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艺理论家: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小猛 点击 :

文艺理论家: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 | 美术理论

夏圭《溪山清远》(宋)46.5cm×889.1cm

陈传席,江苏徐州人,1950年生于山东诸城,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文学史、人文史等,近年来更着力于佛教艺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项目佛教艺术遗产调查。出版专著《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等53部著作。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画年鉴》,曾在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

著名文艺理论家陈传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日前,韩国著名艺术家、美术评论家金兑庭对中国当代美术现状提出了直率而尖锐的批评,认为“中国当代美术的确走到了危险的边缘”、“艺术家写得画得都很快,自己的精神完全没有了”。对此,向以直道而言行世的著名美术史学家、文艺理论家陈传席表示完全赞同。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陈传席除了畅谈自己的人生、学术历程外,也对当下的中国书画界进行了强有力的针砭——他强调,文化底蕴的缺失是当代书画创作中的致命伤。

文、图/记者江粤军

秉承“君子不器”

终成学界“通才”

和陈传席相识的人,都不免要折服于他的博闻强记。出版过53部专著的他,还曾在煤矿上搞过发明创新。

对于自己的“能量”,陈传席归为天性使然和环境催化。“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喜欢读书,往往是天生的。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看书,记忆力也好,四五百页的书,看过一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别人很惊讶,而我也很惊讶,以为人人都如此,谁过目会忘呢?”但是,在那个年代,即便喜欢看书,也未必有书可看。而陈传席很幸运,当时他有一个同学是地主家的孩子,家里财产几乎全充公了,仅剩下一屋古书,成天都借书给陈传席看。

文艺理论家: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 | 美术理论

唐寅《黄叶山家》

古人云:“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从小,陈传席就秉持着这样的观念来读书,这使得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得以自由转圜。

“文革”中,他被推荐入淮南煤矿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淮北煤矿工作。虽然他在煤矿上做了很多改革,但领导对他的“捣鼓”并不太支持。为了不受制于人,陈传席决定弃理从文,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生。

那时候,美术院校是研究生毕业一届再招一届,当年的中央美院、浙江美院都处于“间歇期”。南师大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师资力量也非常强,全校几十个系只招4名研究生,陈传席占其一。“虽然我读的是艺术系研究生,但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老教授来任教,历史是历史系的老教授负责授课。”其间,陈传席一直对文学更感兴趣,天天跟中文系的学生“厮混”。毕业后,他既发表美术史论著作和论文,也在全国知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评钱钟书、鲁迅、郭沫若等名家的文章。文学刊物向陈传席约稿的同时,美术刊物也不肯放手,一再向他约稿。最终他盛情难却,只好继续在美术史的道路上探求。此时,他发现,如果没有文学、宗教学、哲学的功底,做中国古代美术史根本是雾里看花。

“中国古人跟西方做学问的方法不同,儒家讲究‘君子不器’,要做‘通才’,而西方人崇尚的是专业人才,热衷于讨论具体问题。当然,西学的方法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但中国的方法能够从高度上打通,你看钱穆的《国学大纲》,至今还被反复引用。而现在的中国台湾学者多用欧美的方法来研究课题,做出来的东西影响面也不太大。所以,我还是认可传统与西学结合,只有广泛涉猎,才能把艺术史做好。”

言人所未言做人所未做

有了高度,陈传席做学问也就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常能言人所未言,做人所未做。

譬如他写《中国山水画史》,被誉为开中国分科画史先例。写作这本大书,源于他考入南师大后,搜罗了各种中国美术史方面的书,却找不到一本称心如意的,于是想自己重写中国美术史,以此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真正要动笔时,陈传席才意识到,中国美术史包括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园林史,太丰富、博大了,又想通过绘画史来窥一斑而见全豹。再深入论证下去,他发现写绘画史题目依然太大,于是将切入点落在了山水画史上。“中国的山水画是儒道思想的载体,山的稳重、水的流动,山的高、水的长,当中都有哲学意味。因此山水画不讲究色彩,而以水墨为上品。”如今,陈传席71万字的《中国山水画史》,已经再版12次,并被译成俄文在莫斯科出版。

又如他成功组织中国首次美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全国36家博物馆藏品联展。当时,他研究生毕业不过两年。

