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夏可君:水墨的余化原理[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承镇 点击 :

夏可君:水墨的余化原理 | 美术教学

夏可君

1,艺术虫:我看到您对抽象和水墨两块都比较关注,为什么?

夏可君:我对当代艺术整个都比较关注,只是说抽象艺术是现代性的标志,抽象不抽象是现代性够不够,因为传统绘画基本上是具像的、写实的,抽象性是现代性的品质,它要摆脱文化相对性,摆脱具像的束缚,这是我为什么关注抽象。第二个就是水墨,为什么关注水墨?水墨是中国特有的语言,这个语言绝对不是一个材质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同时关注这两块?

先说西方艺术,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在20世纪贡献了两个原理,一个是抽象,这个原理是怎么发生的呢?是立体派从印象派里面,从塞尚的“苹果”、“人体”到“山”(圣维克多山)里面提取了一个几何形,他说我画的不是形体,是圆柱体,是立体几何形,立体派这样一个提取是非常重要的,它摆脱了具像,摆脱了实体的束缚,有这样一个几何学原理的提取才有立体派,才有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他们都是包豪斯的老师,通过抽象、通过包豪斯,他们向设计转换,这是第二个转换。第三个转换就是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把主体的深度情感跟这个色块,跟这个三角形、四边形结合在一起,使它更加富于流动,这是第三个变形。第四个变形是极简主义,它也是抽象的,但是他是向外、向绘画外移动,最后摆的是实物,有的是现成品,有的不是现成品,但是也是与几何形有关、与建筑形体有关,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几何形的提取、抽象性的脉络是整个20世纪前50年最基本的现代主义的转换,从几何形的提取,到抽象画,到包豪斯,到抽象表现主义,一直到极简主义,从画面的形式到主题的深度情感,最后到材质,整个三个方面都实现了,所以这个原理就充分了。所以中国人再画抽象,是很难超越这个模式了,但是这个原理需要,这个原理是普遍化的,不仅只属于西方,所以我们关注抽象是要学习这个原理。

那么第二个点是反对这个原理,从杜尚开始的现成品的传统,不再做架上绘画,也不做几何形,因为几何形背后真正的原则是抽象、是理性,带有神秘主义的规则,是对秩序的寻求,是西方特有一种世界观,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几何形式,这是一个原理。那么杜尚的原理反对塞尚的原理,他是用现成品,把小便器倒过来一签名,它是来自于艺术家即兴的、打破艺术边界的创作,把艺术跟非艺术、日常和艺术、男和女、自然和非自然、艺术作品、器物、礼物,打破整个边界,形成一个所谓非艺术类的艺术。我们说抽象画其实是一个艺术类的艺术,而非艺术的艺术注重现成品,一直到沃霍尔这种庸常化的、偶像化的明星式商业模式,最后到了波伊斯的所谓社会戏剧、社会雕塑、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非艺术就走到极致了,包括后面的行为艺术,甚至包括装置、影像都是在这个非艺术领域走的,没有边缘的。

所以20世纪西方有两个原理,一个是把艺术的抽象性推向一个边界,走向极简主义,另一个原理是非艺术原理,通过日常生活化,通过行为,通过社会化,有的艺术家走向终结。中国20世纪的艺术不外乎学这两个,所谓的纯艺术,所谓做抽象,都是选择第一个原理,所谓几何学抽象原理;第二个是学反艺术、日常化或者社会化,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原理。

显然如果“水墨”它重要,应该也能够提取出一个原理出来,那么这个原理是什么?就是我们要思考的。

2,艺术虫:在西方的这两种原理之间,是不是存在一个缝隙,恰恰是水墨的一种可能?

夏可君:1912年之后杜尚开始不画画,去做现成品,没有那么强的社会性,他是觉得艺术不能这么玩了,有没有一种新的艺术可能,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在60年代,杜尚才有影响,30、40年代杜尚的影响都不是很大,那么60年代安迪•沃霍尔重新把杜尚转化过来,这跟当时整个60年代的社会运动的基本气质是相通的,艺术好像是走到尽头了,需要打破艺术的边界,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故意地打破艺术的边界,这是问题所在,我觉得杜尚带来的问题是过于非艺术化。

那么中国争论“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艺术吗?重要不是艺术吗?我觉得这个争论都不太清楚这样一个背景。其实杜尚也不是说完全不要艺术,我觉得1937年到1946年杜尚还是想回到架上,只是回不去,在西方不能把“艺术”和“非艺术”这两个东西重新连接在一起,杜尚和塞尚是西方的矛盾。这就是我为什么做“虚薄”这个展览。

3,艺术虫:你是觉得用水墨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也就是从水墨中提取出的原理?

