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气功大师"引热议 探究:"圈子文化"致伪大师横行?[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玟玟 点击 :

“王林的把戏,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师热,和民国时江湖中的人物相比,只能算是个菜鸟”——对于“王林热”,有人如是评价。然而,这并不妨碍这个“菜鸟”红得发紫,虽然这种“红”开始给他带来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等在内的一系列可能是“负面”的效果。

纵观近几十年的中国江湖,“大师”、“神医”倒了又立,立了又倒,前仆后继,各领风骚三五年,挥一挥衣袖,带走黄金万两。“打假”声浪从未中断,却挡不住一波波信徒无数。既然“大师”们卖的是伪科学,那么,这种伪科学生存的土壤又是什么?除了科学上的无知、心理上的盲从,“伪大师”的横行,或许跟所谓的“圈子文化”也有点关系——王林各种“绝技”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但大家还争相结交王林,目的只是为了进入环绕王林的权贵名流圈?

本版撰文:记者卜松竹

热点透视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

“空盆来蛇”不过是魔术

在反伪科学学者眼中,王林的神功不过是民间魔术,甚至不入流。和那些前辈“大师”一样,他依旧走的是“吸引名流、愚昧公众”的路线。

对于王林表演的“空盆来蛇”绝技,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肯定是魔术,说得低级一点就是杂耍,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多次看过一个节目——空中钓鱼,魔术师拿个钓竿出来,跑到你身边,‘啪’地一抖,一条鱼出来了,然后又跑到另外一处,‘啪’,一抖,又钓出一条鱼——一定是两条,没有第三条。”

在何祚庥眼中,王林在所谓的那些大师中,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比起上世纪90年代的所谓“气功大师”,王林“水平低多了”,比如,当时的“气功大师”严新“宣称他发功以后,导弹航向就改变了,大兴安岭的火就灭了。”

上世纪90年代,何祚庥曾经和一些学者与当时最有名的“气功大师”张宝胜进行过面对面的较量,他们请来四个魔术师,张宝胜当场被揭穿。最后何祚庥他们写了一篇名为《张宝胜败走麦城记》长文。1994年,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点明要破除伪科学,气功才在讨伐下渐渐“偃旗息鼓”。而昔日那些风云人物,今天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对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所谓的大师这种现象,何祚庥表示:“中国封建迷信的土壤太深厚了,这些人科学知识也很落后,分辨不清什么叫做科学,什么叫做伪科学。”

社会观察

“圈子文化”造就了王林的“皇帝新衣”

王林等“大师”的出现,和我们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是有些关系的,也是我们的社会现在缺乏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比较浮躁,热衷于追逐名利的一个体现。而他对自己的经营,对舆论的利用,借助各种媒体、各种场合和明星效应的造势,应该说也可以反映出所谓的“精英阶层”对话语权的掌握。它其实也提醒公众,该如何理性看待社会精英。

王林虽然有他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他自己应该说还算不上一个“媒体”——他对自己的推广更多地还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更应该被定位为一个“传播中介”或者“传播现象”,体现的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圈子文化”。他可能认识一些身份比较特殊的人,另一些人也就希望通过他来认识那些人,就这样雪球逐渐滚大。这和现在大学热衷开办的学费很高的MBA、EMBA班有些类似。在这些班上课能够有什么突飞猛进的进展么?这些班的老师能够像巴菲特、盖茨那样给人振聋发聩的启发么?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可能都持不同的看法。但是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火?其实大家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入某个圈子,能够扩展自己的人际网络。王林的存在,也有这样的效果。有人说“关系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这话不假。因此,可能大家都知道王林是个“骗局”,但是因为他和某些权贵的关系,都不会去揭露,造成现在这种“皇帝新衣”的局面。

王林这样的“大师”隔段时间就会冒出来一个——当然他们自己的目的可能各有不同,但多半应该说还是为了牟利——很快被媒体,被舆论揭露真面目,打碎神话,但是并不妨碍下一个的出现,为什么?我认为,首先是我们的科学素养的培育不够,中国人最早发明火药,但没有能带来武器和军事革命,我们对知识、对科学、对学术的尊重程度,与西方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就是我们说过的,现在大家比较缺乏精神信仰。

