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历史与情感[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联联 点击 :

历史与情感 | 艺术知识

翁乃强《回访一》1966年摄,44英寸,彩色放大,签名,证书,限量10+6(两个尺寸),华辰影像拍卖成交价30万元。

在中国艺术品收藏领域,红色收藏作为一门特殊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收藏门类,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热点。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及共和国悠长历程的回溯与传承,还包含着一代中国人对往昔偶像形象与个人岁月烙印的缅怀与祭奠,汇集着历史价值与集体情怀的交融。

红色影像作为红色收藏重要分支,自影像收藏发端以来一直有着很好的表现,并成为影像收藏的重要脉络之一。预计在2013年,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红色影像收藏将有所表现,借此,我们对其收藏脉络和价格体系做一探究。

历史与情感 | 艺术知识

徐肖冰《毛主席在香山》,1949年摄,24英寸,银盐纸基,签名,证书,无限量,华辰影像拍卖成交价11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有红色摄影的记录,聂荣臻、叶剑英、苏静、童小鹏等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红色摄影家,红色摄影在抗日战争期间得到了大的发展,有上千名摄影工作者在十多年的解放区摄影历程中,拍摄下了数以十万计的纪实照片,仅《解放军画报》的资料室就保存有近十万张的原始底片。

建国之后至“文革”结束,毛泽东成为摄影最重要的拍摄对象。而以这些图片为蓝本的艺术创作,波及油画、版画、宣传画、雕塑,甚至戏曲、舞蹈、话剧等几乎所有艺术门类,成就了红色中国第一代摄影师及经典作品,在新中国的艺术史、美术史和摄影史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毛泽东影像作为视觉文本传播的载体,还凝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最先进、最独特的摄影技术技法和后期制作工艺,而成为国内外藏家的宠儿。

鉴于收藏市场红色影像繁多,可以粗略地分为原版老照片(包括长卷大合影)、红色经典纪实性影像艺术品以及影像制作工艺等几个方面,探讨其收藏的价值。

原版老照片

原版照片(vintageprint)是近年来出现在国际摄影收藏领域的品种,意指拍摄后很短的时间里洗印出来的摄影作品,有“古董文物”的收藏属性。

毛泽东影像的原版老照片从时间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1949年共和国建立之前的历史影像,其二是建国后至毛主席逝世。其中第一阶段又可细分为1921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至1937年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像,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阶段和1945-1949年解放区摄影影像。

第一阶段的影像由于当时残酷的战争和政治环境,大多都是由个人摄影爱好者或照相馆所拍摄,目前多留下了影像,而少有原版照片或底片,即使存在也藏于各大博物馆和档案馆,在市场中极为稀见。因此,目前收藏市场中出现的早期毛泽东原版照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间段,主要来自延安地区。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中共开始初步建立起摄影队伍,但残酷的战争环境依然让根据地的摄影工作举步维艰,特别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封锁政策后,摄影器材和材料愈发匮乏,以延安电影团为例,当时仅有五台相机,《中国摄影史:1937-1949》一书中说,“其中三台是吴印咸的,一台是四英寸皮老虎,一台是120双镜头相机,另一台是用35毫米片的小型机。因为相机少,不够用,就经常借用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的莱卡相机和滕代远的相机。所用胶片一部分是1938年带到延安的过期电影胶片,一部分来自前方的缴获。”

因遗留下来实物的稀缺加之一系列的政治历史变故,使得这一时期原版照片十分罕见,是收藏市场的珍品。例如,一组13幅包括拍摄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合影和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的中共早期历史照片曾在2011年华辰影像秋拍中拍出24万元的高价。

据红色摄影史专家顾棣新近出版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介绍,抗战期间除延安外,还有晋察冀地区、晋绥地区、晋冀鲁豫地区、山东地区、冀热辽地区、苏皖地区(新四军)、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解放战争期间有西北军区和一野;晋察鲁冀军区、中原军区、二野和西南军区;山东军区、华东军区和三野;东北军区和四野;晋察冀、华北军区和华北野战军等都拥有红色摄影。目前出现在华辰影像拍卖的原版照片,有延安地区、晋察冀地区、二野、四野、晋察鲁冀陈赓部队和秦基伟部队的史料,其中由卫福顺等晋察鲁冀摄影师拍摄的463张原版照片在华辰影像2012年春拍中以42万元的高价成交。

