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撷芳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黄希明 点击 :

撷芳亭❖图片

撷芳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撷芳亭❖简介

撷芳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

撷芳亭建于石山之上,高出墙垣,佇立亭中可俯瞰院内外风景。亭为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檐下饰以倒挂楣子,安白石 坐凳栏杆。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达撷芳亭。

撷芳亭形式简洁,体量适中,又可登临远眺,成为院内重要景观。


相关知识科普


撷芳亭

宁寿宫

抑斋

矩亭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类似锥形体,有四角攒尖、六角攒尖、角攒尖、圆攒尖等几种式样,多用于园林建筑。

攒尖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各戗脊的木构架向中心上方逐渐收缩聚集于屋顶雷公柱上,类似锥形,木脊榑上盖琉璃瓦,雷公柱上安装宝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其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为园林建筑中亭、阁最普遍的屋顶形式。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倒挂楣子

用于有廊建筑外侧或游廊柱间上部的一种装修,主要起装饰作用。均透空,使建筑立面层次更为丰富。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坐凳栏杆

在廊、阁、亭、榭等建筑物廊柱间所安高一尺五、六寸的矮栏,其上部为厚约二寸、宽约六、七寸的木板,有如条凳,可以坐人,因称坐凳栏杆。

相关文章

  • 宁寿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宁寿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宁寿门在皇极门北,是宁寿宫区建筑的第二道宫门。这一区域原为明代一号殿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为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门制依乾清门制度改建,门名仍沿旧称。宁寿门为屋宇式建筑,黄琉璃瓦歇山式顶,面阔5间,进深3间。前檐正中3间建为敞厅,两梢间下砌槛墙,上置三交六椀菱花槛窗各4扇,中安方格风窗。两侧山墙...

    1321 宁寿门 皇极门 宁寿宫 乾清门 琉璃 歇山式顶 面阔 进深
  • 临溪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临溪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临溪亭是慈宁宫花园内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原名临溪馆,十一年(1583年)五月更名临溪亭。临溪亭位于花园中部偏南,建在矩形水池当中之单孔砖石券桥上,东西两面临水,南北出阶,与花园南入口、假山以及北部的咸若馆、慈荫楼同处于院落南北中轴线上。亭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四面均当中开门,斜方格槅扇门各4扇,两侧皆为斜方格槛窗,窗下槛墙贴饰...

    516 临溪亭 慈宁宫 慈宁宫花园 咸若馆 慈荫楼 面阔 进深 槅扇
  • 承乾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承乾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承乾宫。清沿明旧。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

    1104 承乾宫 内廷 面阔 琉璃 歇山式顶 走兽 五踩斗栱 斗栱
  • 交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交泰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廷 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

    363 内廷 后三宫 乾清宫 坤宁宫 交泰殿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宝顶
  • 顺贞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顺贞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顺贞门位于内廷中路北端,为御花园之北门。始建于明初,原称坤宁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坤宁门移至坤宁宫后北围廊正中而改称今名。顺贞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每扇门纵横各9颗门钉。门外为北横街,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门内南向正对承光门,门左右各有东西向琉璃门1座,名延和门、集福门。此3座门间以琉璃顶矮墙相连,在顺贞门前围合成一座袖珍院落。顺贞...

    1047 顺贞门 内廷 御花园 坤宁门 坤宁宫 琉璃 北横街 神武门
  • 弘德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德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德殿为乾清宫之西小殿,始建于明代,初名雍肃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改今名。殿南向,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面阔3间,明间辟门,两次间为槛窗。前接抱厦3间。殿中悬挂匾曰“奉三无私”,南向设御座。后室3间,有匾曰“太古心殿”,后东室匾曰“怀永图”,皆为乾隆皇帝御笔。明代殿前有斜廊,清代改为砖墙,自成一院。东侧有小门一道,以通内外,西侧为凤彩门,是正宫通向...

    1290 弘德殿 乾清宫 歇山顶 琉璃 面阔 明间 抱厦 昭仁殿
  • 景运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景运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景运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清沿明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景运门位于乾清门前广场东侧,东向,与西侧隆宗门相对而立,形制相同。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跴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 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 慢道以便车舆出入。门内北侧为蒙古王公大臣值...