(受访者:彭伟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旁观者说

用“名人连锁效应”打造自己的名人效应

王林的事件,我认为可以视为一种“名人连锁效应”。他应该是首先在名人、明星的圈子里,找准了目标,让自己先来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呢,圈子里的其他人可能就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某某和王林结识后,好像事业方面比较顺啊。这种似是而非的心理暗示,让其他人也愿意去结识一下“大师”。这些圈子本来就是相通的,一个两个地慕名而来,最终就造成了一种连锁的效果。比如说,在商界他抓住马云,在娱乐圈他抓住赵薇等等。这说明他的切入点抓得很准。

自从马云去和他见了面后,王林名气暴涨。一方面,是因为马云知名度很高;另一方面,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自然和个人努力有关系,但“命”啊、“风水”啊,这些东西是不是也有影响?有了这种心理,一些东西就会被人为神话——很多风水先生、气功师之所以成名就因为此——马云看上去貌不惊人,怎么就这么厉害?是不是得到了“大师”的指点?大家很好奇,很想去探索一下。然后又会想,这种“指点”用在我身上是不是也可以成功?至少不妨一试吧。因此,通过这种“名人连锁效应”,王林成功地造就了自我的名人效应。

气功按照比较传统的说法,应当是练来“打通经络”之类,但是看王林的“气功”,其实更像是江湖杂耍。这种“杂耍”可以走红,应该说,和他一开始把自己抬到的高度是很有关系的。如果他进入的是其他的圈子,未必会有这样的效果。

(受访者:曾智峰,文博学者。)

心理探因

“大师”抓住了人们走捷径的心理弱点

对王林这个个案我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他和之前曾经爆出的李一、张悟本等人有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大众似乎比较容易崇拜这类人物?

首先,现在大家普遍物质条件改善了,但是精神层面的匮乏并没有得到解决。部分人生活空虚,缺少追求、信仰;其次,我们传统中一些迷信的东西,仍然有生存的土壤。这些“大师”、“神医”正好迎合了一部分人对于养生、健康、长寿的期望,同时,一般意义上的主流、正统的传播渠道,对于大众这方面的需求,提供的信息仍不够多,这就很容易让“歪理邪说”占上风,加上从众心理以及名人的示范效应,很多人就入瓮了。

其次,无论“大师”也好,“神医”也罢,都是披着合法、伪善的外衣行事的。他们在面对公众时,总是抓住大众对健康、长寿等美好事物的向往,以一种“我是来帮你的”形象出现,比较容易获得信任。同时,他们也充分认识到普通人图省事、走捷径的普遍心理弱点。比如,大家要想长寿、健康,需要膳食平衡、多运动、合理作息等等,科学的路子需要长期坚持。“大师”们给你简单化,要么说他帮你发发功,一夜就能除百病;要么说只要用吃泥鳅、吃绿豆这样简单易行的办法,就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人都有追求快乐、避免痛苦,追求轻松、避免麻烦的愿望。这种心理正好被他们抓住了。

还有一些人,之前曾经被“大师”骗过,事后也明白被骗了,但新的“大师”出现时,他又上当了,循环往复。这说明他们比较缺乏主见,比较容易迷信权威,在精神层面更空虚一些。很多中老年人容易陷入其中,也说明这个问题。

(受访者:李建学,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

文化视点

“大师”热对社会是一种威胁

大师是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当然,有时称某某人称为大师,更多出于一种恭维的心理。当前社会上有非常多的被称为“大师”的人,即是这种。他们一般会先在小众人群之中游走、游说,一般都有着三种特别的本领——能说话、会点风水算命、敢治病,由此吸引了不少信众。这些远可以溯至上古巫术,近则追溯到民国,当时民间出现了两大赫赫有名的骗子流派,北方为一贯道,南方为江相派,尤其以江相派为盛。江相派的师门秘籍中有专练“扎飞篇”(派中术语,指舞神弄鬼的方法);有专练“阿宝篇”(派中术语:指用“种金种银”的诱诈术来骗人财物的方法)。后来,这两个派别被打击至于消沉瓦解。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突然涌现出一大批“气功大师”,其手段颇像江相派一脉,只是功力更加荒谬与神奇,如穿墙越壁、千里传音等。随着人们的不断揭穿与斗争,这类“大师”烟消云尽。

