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季顺:用温度烫出艺术的痕迹[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琦琦 点击 :

季顺:用温度烫出艺术的痕迹 | 美术知识

季顺(右)随代表团赴德国表演现场与时任我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中)交流

季顺:用温度烫出艺术的痕迹 | 美术知识

用温度烫出艺术的痕迹

一个奇形怪状的葫芦,一把普通的烙铁,只需要这两样东西,季顺就能完成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在季顺看来,火绘葫芦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只是掩盖瑕疵,葫芦跟纸张一样是一个载体,是一个完全可以独立承载艺术的载体。

从诗歌创作得灵感

季顺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画画,他笑称自己的婚姻也是因画结缘。据季顺回忆,从小因为能画所以一路下来担任了各种绘画工作,“分到兵工厂的时候,画了很多大型广告画。油画、国画什么的都干过”。后来季顺曾在媒体干过一段时间,因为金融危机的关系,所在集团破产,季顺所在的办事处也被撤销。所以之后季顺决定自己开一个画馆,正是这个画馆让季顺接触到火绘葫芦的圈子,“当时一下就感觉特别能接受”。

“那个时候,圈里很多玩这个的根本没学过画画,都是种的多。其实真正画得好的,不愿意干这个,都跑去正经当画家了。所以火绘葫芦那时候没几个画得特别好的。”季顺回忆着当时的情形,“因为一起玩这个的几个人都是画画的,有几个画仿古画都能以假乱真。而且那个时候市面上做火绘葫芦的都是以做民俗为主,就是简单将画移植到葫芦上。但我们用葫芦进行了创作,把它当成宣纸之类的载体,所以也就因此在圈里出了名。”

说起自己创作中的成果,季顺滔滔不绝,“刚出摊儿时碰到过一对夫妻,在我们那转了很久,对比了很多家手艺,最后就指定我来烫他们的葫芦,而且一下就让我烫了5个,我从那时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可以挣钱”。季顺显得非常自豪。据他介绍,现在很多人烫好葫芦之后,可能要很多天才能卖出去,但是他烫好的葫芦很多时候都是刚烫好,就被人买走收藏。“曾经有一个葫芦上面有个大口子,我根据造型就把它创作成一扇开着的门,再配上一些意境,刚一烫完,一位老人就给买走了。有时我也会幽默一把,比如一次烫好后我落了一个款叫‘赵公明(财神真名)’,结果也是一做完马上就被人买走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说起创作思路,季顺有着十分与众不同的心得,“我的创作得益于诗歌。因为两者思维方式不同,诗歌创作时,每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别人用过的绝对不能再用。虽然思维方式不同,但又有互相借鉴的地方,用这个思路研究火绘葫芦,恰恰能够出奇制胜”。据介绍,季顺的新诗集马上就要出版,而此前他已经连续出过三四本诗集了。“诗歌创作对我特别有帮助,很多学生跟我交流创作心得时,我都推荐他们先研究写诗,学习写诗的方法。”这件事也一直被季顺身边的人误解,对此季顺笑称,“我老婆就对我有误解,以为我不专心烫葫芦,老想当诗人、作家,其实都这岁数了,当什么诗人。不过老实讲,我觉得我在诗歌里的成就比烫葫芦要高,诗歌可以信手拈来,葫芦得费很大劲”。

季顺:用温度烫出艺术的痕迹 | 美术知识

用温度烫出艺术的痕迹

火绘艺术有讲究

从事火绘葫芦的人都知道,火绘的技艺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两汉时期比较鼎盛。这门技艺曾经也是宫廷艺术,因为开始的时候不是烫在葫芦上,是烫在木板、扇子、家具上。从明末清初才正式烫在葫芦上。因为没有很详尽的文字资料,所以这些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留下来的。

说起如今火绘葫芦的发展,季顺形容自己现在“顶着极大的阻力在从事这个行业”。季顺表示,现在很多行业内的专家都牢牢遵守着一个观点——好葫芦不烫、烫葫芦不好。不过在季顺看来,这个观点已经有些过时,“现在市面上好葫芦比破葫芦多,那我为什么有好的不烫?难道非得等它破,或者我去找个破的才烫?”

在季顺看来,葫芦之所以不能像核桃、手串那么普及,就是因为关于葫芦的知识太多太深了。单是选葫芦就很有讲究,选不好葫芦,最后出来的作品也不值钱。“很多人玩一辈子都能出现看走眼的时候。”

烫葫芦的讲究更是不少。对此,季顺的观点是随型。他拿出了一个造型为麻雀的水平椭圆葫芦,“为什么选择烫成麻雀,因为麻雀有一个特点就是缩脖子,这个葫芦的前半部分刚好不太正,所以烫了一个微微有些偏头的麻雀,既结合了葫芦本身的形状,还能体现出动感,麻雀瞬间就活了”。根据葫芦的造型选择合适的图案非常重要,最近季顺就拒绝了一位顾客的要求。“有一个人拿了五把葫芦让我烫鸟,整个造型烫成鸟太难了,我说我不能因为钱接这个活,烫不像最后砸的是我自己的牌子。”

