“寻沿书屋”。第二进院正殿即庆寿堂,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黄琉璃瓦绿剪边 卷棚 硬山顶,前后檐明间安步步锦 槅扇门,余为槛窗。第三、四...

    972 庆寿堂 宁寿宫 阅是楼 垂花门 寻沿书屋 面阔 进深 琉璃
  • 位育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位育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位育斋位于御花园内西北,明代建,初名对育轩,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改称今名。斋坐北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1668 位育斋 御花园 面阔 琉璃 硬山式顶 明间 支摘窗
  • 建福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建福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建福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西侧,清乾隆七年(1742年)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修建而成。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建福宫为一南北狭长的院落,东西宽约21m,南北长逾110m。整座院落从建福门起,以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和静怡轩4座重要建筑为核心,依次构成4进庭院。建福门是建福宫正门,位于南端宫墙正中,门内即第一进院落,抚辰殿居中而立。抚辰殿后...

    797 建福宫 内廷 乾西五所 建福门 抚辰殿 惠风亭 静怡轩 面阔
  • 御花园西井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御花园西井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御花园西井亭位于天一门外右侧、千秋亭的东侧。亭平面方形,面阔1.94m,亭中有井,周围有泄水沟槽,朱红色四柱,周围绕以白石雕栏板。西井亭的最大特点是平面为方形,顶部转为八方形,在四柱之上各架一与平面四角呈45°的转角桁,两端各与悬在柱外的四根转角桁相接,于是形成八边,将承担顶部的荷载传达到四柱,因为利用悬挑达到力的平衡,所以也有称其为“担梁”的。此种作法体现...

    753 御花园 井亭 天一门 千秋 面阔 白石 转角桁 担梁
  • 角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角楼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紫禁城垣四隅之上的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角楼坐落在须弥座之上,周边绕以石栏。中为方亭式,面阔 进深各三间,每面8.73m,四面明间各加抱厦一间,靠近城垣外侧两面地势局促,故抱厦进深仅为1.60m,而城垣内侧的两面地势较开阔,抱厦进深加大为3.98m,平面成为中...

    785 城池 护城河 须弥座 面阔 进深 明间 抱厦 宝顶
  • 顺贞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顺贞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顺贞门位于内廷中路北端,为御花园之北门。始建于明初,原称坤宁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坤宁门移至坤宁宫后北围廊正中而改称今名。顺贞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每扇门纵横各9颗门钉。门外为北横街,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门内南向正对承光门,门左右各有东西向琉璃门1座,名延和门、集福门。此3座门间以琉璃顶矮墙相连,在顺贞门前围合成一座袖珍院落。顺贞...

    1022 顺贞门 内廷 御花园 坤宁门 坤宁宫 琉璃 北横街 神武门
  • 浴德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浴德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浴德堂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院内西北平台上,其名源自《礼记》中“浴德澡身”之语,是清代词臣校书的值房,专司刊刻、装潢书籍等事宜。浴德堂坐北面南,面阔3间,黄琉璃瓦卷棚 歇山顶,后檐接抱厦2间。堂后偏西有北房,面阔2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浴德堂东次间后檐辟门,接砖砌拱券通道以通后室,通道曲折如曲尺。后室平面呈方形,上覆穹顶,建筑带有鲜明的阿拉伯式风格。室内四壁至...

    412 浴德堂 武英殿 礼记 值房 面阔 琉璃 卷棚歇山顶 卷棚
  • 四神祠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四神祠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四神祠是供奉四神的地方。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神祠由一座八角形亭子前出抱厦组成,周围出廊,八方攒尖顶黄琉璃瓦,上覆黄琉璃宝顶。抱厦卷棚 歇山顶,黄琉璃瓦。梁枋绘龙锦旋子彩画,天花板绘锦纹支条 缠枝莲天花。不施斗栱,槛窗用豆腐卦 槅心,青砖槛墙。廊下设木坐凳栏杆,上用华板,色彩绚丽,造型纤秀,别具风格。亭内靠南墙砌砖台,是架供案奉安神牌的地方,面北...

    1335 四神 抱厦 攒尖顶 琉璃 宝顶 卷棚歇山顶 卷棚 歇山顶
  • 撷芳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撷芳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撷芳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撷芳亭建于石山之上,高出墙垣,佇立亭中可俯瞰院内外风景。亭为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檐下饰以倒挂楣子,安白石 坐凳栏杆。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达撷芳亭。撷芳亭形式简洁,体量适中,又可登临远眺,成为院...

    1086 撷芳亭 宁寿宫 抑斋 矩亭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琉璃 倒挂楣子
  • 翊坤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翊坤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蝠捧寿裙板隔扇门,窗为...

    947 翊坤宫 内廷 万安 穿堂 体和殿 储秀宫 面阔 琉璃
  •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始建于明代,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整座院落南北长80m,东西宽约60m ,占地5000㎡左右。分为南北两进院,南院中部辟山门,门后为宽敞的庭院。第二进院门为英华门,正北即英华殿,门、殿之间有一碑亭,。殿后宫墙西北隅辟门,北出可至...

    1759 英华殿 内廷 神武门 面阔 琉璃 庑殿顶 明间 三交六椀菱花
  • 钟粹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钟粹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钟粹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多次修葺。...

    578 钟粹宫 内廷 垂花门 面阔 琉璃 歇山式顶 走兽 苏式彩画
  • 太极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太极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迴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

    1035 太极殿 内廷 启祥宫 长春宫 穿堂 抱厦 配殿 面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