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魏广君[图文]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阿妤 点击 :

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魏广君 | 艺术知识

摈古竞今

魏广君是一个多面手,写字、画画、治印,精于绘画之理和笔墨之法。不久前举办的“抟庐文心——魏广君艺术大展”反映了他长期以来对于传统艺术的探求与思考,内容涉及山水、竹石、花鸟、书法、印章等,受到好评。

魏广君,1964年生,河南信阳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还担任多所学院的导师和特聘教授。他注重艺术学养的积累,书画作品自然超脱。评论家邵大箴称赞“他是一位既善于读书又善于思考的学人”。他的篆刻以魏晋之放任率真、从容自然为主要面目,落刀能得汉人平和沉厚之气,既有一种大大咧咧的生拙感,又不乏灵秀聪颖的自在发挥。

美术文化周刊:秦汉印章是我国印章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如何理解“印宗秦汉”这个说法?

魏广君:先秦两汉的古玺和汉印,出于实用的需要制作而成,其中包括各级官印和日常私人印信等,也有吉语印,或铸或刻,这几个时期的印章在风格与制式上各有其妙趣。

在文字流变上,从大小篆到缪篆,是中国书法史上书体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为隶书、楷书形成、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时期。所以,“宗法秦汉”亦当为千古不易之说。

由文人篆刻开始,“宗法秦汉”实际上是一种复古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仅体现在篆刻上,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是如此。比如书法追“二王”,绘画上追宋、五代,唐、隋乃至魏晋两汉壁画等,这些都是我们宗法的艺术对象。

“宗法秦汉”传至今日而不衰其势,实际上也是对我们先贤大德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更是在当代多元化艺术观念并呈于世的情况下,我们最可信赖的一种艺术与思想上的归附。

美术文化周刊:学习篆刻“宗法秦汉”,是否还需要广泛地学习?

魏广君:我们的确应该广泛地学习。比如文人篆刻,自元代王冕对石材的发现利用开始,后来形成了浙派、皖派等等。这些派别的共同点都是在印章的趣味上下大功夫,如各种刀法的产生与运用、白文印对汉铜印的借鉴等等。尤其浙派印,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很大。比如对于单字造型的推敲、布局的苦心经营等。近现代的鸟虫印继承了汉代鸟虫印、肖形印的特征,其区别在于较之过去刀味简约了,这是流派印对现代影响的一面。另外,秦汉瓦当,包括简化字在印面上的制作,对篆刻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美术文化周刊:如何看篆刻艺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魏广君:实用和装饰没有严格的分界。上古的钟鼎文、甲骨文等其实都为装饰性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不是说古代的印章只有实用性没有装饰性,装饰性是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就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山王鼎”上的文字后来被借鉴到篆刻之中。因此这个变化从观念上来讲是一以贯之,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

美术文化周刊:古今的闲章有怎样的不同?

魏广君:现在的印章有一种夸张、表现的效果。古代有大量的闲章,其用途要么明志,要么记事,要么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再或者根据自己的生肖作肖形印等,这类明志见性、名言名句、托物寄情等方面的印章很多。这些印章对书法、绘画作品本身起到一种解读的作用,同时也能从中看出作者的心情、修养和理想。现在的印章有些比较调侃,甚至用一些粗语、俗语入印,以此寄托自己个性的放旷任性,或对周边事物调侃的寓意。这些变化我觉得都是合理的,无可厚非。

美术文化周刊:现代篆刻艺术的价值在哪里?

魏广君: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现代人毕竟需要表现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现代篆刻更注重印面表现性效果,非常夸张,乃至于不适度,让人看了甚至瞠目结舌。这种现象的缘由主要还是受到现代多方面思想的影响,在各种理想和信仰之间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这并不违背艺术规律。印章学习是由平稳到奇崛,再由奇崛到平稳。原来我们可以说是在追求平稳,现在是动荡到狂思维的一种宣泄,我想这种宣泄终归会收敛,收敛可能是更高级的,即古人所谓“复归平正”。

美术文化周刊:篆刻艺术的收藏市场如何?

