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家秦风:以笔为剑的侠客[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珺珺 点击 :

艺术家秦风:以笔为剑的侠客 | 美术教学

艺术家秦风

我通常会用“水墨”这样一种语言形式和表现形式,来作为主体创作的基本特征,但我应用的材料实际上是离开了传统定义的水墨材料的,笔墨纸砚,我已经完全离开了。

本刊特约记者黄楚斯

1961年生于新疆,1996年受德国柏林市政府邀请任艺术大使,曾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2006年创建北京当代艺术馆。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员。

“当代水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的新形式,无疑已是国际市场的新宠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目光投放在“新水墨”的创作之中。而在这之中,2013年年初,国际拍卖市场的两大巨头苏富比与佳士得先后在“中国当代水墨”的相关展览中重推秦风的作品,足见其在“当代水墨”这片江山中地位卓然。

大概是多年旅居国外的原因,秦风的作品里有一种国际化的美。这种美,始于他将传统“水墨”的概念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这种表现形式,却又不仅仅于此。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时代的气息,这种时代感将中国元素融入到了世界的背景之下,使得传统的魅力有了新的生命力。看他的作品,犹如在米兰时装周看了一场华丽的秀,你能紧跟着时下的风,又能在每一处精致的细节里,感受到传统的典雅以及艺术家独到的韵味。一卷作品在你眼前铺展开来,好似有美佳人在你面前插腰傲然转身,着一身古色霓裳,却偏偏动如脱兔,行动如风。

秦风无疑是个带着“狠”劲的艺术家,这种“狠”,来自于他不断对自身的掘取,大抵有些“克己”的意味在里面。在他笔下的艺术,不再仅仅是信马由缰的灵感图腾,他带着一种探索的意味。这种探索可能与他学者的身份相关,他始终在画面里致力于对于符号学的不断研究。这种关于符号的执着,不同于当下许多艺术家对于符号的过度消费与模式化。秦风的这种符号,更私人,更隐秘,更需琢磨推敲,似乎一笔一画之间,都包含着不同于以往的声音。

与秦风对话,我时常为他一些犀利的观点所折服。大抵是在中外优秀当代艺术的环境里来回穿梭的缘故,秦风的许多观点锋利如剑,直削人心。这种“狂”亦在他的画面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面里好似有一种蓄势,欲要扬鞭千里,鞭笞天下。上穷碧落亦要问出个由头,好似有一种少年郎的勇气在笔墨之间。而他的画面又是“净”的,将所有的动能都凝聚在一种“净”的和谐里,仿佛能用这致黑之墨洗出一方致白之天。书尽胸中一股不平之气,荡尽大千世界里涂生的浊气。

深入了解秦风,在艺术家之外,会看到他另外一层的“与众不同”。2013年10月底,北京的天气逐渐转凉。我们在一个阳光十分好的早晨,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内见到了刚刚回国的秦风。他披着大衣大步而来,举手投足之间,仿佛有风声猎猎。谈笑之中,自有一种煮酒论江湖的豪情万丈。看这样的秦风,总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侠客。而若艺术圈是场江湖,他亦有路见不平,拔刀而起的绝世风采。

坐落于宋庄的北京当代艺术馆,是秦风耗费多年心血,一手创办的艺术殿堂,他在这里将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带给大众,带向世界。交映在重重林木之间的北京当代艺术馆好似一座神庙,供奉着这样一批艺术家关于艺术的信仰。他做展览,创立基金,让一批批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在更好的舞台上起飞,将中国的当代艺术与世界接轨。对待当代艺术,他俨然像个慈父,细心呵护它的每一步前行,见证着它不断的成长。

秦风说20年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是他一直的事业,也是他基本的价值观。在我们的谈话中,他也不断提及自己推行优秀当代艺术的理念。他用自己的声音呼吁大众、呼吁社会、呼吁世界,这声音掷地有声,风雨无阻。在他的中国当代艺术馆这个理想国里,我站在大厅里看四周墨色悠然,轻音袅袅之际,仿佛咀嚼出一丝诗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味道。做一个好的艺术家,大抵便如秦风。艺术于他而言,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享受。他是艺术的传教士,不断发现,亦不断普及,将世间至美传播至人心之底。