离开南师大后,陈传席进了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所里的领导安排他搞新安画派领袖人物渐江逝世320周年的纪念活动。踌躇满志的陈传席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向世界各国知名中国书画研究者发出了邀请,大家也纷纷回函应承前来。研讨会时间临近了,所长问他怎么办?陈传席二话不说直接就去找省委书记。没想到省委书记马上作了批示,经费问题迎刃而解。之后,陈传席又到全国36家博物馆(院)借展品。

“我个子很高,而且是研究生学历,到各大博物馆去,人家都当我是个人物。从故宫一下子拿到了五六十张明清时期新安画派的作品,在今天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陈传席笑言,“当年很多博物馆是大老粗当家,看到文化人很敬重。”作品借来了,领导又吓一跳:弄来这么多书画,要到哪里展出呀?最后,安徽博物馆整个四层楼的展厅,全都挂满了作品。欧美的学者看后啧啧称叹,有美国学者曾念念不忘地说:“36家博物馆联展,在欧美是根本办不到的。中国后来的艺术史国际研讨会,形式都套用此次,但规模远远不及。”

几乎以一己之力促成此事的陈传席,在上海人民出版社要他挂名做画册主编时,却拒绝了。不过,他的声名早已远扬海内外。1986年,他应聘赴美任堪萨斯大学研究员。归国后,其力作更是源源不断。

对话陈传席——

新文人画仅是

借用“文人”概念

广州日报:对古代书画,您的认识和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明清院体画备受市场热捧,常常拍出很高价格,在您看来,文人画与院体画的艺术价值有哪些差异?您更认可哪一种?

陈传席:近现代学者常批评院体画柔媚细腻,也常把院画和院体混为一谈,其实并不准确。我做过详细的考证,五代、北宋有院画而无院体,院体画始于南宋李唐、马远、夏圭。南宋画家有家国之恨,怒发冲冠,故所作院体画,用大斧劈皴,气势磅礴、刚劲浓烈,发人振奋。但院体画就南宋最好,后来学南宋者,因为时代背景不相同,难得见好作品。

而文人画讲究文雅,以儒道思想为精神旨归,道家认为柔弱胜刚强,儒家倡导“子不言怪、力、乱、神”,所以文人画是反对院体画那种直白强悍的。历来文人攻击院体也都说它粗而硬、污而燥,不曾说它柔媚细腻。

就两者比较而言,文人画的线条更变化多端,所以总体上略胜一筹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今天的社会文化土壤还有利于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吗?

陈传席:当今所谓的新文人画,我认为只是借用这个概念罢了:现在多数人没读过《十三经》、《二十四史》,基本知识都没掌握,哪里称得上是文人?

广州日报:有外媒称:“中国现代有三派:现代派爬得太高,新文人画靠得太近,唯陈传席画派立得最远。”对此您作何理解?

陈传席:所谓“现代派爬得太高”,是指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认为绘画不应该只追求形象和色彩,要有哲学,要有思想内涵,但他们自己并没有哲学和思想内涵,更没有真正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有的认识也是错误的,更谈不上有好的作品了;所谓“靠得太近”,是指当下很多画家认为传统有用,仍然走着传统的路子,却还远远没达到古人的高度。

现代挑不出

一两个代表性的画家

广州日报:最近韩国的金兑庭教授对中国当代书画现状进行了“大批判”,您同意他的观点吗?

陈传席:金兑庭的评论非常好,非常中肯,中国大多数评论家都难以说到这个点上。作为一个韩国人,能看得这么清楚,很难得。

广州日报:就您看来,中国当代书画创作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陈传席:可以用“很差”两个字来评价,甚至应该说是一败涂地、全军覆没。早一点还有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鸿等名家,现在却是挑不出一两个代表性画家。我想,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家文化的缺失。没有文化功底,画画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调也上不去。因此,对中国当代书画的前途,我个人比较悲观,如果美术教育不改革,难以出大家。唐诗为什么那么昌盛?就是科举考试要考写诗,于是形成了社会风气。现在美术学院招生,只看素描、色彩水平,不考传统文化,不考《经》、《史》、《子》、《集》,画家的文化修养能好到哪儿去?画画不过是沦为高考的终南捷径。虽然现在很多美术院校中有所谓传统文化教育,但那都是走过场。

一方面,画家的素质不行,另一方面,当代的书画热却可谓空前绝后,人人都想当书法家、画家,对此,我很担忧。像我认识的一位功力很深的医生,他还在主持国家项目,却拼命要调到画院工作,他说当医生很辛苦,而到画院上班,每日优哉游哉,出去游山玩水也是工作,钱也多,为什么还要当医生呢?画画变成了贪图安逸的终南捷径,能行吗?

