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刘鸿武 点击 :

保和殿❖图片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保和殿内景

保和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保和殿❖简介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 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 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


相关知识科普


保和殿

中和殿

谨身殿

明代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后殿。嘉靖年间改称建极殿,清代改称保和殿。

建极

典出《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建:建立。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周武王伐殷胜利,商纣王自焚。遭纣王囚禁的箕子(纣王叔父)重得自由。武王拜访箕子,请教天道,箕子为他讲解天地大法。“洪范”即“宏大的法则”。其中箕子讲述的第五条为“皇极”,意为人君为众民之主,当自己先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教化人民。

面阔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进深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歇山顶

歇山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又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斗栱

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五踩斗栱

斗栱形式之一。里外各出两拽架的斗栱,单翘单昂、重昂或重翘品字斗栱皆为五踩斗栱。斗栱组合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二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大后带麻叶头一件,外拽用单材瓜栱、单材万栱、厢栱各一件,正心瓜栱、正心万栱各一件。

金龙和玺

和玺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形式。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枋心内一般画二龙戏珠,藻头内画升、降龙。平板枋以青色为底,上绘行龙;挑檐枋青色底,画流云或“工王云”;由额垫板朱红色底,上绘行龙。龙周围衬云纹、火焰图案。

和玺彩画

清代建筑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由枋心、找头、箍头三部分组成,以连接的人字形曲线为间隔,绘以龙凤图案,主要线路沥粉贴金,并以青绿、红色衬地,色彩艳丽,金碧辉煌。

天花

亦称顶棚。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一般可分为硬天花、软天花。硬天花以木条纵横相交成若干格,也称为井口开花,每格上覆盖木板,称天花板,天花板圆光中心常绘龙、龙凤、吉祥花卉等图案。软天花又称海漫天花,以木格蓖为骨架,满糊麻布和纸,上绘彩画或用编织物,为等级较低的天花。

沥粉贴金

古建筑彩画工艺之一。即用装有胶和土粉混合成的膏状物的尖端有孔的管子,按彩画图案描出隆起的花纹,上面涂胶后贴以金箔,以求图案有立体感。

贴金

中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贴金是将金箔用竹夹子夹起贴在有黏性的地子上的一种方法。古代贴金的地子,一般用鱼鳔胶水或构树津液涂刷。

天花梁

在大梁和随梁枋下、前后金柱间,用以安放天花之梁。

装修

古建筑外檐和内檐的门窗、槅扇、隔断、天花等木构件之统称。以其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安装在檐柱之间的装修称为“外檐装修”,安装在金柱之间的装修称为“内檐装修”。外檐装修包括槅扇、槛窗、横披、帘架、风门等,内檐装修则是室内的隔断、屏风、落地罩及博古架等。

金砖

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产自苏州、松江等地,选料精良,制作工艺复杂,从选土练泥、踏熟泥团、制坯晾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烤、熄火窨水到出窑磨光,往往需要一年半时间。砖成后由水路运至北京。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金漆

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

宝座

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暖阁

暖阁即以槅扇门、隔断板、天花板等在殿堂内建的小屋。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浑金

在器物周身贴金箔的做法。“浑”为浑然一体之意。

毗庐帽

毗庐帽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装饰物,多用于佛堂神龛。式为船形,两边略翘起,中间或做成如意头形,或为冠叶形,浮雕祥云、龙、凤、宝相花等纹饰,并彩绘贴金。除用于宗教场所外,还大量用于宫殿建筑装饰。重要殿宇室内的东西暖阁多以毗庐帽作为出入之门的装饰。

减柱造

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出现于11世纪后,辽金时庙宇建筑常用此种做法,可使室内空间宽敞,明以后少用。紫禁城内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尚保留此种做法。

金柱

建筑物的屋顶梁架以立柱支撑,立于最外一层屋檐下的柱子称檐柱,檐柱以里位于室内的柱子称“金柱”。进深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

额驸

清代满语对驸马(即公主的丈夫)的称谓。

殿试

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因在皇宫大殿内举行,故称殿试。

相关文章

  • 重华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重华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重华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历为皇子时,初居毓庆宫,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后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赐名“乐善堂”。弘历登极后,此处作为肇祥之地升为宫,名重华。重华之名出自《书·舜典》,孔颖达疏:“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尧舜乃上古的贤明帝王,舜继尧位,后人以尧天舜日比喻理想...

    971 重华宫 内廷 乾西五所 毓庆宫 和硕 亲王 文德 大学士
  • 延禧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延禧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延禧宫原与东六宫其它五宫格局相同,为前后两进院,前院正殿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室内悬乾隆皇帝御笔匾曰“慎赞徽音”,东壁悬乾隆《圣制...

    451 延禧宫 内廷 二长街 贵人 琉璃 歇山顶 曹后重农 配殿
  • 御花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御花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480 御花园 坤宁宫 钦安殿 盝顶 浮碧亭 澄瑞亭 千秋 抱厦
  • 城隍庙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城隍庙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城隍庙位于紫禁城西北隅,依西城垣而建。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咸丰七年(1857年)修葺。城隍庙为一组独立的建筑群,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庙门和正殿,构成前后三进小院。山门面阔3间,灰瓦硬山顶,门前东侧院墙辟琉璃门一座,为出入城隍庙之门户。庙门面阔亦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明间为穿堂,后有甬路与正殿月台相连,东西配殿各3间,灰瓦硬山顶。正殿面阔5间,...