“从技艺角度讲,玩的就是火候;从画面角度讲,玩的就是创意。”季顺如此概括自己的这门技艺。据季顺介绍,这门技艺中烫功掌握了就是高手。根据葫芦皮的情况,可以烫出各种不同的效果。而且很多人都有各自的风格,用不同习惯烫出来的也有各自的味道。所以对于火绘葫芦这门手艺来说,很多季顺掌握的别人无法掌握,但同样别人掌握的季顺也无法掌握。

他介绍说,通过烙铁行笔的速度可以控制温度。一定要把握好火候,温度过高就会有糊点,只要一烫糊,葫芦就碳化了,也就不亮了,追究起来是要赔偿的。温度低了色容易掉,烫葫芦允许重复烫制,但基本上火候掌握好的就能一次性完成。

火绘传承须沟通交流

说到这门手艺的学习,季顺表示自己并没真正跟别人学过,“这个行当世家很少,当然不能完全说没有,毕竟这个行当养不了家。从根上来说,这个技艺发明的本意只是给葫芦遮丑,美容。葫芦有毛病了就给烫一下,进不了大雅之堂。过去的达官贵人都不玩这个,所以这门手艺也挣不了钱”。

季顺表示,如今这门手艺基本是社会传承,不是一代一代拜师传下来的。主要是同行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交流切磋。“不过有时候也不好学,都说‘同行是冤家’,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之间都避免切磋,手艺全都保密,学起来很困难。”季顺有些无奈地表示,“有时候你看到人家正烫呢,想过去看看,结果人家一看你过来了马上就收起来了。这样不好,现在我的好多绝招都不保留地告诉人。现在全国从事烙画的估计得有十几万人,但有一大部分主要是烙板画,烙葫芦行业里真正名家很少。我现在只能做到自己不保守,我已经给很多人上过课了,都是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这门技艺。”

“现在很多烫葫芦的人思路都很窄,就是打不开,总是指着‘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东西,老是那种器材、那种套路。即便现在有了电烙铁、喷枪这样相对现代的设备,很多人还是离不开民俗那套,所以火绘葫芦总是被归于民俗。”

对于火绘葫芦的未来,季顺相信这门手艺最终会被世界接受,“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载体,还只是把它当成工艺、民俗的东西去理解。这也制约着它的普及。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齐白石、徐悲鸿如果在葫芦上创作,即便创作的不是民俗的东西,肯定也值钱”。

“现在火绘葫芦的市场受到约束,主要原因就是老百姓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民俗工艺品,哪儿都是,所以市场价值就一直上不去。现在最贵的葫芦都卖不过万元,谈何挣钱?”季顺感慨地说,“如果按照艺术品的理解去卖我的作品,就能大大提高它的市场价值。一个葫芦可能值100块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出去。我烫一下之后,现在就能卖到几千块钱,这就是因为市场认可我。”

谈到现在的传承,季顺也实话实说地表示,“现在收徒弟就是耽误人家的时间,难学不说,学会也养不活自己。所以我现在只是把这门手艺传给我自己的孩子,然后未来再出些书,算是为这门技艺的传承做出点贡献”。

商报记者贺陈慧姜子谦

相关文章

  •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父亲叶浅予的速写与人生[图文]

    1949年,叶浅予、戴爱莲和叶明明于北平住所叶浅予认为艺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在叶浅予女儿叶明明的回忆里,他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约束了想像力。速写的同时,一定要讲感受。”方法问题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法不行,但创作不能光靠方法。叶浅予于1990年代授画谢春彦叶明明父亲叶浅予经常讲:“我认为光靠速写不行,那会被速写拘束住,...

    6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莫言故乡民俗:扑灰年画中国一绝 茂腔婉转[图文]
    莫言故乡民俗:扑灰年画中国一绝 茂腔婉转[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提到山东,自然就会想到齐鲁文化,提到潍坊,自然就会想到风筝。现在,提到莫言,自然就会想到山东潍坊的高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老家高密第一时间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

    134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想到败笔就难受[图文]

    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摄5月10日,“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之后将于9月14日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从2007年至今,苏新平一直在做艺术语言的转换,至今已经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近日,苏新平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好的艺术作品要让观众自己解读。《风景》1300×1600cm布面油画20...

    134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韩国·KimJungHee作品《SPACE2013-Dalhangari》。南都讯记者陈晓勤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艺术博览会上,重头戏“2013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个堪称迄今亚洲最大雕塑展的年度盛会,22年来首次落户中国大陆,集结了153位活跃在亚洲雕塑界的艺术家的作品,百花齐放。因为首次落户中国,自然让人思考中国雕塑与其...

