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建建 点击 :

罗中立访谈:因材施教的马先生 | 艺术美文

教学中

访谈:王鹭

被访:罗中立

文字整理:颜宗忠、唐书婷

王鹭(以下简称王):今天很高兴能够采访著名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老师,罗老师,您好!

罗中立(以下简称罗):你好。

王:感谢罗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接受我们采访。马一平老师的展览将在本月底举办,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一平老师是什么时候吗?

罗:我考附中的那一年遇上三年自然灾害,附中停办了四年以后第一次恢复考试,我刚好赶上了,马老师是招考老师之一。当时并对不上号,因为作为一个考生心情比较紧张,无暇顾及具体哪位老师的庐山真面目,而是进校以后才对上号。那个时候四川美术学院附中的老师都是刚毕业不久且非常优秀的老师。读附中是四年,到三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了,我附中实际上没有读完,在这三年中,马老师一直教我们。马老师在教学上,包括教学组织,教学安排等方面,都是很合理的因材施教,他在这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革”过后,“四人帮”下台,恢复高考后在美院马老师又再次教我们。在四川美院的经历中,附中和美院都教过我的老师并不多,所以对马老师的印象就比较深刻,交往也比较多。马老师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师,很平易近人。当时一群年轻教师,包括杜泳樵、王大同、夏培耀等,都是川美的骨干,都是受到学生最欢迎的一批老师。这些老师里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从马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刚才谈到在附中的印象,进入美院后是再一次的加深了这些印象。马老师在教学上特别能够因材施教,所以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内课堂外,大家都很尊敬他。恢复高考的时候,我们年龄都比较大,当时我考川美的时候,没想过要考油画专业,因为当时我在画连环画,也出版了不少连环画方面的作品,所以当时想考国画,但是当年没有国画,所以只能考油画,马老师就正好是油画系的老师。当时油画方面的课,我迟到、逃课比较多,以各种理由不去,但马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每次都必到。因为他在油画方面的一些讲解和案例,在当时我的印象中应该是准备得最充分的,教学也是最认真的。其他老师也认真,但是他的教案和他的教学方式配上他上课之前非常充分的准备,显得非常精致。我的几本教学笔记里面,马老师教学方面的笔记应该是最多的。我们当时都有记笔记的习惯,那些笔记到现在都还保留,我自己当老师以后再来重温上课受益的那些案例和笔记,作为教师,如何能够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好,我从马老师身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当年受益的那些东西,我又把它传给我的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教学的组织,教材的充分准备,但不是一些教材上的呆板的东西,他针对教材组织了大量的辅助材料,对我们受益最多的恰恰就是这些东西,教材以外辅助材料中的案例、创作等等,对我们刚步入艺术领域的人,是受益匪浅的。

王:您记得马老师上的都有哪些课程?对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呢?

罗:马老师上的课中使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创作,因为对油画我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比较敷衍和马虎,但创作课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门课,因为我们是属于恢复高考后年龄比较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创作实践的经历,所以再回到学校去学习基础训练是一种重复。现在回头看,每个老师对教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和不同的施教方式,在那个阶段、那个年龄,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重新思考、重新反省和重新补充,让我们受益匪浅。那个时候我在基础课方面放的比较松,因为附中时都已学过,因此逃课也比较多,油画也没有当作一个很正经的目标去学,但是创作无论是画国画、油画还是其它画种,都是需要的。我记得第一课马老师讲的是构图,我记了很多笔记,对于我们重新有机会来学习的人来说,是很珍惜的,那个时候老师的讲课,我们都记有笔记,第一课的印象最深刻。

王:其实我也听到很多艺术家都在称赞马老师的构图课,也包括创作课,色彩课。

罗:马老师素描、色彩、构图都教过我们,年龄大一点的同学以前有一些创作的实践经历,回到学校再次有机会来学习,可以把我们实践的经历和理论相结合,所以大家上这门课都非常认真。

王:据说你们班上的同学年龄差距很大。

罗:基本上是两代人。有三十多岁的,十几岁的也有。我现在是在主持四川美院的一些教学行政方面的的相关工作,回过头去看整个艺术教育,77、78级的这个案例很值得树立。艺术创作和其他门类的成长、培养不一样,在77、78级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来总结的一些经验。当时年纪小的同学基础都画的很好,因为他们考前就针对考试的路子做过相关的训练,但是一到创作课的时候,他们离开了对象,离开了模特和静物的时候,脑子里面就一片空白。大龄同学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他们的优势,因为他们在进校之前,可能就没有再去画静物和模特,更多的是创作作品。我当时进学校的时候,连环图都已经创作了10本了,而且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还画了四本连环图。所以四年的油画,前两年都在画连环图,最后的冲刺实际上是在二年级后期到三年级画《父亲》。在把实践创作的一些经验、经历、能力的积累,在创作中全部激发出来的时候,我就找到一种自信,发觉虽然基础画不赢小同学,但是在创作上更得心应手一些,所以当时和马老师,杜泳樵等比较强的几个老师大家交流多一些。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相互交叉影响,使我在创作上出现问题时,就能回过头来十分静心地练习基础,扎扎实实的画一些素描。小同学的基础比较好,整个班的创作意识相互熏陶,创作氛围相互感染,所以若干年后小同学也出来了,包括张晓刚、杨千等等。我觉得77、78级这样特殊的案例值得在艺术院校,特别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血统历史里面好好地总结。

