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艺术并不若今天之社会地位,从艺者们有被尊为“艺术家”之荣幸。在过去,从艺之人不论对书画,演戏,乐音等之掌握的技艺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伶人画工而已,并没有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地位。故古人之“十年寒窗”苦读,实为“学而优则仕”,入仕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正道根本。
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宁夏固原一个书香世家的王隽如老先生,本也想秉承祖上遗风,沿着“学而优则仕”这条传统道路,为国家,人民贡献自己之所能。然历史之变迁却让他留下“时不我予”的遗憾。正如王老所说:“基于学而优则仕的读书模式,欲出仕因社会原因致入伍未遂,又冀科考,博览群书。后因生计所迫,转入书画艺术创作,为穷究其底,达到彼岸。”上帝关上一道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入仕”未成虽至今遗憾,但寄情书画而抒胸中块垒之行为,却成就了王隽老先生如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古往今来,历史总在上演着相同的故事。不论是何种原因致使文人的仕途多乖,失意的骚人墨客或寄情于山水笔墨,或抒怀于乐音曲弹,或杂演于文章故事。西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之“竹林七贤”,因不满当时政治,栖隐山林,耽于玄学清谈,放浪形骸,在艺术,尤其是音乐方面成就卓著;五代后梁时期有荆浩,博通经史,为避中原战乱而隐居太行,以画山水自娱且成就斐然,并撰成中国山水画重要理论著作《笔法论》;前因弹劾当朝政要并抨击朝政遭贬官,后又不愿阿附权贵而被免官,致未再出仕的汤显祖,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成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并著传世经典《牡丹亭》。诸如此类的古例,不尽赘述。
前代之铸模,后代以范形。王隽如老先生之路,也算得是当今的此中典范了。他日嗟叹皓首穷经而无施展之处,时至今日就应感谢开放时代之阳光雨露。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各种艺术的蓬勃兴旺创造了良好环境,随着发展的多元化,艺术在当今也更凸显它寓教于乐的社会作用。于是,“学而优则艺”也不失为一种报效方式。如此看来,对于王老先生来说,“时不我予”的感慨也可只化作一声自我叹息了。
博通今古浩瀚之学
王隽如先生之所习,是从严谨的家学,而非“科班出身”。在过去大家族体系绵延的中国,家族世代相传之学,注重基础传承和贯通思维的引导,既有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极强的风格特色。博古通习,培养兴趣,涉猎广泛,让学者在自觉意识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体系和观点技能。让“百花齐放”之兴旺,促进“百家争鸣”之发展。
王老先生从三岁开始习字,遍临诸家,撷善而从。他不光只专书画一门,更触及治世经用之学和其他门类学科。王老用十四个字总结了他少时的学习经历:“牛角挂书诵诸子,凿壁偷光读经略”。他的学习方法是“纵横交错”的,纵惯历史古今,横通众学百科。他勤研诸子百家之思想,苦习经略治世之道,盼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入仕报效国家。扎实的幼功,虽然没有让他得愿仕途,但为他后来在书画艺术方面广采博收,自成己法打下坚实基础。
他曾骄傲地告诉我:“我所学的成就,并不是“科班”人能达到的,因为,不受框框局限。”以他之学成,做这样的自我评价,也实不为过。其实,不论是“自由之学”还是“科班出身”,掌握基本技能之后的继续修行才是最重要的,而修行的关键,必须明白触类旁通的重要性,跨足不同领域,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运行规律,而后善思妙用。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出自《周礼·保氏》。中国古代“六艺”是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根据现今的要求来说明各要,礼即礼仪,培养道德规范;乐即音乐,强调修养;射即射箭,而今应做具备生存技能来解释;御即驾驭,注重的是掌控大局的能力;书即书法,认读识写的能力;数即数学,培养推演运算的逻辑能力。古之圣贤辈出,人才济济,文化繁荣,源远流长,与这种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科学育人方式息息相关。
王老先生的学习方法,正谙合“六艺”之道。这种思维优势在他身上立竿见影。在入仕无望的那段失落时期,王老曾经在固原一家图书馆抄书达十九年之多,涉猎科目极广,包括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和谋略学等等。如饥似渴地饱学酣读,为他今后的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也成为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旅程。