    1669 景运门 乾清门 隆宗门 面阔 琉璃 歇山顶 墨线大点金 旋子彩画
  • 景福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景福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景福宫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东北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为康熙皇帝孝惠皇太后(顺治帝孝惠皇后)所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照建福宫后的静怡轩加以重建,以待乾隆皇帝归政后宴憩之用。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景福宫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各5间,四周环以围廊。前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后檐东梢间开门...

    656 景福宫 内廷 宁寿宫 建福宫 静怡轩 面阔 进深 明间
  • 丽景轩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丽景轩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丽景轩为储秀宫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明间开风门,其余4间为槛窗,楠木门窗雕刻万字锦地,上饰五福捧寿、万福万寿纹饰,转角处包饰龙凤云纹铜角叶。明间台阶两侧各有四汉白玉石台座,用来摆放香炉、神兽等。殿东西两侧各有耳房3间,卷棚硬山顶。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额曰凤光室、猗兰馆,与储秀宫、丽景轩围合成一个狭长的庭院,庭院南侧东西各有水井一眼,其上原有的井亭已无存...

    1389 丽景轩 储秀宫 面阔 硬山顶 明间 风门 楠木 万字锦
  • 内阁大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内阁大堂为清代大学士直舍,亦称大学士堂,位于太和门东庑外东南。大堂南向3间,东西两厢各3间,皆硬山顶,覆黄琉璃瓦。坐东面西者为汉票签房,中1间为侍读拟写草签处,北1间为中书缮写真签处,南1间为收贮本章档案处;坐西面东者为蒙古堂。汉票签房之南、南向面城垣者为汉本堂,3间;蒙古堂之南,南向面城垣3间为满本堂,满本堂之西为祝版房,缮写大祀祝版之处。大堂前安屏门4扇...

    1379 内阁 大学士 太和门 硬山顶 琉璃 汉票签房 侍读拟写草签处 蒙古堂
  • 咸福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咸福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咸福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加修整。咸福宫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琉璃门,内有4扇木屏门 影壁。前院正殿额曰“咸福宫”,面阔3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形制高于西六宫中其它五宫,与东六宫相对称位置的景阳宫形制相同。前檐明间安槅扇...

    515 咸福宫 内廷 寿安宫 琉璃 屏门 影壁 面阔 庑殿顶
  • 乾东五所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乾东五所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乾东五所位于内廷东路、千婴门以北,西临御花园。因其位在东六宫之北,故亦称“北五所”。乾东五所始建于明初,与内廷西路乾西五所对称,通常认为东西五所合为“天干”之数,与东西六宫合为“地支”之数相应,体现了阴阳五行思想对紫禁城总体格局的影响。清代乾隆初期将乾西五所改建为漱芳斋、重华宫、建福宫及花园,明代的格局已不复存在,而乾东五所却基本保持着明代的格局,只在乾隆三...

    1561 乾东五所 内廷 御花园 乾西五所 地支 阴阳五行 漱芳斋 重华宫
  • 矩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矩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矩亭位于外东路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抑斋西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为方形,座西朝东,四角攒尖绿剪边黄琉璃瓦宝顶。檐下饰以苏式彩画。亭内西面为游廊槛窗,上悬乾隆御笔“矩亭”匾,顶部是编织纹天花,为宫内仅有。矩亭南、北、东三面接游廊,向南可通衍祺门,向北可达露台,向东可到抑斋。...

    1101 矩亭 宁寿宫 抑斋 剪边 琉璃 宝顶 苏式彩画 苏式
  • 浴德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浴德堂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浴德堂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院内西北平台上,其名源自《礼记》中“浴德澡身”之语,是清代词臣校书的值房,专司刊刻、装潢书籍等事宜。浴德堂坐北面南,面阔3间,黄琉璃瓦卷棚 歇山顶,后檐接抱厦2间。堂后偏西有北房,面阔2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浴德堂东次间后檐辟门,接砖砌拱券通道以通后室,通道曲折如曲尺。后室平面呈方形,上覆穹顶,建筑带有鲜明的阿拉伯式风格。室内四壁至...

    419 浴德堂 武英殿 礼记 值房 面阔 琉璃 卷棚歇山顶 卷棚
  • 麟趾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麟趾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麟趾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东六宫区域,为东二长街南门,北与千婴门相对。始建于明代,初称寿春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今名。清沿明旧。“麟趾”一词出自《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诗的原意是颂扬周文王的子孙知书达理,不违周礼,以善德行世,后来“麟趾”便成为称赞王室和贵族子弟贤能的...

    1469 内廷 二长街 琉璃 歇山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