对那些无从找寻到原始底片的影像,原版照片不仅具有“古董文物”的价值,还可以利用数码高科技手段,从原版照片制作出高品质的展览出版照片,挖掘影像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第二阶段是建国后至毛主席逝世(1949-1976)这28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逐渐建立起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官方新闻摄影机构,拍摄和制作了大量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影像。由于当时主管摄影领导人的重视和规范的运作,这个阶段的原版底片都由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留存,而市场上所见的影像多为新华社及其旗下中国图片社采用复制底片洗印制作的照片。因此,如果出现由原版底片制作出的原版照片,则为收藏领域紧缺的珍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当属2007年华辰影像拍卖以72万元的天价成交的“毛泽东正面标准像”。据新华社原暗房技师陈石林介绍,这张表面布有田子格的10英寸照片,是郑景康拍摄、陈石林修版的,当年提供给天安门管理处作为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的母本。它至今仍保持着毛泽东影像的最高价格,并将作为此类影像的价格参考而长期保留。

收藏毛泽东主席的原版照片,需要注意照片制作的时间。一般以“文革”开始为界,“文革”前出版发行的原版照片,数量较少,现身收藏市场的也不多,比较珍贵,价格较高,大约每张在数百元至数千元之间。而“文革”期间发行的照片,品种多,数量大,有些照片的发行量可多达百万张以上,即使同一影像内容,可能因不同尺寸、材质和品相,价格相差很大,从几元钱到几千元不等。

收藏中还要注意区分橱窗展览照片、大型展览照片和新闻发稿照片。其中以橱窗展览照片发行量最大,尺寸为6英寸至10英寸,少量12英寸,价格不高,应整套收藏为宜。而大型展览照片的制作量很小,常常采用国外优质材质制作,有的甚至只有一张,价格较高。新闻照片的尺寸从4英寸至8英寸不等,数量每底为数百张的制作量,这些照片至今多保存在各新闻出版单位的资料库中,仅有少部分流入市场,价格较低。

近几年,外国媒体在完成了影像的数码化后,陆续将档案中的原版新闻照片投放到收藏市场,其中不乏中国内容,价格不高,而且影像内容都很有价值,很多出自外国摄影名家之手,有很高的投资收藏潜力。

此外,收藏还可以关注一些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原版照片,如江青拍摄的毛泽东,因江青在中国摄影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这些照片具有很高的史料、艺术和文化价值。

长卷大合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原版照片中,长卷大合影作为世界摄影史上少见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形态,很早就得到了国内外藏家的关注。

长卷大合影是指重大活动时,为与会代表拍摄的纪念照。目前出现在收藏市场上最长的一张,是华辰影像2010年拍品、由北京大北照相馆所拍摄“1964年第九次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合影”,数千位被摄者密密麻麻地出现在326厘米长的相纸上。

位于天安门边上的北京大北照相馆自1954年开始,承担起中南海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大合影的拍摄任务,几乎记录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事件。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掌舵者,是长卷大合影中最常出现的核心人物,这些合影不仅是重要历史时刻的影像记录,是共和国历史变迁中时代风潮的最佳佐证,是毛泽东政治生涯的珍贵历史影像,还是照片中众多被摄者政治地位和荣耀的象征。

红色大合影的价值往往与照片记录的事件、时间及人物的重要性有关,其中拍摄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合影”在2011年华辰影像秋拍中拍出了近14万元的价格,是目前红色长卷大合影的最高价。此外,反映中国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大合影在市场上也都有很好的表现,如记录着“四人帮”登上权力顶峰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合影、记录着建国十五周年辉煌的“舞蹈史诗东方红全体演职人员大合影”,记录了“文革”劫后余生的文人雅士大聚合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大合影”等,此类藏品经过学术的梳理和市场的检验,已成为中国影像收藏市场中独特的藏品。

红色经典纪实性影像艺术品

作为红色年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以吴印咸、徐肖冰、侯波、孟昭瑞为代表的红色摄影师,记录了共和国的崛起、发展和变革,这些影像不仅作为影像资料存档,成为中国的摄影经典,同时也构建了中国早期红色纪实性摄影作品特殊的视觉叙事形式、美学风格和艺术价值,支撑起了摄影收藏市场纪实性影像艺术品板块。