对话秦风:与当代艺术一同成长

艺术与财富:您的许多作品都倾向于运用水墨作为题材。

秦风:对,这与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有关系。在工艺美院,我选择的是壁画专业,在大学四年期间,相对来说,国画课程比较多。但和传统意义上的国画专业不同的是,我们壁画专业必须倾向于更多的装饰绘画,从早期开始,就开始向解构主义形成一种变形。比如说画人物,国画人物就要变形,走向装饰,这也是为了材料的更易表现。比如说陶瓷、马赛克这一类材料,它的线条变形就更具有走向性和概括性。这样一来,在那个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走向了这么一个脱离传统水墨国画的传承的方法。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起点。换句话说,就是比较早的从八十年代初已经开始从传统国画脱离开来,逐渐走向装饰,最后走向抽象,甚至走向表现。

艺术与财富:现在市场上“新水墨”题材也十分广泛,是一种当下十分热潮的艺术形式。您觉得这种“新水墨”和我们所知的传统意义上的水墨存在一种怎样的联系呢?

秦风:我觉得所谓“新水墨”等等,只是一些艺术家和学者的一种想法,这是他们的一种直观感受。什么叫“新水墨”?这相对于时间来说,可能是新的,但实际上,这种东西可能早已经发生。如果说定义“新水墨”的话,是按照它的时间,还是按照个人,还是按照它一种语言性、风格或者是概念呢?如果说从概念意义上讲,从观念意义上讲,在几百年前,古人的一些作品实际已经非常当代了,包括八大等等,还有一些壁画已经非常具有现代意义。所以,我们要定义所谓的现代性,是由于这种表现语言还是形式语言,还是它的时间性而定?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所以,“新水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准确。

艺术与财富:在您的创作语言中,什么是您所表达的核心呢?

秦风:我觉得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最核心的是我在传统的意义上,更多的倾向于对中西方一些重要的文字符号、符号学方面的一些东西做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整合起来之后,再变成一种我的表现语言和符号,我的创作重点就是这样一种形式的研究,从表现语言这样一个层面上展开的。我通常会用“水墨”这样一种语言形式和表现形式,来作为主体创作的基本特征,但我应用的材料实际上是离开了传统定义的水墨材料的,笔墨纸砚,我已经完全离开了。像我现在的一些作品,其实它与传统的水墨已经没有关系了,是我按照我的表现的语言元素,来重新设计和定义的。像我运用的这些新材料,比如丝绵纸、亚麻纸,它与传统的纸没有关系。我也会用水彩和丙烯来取代传统的墨,包括在油画布上的这种水墨语言形式,实际上它不再只是水墨。所以,视觉上能感受到“水墨”的这种语境和气息,但实际媒介上是已经完全置换掉了。这也是我因为在西方生活很多年,我对西方一些现代表现主义和当代艺术的一些了解、研究的一种转换,使作品有一种东西方的置换性和兼容性,包括表现语言形式和媒介上的。

艺术与财富:除了您刚刚谈到的这个“媒介”以外,在其他方面,国内国外这种不同的创作环境,对您的作品有影响吗?

秦风:我觉得这个影响不太大,因为至始至终我所表达的这些作品,相对来说,都是我比较个人化的一种语言。在国外,只是我的生活环境的选择,在创作本身上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唯一有影响的,我想是这种对当代艺术的一种信息上的影响。

艺术与财富:您目前是艺术家、策展人,同时是学者、评论家。几重身份,您是如何协调与侧重的呢?

秦风:我觉得我主要是一个以创作为主的艺术家的角色,又因为个人的经历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我比较关注教学。我们这样一个非盈利的基金会的成立,是为了帮助教育,帮助艺术家,帮助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输入和国际性的交流,这是一个个人的夙愿。这20年来,在中国当代艺术推动方面,我竭尽全力。我们之前做了十几个大型的展,包括现在的当代艺术馆和整个园区和平台,这个非盈利机构的公益平台的建设,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项目。

艺术与财富:您旅居海外这么多年,您眼里的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当代艺术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

秦风: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状态。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全球化的到来,让信息和资源共享,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当代艺术的这种信息化以及不断前进,是一个必然,就像工业时代到电子信息时代的递进一样,是一个自然往前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平行发展的现象,无处不有。

艺术与财富:您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景怎样?