然而,近期又密集出现“神医”胡万林、“养生高手”张悟本、“神仙道长”李一、“隔山打人”闫芳,最近更有“气功大师”王林等,追者云集,不免让人可笑可怜。所幸的是,这些人的伎俩最终被一一揭穿。粤语中有句俗语:“桥不怕旧,最怕有人受”,指不怕桥段老套,最怕的还是有人喜欢上当。因此这类“大师”热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科学达不到的地方,迷信就会成为科学。”在我们所忽略与纵容的角落,这类“大师”成为科学代表人,言谈成为真理时,对社会将有着极大的威胁。

(受访者:陈周起,作家、乡土文化研究者。)

相关文章

  • 王端廷:中国伪抽象绘画已到尽头[图文]
    王端廷:中国伪抽象绘画已到尽头[图文]

    近年来我国画坛空前繁荣,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观念具象、艳俗和卡通等各种画风应有尽有,其中抽象绘画更是无比兴旺。恰如雨后的蘑菇,中国画坛一夜之间冒出了一大批的抽象画家。从中国美术馆到798艺术区,抽象绘画展览大量举办,令人应接不暇。除了实体空间中的展示,有人还在互联网上举办抽象绘画群展。最近笔者更得知抽象艺术家联盟和抽象艺术基金即将建立。中国抽象绘画呈现如此大好局面,我们本应欢欣鼓舞,...

    46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图文]
    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图文]

    靳尚谊在自己书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一头花白头发,身着深色毛衫,方框眼镜后一张消瘦的面容。日前,年近八旬的靳尚谊在北京东四环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阳光透过窗口洒进书房,从侧面照着沙发上的靳尚谊,像一幅伦勃朗的肖像画。作为中国油画界的巨擘,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两幅作品,一幅是泥金书法扇面,一幅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倪瓒的山水画复制品,整个书房弥漫着简素空灵的古风。尽管是油画家,国画却是他从不回...

    10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单霁翔:看到北京四合院被拆最心痛[图文]
    单霁翔:看到北京四合院被拆最心痛[图文]

    单霁翔单霁翔与故宫,从不缺少关注:今年9月末,单霁翔获文物保护专业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华人;近来,故宫制作的一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在微信上获得百万点击量,不禁让人惊呼,古老故宫原来也是“萌萌哒”。在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89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和单霁翔谈论故宫,说得更多的是对于故宫的守护。以“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庞惊涛:从礼乐之变谈文艺审美的“知音论”和“达心观” [图文]
    庞惊涛:从礼乐之变谈文艺审美的“知音论”和“达心观” [图文]

    《管锥编》关于文艺审美的观点,散珠于各册各条,虽不如《谈艺录》而自成体系,但浸淫既久,也不免多有发见。册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好音多以悲哀为主”、“听乐与闻乐”、“文词风格与辨伪”三条,由“知声”、“知音”、“知乐”...

    4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悲鸿和他的法国老师:杰出的艺术历程[图文]
    徐悲鸿和他的法国老师:杰出的艺术历程[图文]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玻璃庭堂徐悲鸿选择了自己的立场:法国学院派艺术,是十九世纪“大艺术”的一种继承。在选择法国学院艺术的同时,徐悲鸿本身也促成了它与中国传统的对话。从达仰-布弗莱身上,徐悲鸿能找到一种自然主义的精髓:内在的坚信,以及对现实主义表现所具有“灵性力量”的敬仰,就好像对真实的忠诚刻画能够演绎出种种事物与存在的内在核心。徐悲鸿在1922年...

    20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批评要讲学术良心[图文]
    艺术批评要讲学术良心[图文]

    尹吉男尹吉男艺术史学者,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被誉为“敏感而又冷静的当代艺术评论家”。其学术研究一方面立足于现当代,一方面努力通过各种新鲜视角打通当代与古代的关联。开放的艺术世界曾看过尹吉男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这样说:“我喜欢开放世界,不喜欢封闭世界,在生活中同样如此。”他举了外出旅行的例子,他说自己不喜欢导游,觉得解...