有些机构和艺术家误以为将有史料价值的影像,用当下时髦的博物馆收藏级标准制作出照片,让摄影师签名、限量后,就是摄影藏品,就可以进入收藏领域。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指出,“纪实性的影像艺术品是指用纪实性手法拍摄的艺术摄影作品”。这表明“艺术摄影作品”与“存档的有史料价值的照片”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产品。

上世纪50年代曾担任中南海摄影师的侯波拍摄的领袖肖像较好地诠释了何为影像艺术品。一方面,摄影师拍摄毛泽东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现场照片,如曾在华辰影像上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严谨、重大,富有强烈的形式感,奠定和构成了新中国领袖肖像所特有的视觉形式和传统,极具中国摄影美术的传统和意义”;另一方面,她也用镜头记录了毛泽东生活的种种片段,如《毛泽东畅游长江》、《毛主席与家人在北戴河》,这些温情的平易近人的具有人性化的影像,正是从延安时代流传下来的去图式化、去政治化的党和领袖形象的重要佐证。因此,侯波的领袖照片,作为摄影史上无法绕过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影像,成为影像收藏中成交率最为稳定的“蓝筹股”之一。

遗憾的是,由于摄影收藏是近年才出现在国内的收藏门类,很多中共的第一代摄影家,如陈正青、郑景康、孟庆彪、袁克忠等,留下了很多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影像,却少有可供收藏的原作(原版照片)。也有一些摄影家因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收藏市场,如石少华、高帆等。

实际上,影像的收藏分为史料、原作(原版照片)和影像艺术品三个不同层面,反映在市场价格上则不尽相同。影像的史料价格大约为百元数量级、原作(原版照片)的价格在千元数量级,而影像艺术品的价格在万元数量级。

因此,收藏红色经典影像艺术品,需要十分注意是否为原作(有无艺术家的签名),是否从原始底片制作,是否为原版照片,有无限量和总版数(几种尺寸),制作工艺以及艺术家在收藏市场的口碑和信誉。目前红色经典中王世龙和魏德忠的“人民公社”题材,蒋铎的《见证》、翁乃强的《回放》等作品,都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

红色经典的工艺技术

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宣传需求,红色经典照片的拍摄和制作在特殊年代成为了最重要的政治任务,采用最知名的摄影师,使用最好的摄影器材,在最好的条件下拍摄,如“文革”期间样板戏剧照的拍摄,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文革”期间,也是毛泽东影像制作和传播的特殊阶段,其影像制作的数量、复制频率和传播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由新华社和各地方图片社在全国制作公开发行的毛泽东新闻展览照片,一个内容就可以多达上百万,这是世界视觉传播史上绝无仅有的案例。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标准化和高度政治化的影像得以高品质完成,这些照片在洗印、复制、修版、上色、染色等工艺上,凝聚了共和国摄影人的心血和聪明才智,代表着一个时代摄影技术技法的最高水平。

目前所见“文革”时期制作的毛泽东影像主要收录于1967年出版的《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大型展览画册和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主席照片选集》,共计200余幅。虽然这些影像大多出自于党的第一代摄影名家之手,但多不以原作的形式出现,可能不反映摄影家原创的意图。因此,该阶段毛泽东照片最重要的收藏价值在其所具有的“新中国摄影发展史上的技术技法”的承载物,以及稀缺性上。

