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耀耀 点击 :

王广义: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 | 美术科普《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布面油画1987(局部)今日美术馆供图

10月13日,“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任总监,黄专任策划人。在展厅旁的德咖啡,艺术家王广义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他表示,艺术创作是绝对自我的表达,艺术就是让众人多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世界,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而他选择了冷峻和理性。

>>展览换角度重新审视世界

展览由四大单元构成,分别为:“文化乌托邦想象:创造的逻辑”“从分析到波普:修正与征用”“唯物主义神学:质料与形式”和“自在之物”。作品跨越王广义从艺30年的40余件作品,从早期的极地系列到政治波普再到最新的装置创作,王广义认为形式的变化始终以冷峻理性的哲学思考作为主导,并贯穿其中。

谈到展览准备,王广义透露,严格说来两年前就开始有此计划。对于经常办展的王广义来讲,压力倒不至于,但是心思却花了不少。在这两年中王广义不仅忙于收集这30年来的各种文献资料和借作品,还为这个展览新创作了两件作品,也就是展览中第四单元所呈现的《圣物》和《自然之物》。

《自然之物》为巨型装置作品。在挑高为12.5米的宏大空间里,王广义在其四周堆放了5000余袋装在传统麻袋中的大米。关于此件作品的灵感来源,王广义回忆道:“当时看到今日美术馆这样震撼的空间给我带来很复杂的精神想象,同时也激发起我对下乡时粮仓的记忆。由于在粮仓的工作经历,那种米香和亚麻布的味道让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怀。”但是,重塑粮仓并不是王广义的创作本意。在堆满米袋狭小却挑高的空间中,给观者带来的却是一种压抑、恐惧和困惑。把美术馆变成了粮仓,这个粮仓却又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两者的原始意义都不同了。王广义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改变它们各自的本质属性,却又在转变中赋予了它们本质之外的引申思考。

杜尚是王广义很崇拜的艺术家,为什么小便器放到美术馆就变成了艺术?王广义解释,艺术就是让大众换一种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纠偏创作只是为了自己

在王广义的作品风格中,有人认为理性的概括缺失了细节的刻画。对于技法问题,王广义指出,人类普遍对手工充满敬意,认为通过手工创作更能体现人性的力量。王广义认为,过分夸大手工感会让艺术的观念性下降。他认为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一旦掌握了自我看世界的角度,技法、材料和形式都是片面的东西。消解技术并非削弱对作品认真的态度。王广义提醒年青人,不能为了商业市场而减弱创作诚实的动机。

从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广义30年的创作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后古典主义时期”“大批判”“VISA系列”。从1989年就开始尝试装置艺术的王广义认为,这次的新作根本不算是转型,而是他艺术逻辑的延续而已。冷峻、理性的思考态度无论是架上还是装置都印刻着王广义的符号。

但是,王广义从不介意“符号”“转型”等对他的误读,他认为这只是引起媒体和观众的某一个兴趣点,它的发生充满偶然性,并不能全面概括他的创作。此前,当政治题材的作品引起争议时,艺术家想表达的艺术本质就被忽略了。在如今艺术市场迅猛发展的年代,装置尝试又显得与商业市场不合时宜。

对此,王广义并不在乎大家对他的评判。他不回应,不反驳,因为他认为艺术创作非常单纯,它只是为了自己。

>>创作漂泊强化创作敏感度

艺术家不同的创作观念,导致他们看到世界不同的角度。作为85新潮北方群体的代表人物,王广义认为地域性是创作风格差异的客观因素。由于常年生活在北方,自然景观的辽阔让人体会到自身的渺小。对自然的崇敬和恐惧,是审美情趣的导向,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尤其是在王广义的早期作品《雪》和“极地系列”中,自然气候的寒冷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体现在作品阴冷的色彩关系中。王广义认为正是这种冷峻的理性贯穿了他的创作。然而,他指出南方就不一样了,因为那里人口密集,山清水秀,艺术家更多关注的是生活,是情调,是形式主义美学。

二楼展厅中放映的芬兰艺术家为王广义拍摄的纪录片中,王广义曾有幸借此机会回家进行一次怀旧之旅。他很兴奋地期待着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当他找到母校,哈尔滨第19中学时,王广义说那里一切都没有变,可是保安不让他进。尽管万般解释他曾是这里的校友也无法获许。直到有一位老师路过,认出了这位著名艺术家时,保安才放行。但是,当王广义向校长申请在他曾坐过的教室中拍摄纪录片时,却被婉言拒绝。

