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宫❖图片
咸安宫❖简介
咸安宫位于西华门内,清内务府在宫内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之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设于此,称咸安宫官学。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宫内设官学,原址位于寿康宫后、长庚门内的咸安宫,为明代建筑,天启年间客氏曾居之。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改建。康熙时废太子允礽曾禁锢于此。雍正六年(1728年)奉旨:咸安宫见在空闲,著设立官学。七年,咸安宫内修理读书房三所。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宫改建后称寿安宫,为皇太后、妃等居住之所。将咸安宫官学移至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尚衣监处,后因尚衣监年久失修,房屋倾圯,二十五年(1760年)在尚衣监西边为咸安宫官学新建校舍,门三间,门内影壁一座,内为三进院,每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共有房二十七间。新建校舍依官学的名称仍命名为咸安宫。
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咸安宫址上建宝蕴楼,作为文物库房。今仅存宫门3楹,南向开门,匾曰“咸安门”。
相关知识科普
咸安宫
西华门
内务府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景山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
咸安宫官学
清雍正七年(1729年),为教育清内务府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之优秀者而开设。原址在寿康宫后长庚门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咸安宫为寿安宫,咸安宫官学移至西华门内旧尚衣监,二十五年(1760年)复移于器皿库之西,共有房27楹,东向。同治年间曾借官学学舍开馆修书,现建筑无存。
寿康宫
太后宫之一。位于故宫内廷外西路,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为皇太后居慈宁宫之寝宫,太妃、太嫔们亦随居于此。
允礽
理密亲王允礽(1674--1724年),小名保成,圣祖玄烨第六子,后序为第二子,孝诚仁皇后生。通满汉文字,娴熟骑射。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立为太子。三十五年(1696年),圣祖北征,奉命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重要之事,诸大臣议定,启奏太子。次年,圣祖行兵宁夏,仍命监国。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以“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等罪,废太子,幽禁;十月,使居咸安宫;十二月,释之。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复立太子。五十一年(1712年),以结党会饮,再次被废,禁锢咸安宫。世宗胤禛继位,雍正元年(1723年),诏于祁县郑家庄修缮房屋,驻扎兵丁,将移居之。次年,病死,年51岁。追封为理亲王,谥密。子弘皙、弘『0469』、弘晋,弘曣、弘晀、弘晥等12人。
寿安宫
武英殿
影壁
即正对大门或大门两侧相对独立的墙壁,有一字形和八字形,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大门内之影壁,起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使之不能对院内事物一览无遗。大门外之影壁,则有划定范围、指示道路的作用。宫殿建筑中的影壁,多用琉璃砖瓦修筑,壁心及岔角施雕饰,颇为华丽。
古物陈列所
1914年2月4日成立,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治格任所长。此前,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二十余万件运至紫禁城,交由古物陈列所保管。对外开放后,所内举办了大量展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15年,在已毁的咸安宫的基础上,建设了近代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宝蕴楼。抗战时,其随故宫迁运文物。1948年,正式并入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作为近代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其成立与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宝蕴楼
1911年清逊帝溥仪退位后居住于紫禁城内廷,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1914年2月4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此前,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20余万件运至紫禁城,然文物存放之地尚未解决。时内务部与外交部协商批准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20余万元建文物库房,其基址选定在原咸安宫基础上。当年6月开工,历时一年,于1915年6月正式建成,交付使用,这是中国近代建成的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库房为两层楼西洋式建筑,其中所藏集历代古物之萃,青铜、书画、陶瓷、金玉,至珍且奇,因定名曰“宝蕴楼”。1947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宝蕴楼所藏文物遂逐步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