秦风: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和整个文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是一种同样的方向,就像我刚才说的全球化这样一种信息时代的现象。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一样,是在脉动,而且是平行发展的,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滞后了多少。这就像我们刚刚说的“新水墨”一样,在今天看来,西方的许多“新”概念其实在中国早期、非洲早期、世界早期已经形成了。所以说,我们今天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不是落后于世界当代艺术、是不是要不断跟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习哪方面的东西,这不应该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或者过程中的作业,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很多当代的东西在中国就有,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进程学的角度和时尚的一种文化学的角度去看,去解读和诠释。

艺术与财富:作为艺术家,您如何看待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呢?

秦风: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联系,就像每一个从业者和一个行业一样,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关系。我觉得有这个产业,才有这个市场;有这个市场,它必然也要消费掉作品。这像一条河,从它的上游到下游,一定会存在消耗,一种是天向的消耗,一种地向的消耗,一种是人为的消耗。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并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它,或者是人为的导向它,它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东西,会自然的分流。比如高端的作品会形成收藏,较低层次的东西会成为印刷品,用于装饰,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分层。

艺术与财富:您对您未来的艺术创作或者活动有什么规划?

秦风:我是一个职业艺术家,所以我还有很大的愿景,我自己有很高的期望。我还是重点关注自己的创作、艺术的教育以及推广。这是三条平行线,必将注入我的时间、经历和物力。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最基本的一个价值观,不会改变。个人创作方面,我现在有一个全球的巡回展,已经有四个博物馆展出过,也在继续计划中。同时我希望整个社会、媒体都从更深的角度去了解当代艺术,不要只是停留在表面、皮毛。媒体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和媒体人都应该推动有品质的当代艺术。

艺术家简介

秦风1961年出生于新疆。1985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院壁画系,先后在新疆研究所及大学工作。1986年创办蓝社画会。1991年移居北京,开始职业画家生涯,199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职业画家作品陈列馆(阿芒拿画廊)。1996年应德国政府邀请前往柏林,担任中德艺术交流大使并任教与德国艺术大学。三年之后移居美国,定居波士顿。2007年创建北京当代艺术馆并,同年开始任教于中央美院担任研究生导师。2008始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员。作品以“后现代水墨”为标志,是被国际艺术机构收藏作品最多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秦风从最早在山东的时候,他就开始接受来自西方的艺术家作品的影响。90年代中后期在德国生活的秦风受到了德国抽象表现主义哲学的影响,并且间接改变了其作品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他在90年代的作品。德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秦风对于西方文化的接受;与此同时,秦风也在坚定地探索如何把其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根基与不断变化的世界相融合。

自2000年后秦风的作品渐渐更视觉化,“水”、“圆”、“方”等符号逐渐在作品中清晰化,咖啡、茶、丙烯、墨这些看似差异甚大的东西方事物在其作品中被智慧性的运用,作品形式不拘泥于平面绘画,如空间装置、雕塑、陶瓷、行为影像等各种艺术形式也都在秦风的艺术观念中串联到一起,使秦风的“后现代水墨”不仅是平面视觉的还是空间立体的,可以穿与其中的。这也是秦风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和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人物评价

秦风已经是一个大师。他的作品让我联想到几位元其他大师的作品。秦风的画带有深厚

的底蕴,他的每一笔划都是坚定自信的。他的第一幅画也超越了二十世纪来其他大师

所延传下来的精神与智慧。这就是我一直想看到中国艺术所代表的坚定、美感、忍耐

及强烈的创作欲望。

——IngridRaab

我丝毫不怀疑秦风作品的大师气场,艺术家本人的大家风范。秦风喜欢创作巨幅的作品,几十米的作品对于他来说是驾轻就熟。“大”是秦风首先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不仅仅是指秦风一米八几定海神针般高大魁梧的身板。在我看来,骨子里秦风仍旧流淌着中国古人的空灵气息。他“西风东水”借鉴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把中国传统的简约高远意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我们看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下,其大体量的架上绘画作品仍觉得行云流水毫无凝滞之感。其作品材料更是天马行空,顺手拈来无所不用其极。从清代的大闸刀,到从屋顶倒挂下来的树枝,站立起来的巨型册页,甚至把自己的旧衣服打碎参杂到制作特种宣纸中等等,都展现出来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大家的大胆识和大气魄。