夏可君:水墨里面有一个原理一直没有被提取。中国水墨是一个混杂状态,既有官方水墨、礼品水墨,也有学院派水墨,也有实验水墨、抽象水墨、影像水墨,这些水墨在中国混杂在一起,都没有经过一个现代性的转换,没有经过像西方印象派、立体派、抽象主义这样一个严格的转换,所以水墨语言到底是什么样?是不清楚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水墨的原理提取出来,并普遍化,跟前面的两个原理一样的话,并且跟他们的两个原理相关,让西方人能够接受,那么我们就能做出来真正的贡献。

那么水墨原理是什么?怎么去提取?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水墨是一个“自然性”的原理,我们说毛笔,是用水和墨,水泼墨,墨泼水,水、墨、毛笔跟宣纸都是吸纳性的,这样一个“渗透”和“吸纳”的原理,“渗染”和“晕染”的原理,是中国独有的。当然还是通过书写性的笔来实现的,这个更为具有个体性与生命气质变化的工夫!

4,艺术虫:这个原理跟西方的两个原理怎样发生关系?怎么实现它?

夏可君:我们说西方的现代艺术明显通过几何学立体派做出贡献的,就是毕加索;那么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反这个方式的“非艺术”的方式,但是它也是现代性的方式。杜尚拿一个现成品的时候,恰恰是对物体的“物性”、独一无二的“物性”的尊重,这个“物性”拓展了它的功能,拓了已有的空间,摆脱了它的属性,实际上是现代性的个体意识,这个个体意识是没有固定的,我给它什么属性它就是什么属性,就是一种自由经验;几何面的提取也是一个自由经验,就说我不是附着在一个具体形状上,我要把这个几何形提取出来——这两者都是一个“自由”的提取。

那么我觉得20世纪中国艺术还没有经历“自由”的经验,这个经验还不够,所以我们需要转化。那么水墨在传统画里面,也跟对象(比如跟自然山水、跟材质)有一种固定关系,那么它怎么定义“自由”的现代性转化呢?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

那么我刚才讲的水墨的“自然性”,就是“吸纳性”的原理,毛笔蘸墨,是吸水、吸墨,水泼墨,墨泼水,毛笔蘸过以后,在宣纸上是吃进去的,宣纸有一种吸纳的功能;从材料一直到作画的方式,再到主体(一个写书法或者画山水画的人,写的不是字,不是线,而是气,是生命的气息),这是一个“吐纳”的原理——这个气息的“吐纳”跟“吸纳”是一个原理,中国传统山水的水墨材质、主体的气息跟外在自然对象的隐喻变化,这三者是共感的,都是一个“吸纳性”和“吐纳性”的原理,那么这个原理实际上就叫做“水墨”,传统上是叫笔墨,它并不直接重视这个材质,而是更为强调笔性吧。

那么20世纪以后,说水墨而不是笔墨是在强调这个材质本身的“吸纳性”,而吸纳性、渗透性、渗染、润染这样一个自然化的“吸纳”语言是没有被20世纪充分利用的。实验水墨在做,但是都没有自觉,像立体派、像杜尚那样以个人的名义,以自由的名义去转化,那么如果我们以个人自由的创作性想象,把这个自然原理转化出来,那么我们就把“自然”和“自由”结合了。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吸纳性”展现出来,并且能够跟西方两个原理结合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博大了,当然除了这个自然的“吸纳性”的原理之外,还有一个原理,就是“水墨”。

“水墨”作为一种材质,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材质,我把它称之为“材质的材质”、“材料的材料”,绝不仅仅是很多材料当中的一种,为什么呢?就在于水墨不同于画质原料,不同于西方油画,不同于丙烯,水墨它首先是一种哲学,水墨讲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技术,第二个它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态度,但是我觉得水墨更伟大的是一种哲学。

二王开始的书法,开始用种纸用墨,到宋明元代文人画,一直到晚明董其昌用王阳明新学,我们知道王维开始用水墨画代替金碧青绿的盛唐颜色,是因为禅宗的影响(他是为六祖慧能写碑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面,水墨是一个减法,水墨是一种哲学,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现在很多水墨作品都是拿西方的材质、西方的制作方式来制作水墨,我觉得这只是把水墨当做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视觉感,而不是把水墨当做哲学,这种哲学是做“减法”,是“损之又损”,用我的哲学语言来谎是“余化”,不断余化与空无化。如果20世纪的水墨都是不停地增加的,能够把自然性的“吸纳”原理跟“减少”原理——我称之为“余化”——结合,找到新的自然性,找到新的余化的方式,那么水墨就是一个哲学。

5,艺术虫:这个“余化”的空白从哪里来?