十九载蹉跎岁月,如群山延峺,似海底无眠。他就像一个朝圣的僧侣,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拾级而上,从不曾骄躁,跬步渐积而千里终成,就如王老先生诗中所言:“穷科究理衣渐宽,潜心研精鬓成雪”。翘首之时,已俯视群山。究其一生,是如此淡泊恬然,犹水之清澈慧黠,有善利万物而不争之德。这宁静致远,也是朝夕的修为。
中国书画艺术荡涤性灵,投入此间以娱心性,徜徉艺海时,他不曾浪形失志,失意时也不忘心怀家国黎庶,这恐怕得益于王隽如老先生饱学经纶而知保守根基的大彻大悟。这种根基,就是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无国亦无家,无家便无我。王老先生说:“中国书画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的独特一片,通过视觉关系,可寓教于乐。它能起到宣传和教化的作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古为今用书画“三益
在谈到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王老先生热情洋溢,兴奋不已。此画描绘了当时北宋都城店铺林立,熙来攘往,贸易兴隆的一派繁华。且不说其笔墨构图和历史价值,深深打动他的是图画中物阜民丰,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他说:“国家好了,社会就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就什么都好了。”与其他之人不同的是,王隽如老先生在仕途失意之后,并没有选择栖山逐水,隐遁避世。而是依然努力把他之所学致用于社会。
不论何时何地,王老先生都不忘把他的书画艺术之路与国家,人民和社会发展之路联系在一起。“固原市三益书画社”是王老先生在家乡自办的画廊。所谓“三益”,即益国家,益人民,益修养。他希望身体力行地发挥书画艺术高台教化作用,影响大众的思想行为,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以“益修养”而出发,来净化人的性灵,为官者清廉为本,以民为是,为民者,体上互爱,传递仁孝。官民和谐,从而社会和谐,达到“益国家”“益人民”的目的。这一点,从他的作品内容里就可见一斑。王老画作中,有喻古比今的教化题材,有对革命英豪的追忆,有对时代发展的歌颂,也有对山水花鸟寄情的悠远情怀。
王隽如老先生工写兼具,其中以人物画成就突出。他绘画的主题与时俱进,品味他的画中之人,不论是古代人物还是近代民众,人物气韵都能够体现出准确的时代风貌特色,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年龄,气质和性格。他的作品并不只简单地寓人物于情境当中而绘其神韵。所有人物基本都有明确的出处,也就是以历史题材为背景,每画完一幅画,都会在旁边题上一首小诗以做说明。画中有故事,诗趣应教化。一画一诗相得益彰。
“孟母三迁”“徐母训子”“陶母教子”“岳母刺字”都是广为流传的民间典故。以中国几位不同时期历史名人为题材,歌颂了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和她们的凌然气节,对育人之道,尤其是德操之教做了很好的表率和典范。王老以此四个故事为背景创作的画作,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家长,他们在孩子成长当中,对道德品质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之作用。不光要重视孩子立身之本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德育启迪,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构筑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
《四大才女》四屏人物画,分别绘有东汉女诗人蔡文姬;书法鼻祖,为王羲之老师的东晋女才人卫铄;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元代女画家管道昇,这四人皆为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王老在题诗中分别赞誉了她们的才华和不同个性。借这四位古代巾帼之风姿,歌颂时代进步使当今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也赞誉了她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一幅名为《硕果累累》的作品映入眼帘时,我似乎感觉到“穿越”的奇境,这是一幅步入新中国后,劳动大丰收的场景。画风一改含蓄古雅特色,转而变为明快流畅的节奏。只因画面布局和结构产生了极大变化。画作中对人物个体进行突出和放大,画中之人浓眉大眼,表情栩栩如生。画作不再以叙写故事之平和的散点渲染,而是更注重刻画情态的焦点笔墨,丰收的场景和喜悦的劳动人民立刻把我带回到那个“纯真年代”。霎时间,瓜果之香似可闻,更让人垂涎欲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耳边响起的那首歌既熟悉,又亲切。经历过上世纪中国战乱时期的那代人,对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融于血液,深入骨髓。王隽如老先生把对他们的敬仰之爱和感恩之情浓缩于笔端,笔下英雄有英姿飒爽的风度,有谈笑风生的从容。细腻的线描和生动的神韵承载的是老人对伟人的赞誉和英魂的追忆。