对照片制作工艺和材质的识别区分,成为了收藏这一时期作品的重点与难点,同一画面的照片根据不同的发行目的、大小规格、物材和制作工艺,价格可相差百倍。

“文革”时期最常见的毛泽东展览照片,大致可以分为展览照片、新闻发稿照片和以特殊技法制作的照片三类。发行到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常常是不同规格、形式和纸张(材质)制作的,以《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的展览照片为例,就有三种不同的尺寸,是送往各个军区的存档材料,数量最为稀少,每个军区仅能获得15套左右。这些照片大多使用当时最为难得的Agfa进口相纸制作,单张照片的成本往往相当于当时一个高级技师数月工资,而为了保持制作影像的品质往往需要反复洗印以求达到较佳效果,一套60幅照片的造价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彩色转印工艺制作的大尺寸毛泽东照片则是“文革”时期最杰出的特殊摄影技法的代表。由于当时彩色照片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尚未在中国大陆普及,为了使用黑白的底片制作成具有“红光亮”效果的彩色照片,采用了复杂的彩色染印法(dyetransfer)。据当年参加了该项目的新华社老技师王毅回忆:“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艺,首先需要有经验的技师目测黑白照片,并通过反复试验,制作出三张与红绿蓝三主色相对应的中间片(俗称浮雕片),然后用中间片吸附青、品红和黄三补色,再手工将补色染料依次印制到相纸上,有些照片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试制,才达到了"乱真"的程度。”这种工艺由于制作极为复杂,成品照片的印制数量很少,随着彩色底片的流行和使用,这种洗印工艺也随之消亡了,能完好保存至今的实物比较罕见,是中国彩色摄影收藏脉络中珍贵的实物,华辰影像2012秋拍中,18幅毛泽东主席的染印法彩色照片就以16万元的价格被收藏。

因此,红色经典的原版照片,无论是黑白纸基、彩色染印、还是涂塑相纸,即使没有艺术家的签名,以其作为承载着一个时代中国摄影学科技术技法最高水平的实物,都成就为中国摄影收藏的珍品。

相关文章

  • 胡宝利:李德哲三独艺术观[图文]
    胡宝利:李德哲三独艺术观[图文]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主任、美协理事胡宝利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今天,我很高兴参加李德哲先生的画展,并在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故乡周口,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氛围。为此,我要感谢周口,感谢周口的文化,感谢老子故乡博大的哲学气场。李德哲先生是从河南周口走出来的青年画家,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走出星辰走出梦》、《飞翔的眼睛》两部诗集,在校园诗坛上引起震动,获得&l...

    54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图文]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图文]

    黄宾虹傅雷知音难觅才更见稀贵。自伯牙钟子期一曲高山流水,涤荡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知音情怀。顺流而下,虽非流响,但抚琴追古,也禁不住心池摇荡。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如有千里马不见伯乐,又复如何?今读《傅雷书简》,颇为感谢旧时道路不便,才留下这记录知音心曲的情感文字,才让我等有机会穿越岁月的时空去品味高山流水的情感温度。我注意到傅雷书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筹备黄宾虹八轶书画展的。内容之详细,策划...

    3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文]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文]

    初学书法只为写对联1967年出生的曹善华8岁左右便开始接触书法,至今已经临池30多年,而他当初练毛笔字的原因竟是为了春节写对联不求人。“小时候村子里能写毛笔字的人不多,每到春节父亲都得求人写春联,我为了这个原因开始学写毛笔字,和同学的舅舅学习临帖。后来练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不仅给自己家里写对联,还能给其他人家写。上小学时,我看了一本名叫《青少年书法》的杂志,里面有一页内容是中、日、韩...

    122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文]

    栗宪庭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在2013年8月开幕前夕又遭到有关部门的阻止,无法如期举行。从前年到今年,电影基金每年的影展都会有此遭遇,在这样困难重重的处境下,创始人栗宪庭始终在坚持,对电影基金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2006年栗宪庭成立电影基金,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栗要这么做?栗宪庭告诉记者,在他内心有一个一致的东西、一直在强调&mdash...

    139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专访农民画家孙志江:从田园画到八破图[图文]
    专访农民画家孙志江:从田园画到八破图[图文]

    编者按:一个画家出身农民,倒没什么;但是一个农民,根植于农村,一生画农村,不得不令人佩服。看着一幅幅生动自然的田园风光,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田园气息,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不仅如此,他还传承了几近失传的八破图,其难度之大,匪夷所思。他就是农民画家孙志江。近日,文化中国独家专访了这位传奇人物,以下为采访实录--文化中国:欢迎您接受文化中国网的专访,您的作品透着浓厚的田园气息。这和您的农民身份有很大关系吧...

    10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评:“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图文]
    评:“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的艺术生命[图文]

    《丹霞枫林》(国画)李可染从业20年来,做过几百位书画家的展览策划。有一个书画市场的怪诞现象始终令笔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书画的交易价格不论品质优劣,单以尺寸大小而定?每一件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思想和情感,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它的原创和不可复制性,即便是出自同一位画家之手,在同一时间段里,也不可能画出两张完全同样的作品,更何况还有风格、题材、构图、笔墨,抑...