王:您觉得马老师在教学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罗:我刚才反复说到因材施教,马老师在上课时对大龄同学和小同学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和大龄同学交流的内容上也和小同学谈论的不一样,对小同学的要求是在基础上有更扎实的训练,对我们则是希望在创作上用更多的时间。在创作过程当中,因为马老师教我们构图,大家也比较喜欢上构图课,所以在我整个学生时代的创作中,都和马老师有课堂上或私下的交流,请老师给我提意见。我们那时候有这样的风气和习惯,就是看稿子大家一起看,老师点评,同学点评,基本上和集体创作一样,大家一起参与。我的创作稿画出来都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过,特别是跟马老师他们交流,马老师每次总能够提出对作品创作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深入有用的意见。马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创作都能指出优缺点,这对我们整个77、78级当时的创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您如何看待今天的艺术教育?

罗:我觉得77、78级这个案例很值得总结,因为艺术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四川美术学院在恢复高考以后的77、78级有一个群体性的突起,引起了国内、国际上的关注,这种关注一直延续到今天,四川美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血统历史、特色和亮点。

王:请您简单讲一下马老师的艺术成就。

罗:我们同学在下面也谈论过,马老师在艺术教育上面的成就要大于他的艺术创作成就。马老师在基础训练、色彩、色感方面的研究很深,作为当时四川美术学院年轻教师中的骨干之一,他的基础教学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艺术创作和基础教育不一样,更个人化一些,马老师大型的艺术创作我看到的不是太多,更多的是风景画,他的风景画在题材、情调、意境上形成了个人比较有代表性的特点。

王:马老师更多的成就是在艺术教育上,因为他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谢谢罗老师。

罗:谢谢。

相关文章

  •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图文]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图文]

    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草(局部)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本属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前者是由方块汉字演化的艺术形态,后者是西方彩色绘画的蜕变。在艺术创新上,两者有相似和相通之处;在创作方法上,却又有本质的差异。首先,中国草书也属于抽象艺术,其主要的构成元素是毛笔书写的线条(包括点),西方抽象画的构成元素中也有线和点,而更显眼的通常是各种色块和几何图形。西方抽象画是相对于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客...

    26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图文]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图文]

    长谷川佑子在首届国际公共艺术获奖作品展览现场寇聪图日本知名策展人长谷川佑子素以“强硬”著称,上海的公共艺术项目几乎没有一个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市中心花园中的长椅上的人们,让她感动。作为独立策展人,她认为,策展人除了犀利的眼光、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社交能力之外,与参与展览的各方人士保持距离,维护一份尊严感,很重要。日本知名策展人、东京现代美术馆(MOT)馆长、总...

    153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史家巫鸿出新作 用“艺术家的眼睛”写艺术史[图文]
    艺术史家巫鸿出新作 用“艺术家的眼睛”写艺术史[图文]

    近日,艺术史家巫鸿的著作《荣荣的东村:中国实验艺术的瞬间》由世纪文景出版中文简体版。东村位于北京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1990年代,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艺术家和音乐人,包括张洹、左小祖咒、段英梅、马六明、荣荣等,把这个破败村庄当做自己的家园,组成了一个前卫艺术的核心群体“东村艺术家”,他们创作出一系列中国实验艺术经典作品,包括《为鱼塘增高水位》、《12平方米》、《原音》等...

    8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清芬逸珠 永存画史[图文]

    ■一代画人潘君诺草虫虽微细,《诗经》比兴,亦加寓意。自兹以降,历代画界多有名流。有趣的是,潘先生竟能模声虫语,作虫语交通,比前人更胜。逗蟋蟀不用丝草,而引之以声。晚年的潘先生画虫时,也常有不期之声,弟子闻虫鸣便四处张望寻找,他却一脸无状地说:“声音是我嘴里发出来的。”逗得弟子大笑。先生在画上题及“余儿时喜蓄蟋蟀,爱其鸣声而不使斗也。”草虫技法芦苇蝗...

    106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小东与贾樟柯的艺术立场[图文]
    刘小东与贾樟柯的艺术立场[图文]

    刘小东作品《三峡新移民》,贾樟柯用镜头拍摄下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成为其纪录片《东》的主要内容。而很多人知道刘小东恰恰是因为《东》和《三峡好人》这两部影片。刘小东影像展《儿时朋友都胖了》近日正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展出艺术家自1984年至今拍摄的千余幅摄影作品及其相关的纪录片与电影。展览期间,刘小东与贾樟柯以“艺术的立场”为题进行了一场对谈,在贾樟柯看来,刘小东绘画中&...