--------李道柳

秦风的墨迹代表着中国的过去,这些浮游在画纸上的意象,连接起他作画的技巧背景及其他多层的文化影响。他的符号,让我们幻想着未来经过多元文化影响的新艺术语言。

——CurtisL.Carter

秦风艺术中的力量,一方面源自与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的对话,另一方面源自充满野性的原始欲望的迸发。如果说文明景观能够给我们日神般的梦幻,那么原始欲望则给我们酒神般的沉醉。秦风把他的作品归入“文明景观”和“欲望风景”两个系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与欲望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没有欲望的驱使,文明就失去了动力。没有文明的引导,欲望就无法升华。秦风善于从文明和欲望中吸取力量,从而让他的作品生发出一种醉生梦死般的效果。

——彭锋

里程碑作品无论规模大(相对)小,无论结构简繁,无论层次分明抑或含糊,秦风的作品总能让人称心满意,因为它们经得起双重考验。那种原始的力量赋予其一望而知的强烈冲击力;多层次的含义让人久看而不相厌。他的创作生涯也是如此,每一个台阶都能丰富我们的理解和体验。

-------BrittaErickson

秦风借助于西方艺术欲望的能量唤醒了这精魂,以笔端聚集起它们,绘画的空间就是一个灵魂舞蹈的舞台,秦风的巨幅作品就是一个躯体跳跃舞蹈的大舞台,在眩晕之中有着韵律的姿态。

---------夏可君

在秦风的符号结构中,具有一种原始的、野性的力度。

在他的音乐结构中,又有一种悠远的、悲壮的回荡。

就如音乐也是通过符号来表述,在秦风作品中,正是这种符号在空间的撞击而产生了音响。

--------张平杰

个人展览

2014香港世界画廊(香港)纽约艺术中心(纽约);瑞士当代艺术馆(瑞士);

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OdetoArt(新加坡);元典美术馆(北京);

达拉斯亚洲博物馆(达拉斯)

2013GoedhuisContemporaryArtGallery(伦敦);EthanCohen画廊(纽

约);香港世界画廊(香港)

2012上海美术馆(上海);佛罗斯特美术馆(迈阿密);

2011EthanCohen画廊;瑜舍画廊(北京);上海、北京艺博会特邀展

2009佩斯画廊(纽约);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08哈佛大学;北京当代艺术馆;GoedhuisContemporary(纽约与伦

敦);NicholasRobinson画廊(纽约)

2007Raab画廊(柏林);GoedhuisContemporary(纽约与伦敦);EthanCohen

画廊(纽约);北京中央美院

2006北京现代美术馆;TownhouseGallery(开罗)GoedhuisContemporary(纽

约与伦敦)

2005TollCollect个展(柏林)EthanCohen画廊(纽约)

2004Raab画廊(德国柏林);精艺轩画廊(香港);海上山艺术中心(上

海)

2003纽约亚洲博物馆;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EthanCohen画廊(纽约)

2002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TaoWater画廊(美国Massachusetts)

2001MacDowellColony基金会(美国NewHampshire);“墨和纸”Revolving

博物馆(波士顿),亚洲文化中心(纽约);纸的魅力(柏林)

2000Trmont画廊(波士顿)

1999马丁路德大学画廊(德国wittenberg)

1998Raab画廊(德国柏林)

1997Tacheles(德国柏林)

1996Benario画廊(德国柏林);海牙华人中心和阿母斯特丹现代艺术中心

1994阿芒拿画廊(北京)

1992布拉格市立图书馆

1991维也纳艺术大学画廊

1985山东工艺美院(济南)