我始终认为,书画是小道,不该孜孜以此为专业,更不该全民都想以此为专业。儒家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首先“志于道”,再据德于仁,艺术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没有大见识、大胸襟,每天写写画画,永远只能在小道上转悠。像毛泽东、鲁迅、于右任,他们的字多好,他们哪位又是专业书法家?可见,书画是意识形态,没有文化底蕴和社会阅历等大道为支撑,永远做不好。

简介

陈传席,江苏徐州人,1950年生于山东诸城,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文学史、人文史等,近年来更着力于佛教艺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项目佛教艺术遗产调查。出版专著《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等53部著作。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画年鉴》,曾在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

相关文章

  •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图文]
    康良河:从银幕背后走向台前的书法家[图文]

    【人物档案】康良河,本科学历,祖籍山东菏泽,参加工作30余年,先后下过乡、任知青组长;当过兵,任文书、营部书记、干事,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从事过人事、教育、宣传等项工作。后从事电视工作,在中视频道国际传媒、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旅游频道《精彩中国》栏目组、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组、中国网络电视台环保频道《和谐中国行》栏目组历任策划、导演、主任等职务。康良河副会长为鼎诚阁古...

    44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演出暂停艺术教育不停[图文]
    演出暂停艺术教育不停[图文]

    ■上海大剧院大修前开放参观第三天人次破万参观者站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可以观赏观众席全貌。透明盒子中放置的是大剧院的内部结构模型。上海市的文化地标上海大剧院即将面临15年来首次大修。3月4日起,大剧院对公众开放免费参观10天,以期让更多观众走进大剧院。开放参观三天以来,市民反响热烈,在发布消息时,大剧院限定每日参观人数为800人,结果第一天参观人数近5000人次,第二天达到9721人次,昨天更是突破万...

    14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好作品能直接读出来头[图文]
    好作品能直接读出来头[图文]

    文_胡雯雯摄影(部分)_胡雯雯“提起荷兰,你脑中会不会浮现出郁金香、风车,或是大孔奶酪?这个曾在德国、荷兰展出的设计展,试图做的正是把它们从你脑中驱逐出去。它把荷兰中青代优秀设计师的作品都打包了一份,在中国深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人们看看,荷兰人到底是怎样通过设计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服装、家具、装饰品、摄影、短片……参展的37位设计师覆盖了各行各业。有...

    15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雄鸡牡丹迎吉祥
    雄鸡牡丹迎吉祥

    风雨同舟纳福迎祥,趋吉避凶,追求幸福,是人们的一种正常心理需求,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科技有多么发达,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自从人类有了思维后,就伴着人类一路走来。同时,又赋予了那些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的动植物以吉祥意蕴,它们承载着人们的希冀,与人类不离不弃地相依相伴着。《富贵大吉技法全解》(以下简称《富贵大吉》)的作者,就是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企求生活平安的想望,通过画笔,来教人们,如...

    5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篆刻艺术语言钩沉[图文]
    中国篆刻艺术语言钩沉[图文]

    中国篆刻艺术□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自明清以来,经历了思考、探索、开拓,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我经过30多年的学习和探索,体悟到其特殊的语言内涵不仅表现在篆意、墨趣、刀味和石韵的原真性上,而且表现在款识、纽饰、情感和意境的拓展性上,并在创作、设计、制作、鉴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界定。一、篆意要正确篆意,即篆刻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和意味。这里首先是文必正,如果文不正,其篆意再美,亦会失去意义...