夏可君:传统的空余就是“留白”,但是已经被填满了,已经消失了,那么要把现代性的敞开、自由感给吸纳进去,这是一个新的空白,我称之为“新的空余之地”,这跟西方的空间的自由敞开是相关的。所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自然性”原理,而是要接纳西方的“自由化”、“个体想象”,打开一个自由的敞开空间的一个原理,最后把这个“自然”和“自由”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性的主体。

6,艺术虫:这个自由、“新的空余之地”是从西方那边过来的?

夏可君:对,是一定要学习的。两个自由,一个是立体派抽象自由,一个是所谓非艺术、日常的、个体的、即兴创造的自由,安迪•沃霍尔、博伊斯、杜尚都是这样的,绝不是简单的“非艺术”啊、“反艺术”啊。我觉得中国当代批评界都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绝不是一个反社会化的艺术行为,而是真正艺术生命的自由,这是中国当代批评界和艺术界没有理解杜尚深远意义的地方,自由是个性命运权利的体现。

7,艺术虫:反过来讲,西方的这条自由之路,在进入现代性以后,是不是缺乏某种限制性的东西?

夏可君:对。我说西方20世纪是“怎么做都可以”和“怎么做都不可以”没有达到统一。杜尚最后怎么做都可以,但是艺术的奥秘就在于“限制”——在“限制”里面“怎么做都不可以”,我还能“怎么做都可以”——这个矛盾西方20世纪一直没有解决好。

那么水墨可以帮助我们做到“怎么做都可以”,“怎么做都不可以”,“怎么做都可以是”你是自由的,“怎么做不可以”就是要限制你,就是要“空无化”。因为传统文化的“空无化”原理是“不做之做”、“不画之画”,不是用你的能力和能耐,恰恰是中国的“让”字来达到。“怎么做都不可以”就是要“无为而无不为”,让“无”来“为”,这是很高的境界,这就是水墨为什么是一种哲学,而不仅是一种艺术语言。

8,艺术虫:你现在所说的有所“限制”的“自由”,在我们的传统艺术里面是不是早就有了?

夏可君:它们是有的,传统文化当然是有的,但是它这个自由的余地,后来被填满了,没有了,所以我们必须借助西方的个体自由精神重新打开这个“空余”。单靠传统水墨想转化出现代性,我不认为这是可行的,所以我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

9,艺术虫:这个传统的“空余”是不是可以说:如果《诗经》是有的,屈赋就不那么自在了,汉魏五言诗、陶渊明就开始堵塞了?

夏可君:这个比较复杂。但我们说当下问题与危机。这是一种真正来自于中国的世界性的哲学,能够贡献出普遍性的原理来。是从技术,艺术到道术,贡献一个可能的,未来的普遍的礼物的问题。

我刚才说了二王,王羲之是受到道教的影响,王维是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董其昌是受到了王阳明新学的影响。无论在哪个高峰时期,比如黄公望跟倪瓒,都是跟全真教有一定关系,所以它是一种宗教文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艺术的问题,是跟生命,跟心性,跟命理,跟自然有关系的,跟宇宙相通的,可是中国现在讨论艺术,“重要的是艺术”、“重要的不是艺术”都只是在艺术层面讨论,有的更是在笔墨技术上面讨论。所以从技术到艺术到“道”,我觉得中国艺术现在的问题是:水墨是有“道”的,怎么把这个“道”转化出来。

实际上水墨有三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你的工夫,你的学习、你的训练;第二个是艺术,你的个人想象、创造力;第三个是道,道之为术,那个是最难的,如果“道”转化不出来,都不足以打开新的艺术的可能性,另外我们从西方的抽象性中提取有一个“道”,“道”是理性,是秩序,是理性的神秘性。

10,艺术虫:您所期待的这种创作出现了吗?在您策划的展览里面,他们达到了哪个层面?