    22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论中国国画发展与传统文化[图文]
    论中国国画发展与传统文化[图文]

    传统国画是文化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它不是单纯的图象,要能传达、表现作者的情感,即画不单纯是一张无意味的图案,它他要承载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在近百年来中国画这一传统的美学观念却受到外来文化、工业革命、社会政治革新巨大的冲击。。一自上世纪辛亥革命到现在将近一百年了。随着中国最后封建王国的覆灭,我国基本开始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过渡。在此前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便随着这种转型和政治斗争的展开越来越式微...

    13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老舍胡絜青藏画说[图文]
    老舍胡絜青藏画说[图文]

    1561齐白石(1864-1957)雨后云烟129×35cm立轴水墨纸本估价:2,500,000-3,500,000老舍一生爱画,我们翻看老舍的文集,能看到很多有关他谈论画的文章,例如:《观画偶感》、《观画》、《沫若抱石两先生书画展捧词》、《桑子中画集序》、《假如我有那么一箱子画》等,老舍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着自己对画、对画家的独到见解,是个十足的“画”迷...

    83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在中国古代,艺术并不若今天之社会地位,从艺者们有被尊为“艺术家”之荣幸。在过去,从艺之人不论对书画,演戏,乐音等之掌握的技艺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伶人画工而已,并没有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地位。故古人之“十年寒窗”苦读,实为“学而优则仕”,入仕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正道根本。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宁夏固原一个书香世家的王隽如老先生,本也想秉承...

    4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湖北美术馆展品遭神吐槽:土鳖无法理解的内涵[图文]
    湖北美术馆展品遭神吐槽:土鳖无法理解的内涵[图文]

    新年上班伊始,湖北美术馆火了!一篇被网友评价为“这是我看过的最鲜活的艺术评论帖,憋笑憋到内伤……”的神吐槽帖《我今天去了省艺术馆》(注:湖北美术馆2010年由湖北省艺术馆更名而来,此处应为发帖者笔误)在微博上一日内被转发、评价上万次,大家纷纷欢乐地表示自己是“艺术的土鳖”,并称要“远离艺术做正常人&rdquo...

    7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陈光标莫言李玉刚刘翔凭啥成新四大美男[图文]
    陈光标莫言李玉刚刘翔凭啥成新四大美男[图文]

    《新四大美男图》(记者李楠楠)莫言、李玉刚、刘翔、陈光标……这四个人该如何才能有交集。旅法著名女油画家王俊英用画笔回答,他们都是自己心目中的“新四大美男”,分别代表了当代中国男子的智慧之美、俊朗之美、运动之美和心灵之美。《新四大美男图》一放上微博,就引发网友吐槽潮,“三观尽毁啊!”“为啥没有郭德纲?&rdqu...

    45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营造精神的“世外桃源”[图文]
    营造精神的“世外桃源”[图文]

    在一个追求功利的时代、一个崇尚金钱的时代,刘道武先生的“风水家园山水画”,也许会被人所诟病、会被主流艺术所排斥和抵触。然而,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假设、一种主观臆断。通过几日来对刘道武“风水家园山水画”的研读,我的内心日趋明朗:刘道武的风水画,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本质,或者可以这样说,刘道武没有在名与利的束缚中,失去道义、责任和情怀,他独创的&...

    90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午后阳光[图文]
    午后阳光[图文]

    姚丹晖烟柳瘦河与绘画相识在问花、问世界的少女时代。在祖母的案头,跟随她在绘画中寻得了一花一世界的快乐。不知何时,水墨色彩精灵般地融进我的血液,带给我生命的能量和张力。绘画亦如人生,酸甜苦辣俱全。它可以传达快乐,也可以排遣寂寞、宣泄苦闷,然而它更能磨练意志。为收集创作的素材,可以不惜数百里的奔波。喜欢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抒写性情,形成个人图式。用自然、亲和、率真的视觉语言注塑精神气息,是我不断地...

    17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冯梦波:倾心传统不太晚[图文]
    冯梦波:倾心传统不太晚[图文]

    图片资料2012年9月15日,前波画廊的院里人流涌动,冯梦波忙碌地招呼着他的朋友,而各种热闹之外,展厅里的人们在静静观摩冯梦波此次个展——《不太晚》。对于一个在虚拟世界穿梭了20年的艺术家而言,冯梦波这次展览有着别样的意味。锯子做好了,还得用它做桌子关于《不太晚》这个题目的由来,冯梦波说“挺偶然,因为作品中‘晚’字有点多,正好当时我...

    64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何家英简介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由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谈创作建党90周年的纪念展中展出了何家英新作《杨开慧》。何家英说,他...

    117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编者按】:798艺术区新绎空间在2013年4月6日下午开幕的《“言”新水墨-切片系列第一回展》,进而引发的“中国新水墨研究暨水墨切片系列主题展”沙龙,探讨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此次沙龙的嘉宾有:批评家贾方舟、批评家皮道坚、策展人杭春晓、青年批评家段君、雅昌网副主编谢慕、艺术家陈林、艺术家郝世明、艺术家李戈晔、艺术家刘琦...

    10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