    178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山水画创作杂谈[图文]
    中国山水画创作杂谈[图文]

    杜世斌山居图145×360cm概括地说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意境这个根本指导思想。意境的表达是山水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的有无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起点的高下,它是山水画创作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总结。何谓意境?意境是中国艺术实践与理论、艺术创作与批评方面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属于审美意识领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对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唤起的能动反映。具体说来,意境的根源是自然现实。其组成因素是...

    14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图文]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图文]

    那些外国建筑师未竟的中国梦“Un中国制造”是一个讲述“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背后故事的展览。展览涉及近十年在中国未完成的12座天才建筑.。。六月,上海,八号桥创意园区内,名为“Un中国制造”(UNMADEINCHINA)的展览正在进行。用模型和建筑师口述的方式,展示12个未完成的建筑项目。策展人杜墨(MichaelTunke...

    180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回顾2011中国艺术界:博物馆免费 文交所疯狂[图文]

    2011年,中国艺术界有很精彩,也有很无奈,总而言之它们都是过去一年的历史画卷中无法抹去的色彩。回顾难以面面俱到,且选其中10种“颜色”以飨读者——艺术品市场拍卖火爆背后难掩泡沫白色全国美术馆免费观赏“吃白食”不是个好词儿,但美术馆免费让公众“白看”却是件大好事!2011年1月26日,中国文化部和...

    96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变与不变的中国书法[图文]
    变与不变的中国书法[图文]

    邱振中邱振中,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书法理论与艺术创作。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它与汉字书写密不可分。在汉字的出现与书法的确立之间,虽然我们无法描述其间发生的一切,但是在商代的书写、契刻文字中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对文字结构和书写节奏的关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书法受到绝大部分文字使用者的喜爱,但又长期被当作一种&ld...

    11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方力钧:光头泼皮形象背后[图文]
    方力钧:光头泼皮形象背后[图文]

    图片资料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如此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无论是作品中还是真人,“光头”已成为方力钧的LOGO。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ld...

    71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大卫·林奇出生于1946年,早年他在美术学院学习,后在70年代搬去洛杉矶,在那里他以实验性的邪典片《橡皮头》(Eraserhead)开始了电影生涯。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如今,林奇迎来了他艺术家生涯的一次复兴:在2007年巴黎卡地亚基金会的展览后,他在纽约的Tilton画廊,及洛杉矶KayneGriffinCorcoran画廊的新空间作过多次展览,此外在德国和丹麦也有展出,同时还通...

    196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书画杂谈:话说伯乐害马[图文]
    书画杂谈:话说伯乐害马[图文]

    众所周知,徐悲鸿不仅是画马大家,更是美术界的伯乐。他任央美校长期间,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不拘一格提拔和重用人才,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白石老人能走进大学讲堂,就是悲鸿先生的功劳。那时,作为“草根艺术家”的白石老人,从没登上过大学讲台,也不会讲课,悲鸿先生就当他的助教,往往是白石画画,悲鸿讲解。在一次画展中,徐悲鸿把白石老人的作品挂在自己作品的前面,标...

    15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蔡国强:用火药革艺术的命[图文]
    蔡国强:用火药革艺术的命[图文]

    本报记者于娜北京报道在洛杉矶当代美术馆外墙上,4万枚小火箭同时被点燃,连片的“啾啾”声惊天动地,在多哈美术馆外面,石油弹打到空中炸开,震撼的场面犹如地毯式轰炸。看过蔡国强爆破视频的人,都会为之兴奋、惊愕。而一年当中一半以上的时间,蔡国强都会在世界各地搞爆炸,他甚少时间在家。趁他回北京谈出版的机会,记者才见到了他,笔挺,平头,一身棕黄色军式制服,颇具时代感。曾经像&...

    109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七月流火,西安书院门,毛庐艺术馆气场很盛,馆主毛庐在顶层挥毫泼墨,二楼慕名来访者、求墨宝画作者品茗静候。上下三层的艺术馆古色古朴,满室丹墨飘香,走进艺术馆犹如置身于艺术的天地。画上的山,气势雄浑,莽莽苍苍,似可嗅到山间葱郁的草木香;山涧飞瀑,抛珠溅玉,高原平湖,静水流深,顿感灵气盈溢。大热的天,观其山水画,其画风给人些许清凉,画境又让人体悟岁月静好。几拨人欣然满载而归,笔者一行三人得以采访毛...

    165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