夏可君:我为什么提“虚薄”,这个概念来自于杜尚1937年的《隐秘笔记》,中国人知道的很少了,它在20年来的当代西方艺术史里被讨论得很多,因为他们也有艺术终结的危险,试图从里面发现艺术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他们找的比较困难。而杜尚在这个笔记里已经提到了关于中国水墨、中国气息的问题。

我已经做过“平淡”,做过“虚”的概念,“虚”是没法翻译成外文的,西方都翻译成“空”和“无”,“虚”既不是“空”也不是“无”,它是跟“气”有关,但是它也不是“气”,这里面“虚”就是中国人独有的对世界的经验,独有的“道”的经验,独有的艺术感受。“薄”是因为它比较当代,薄是“单薄”、“超薄”,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在继续追求“超薄”。

西方人往往太机械、太制作、太硬朗,像杜尚的《大玻璃》,他实际想不那么制作、硬朗,又总是做不到那么虚、那么薄。但是中国也不能只虚、只薄,因为只虚、只薄的话又太传统了,实际上“虚薄”这个概念里隐含着一个厚度,隐含着一个硬度。所以这个展览既有油画也有水墨,它表面是虚薄的,实际上是有硬度和厚度的,像刘国夫的画、尚扬的画,还有陈光武的书法,还有梁铨的水墨,等等,其实里面是厚的,是“虚厚”,其实这个词也不一定叫“虚薄”。

11,艺术虫:你怎么定位自己选择的这些艺术家?为什么选择的都是架上绘画?

夏可君:我觉得这些艺术家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架上绘画的同情,如果架上绘画首先不打开路,影像、装置、行为都是学西方,还是跟着西方走。因为架上绘画是最基本的视觉以及感知训练,如果架上绘画不先行、不打开一个改变我们感知的方式,改变我们的视觉阅读方式的话,那么其他的艺术好像是创新,其实都是一个点子,都是一个观念、一个想法而已,这就是我为什么首先从架上绘画开始,从基础开始。

相关文章

  •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图文]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图文]

    神驹泣风图子木公元2014年,岁逢甲午。性喜画马的陈有杰先生嘱我为他写一篇“马说”。人类从懵懂走向文明,几千年来,一路有马相伴,可以说:马用四蹄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易经》一书中就认为“乾为马”,代表着刚健、忠诚、热烈、高昂、勇敢、昌盛、不屈的精神。并引申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4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今天我们不缺记录的手段,但缺乏记录的理念” [图文]
    “今天我们不缺记录的手段,但缺乏记录的理念” [图文]

    吕新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虻的书能够在这个时候出来,也是和这个时代的一个对话。今天的纪录片导演应该都去看看这个曾经拥有的传统,今天能不能再发扬光大,重新播撒一些种子,重新唤回纪录片人的那种坚守理想的精神。”东方早报:陈虻的理念影响了一批体制内纪录片人,你觉得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吕新雨:就是自觉和不自觉的问题。如...

    17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艺术可以救赎灵魂吗?——艺术经理人访谈[图文]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先生荣登《艺术经理人》2012年9月刊杂志封面人物艺术经理人:从您的身世得知您是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您做了如此多的行业,是什么吸引您走上艺术这条路,又是什么吸引您一走就走了20多年?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父亲总是写同样内容的春联贴在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多少年不换,我刚记事时,经常看到父亲白天被批斗,夜里用旧报纸在昏暗的灯光下练毛笔字。现在我...

    92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图文]
    艺术必须真诚 创作更需真情——记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图文]

    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名门大家”是当今书画业内对孙长康先生的敬评,“名门”不言而喻是赞予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及其子孙三代均为书画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及价值。“大家”则是孙长康先生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化古为我,笔墨顺乎时代,自成风范。他以传统东方哲学为画理,以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笔墨为艺术语言,成为他气势豪迈,意境深远的画风...

    5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图文]
    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图文]

    好动画不是钱“堆”出来的“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葫芦娃,葫芦娃,本领大。”70、80年代生人大概都能哼上几句《葫芦兄弟》的主题曲。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堪称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ldq...

    37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图文]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图文]

    寇克让先生书法作品来到寇克让先生的工作室,古雅之趣迎面扑来:雕花屏风,明式家具,木质花台上立着唐代官俑,雍容雅静浮于面容,流露出大唐那个好时代的气息。影壁上挂着他的字,个个饱满生动,外柔内刚,前后呼应,格局大气。整幅字气韵贯通,功力深厚,观后使人神清气爽。眼前的寇克让没有书法家的豪气和傲气,一脸平和谦静,正如他的名字“允恭克让”(尚书·尧典);他的语速较...