魏广君:目前篆刻市场还很平淡,有一些零星的拍卖,当然也会有一些个人的定价。大的拍卖市场主要是古代的篆刻或者是民国时期的印作,当代篆刻的艺术作品现在还未纳入其中。我认为过一段时间大的拍卖会可能关注到这一领域,毕竟相对于古代篆刻或民国印作,创新的篆刻作品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市场。培育这个市场需要鼓励,需要大家一起来爱护它,我对篆刻市场还是很看好的。

相关文章

  •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1949年,叶浅予、戴爱莲和叶明明于北平住所叶浅予认为艺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在叶浅予女儿叶明明的回忆里,他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约束了想像力。速写的同时,一定要讲感受。”方法问题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法不行,但创作不能光靠方法。叶浅予于1990年代授画谢春彦叶明明父亲叶浅予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

    61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图文]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图文]

    漓江春雨在传统国画中对于光影的处理向来没有准定的规律,我们观摩明清时代的作品,基本没有明显使用光影效果技法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就说那时的国画家对于光影缺少认识。古来的“石分三面”“阴阳向背”就是对光影进行具体表现的操作技法理论;所谓的各种皴法、染法就是对光影表现的技法手段。外来光影技法在国画发展的最初不久就已经被个别画家运用,如南朝梁绘画成就最大...

    12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文]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文]

    中国艺术市场最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艺术行业的深广度,职业种类和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对各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媒体等机构,还是策展人、经纪人、收藏家等角色,都在朝更加职业化的方向演变。本刊推出《艺术圈的自我修养》系列专题,旨在通过采访和分析,探讨和明晰艺术圈各种关键职位的职责和要求,推动艺术产业朝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作为占整个产业最大交易量的拍卖行,...

    116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玉来:人体彩绘滥觞说[图文]
    刘玉来:人体彩绘滥觞说[图文]

    近几年在人体上绘画的形式从西方流传到国内。这里我们用了“形式”一词。之所以称之为人体作画形式而未称之人体绘画艺术,是因为时至今日真正能够称得上人体绘画艺术的尚少而又少,绝大多数属于滥竽充数而已!原因很简单,就是搞人体绘画的人并未理解什么叫人体彩绘。他们单纯的认为与在纸上作画无异。那么,这样将人体与纸混而为一的认识,无疑,他并没有认识到人体彩绘的特点。可以说他尚处于不明白自...

    32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图文]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图文]

    刘野《竹子的构图4号》布面丙烯50×70cm2011年作刘野供图>>创作学会放弃比得到更难此前在中国美术馆油画双年展上展出的《竹子的构图》已经回到刘野的画室,现在墙上挂着的《静物系列》是刘野准备在明年办个展的作品。从色彩热烈的“小海军”“小兔子”,到竹子和月季的一白一黑,刘野说道,中年后的他在学着放弃而不是得到。刘野现在更关注的...

    142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图)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图)

    红楼梦中的书画艺术文化三十多年前,中国即兴起了全民性的“书法热”,预示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回归,但在当时,“中国书画”并没有形成什么市场,更没有引起西方世界的太多关注。随着中国的经济情况日渐好转,以“中国书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世界各大拍卖行的“中国书画”价格一路走高...

    28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由冷渐热,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加温,于今已趋炙手可热之境地。当下书坛,热闹非凡:不仅学书者趋之若鹜,多如牛毛;号称“书家”者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各种书法展览更是目不暇接,层出不穷。如今书坛,多种书体竟相媲美,各展其姿,各臻其妙。比较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等,均不乏登...

    15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铁志:年轻的力量正在崛起[图文]
    张铁志:年轻的力量正在崛起[图文]

    “年轻人拍纪录片、办杂志,新的音乐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可以自由交流。‘文艺复兴基金会’希望在此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这种以年轻人为主的文化。文化的核心是更多的独立的创作和思考。”——张铁志台湾文化人、《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是“文艺复兴基金会”的召集人之一,在上周六“文艺复兴基金会&r...