    4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巍:通过百人会交流平台传播中国书画[图文]
    王巍:通过百人会交流平台传播中国书画[图文]

    《九月凉山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和中华新星奖(一等奖)2009年2013年第三届“中华新星”艺术奖(百人会英才奖艺术类奖项的名称)于10月31日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全国15所高等美术院校的15位硕博士研究生获得此奖项,其中来自清华美院的博士生王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硕士生白冰洋、郑虹分别获冠军和第二、三名。艺术中国对&ld...

    2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师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图文]
    师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图文]

    ——王翚杂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把从董其昌到“四王”的仿古行为视作保守,实在是浅见肤识。董其昌影响了清初的“四僧”,直接哺育了“四王”,前者无疑是创新者,而后者,四位王姓画家也各具面目,怎么也扣不上保守的帽子。只是“四王”之后的“娄东”、“虞山...

    27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图文]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图文]

    刘艺科“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和一个天生的罪犯极其相似,他们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内心与现实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敌对关系,一触即发。”这个比喻与道德无关。在我看来,我们所试图讨论的也不是、事情在道德上的对与错,而是在描述一种职业的状态,一种依赖现场、生活在边缘,像流浪者一样,无可依靠,孤独,铤而走险的,却毫无保留,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实际上,对于艺术家而言,投入的不...

    127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画家张宏伟:谁为大山而歌唱[图文]
    画家张宏伟:谁为大山而歌唱[图文]

    画作《科教新片进山来》张宏伟,1953年生于济南,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全省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将军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馆联络部主任。有数十幅作品入选全国、全军、全省美展,多幅作品获奖,并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出版有《张宏伟画集》《张宏伟国画》《人靠衣裳马靠鞍》《永不消逝的记忆》等美术论文、散文,多...

    18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金钥匙[图文]
    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金钥匙[图文]

    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前校长伊瑞·索塔玛(YrjSotamaa)■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前校长伊瑞·索塔玛谈艺术教育与传统美术学院的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前校长伊瑞·索塔玛(YrjSotamaa)不久前接受了《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专访。在谈及中国的美术教育有着怎样的问题,面临怎样的挑战,出路又在哪里时,...

    190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12年致敬摄影艺术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来了什么[图文]
    12年致敬摄影艺术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来了什么[图文]

    201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海报中广网平遥9月23日消息(记者徐江帆李楠)第12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9月19日至25日在平遥古城开展,2012年第十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围绕“回归·超越”的主题,分学术展、汇报展、邀请展、机构展、院校展、影像短片展、致敬展七大部分,精彩呈现332个展览,其中国内展览304个,国外展览28个;参展摄影师1700余人,国外摄影师...

    72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介子平: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介子平:年画岂能消失[图文]

    麒麟送子图苏州桃花坞年画编者按: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逢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许多人的回忆里,年画是心中那份醇正的“年味”,不变的乡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墙上的风景”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住宅环境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流水线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后继乏人等因素...

    137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双文化逻辑下的艺术表达--陆强的绘画艺术[图文]
    双文化逻辑下的艺术表达--陆强的绘画艺术[图文]

    油画《故乡》□李国华与过去不同,全球化时代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生活在国际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文化”时代,在中国这个现象也极为明显。19世纪末,欧洲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中国文化固步自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历经百年的斗争、融合、往复循环,及至当下,中国已成为了一个现代与传统多元共生的国度。只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及历史原因,这一多元局面与文化重叠...

    5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界里的派系[图文]
    艺术界里的派系[图文]

    图片资料在刚在自己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画廊主EdWinkleman谈论了发生在艺术界里的“对话”,这个朦胧的概念似乎包含了所有东西:从对审美趣味与当代艺术中正在发展的趋势的批判性谈话,到当前的艺术群体正被过滤为一批分离的派系(每个体系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基础形成)。“对话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东西,”EdWinkleman写道。&ldquo...

    101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小山:直言当下艺术界[图文]
    李小山:直言当下艺术界[图文]

    李小山前不久,老友来访,不免谈论一些艺术方面的事,不料老友有心将我们的随意谈话录了音,并整理成文,我看了一遍,虽然了无新意,多是些老生常谈,但有的问题还是具有针对性。正好《当代美术家》杂志约稿,于是我征求了老友的意见,把我们的谈话加以修改和节选,发表出来,以供读者参考和批评。友:我注意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家大多变成了活动家,变成了被人诟病的“赶场子&rdquo...

    132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