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而钱不是
收藏周刊记者韩帮文程辛
把实力太弱、太不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尤其像我们馆楼上展着齐白石老爷子的作品,你好意思吗?——吴洪亮
逢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之际,“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于1月10日至3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甫一亮相,便在艺术界与公众领域引起巨大反响,甚至有南粤人先后两次赴京专门欣赏。最终,此展览推延20天才落下帷幕。其实,这不过是北京画院美术馆办展品质精良、影响广泛的一个案例而已。在短短十年里,该小小美术馆硬是在全国业界博得一席之地,掌舵人便是馆长吴洪亮。
办好美术馆首要是扎实的学术研究
收藏周刊:很多人看了“人生若寄”这个展览之后,都连连称赞“展品精彩、形式精致”。这能不能称作北京画院美术馆一贯的办展风格?
吴洪亮:其实在我看来,这个展览并不很精致,不过较完整地实现了策划的构想,甚至还有一些粗糙之处。但要真正做好一次展览,办好一座美术馆,首要的就是扎实的学术研究。你应让公众知道,你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仅仅是挂上作品,搞个剪彩仪式,开个应景的研讨会,可能一周就筹备好了。但是,这样的展览没有太大意思,至少是严肃的策展人应杜绝的。
收藏周刊:溥心畲展览的题目是“松窗采薇”,于非闇、陈之佛展览的题目是“妙于陈馨”,齐白石展览的题目是“人生若寄”,都来自古代典籍或深入的思考。这种非常考究的展览题目在全国画坛的展览为数不多。
吴洪亮:展览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展览的名字代表了展览最核心的意图,这是我每一次做展览最花心思和最纠结的事情。中国传统艺术家的展览,文化的厚度和可交流性要并重,所以一个名字对于我来说经常是最花时间来思考的。
收藏周刊:北京画院美术馆每年的运营经费有多少?是不是也像国内很多馆负责人所反映的捉襟见肘?
吴洪亮:我们的日常运营及办展经费和画院的经费在一起,每年收藏经费不过700万元,并不多。平时我们花了很多心血与相关部门协调,效果也并非特别理想,甚至给我们约稿的稿费,都不好意思向评论家们提。但我觉得钱不是最核心的问题,运营的制度与方法才是,美术馆的尊严才是。
文化态度与立场是安身立命之本
收藏周刊:北京画院美术馆临时展览的比例有多少?是不是也承受了不少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办展要求?
吴洪亮:我们始终控制临时展览的量,每年应该不超过四分之一。我们有自己的艺术委员会,如果接到十个办展请求,有时通过一两个就不错了。对于上级有关部门所给的压力,那是身不由己的事情,当然有妥协。但实在太过分的话,我们也会想办法拒绝。把实力太弱、太不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尤其像我们馆楼上展着齐白石老爷子的作品,你好意思吗?所以我认为,一家美术馆的水准,并不取决于你最好的展览水平有多高,而是最差的展览的水平有多低。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一家美术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吴洪亮:是文化态度与文化立场。比如北京画院有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备的齐白石作品及资料,我们就以这个为基础,自北京画院建立美术馆之日起连续近十年做了十个陈列特展,又连续推出30余位20世纪大家的专题展,这样就逐渐让公众看清了我们的文化态度。每个馆的态度与立场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但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却看到了太多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