王广义回忆,当时他的心里很难受,直到现在也记得那种被自己精神家园拒绝的失落。

1957年出生于哈尔滨,1973年在召州县下乡锻炼,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90年调到武汉工业大学教书继续创作转型,王广义始终“在路上”,漂泊感时常占据他内心一隅。王广义对于那些漂泊过的城市永生难忘。他说,到处待过的人因为他内心的孤独和缺乏安全感,往往对事物,对生活,对艺术充满了更强烈的敏感。这些人类最普遍的,与记忆有关的情感刺激着他的创作。

>>记者手记广义大叔也温情

当蓄着长发、一袭皮衣的王广义出现在人群中时,那种鲜明的艺术家“范儿”很容易将他从大堆人群中检索出来。出生在哈尔滨的王广义,现在常年居住北京。尽管在北京生活工作了20多年,这个城市对于王广义来讲仍然是陌生的。王广义认为一个人20岁前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因此家乡的味道才最为温暖。但是20岁后的王广义一直在“漂泊”,失去家园的感觉让他很迷失。内心一直期待稳定的王广义,曾经打算回哈尔滨,但是他发现“北漂”了几十年后,很难回到过去。在谈到失去的家园时,广义大叔眼角湿润,半晌没有说话。从这个细节,我依稀看到了不苟言笑的广义大叔温情的一面。

>>创作10问

1.第一桶金?1989年,1万块。

2.如何花掉?买了画布和颜料,继续创作。

3.创作动机?为艺术本身,不要考虑利益。

4.创作前准备?一定要先看展场,量身定做。

5.创作时间?下午。

6.创作周期?一周或更长。

7.创作的状态?绝对自我。

8.是否有创作瓶颈?随时都会产生。遇到就停下来做其他事。

9.喜欢的艺术家?杜尚、安迪·沃霍尔、博伊斯。

10.喜欢的颜色?暗蓝色,尤其多出现于早期创作。

相关文章

  • 融汇中西 涅磐重生——汤卫明其人其画[图文]
    融汇中西 涅磐重生——汤卫明其人其画[图文]

    西部画家汤卫明我早就有为汤沐(汤卫明笔名)先生写点文字的冲动,开始我觉得很容易,但真正想动笔时,却犯起难来。自认为容易是因为我和他相识十年有余尽管各自都忙,但也时常电话联系,总感觉他颇为用功,也不便打扰。偶有相约,也与他话头颇合。每当看到他的新作,都有一种“时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我对中国画一知半解,甚感惭愧,但汤沐先生总是谦和地拿出他的新作让我一一过目,他那种儒...

    5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石平:石破天惊抱不平[图文]
    刘石平:石破天惊抱不平[图文]

    刘石平先生你还记得初中课本上的《愚公移山》吗?“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但你相信吗?如今,王屋山中隐居着两位耄耋老翁,一位叫宗福元,寿高八秩,日日开山种树,乐此不疲,另一位叫刘石平,寿高九旬,或弄笔丹青晨起时,或自拉自唱山林间,或静坐沉思斜阳后。他们同居一室,欧阳中石先生为其题写斋号“二翁草堂”。欧阳中...

    6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德群:聆听宇宙的天籁[图文]
    朱德群:聆听宇宙的天籁[图文]

    本报记者严葭淇北京报道“看画和绘画,觉得在聆听宇宙的天籁。”在被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立文问及创作感觉时,朱德群如此作答。“我画中的意境是与我对自然的感悟密不可分,尤其是被自然激发出来的一种情感,在画面上的表现用语言很难形容。”朱德群后来解释,“这里的关键是要对自然真正有所感之后的真情流露,这样画出来的画就很融洽,就形成了画面意境和境界...

    2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文]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文]

    1943年中秋,郑午昌与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共20位甲午同庚合影。郑午昌,名昶,以字行,号弱龛。自1922年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任史地编辑,继高野侯于1924年任美术部主任,至1952年患脑溢血在沪逝世,涉足上海美术界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作为传统文人画赖以生存的士大夫社会和经济基础,早已不复存在。海上国画家面临的问题是,传统绘画如何适应现代性,如何对具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加以定位,是摒弃传统&l...

    9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回顾中国油画400年[图文]
    回顾中国油画400年[图文]

    出生于广东的传教士游文辉所绘油画《利玛窦像》。罗文勇布面油画《百年风云—十九世纪末的广州沙面建筑群》。鼎新华南——中国油画一个跨越400年的命题策划:黄颂豪撰文:吴杨波翻看我们祖先的文明史就会知道,中华文化的强大在于:外族可以统治中原,但文化上终将被中原所同化。无论是南北朝的五胡乱华,还是蒙元、满清的入主中原,中华文化都会借与异质文化的碰撞革故鼎新,爆发出...