    5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画大家称造假者太猖狂:现在政府打假太手软了[图文]
    书画大家称造假者太猖狂:现在政府打假太手软了[图文]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之光被视为当代国画界承前启后的中国人物画大师。他曾师从高剑父、徐悲鸿、叶浅予、李健等书画名家,在注重师承的基础上不断求变创新,将中国书法及没骨水墨技巧与西洋光色造型之长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杨式画法”,实现了对既往人物画笔墨体系的超越。已至耄耋之年的杨之光,在跟记者的交流中,谈得最多的是教育,他说:“我真正的贡献在教育,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感超...

    192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漆器大师肖与王耘农摄人像摄影的本质是什么?当然不是“一二三茄子……”也不是“背直点,把手放腿上,注意我要拍了啊……”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情感表达对于一张好的人像作品至关重要,这不是套用拍摄技巧以及方法就可以复制出来。若我们无法体会这件事,也只能原地踏步拍些糖水片。在某一个瞬间抓...

    11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作□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高伶俐金陵晚报记者肖林近日,随着著名画家朱新建的去世,各种悼念性文章陆续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表。短时间内,一场关于朱新建的艺术地位和作品价值的话题讨论逐渐升级,甚至在微博上掀起一阵“口水仗”。其中,言辞不乏犀利者。批评者认为,不少画界人士对朱新建赞誉过度,并评价其画“审美品位近乎春宫画的淫荡和邪气”。而赞...

    111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倪瓒《春雨新篁图》赏读
    倪瓒《春雨新篁图》赏读

    倪瓒《春雨新篁图》张德宁“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虽以画独特的“三段式”山水——下方画土坡碎石、草亭、茅屋或杂树数株,中间是空白,意为茫茫湖水,上方则是蜿蜒起伏的远山而著称,但是在他60岁后的晚年,也经常画墨竹图以赠人。然而倪瓒画的墨竹,无论竿、枝、叶,均一笔写就,疏疏落落,十分简率,不似宋以来人们常见的“双钩...

    107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对于伦敦奥运开幕式,人们总不可避免将其与北京相比,博伊尔自然也要不断和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一直都是视觉大师,所以北京奥运会展现的是恢弘大气,震撼人心,博伊尔显然更加细腻,电视画面里更多的是特写的镜头、人物的脸庞,试图感动人心。每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自然都要相比。伦敦对北京,可以说是一场东西方大比拼。奥运开幕式伦敦对北京的东西方大比拼各有特色伦敦重个体情绪表达南华早报KINWA:四年前我观...

    17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杨秋宝:勿把连环画当作榨油机[图文]
    杨秋宝:勿把连环画当作榨油机[图文]

    杨秋宝在创作他的《红楼梦》扇面。表现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戏剧影视剧之外,刘旦宅绘制的经典《红楼梦》插图中的黛玉葬花依然深入人心。今年9月,画连环画出身的画家杨秋宝绘制的120幅扇面《红楼梦》即将完工,扇面上的每一幅画面都用来表现小说《红楼梦》一个章节,反面则用蝇头小楷书写了这个章节的概要,这些扇面完工后将分别在苏州和上海展出。杨秋宝告诉早报记者,这项进行了近两年的绘画工程,差...

    8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当代艺术:概念股的涨停与崩盘[图文]
    当代艺术:概念股的涨停与崩盘[图文]

    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中国当代艺术确实是难以索解的谜团,1989年,中国第一届当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展览结束时,相当部分的艺术家甚至无法取回自己的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没钱。时过境迁,现在的当代艺术俨然成为近几年中国艺术市场的天之骄子。我们不禁要问:那些行为艺术家、装置艺术家靠什么谋生?天价当代作品背后,究竟谁在得利?安迪·沃霍创作了一系列波普风格的名...

    140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