    2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展望:“我的宇宙”不能预计的旅程[图文]
    展望:“我的宇宙”不能预计的旅程[图文]

    差阳错造成的误差。当我辗转来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他已经早早到了现场,但话语和神态却依旧平和,并没让人感觉到不耐。时间问题在见面的一开始达成了平流状态。站在尤伦斯文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厅,四块巨大投影屏幕围起一个矩形空间,从屏幕正反两面都可看到正在播放的作品影像。矩形空间内部,悬垂散布着不锈钢材质、大小不一的石块形态雕塑。展馆工作人员笑称,不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观众会在这个空间前怯步不前,因为他们误...

    35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图片资料一位重量级美国批评家近日炮轰当代艺术界,称任何人只要“看过蝙蝠侠漫画”就足以在艺术界任职。戴夫·希基是一位策展人、教授以及一位以捍卫美的激情洋溢的散文集《看不见的龙》和一系列文化批评文章而著称的作家。他正远离被他称为僵化、自我崇拜和被一群对自己所行之事毫无敬意的富有的收藏者们绑票了的艺术界。“他们从事对冲基金业务,所以他们把赚取的暴力...

    39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浅析中国文人绘画尚“荷”意趣之思想内观(二)[图文]
    浅析中国文人绘画尚“荷”意趣之思想内观(二)[图文]

    卢东荷叶青青90×180cm二.“荷”在佛教意象中之内观佛教与荷的渊源,大概是其他任何宗教思想都无法比拟的。荷之意象紧密地渗透在佛教当中,二者结合为完美的有机体。佛家视佛国为“莲界”,称佛经为“莲经”,谓佛座为“莲台”,道佛寺为“莲宇”,称僧舍为“莲房...

    96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图文]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图文]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华商报:中国艺坛历史上有“三曹”、“三苏”,现在我们可以说有“三赵”——您的父亲赵望云先生,您和您的兄弟赵季平先生。在您看来,是什么样的家学氛围造就了这种现象?赵振川:父亲的爱好非常广泛,除画画外,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分。打小我就生活在一...

    14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大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图文]
    大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图文]

    坐落在文化产业园区内的大庆博物馆本报记者许亚群提到大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石油。而如今,这座资源型城市,正朝着文化型城市华丽蜕变。近年来,大庆市文化产业所占GDP比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有力地抨击了“当石油没有了,大庆就是一座空城”这一说法。“大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因素绝不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庆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94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英国“乡村文化”的成功逆袭!(多图)

    南部SouthDowns乡村(文章图片为本网配图)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注重的只是“田园风情”,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在英国,则刚好相反,大都市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地或定期会晤所……整个英国虽然早以城市为主体,但在英国人的脑海深处,他们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并不适合自己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甚至仍然觉...

    200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图文]
    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图文]

    201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闭幕(资料图片)作者王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教授)上个月的“上海书展”异常火爆,笔者去了两次,人潮确实汹涌。似乎这个城市开始崇尚读书,想起如今糟糕的文化现状,又有了点精神。情愿相信去书展的人都热爱读书,也不愿意认为是宣传造成的后果,即便是的话——一些被鼓动去的人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喜爱...

    162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玉来:国画秉承传统的意味何在[图文]
    刘玉来:国画秉承传统的意味何在[图文]

    刘玉来作品当我们探讨国画的继承问题时,几乎都将焦点集中到笔墨上。为此就难怪吴冠中先生的一句“笔墨等于零”竟然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巨石,不止引起轩然大波,且将飞溅起的水溅了自己一身。人们之所以误解,或曰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其原因就是因为将笔墨视为了国画的生命、灵魂,容不得稍微有一点的质疑。可以说,国画中就笔墨的重要性来说,没有人敢轻视,起码在口头上是如此的。不过&hel...

    61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笔底现真性 翰墨写人生[图文]

    杨玉良文人画能长兴于世,绝非偶然。首先,文人画者当为文人所做。其次,作品必蕴含文人气息,笔墨间能直抒胸臆,有所寄托,令观者与之产生心灵共鸣者方为上品。如若胸无点墨,临人摹古所得作品,虽多有形同之态,若得文人作品之深邃妙处,亦是痴人说梦。正所谓: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矣!日前,有好友来电,嘱为画家杨玉良草拟感想之短文。好友之托,怠慢不得。憾搜尽网络亦不见其真容,资料寥寥矣。好在有友人所发杨先生作品...

    17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