    181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文]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文]

    邵大箴先生在纪念齐白石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纪念齐白石,首先要回忆一下齐白石在20世纪所受到的遭遇,他的经历。齐白石先生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现代意义和当代意义的中国画家。“五四运动”时期,很多文化先驱都在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新兴的现代文化,齐白石先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

    24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文艺理论家: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图文]
    文艺理论家:当代国画很差皆因画家没文化[图文]

    夏圭《溪山清远》(宋)46.5cm×889.1cm陈传席,江苏徐州人,1950年生于山东诸城,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文学史、人文史等,近年来更着力于佛教艺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项目佛教艺术遗产调查。出版专著《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等53部著作。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

    15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古琴的文化价值[图文]
    古琴的文化价值[图文]

    古琴(不是筝)原名琴,即“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中的琴(长130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有七弦十三徽,弦可转调)。因其形制完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品位高雅,其后出现的许多乐器都跟着称琴,(如胡琴、月琴、扬琴、口琴、风琴、钢琴、提琴……等),为了区别,乃因其历史最久而称古琴,或因其弦数而称七弦琴,仅从其定制为七弦的西周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4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台湾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行为艺术。陆蓉之(参加研讨会的)没有一个人,比我更老,从事行为艺术的历史更久。我在1972年就将行为艺术作为我的主体表现手段。我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可能跟你们很不一样。请原谅,因为我生在台湾,20岁就到了欧洲,当时嬉皮刚刚结束,我1970年代初到了美国,美国开始搞行为艺术,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我没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跟着潮流...

    10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马克-夏加尔油画:窗外的真实世界[图文]
    马克-夏加尔油画:窗外的真实世界[图文]

    马克·夏加尔布面油画《窗外的巴黎》(1913年),现藏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马克·夏加尔是出身贫穷家庭而家风严谨的犹太人,其家庭信奉的信条对于人像绘画非常禁忌。从小经受犹太传统教育的马克·夏加尔,每幅作品都充满着“叙事性”因素,每个故事往往又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情节。夏加尔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件作品,是他在巴黎学习后所绘的具有强烈想象空...

    16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图文]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图文]

    荆浩《匡庐图》30余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低调”的水墨从未缺席。中国水墨艺术家的现代实验步履维艰,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处于边缘地位,但西方形式与东方传统的冲突、博弈赋予了这一特殊材质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1985年举行的“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2001年皮道坚与王璜生[微博]策划的“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

    67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叶浅予:一本速写,一个形象库[图文]
    叶浅予:一本速写,一个形象库[图文]

    《印度献花舞》(水墨,宣纸)叶浅予先生的速写,在画界无出其右。他深入生活,探索笔意变化,突出线条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追求东方型的单纯美和古典美。其中以戏剧舞台人物最有名。《水墨戏剧人物集萃》(速写选)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叶浅予毫无疑问是一个闪着光芒的名字,他寥寥几笔勾出的自画像,挥洒笔下的漫画“王先生”,以及速写舞蹈戏剧人物作品无不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灵魂。《水墨...

    175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刘玉来:丰子恺载道文人画小议[图文]
    刘玉来:丰子恺载道文人画小议[图文]

    我们把丰子恺先生的小品画摆在眼前,一种敬畏之心自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文人画。丰子恺先生的画一般不大,但幅幅无论从构图到内涵都充实,绝没有空洞,也没有无病呻吟,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油滑。所表达的内容也一目了然。丰子恺先生的画一般被称为小品画或漫画。其实那只是针对画幅和过去认知的一种称谓。我们分析他的作品,画幅确实不大,但表达的思想内容却很充实,这一点往往是那些大幅巨制...

    144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东阳木雕受机械化冲击 谁来传承传统工艺?[图文]
    东阳木雕受机械化冲击 谁来传承传统工艺?[图文]

    木雕艺人郭辉英在认真雕琢《十二金钗图》。老一辈雕刻大师终将离世,流水线上的年轻雕刻者如何承担传承重任?近日,工艺美术品和木雕(红木)家具行业最大规模的盛会——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浙江省东阳市中国木雕城隆重举行。记者在无锡灵山展厅内看到一尊数米高的东阳木雕花瓶,一米多高的瓶颈部分是用整块楠木雕刻而成,上面“生”着数十朵精妙...

    49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