联展

2014法中相交-中国艺术家巴黎邀请展(巴黎市政厅);“双城记”纽约-北京

(BruseMuseum);“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共

振计划·天津2013"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

北京当代艺术馆)

2013“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佳士得纽约、香港等地巡展);“水墨”(纽

约苏富比画廊);“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湖北美术馆);首届中国

装置艺术双年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天津美术馆)

2012”Ink-TheArtofChina”撒奇画廊(英国伦敦);索士比(纽约)

Raab画廊(德国柏林);EthanCohen画廊(纽约);

“2012文脉中国”三川美术馆(南京);

“第四届台北当代水墨双年展”台湾巡展;

“再编码——2012当代艺术主题展”,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北京)

“2012艺术中间”中间美术馆(北京);

“解构水墨-国际当代水墨邀请展”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艺术与生活——佩斯50年大师形影”北京当代艺术馆;

“中意双年展”威尼斯

2011香港艺术中心;两岸当代艺术展(台北);

当代艺术展(迪拜艺术中心);

“绘画的书写性”北京当代艺术馆

“2011文脉中国”北京当代艺术馆

2010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北京当代艺术馆;Goedhuis现代艺术画廊(伦敦);

Raab画廊(德国柏林);对比窗画廊(上海与香港)

2009哈佛大学亚洲中心;Raab画廊(德国柏林);

2008ArtComplex当代艺术馆(麻州);北京当代艺术馆;以色列美术馆(耶

路撒冷);AmySimon画廊,Connecticut;皇城艺术馆(北京)

2007大都会博物馆(纽约);Louisiana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

Genoa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莫斯科双年展(俄罗斯);NewBritain

美国艺术博物馆(康乃迪克州);北京当代艺术馆;成都双年展

2006大都会博物馆(纽约)CAS画廊(纽约西州Kean大学);佳士得Young

Mandarins展览(迈阿密)

2005GoedhuisContemporary(纽约);精艺轩画廊(加拿大温哥华);

EthanCohen画廊(纽约)

2004精艺轩画廊(加拿大温哥华);万玉堂画廊(纽约)

2003“素描线”(PacificAsia博物馆,洛杉矶)PlumBlossoms联展(纽

约)

2001BowlingGreen州立大学博物馆(俄亥俄州)亚太博物馆(洛杉矶);今

日中国美术大展(世界艺术馆,北京)

2001波士顿艺术中心亚洲艺术展;EthanCohen画廊(纽约);知识就是力量

展(北京图书大厦);“纸的魅力”德国外交部大厦(柏林)

2000波士顿艺术家纪念展

1999亚洲现代艺术展(伦敦);国际风景展(柏林)

1998中国现代艺术展(汉堡)

1994中国前卫绘画大展(香港文化中心)

1993中国职业画家作品首届联展(阿芒拿画廊)

1987国际艺术家联展(露茜亚博物馆,纽约)

1986重新启动(新疆展览馆,乌鲁木齐)

1985全国美展(山东美术馆)

1984中国无名氏画会首展(重庆)以及数十次国际艺术博览会

获奖及其他活动

2012受邀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柏林等数十所大学演讲(1992

年至今)巴塞尔、索士比、佳士得、罗浮宫等数十次国际艺术博览会及学

术与交流活动(至今)

2007创建北京当代艺术馆

2002策划“重新启动”展(乌鲁木齐)

2001获MacDowellColony基金会创作奖(美国)

2000波士顿Revolving博物馆创作奖,并被授予波士顿国际艺文院住院艺术

家;

1999策划支助“中国面孔”展(汉堡);获纽约现代艺术中心创作奖

1998获柏林市政府奖;策划支助“十三个中国人”展(柏林)

1997与柏林市政府共同策划“97现代艺术展”应德国人道主义之邀,策划“中

国艺术在柏林”展

1995策划并支助中国职业画家作品第二届联展(阿芒拿,北京)

1994策划并支助中国职业画家作品冬季联展(深圳大剧院画廊)

同年策划并支助中国前卫绘画大展(香港文化中心)