    13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孙晓斌笔下的水墨世界[图文]
    孙晓斌笔下的水墨世界[图文]

    《紫藤》纸本设色180×48厘米张志国熟悉孙晓斌的朋友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近些年来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早年在传统绘画技法的研习上下过苦功夫,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以及石涛、八大山人都曾是他心慕手追的对象,在其早期作品中,可明显看出他学习前人的痕迹。在研习传统笔墨技巧的同时,孙晓斌开始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研究,并阅读了大量的历代书论、画论与名家传记,这使他对中国绘画艺术有了更深的认...

    65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图文]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图文]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博学善导遗世独立说起李叔同,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提到这首广为传唱的《送别》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歌的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这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艺术造诣卓越的全才:培养丰子恺、刘质平等名...

    37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文艺界委员两会论“雅俗”文化 高雅草根不易分家[图文]
    文艺界委员两会论“雅俗”文化 高雅草根不易分家[图文]

    制图:王建明草根文化能否登上大雅之堂?推广草根文化是否需要“度”?观众喜爱是不是评价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文艺界委员联组会上,有关“草根”文化和“高雅”文化的话题碰撞出火花,引起赵本山和郁钧剑的对话。郁钧剑认为对草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应该有度。赵本山则回应,他就是一个草根演员,...

    15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李健亚:赵无极执画笔去天堂[图文]

    赵无极世界抽象派艺术大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将在天堂中继续其东西方绘画的创想。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其瑞士沃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而昨日,赵无极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杭州艺专)在举行的85周年校庆馆藏展中,为赵无极的画作献上了鲜花,以进行特殊的纪念活动。与此同时,记者从中国美院前院长肖峰处了解到,赵无极遗愿之一是希望在杭州建立一座纪念馆。赵无极的身后事,包括遗产等问题将...

    26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溯源法古 独树一帜开新篇——记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创始人宋草人[图文]
    溯源法古 独树一帜开新篇——记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创始人宋草人[图文]

    草人先生现场创作尽管这是一个中国书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但像宋草人这样能够独创一种画风和流派,并得到书画创作界和学术界高度认同的书画艺术家却是屈指可数的。草人先生,字惠草,1954年生于闽南漳州,长于扬州,自幼习书作画,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即被启功先生誉为“扬州九怪”。草人先生书画研习百家,师古出新,独创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受到书画创作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

    8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秀祥:逆境中成长的农民画家[图文]
    李秀祥:逆境中成长的农民画家[图文]

    李秀祥近照他出生在贫寒家庭,父亲是生产队会计却写得一手好字,还擅长绘画,因此广播里经常讲到父亲的名字,正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他曾经连续奋斗三年最终还是与淮安师范美术专科失之交臂。踏入社会后,一边从事工作,一边学习,始终不放弃绘画的学习与创作。多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成就了他的国画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画家,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赛并获奖。他就是李秀祥。说起李...

    87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图文]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图文]

    刘妍宏近日品读刘妍宏新作,得到两个印象,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印象是“放”。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刘妍宏较少作工笔,有志于在大写意上发展,作品少有轻柔品味,用笔利落,简洁,气隽语快,屏绝俗常绵软,淘汰冗杂线条,疏离笔记躁乱,振起画面气态,便有雍雅和厚、超逸爽朗之气脉。即使是那些工兼写之作,亦具豪放品格。其创造自出机轴,呈现豪放之韵趣。做到这一点,有她的艺术追求,更有北方人的气...

    2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图文]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图文]

    扑蚂蚱赏读刘成湘的儿童画,“纯净”两个字,宛若清露,突然就渗入了我思想的神经,我不由得激灵了一下,那是一种情感的触动,它由末梢传入中枢,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刘成湘的儿童画,凝聚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是那个特殊的、单纯的火红年代的精神光亮。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皆能从刘成湘的儿童画中,不难找到各自的面影和神态。刘成湘画了四十多年的版画和连环画,他的取材范围...

    119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顾一指:给刘小东提一言[图文]

    刘小东即使当代艺术在一些地方的民间艺术机构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是,如果它进入不了中国公立美术馆(含博物馆,下同)的收藏序列,一些艺术家自我感觉多少有点散仙的意思,仿佛一支游击队哪怕战绩再好也没能成为正规军,总有几分自卑在内。这很可能是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在本届两会上提案《支持公立美术馆收藏当代艺术》的精神初衷,当然,这只是猜测。当代艺术在中国,是缺乏传统传承根源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艺术是横切进...

    55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