品读王老的人物画就像在旁观历史的变迁。无论绘何种时代的题材,王老先生的笔墨都会毫不含糊地在时代之间转换,绝不拖泥带水,此时之意境绝不会同于彼日之风貌。一笔一姿态,一画一世界。此时是一桌一椅一花瓶,美人对坐语风情;霎时又惊涛骇浪风云转,英烈斩棘天地新,继而丰年喜获好收成,全国人民笑吟吟。“气韵生动”似乎是他随时能信手拈来的精灵。王老先生的人物画,从画面的构图、布局,笔运的功力和技巧,人物的形态与神采,都汇诸于气韵生动之佳作。“气韵”之扼要是最难把握之处,需要艺术家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悟和显现,对人物神采的正确捕捉,会之于笔端时,不仅要能应物象形地正确描绘,更要使人物勃勃的生命律动跃然纸上,观之如临其境,似见此人。他的工笔人物作品,笔墨线条高古雅拙,运笔流畅,深体精微而笔无妄下,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承东晋顾恺之“紧劲联绵,格调逸易”之风;然又行笔磊落,疾徐有致,线条粗细顿挫,经营得法,使生意活动。而得盛唐吴道子之风貌。
王老先生所画之山水花草、亭台楼阁,观之如于流金岁月中穿梭来往,不同的画作,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气韵,能把人带入不同的时代空间,其对意境的把握可谓取之于物之形,又突破于形之囿。这种表达的准确,好似那每一个历史年代都深深镌印于心。落笔之时,自己已经是那山之人,傍那水而居。方寸纸墨间,得宋人丘壑,元人笔墨,成自家一派。
王隽如先生的笔墨风格,看不到飘渺虚极的笔触和随性放浪的挥洒,处处透出沉稳练达的细腻和理性,又多些界画的冷静与严谨。他的画作风格如玉般平和温润,似谦谦君子与世无争,却又包容豁达,观之能抚心中躁动,平情绪波荡,犹一首仙乐飘飘远来,却实实入耳。
在老人的从艺生涯中,书法是他自三岁开始便从未离笔的科目。楷、行、草、隶、篆各体皆擅,楷宗欧柳,行喜孟頫,草师二王,在他十九年如一日抄写多学科书籍的过程中,既曾益其所不能,也给书法奠定了深厚基础,故其书法不拘一格。不论何种字体,都有行云流水,苍润秀雅的风范。楷书在始收顿挫中,骨力劲健,苍劲挺拔;行书浑厚沉稳,书风遒媚、秀逸,笔法圆熟。草书随性挥洒,却不游笔法度之外,严谨中见率性;其隶体庄重,雄阔严整而又有舒展灵动的气度;篆书结体规整,秩序井然,清朗超逸,法正庄严。在王老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没有大起大落的勾勒,亦没有大喜大悲的点染,只透出不偏不倚的“中庸”道法。他从不刻意追求个性彰显,只识无意才得率真之三昧。平和致高远,博大能包容。似要用他的作品之包合,来抚慰喧嚣世界的躁动。如盛夏雨前的一丝爽凉清风,吹入心脾,直达性灵。
我观王老之书画作品也只冰山一角,在他从业七十年的实践中,不知有多少佳作因生计所迫而变卖。他的人生追求,并不是要用精湛的书画艺术去赚取名誉声望和金钱财富。在采访中,他对我说,他只是一颗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小小的螺丝钉,一颗不会生锈的螺丝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王老先生的笔耕不辍,孜孜不倦也为他赢得了斐然成就和崇高声誉。他先后办个展五次,出版个人画集《山人书画选集》一册,创作《格律诗词》一本,书画作品曾25次入选省级国家大型书画展,多次获奖,并被收藏。荣获中国文联批准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国学研究会评为“国学杰出贡献艺术家”,中国传统艺术协会授予“共和国艺术功勋”等荣誉称号。
不难看出,这些荣誉是老人很在乎的,这跟世俗的沽名钓誉没有关系,是水到渠成之所得的踏实和平淡。他在乎它们,是因为那是他贡献社会而得到的国家肯定,是为着当初未如愿之所衷的报偿,希望入仕做官,做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只要对国家有用,对人民有用,他就会乐此不疲。王老先生告诉我,现在他感觉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他身上还有使不完的劲头。现在还依然热情饱满,激情洋溢,还要继续创作出优秀的书画作品贡献给社会和人民。
在这位老人身上,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发生过,也可能是因为他从未计较过。他的人生经历非常凝练,入仕不成,究理书画。学习过程也只寥寥几字总结:因酷爱,少小遍临,中年创作,老年学而未止。我突然觉得,这是位幸运的老人,虽年逾古稀,但声音洪亮,底气充足。没有古稀老人的迟暮叹惋,百无聊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他的晚年生活丰富而精彩,因为他的人生追求还未停止。“老年学而未止”就是他人生动力的泉源,他依然在继续索求,直到人生之彼岸。我们也期待着,看到他更为精彩的艺术作品。希望常在那平和而深邃的笔墨中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