1993策划主办中国职业画家首届联展(阿芒拿画廊,北京)

1991应邀走访欧洲四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葡萄牙),并进行学术性交

流展

1987参加纽约露西亚美术馆国际艺术家联展

1986创办蓝社并策划首展(新疆展览馆)

1985获全国美展三等奖

1983年至今有近40件作品捐拍予慈善(孤儿与养老院)、地震、战争等(如汶川、海地、伊拉克等)、学术与院校、艺术机构与活动、人道与人权、环保等工作。

公共收藏

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加州亚太博物馆,美国福特基金会,迈克道拉斯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哈佛大学Fogg美术馆,耶鲁大学美术馆,史密斯学院美术馆,法国国家基金会,香港梁洁华基金会,白宫等数十家博物馆、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相关文章

  • 杨玉良:栖居花鸟世界的笔墨人生[图文]
    杨玉良:栖居花鸟世界的笔墨人生[图文]

    杨老师作画曾品读过苏轼的《定风波》,一度迷恋词中的一句话:“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公坦荡真实的文人气度让世人不断揣测,是怎样的一位林间侠客将世俗的杂扰摒弃于山水之间,在观赏完杨玉良老师的花鸟画作之后,我对这种坦荡真实的文人气度又有了新的认识。好凉一个秋其实无论山水画还是花鸟画,注重的是专注于自然,将万物灵气汇聚于笔端,在提笔落墨之间才会彰显中国画所...

    145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论中国国画发展与传统文化[图文]
    论中国国画发展与传统文化[图文]

    传统国画是文化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它不是单纯的图象,要能传达、表现作者的情感,即画不单纯是一张无意味的图案,它他要承载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在近百年来中国画这一传统的美学观念却受到外来文化、工业革命、社会政治革新巨大的冲击。。一自上世纪辛亥革命到现在将近一百年了。随着中国最后封建王国的覆灭,我国基本开始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过渡。在此前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便随着这种转型和政治斗争的展开越来越式微...

    13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仇海波:裸体画裸的是什么[图文]
    仇海波:裸体画裸的是什么[图文]

    对于"裸体"、"裸体画"、"裸体镜头"等词汇,中国人向来讳莫如深,抱有一种警惕之心。记得去年的时候,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桃李英华——何家英师生美术作品展》,这个展览原本是何家英师生和圈内同行、观众之间一次重要的交流展。意外的是,此次展讯上的裸体画却引起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有些媒体更是在头版头条上对此事进行报道,一时之间争议不断。早在20世纪初,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刘海粟...

    38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文]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文]

    行草吕新民作渐入耄耋之年的吕新民,1997年从江西上饶移居北京通州区天桥湾社区,与夫人彭光英及子女团聚在一起,过上了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尽情书画创作,勤于笔耕。2006年6月,在居委会的支持下,创办乐天书画社,与邢泉先生共同担任义务教师,吸引了社区20余名中老年书画爱好者,彼此相互切磋,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2013年,乐天书画社被北京市通州区评为通州市民学习品牌。为配合社区文化宣传,乐天书画社...

    8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帖学五人谈[图文]
    帖学五人谈[图文]

    一、你怎样看待帖学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张荣庆:我以为,自东晋以降及于今日,以“二王”为代表的帖系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发展延续的一条主脉。主脉,就是中国传统书法的正脉,或谓主流、正统、大统(参见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中国书史总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中有:“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犹...

    17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明清花鸟画的人文美感[图文]
    明清花鸟画的人文美感[图文]

    明朝的商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有了海外贸易,商业活动使人的视野得到拓宽,思想也得到解放,审美取向也跟着产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一味喜好追求端庄工细的传统花鸟画,而更趋向于笔法灵动鲜活、格调轻松明快的写意花鸟画,这也说明人们开始更注重生活的舒适和随意,体现了渴望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理想。到明代中期,花鸟画在写意技法上更加发扬光大,淋漓酣畅的笔墨意蕴体现得更加充分。出现了号称“青藤...