    1688 城隍 面阔 硬山顶 琉璃 明间 穿堂 月台 配殿
  •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长春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

    860 长春宫 内廷 启祥宫 穿堂 体元殿 面阔 琉璃 歇山式顶
  • 寻沿书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寻沿书屋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寻沿书屋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后部东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属庆寿堂建筑组群。乾隆御制寻沿书屋诗首句“寻绎黄家语,沿迴学海澜”,开宗明义地道出了书屋命名之因。书屋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绿琉璃瓦黄剪边 卷棚 硬山顶。明间安步步锦 槅扇门,余为槛墙支摘窗。前有垂花门1座,既是院门,亦为整个庆寿堂建筑群的主入口。东西配殿各3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

    1132 寻沿书屋 内廷 宁寿宫 庆寿堂 乾隆御制寻沿书屋诗 面阔 进深 琉璃
  • 咸若馆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咸若馆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咸若馆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中央,是园中主体建筑,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明代初建时称咸若亭,万历十一年(1583年)更名曰咸若馆。清乾隆年间先后大修、改建,即今所见形制。馆坐北朝南,正殿5间,前出抱厦3间,四周出围廊。正殿为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抱厦为黄琉璃瓦卷棚式顶。馆内装饰考究别致:梁檩上的龙凤和玺彩画灿然生辉,顶部的海墁花卉 天花清丽淡雅。室内明间柱子的装...

    1617 咸若馆 慈宁宫 慈宁宫花园 抱厦 琉璃 歇山式顶 卷棚 龙凤和玺彩画
  • 乾清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乾清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m,单檐歇山屋顶,坐落在高1.5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为八字...

    1396 乾清门 内廷 面阔 进深 须弥座 御路石 鎏金 三踩斗栱
  • 建福宫花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建福宫花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紫禁城内西北隅,有一座清代乾隆初年建成的宫廷花园,因其随建福宫而建,故名“建福宫花园”,又因花园地处内廷西部,亦称为西花园。建福宫花园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为“渐次”构成,占地约4020㎡,有建筑十余座,且殿堂宫室、轩馆楼阁无所不有,不仅建筑形式各异,而且建筑布局也较灵活。这组建筑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一组依南北轴线依次排列为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静怡...

    1877 建福宫 内廷 抚辰殿 惠风亭 静怡轩 慧曜楼 延春阁 敬胜斋
  •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英华殿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始建于明代,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整座院落南北长80m,东西宽约60m ,占地5000㎡左右。分为南北两进院,南院中部辟山门,门后为宽敞的庭院。第二进院门为英华门,正北即英华殿,门、殿之间有一碑亭,。殿后宫墙西北隅辟门,北出可至...

    1759 英华殿 内廷 神武门 面阔 琉璃 庑殿顶 明间 三交六椀菱花
  • 撷芳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撷芳亭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撷芳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撷芳亭建于石山之上,高出墙垣,佇立亭中可俯瞰院内外风景。亭为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檐下饰以倒挂楣子,安白石 坐凳栏杆。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达撷芳亭。撷芳亭形式简洁,体量适中,又可登临远眺,成为院...

    1086 撷芳亭 宁寿宫 抑斋 矩亭 四角攒尖顶 攒尖顶 琉璃 倒挂楣子
  • 麟趾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麟趾门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麟趾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东六宫区域,为东二长街南门,北与千婴门相对。始建于明代,初称寿春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今名。清沿明旧。“麟趾”一词出自《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诗的原意是颂扬周文王的子孙知书达理,不违周礼,以善德行世,后来“麟趾”便成为称赞王室和贵族子弟贤能的...

    1456 内廷 二长街 琉璃 歇山顶
  • 寿安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寿安宫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寿安宫位于内廷外西路寿康宫以北,英华殿以南。始建于明代,初名咸熙宫,嘉靖四年(1525年)改称咸安宫。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间在此兴办咸安宫官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宫官学移出。同年,乾隆皇帝为庆贺皇太后六十寿诞,将此宫修葺一新后改称寿安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皇太后七十圣寿庆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层大戏台。嘉庆四年(1799年)将戏台拆除,扮戏...

    1088 寿安宫 内廷 寿康宫 英华殿 咸安宫 咸安宫官学 琉璃 屏门
  • 丽景轩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丽景轩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丽景轩为储秀宫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明间开风门,其余4间为槛窗,楠木门窗雕刻万字锦地,上饰五福捧寿、万福万寿纹饰,转角处包饰龙凤云纹铜角叶。明间台阶两侧各有四汉白玉石台座,用来摆放香炉、神兽等。殿东西两侧各有耳房3间,卷棚硬山顶。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额曰凤光室、猗兰馆,与储秀宫、丽景轩围合成一个狭长的庭院,庭院南侧东西各有水井一眼,其上原有的井亭已无存...

    1384 丽景轩 储秀宫 面阔 硬山顶 明间 风门 楠木 万字锦
  • 弘义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义阁 - 故宫博物院建筑简介

    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面东,与体仁阁相对而立。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武楼,嘉靖时称武成阁,清初改称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该库收存。弘义阁与体仁阁作为太和殿的陪衬建筑左右对称,建筑形式完全相同,乾隆时体仁阁被火烧毁,就是仿照弘义阁重建的。由于二阁是...

    1855 弘义阁 太和殿 体仁阁 内务府 平座 庑殿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