    167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奖[图文]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奖[图文]

    无论谁怎么看,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跟诺贝尔文学奖沾边,跟和平奖沾边倒有可能——敝人最爱和平,讨厌无事生非,但不无“魔幻现实主义”意味的是,好几年来总是被诺奖闹得不得安宁。原因并不复杂,我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中文版主打译者和“半拉子”研究者。不过今年有些复杂了:“村上PK莫言或莫言PK村上”。因此早早就有中日媒...

    136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梵高语录[图文]
    梵高语录[图文]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即使这是事实,我也要以我的作品来表明,这样一个反常的人,这样一个毫不足取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础是爱而不是恨,是冷静而不是热情,我时常陷入极大的痛苦,这是事实。但是我的内心仍然是安静的,是纯粹的和谐与音乐。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肮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图画。...

    12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马未都:博物馆门票应比电影票稍微贵一些[图文]

    图:马未都近影“我甚至曾经想过,将来,如果有一天,观复博物馆的条件能够允许,我会在博物馆外面的草坪上,给100个为博物馆做过贡献的人塑一个铜像。这些捐助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蹲着也行、趴草地上也行、牵着宠物狗抱着宠物猫都行……想来,这100个雕像,放在博物馆外,也是一道风景……”“我想,如果有可能...

    176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韩敏的绘画艺术[图文]
    韩敏的绘画艺术[图文]

    韩敏宝钗扑蝶(2013年)30×114cm徐建恒当今海派绘画中为人乐道的古典人物画家有两位。一位是刘旦宅一位是韩敏。由于刘先生的提前谢幕,而86高龄的韩敏先生仍不断以新出的作品征服着人们的眼球。近日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的韩敏书画展中陈列的数十件人物花鸟作品,无不参透了古人的用笔精华。所谓古典是指画家笔下的物体,其线条笔墨的运用上是恪守古训,讲究传承,一招一式皆有范式可寻。韩敏...

    67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我期望通过电影找寻什么是继承[图文]

    ■法国影人马修·德米首次带电影处女作《美国》来中国《美国》剧照。上图为德米与饰演母亲老友一角的杰拉丁·卓别林,下图为他和饰演曾与母亲相熟一角的萨尔玛·海耶克。在前不久落幕的南昌学苑影展上,到访的国外影人中有一位法国人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长片到中国内地放映。电影名字看上去一点也不“法国”,叫《Americano》(《美国》)。...

    45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是我非常喜欢的当代英国艺术家。五年前好友景波留法归国,带回两本他的画册,我便一见钟情,他的风格冲击力之强,令我看过一眼便再也不能忘却。我想与我同感的同行一定不少。写实主义在中国大陆画坛依然占尽优势,同时十多年来,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风靡大陆,它们的主流面貌是抗拒写实传统,背道而驰至相反的另一端。在这种大背景前,对于既不满足于临摹传统风格,又...

    181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是作为教育界的代表,他说这一届的政协令他感觉不一样了。关于这次的议题,李象群开玩笑称,其实提案写得还是很温和的,但若是受到重视,他希望能够做些更细致的工作。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从上至下都是出于不必要的面子。在提案中,李象群主要关注政府在文化推广工作上的作为,希望政府在对待文化上以一种开放且兼容的姿态,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谈及艺术教育,&ldq...

    74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自杀漫画呈现民国社会病态风潮[图文]
    自杀漫画呈现民国社会病态风潮[图文]

    张乐平的《意料之外》,刊于《中国漫画》1936年第8期。描述一位摄影师去江边拍摄跳水的镜头,找的女演员跳入江中之后,摄影师见江边有遗书一封,顿悟女演员原来是跳江自杀了。早报记者田波澜1919年11月14日,23岁的长沙姑娘赵五贞,因为不愿意奉父母之命嫁给富商老头吴凤林做继室,在多次反抗无果的情况下,最后用刀自戕于花轿内。此事轰动一时,引起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仅湖南《大公报》就发表了近10篇文章...

    142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争议漩涡中的平行展[图文]
    争议漩涡中的平行展[图文]

    无论是主题展,国家馆还是平行展,真正能够闪光的还是要看作品本身。只要是有价值的作品,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始终是代表中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这其间无法将之割裂开来。威尼斯双年展主要是三种结构:由组委会任命的总策展人策划的主题展,由各国家馆构成的国家馆区,以及各个艺术机构策划的外围展。外围展的策展人申请并获得组委会审查通过授权使用官网LOGO“collateralev...

    2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郑小西(1899—1950),字绍琴,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其父郑逸琴,名桐,...

    27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了庐:笔墨是中国画家的灵魂[图文]
    了庐:笔墨是中国画家的灵魂[图文]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关于“文人画系列对话”已刊发多期,这次的对话者是了庐——了庐在当代画家中也许可算是“隐者”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了庐以其简笔画作声名渐起,其后主要致力于对中国画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如今,了庐独居于上海近郊一处简单的一室一厅中,创作极少,对艺术界的纷扰似乎并不关心,但对重要的艺术话题却十分敏感...

    40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