    15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试论虹叟之说[图文]
    试论虹叟之说[图文]

    编者按:收藏界对于创新型艺术家的认知,普遍来说是相对滞后的,而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往往首先是受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艺术品收藏家们注重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如溥儒、金城、陈师曾等一些有着世家背景出身的画家,无论是市场的认可度还是画坛的号召力,在当时都是翘楚一时的;其二则是海派艺术看重画面富丽的审美观念。但这两个因素,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都已经不是决定作品价格的主要因素。2...

    167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从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所引发的思考[图文]
    从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所引发的思考[图文]

    宋文治是新金陵画派重要的艺术家,还是一位大收藏家。宋文治先生曾经收藏了百件陆俨少先生的精品。这些作品不仅精彩,而且其中多件甚至未收入2008年出版的《陆俨少全集》。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展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或许就是陆俨少与宋文治的关系以及宋文治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陆俨少的精品。陆俨少《双清图·梅竹》北京画院美术馆自2007年以来推出的“20世纪中国...

    152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沈其斌:当代艺术最要紧的是建构而不是批判[图文]
    沈其斌:当代艺术最要紧的是建构而不是批判[图文]

    记者:中国当代艺术是“爆炸”出来的,就如同百亿年前的宇宙。很多令人兴奋或者无奈的现状都是这种爆炸的结果。你所感受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是怎样的?沈其斌:中国当代艺术的能量是在2000年之后开始有所爆发。爆发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市场上爆发。比如说2004年开始,2005年井喷,到2007年达到了高峰,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走向下坡路。这三四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爆炸的时候。另一...

    196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文]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文]

    张德林作品早年人生意气风华之德林兄,谈笑自如,还有着入世的精神。观其行草遒劲、迅猛,颇有些颠张狂素之遗风。我以为张兄当延续此路,再发扬直接生命本真的“酒神精神”,必能大有作为。然而近年来,德林兄却一心向佛,并皈依了三宝,成为一名虔诚的俗家弟子,法名净圆,其理由不得而知。到参加他展览的研讨会时方知,他早已心向往之且很有年头。在拜佛参禅中,开始了超脱的人生。许多戒律开始在...

    16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11月22日,忠县,范远万老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朽木虫雕作品前沉思。本组图片由记者吴珊摄传承之惑——走近“非遗”的守护者开栏语:近日,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公布了我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78个市级项目,1852个区县级项目,441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4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陈丹青:怎么看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怎么看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口述/陈丹青整理/于青毕加索大展的主办方告诉我,大家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知识准备对于绘画来说跟文本不太一样,我读不懂法文,也差不多不能直接读英文书籍,但是我不怕,我可以看视觉艺术。国人认识毕加索的百年演变毕加索是1881年生的,跟鲁迅同年,1973年去世的,我们有幸跟毕加索生活在同一个时代,1973年他去世的时候我在江西...

    7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文]

    荒木经惟1971年作品《感伤之旅》,新婚的阳子躺在小船上。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荒木经惟摄影展,展示的作品始于1971年的《感伤之旅》,以荒木最新的作品《堕乐园》作为结尾。荒木所代表的“私摄影”在80后亚洲摄影师群体中模仿者不计其数,摄影评论家林路认为荒木经惟呈现给观者的画面十分平和,模仿他是有一定难度的,年轻人需要以冷静的态度,避免简单的崇拜和模仿。徐佳和出...

    123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图文]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图文]

    蒋喜和田玉籽料龙凤对牌中国传统玉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玉雕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结合,创造出有文化内涵的玉雕作品,蒋喜大师走出了一条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玉雕之路。蒋喜大师是当代苏州玉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古奥之风解读演绎、融入作品,“拟古”而不“泥古”,他解读古玉中所承载...

    50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东坡书法的启示:书是心中所发[图文]
    东坡书法的启示:书是心中所发[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知名书画家萧海春近几年对苏、黄、米三家都用功极深,在前不久就苏轼书风与临写体会进行对话时,他认为,苏东坡对宋代及以后书法影响巨大,就书法而言,苏东坡并不是复古,而是托古改制,“书是心中所发,说到这里不得不谈到当今书法里的创新问题——书法没有创新。”苏东坡于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

    28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