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马蒂斯塞尚毕加索展览背后故事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健健 点击 :

三个旅居巴黎的美国人,收藏了在20世纪早期影响到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几乎全部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并且都是在他们尚未成名时。20世纪的最初10年,如果没有莱奥(Leo)和格特鲁德(Gertrude)兄妹的花园街27号,巴黎的现代艺术有没有可能是另一种样子?至少,从1905到1907年,他们“毫无疑问是全世界对20世纪绘画最具慧眼的鉴赏行家和收藏家”。

2012年2月至6月,这一大展还将在纽约MOMA展出。

展览从三楼开始,在一楼结束,像是一段倒流的时光。近一个世纪后,四散的画作又被重新聚合到了同一个空间,就像它们当年挂在花园街27号的墙上,雷诺阿和塞尚面对着尚且默默无闻的马蒂斯和毕加索。

1902年,莱奥·斯泰因搬到巴黎,住进花园街(RueFleurus)27号。这个地址在后来的日子里变得极其有名,在各种回忆录里被提及,成为20世纪早期巴黎最受欢迎的艺术沙龙并且造神无数。人们都以格特鲁德为花园街27号的女主人,而实际上她在1903年秋天才搬来和哥哥莱奥同住,她计划在巴黎写作,但很快被莱奥影响,也对现代艺术发生了兴趣。他们经常拜访一家叫做安布瓦斯·沃拉尔(AmboiseVollard)的画廊,也喜欢去卢森堡美术馆欣赏印象派画作。莱奥在沃拉尔画廊买下了他的第一幅塞尚作品——1879年的《引水渠风景》。1903年,当雕塑家罗丹和画家雷诺阿为落选法国官方绘画展览的艺术家举办“巴黎秋季艺术沙龙”时,莱奥和格特鲁德就在第一批观众中。虽然什么画也没买,但第一次看马蒂斯的画就给莱奥留下了很深印象,这算是画家未来和斯坦因一家亲密关系的铺垫。在1904年的秋季沙龙上,兄妹俩买了一幅《拿扇子的塞尚夫人》,然后又在1905年购藏了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这幅画被视为前卫艺术“野兽派”在巴黎的正式亮相,展出后引来一片吵嚷,几成学院派眼里的丑闻,但是莱奥毫不犹豫地买下它,并以这幅画为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前卫艺术收藏。等到1907年他买下《蓝色人体》时,莱奥已经在花园街27号集合了那个时期马蒂斯的最重要的画作。“他是第一个看到马蒂斯是天才的人”,真正称得上是一场收藏的冒险。

斯泰因家族是一个普通移民家庭,19世纪中期从德国巴伐利亚迁到美国巴尔的摩。第一代在南北战争期间以军服生意实现了美国梦,第二代把公司开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第三代里的莱奥和格特鲁德兄妹就在这里出生,是五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他们的父亲丹尼尔是个生意人却不怎么安于平淡生活,在小女儿两岁时,他把美国的生意转让给自己的弟弟,然后带全家去了维也纳和巴黎,在这两座城市享受了三年精致闲散的欧洲有产生活。1879年,说一不二的丹尼尔又做了决定,把全家带回美国加州的奥克兰。丹尼尔是那种能够轻松嗅到金钱味道的人,搬来搬去,他在1891年去世前还是给孩子们攒下了大笔资产——利用旧金山经济的快速扩张,他不失时机地投资了有轨电车线路。长子米盖尔和父亲一样天生精明,父母去世后,他带四个弟弟妹妹搬到旧金山,联合其他几家有轨电车公司一起注资在这座城市里运行至今的“缆车公司”,并用父亲留下的钱购置了黄金地段的数栋房产。成名后的格特鲁德回忆,正是米盖尔为他们置下的这些房产,让他们兄妹得以在巴黎寓居多年而生活无虑。这样来看,如果说是远在美国西海岸的这笔丰厚财产对20世纪初发生在巴黎的现代艺术运动给予了一份支持,也不算过分的说法。

格特鲁德比莱奥小两岁,彼此在精神上非常亲密,她入读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后选择师从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为的就是追随在哈佛旁听实验心理学的莱奥。詹姆斯提出的“触觉感知”理论,对兄妹俩都影响至深,他们到欧洲生活后,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超前认知力恐怕就有很大程度来自这一时期的训练。而五个孩子中的老二和老三,却和他们十分疏离,格特鲁德甚至在回忆录中只是草草提到二姐比她大4岁、晚上睡觉磨牙,三哥是个性格古怪的机械师,仿佛他们在这个家庭的历史里消遁了。

1900年,莱奥在环游世界后,也像他父亲当年一样决定回到老欧洲生活。他在佛罗伦萨安顿下来,研究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绘画。那年夏天,他从收藏家朋友罗塞(CharlesA.Loeser)那里偶然看到了几幅塞尚的画,瞬间就被塞尚的色彩表现力迷住了,从此开启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激情。莱奥曾有点宿命味道地告诉别人,之前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大师的所有研究和储备,或许都是为了理解塞尚。“那个夏天,我和塞尚画作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去官方画廊和皮蒂宫(Pitti)看画的时间。”莱奥在回忆中这样写道。

与毕加索的关系开始于1905年。那年春天,兄妹俩先是从画商萨戈(Sagot)手里买了毕加索的两幅新作《马戏演员之家与猴子》和《提篮花的女孩》,很快,他们又被作家亨利·皮埃尔-罗歇(HenriPierreRoche,《朱尔斯和吉姆》的作者)带到了毕加索的画室。那时画家还住在蒙马特的“洗衣船”,正处在从蓝色时期转向粉红时期的阶段,困顿尚未真正过去。在毕加索和女友费尔南多眼里,这两个美国人很富有,而且发自内心地喜欢现代艺术和艺术家。“他们第一次造访就买了800法郎的画。出乎意料。”费尔南多后来回忆。她描述格特鲁德矮而胖,但脸部很美,线条高贵分明,眼睛睿智。毕加索似乎被格特鲁德气场强大的外形所吸引,主动要求为她画像,第二年就画出了那幅著名的《格特鲁德·斯坦因》。斯坦因兄妹也喜欢这个西班牙人,尤其是格特鲁德。他们开始定期购买他的油画和素描,这笔固定的收入在那个时期帮了毕加索很多。

“对于那些有愿望了解现代艺术的人来说,我们的收藏慢慢成了巴黎的一景。”莱奥·斯坦因对他们兄妹的艺术眼光充满了自信。1904年,大哥米盖尔也带妻儿搬到巴黎和他们会合,在离花园街不远的女士街58号(RueMadame)定居下来,这里后来成了巴黎的另一个著名沙龙,比花园街27号更华丽,装饰着从旧金山带来的中国古董和波斯地毯。米盖尔的妻子莎拉研习过意大利音乐和早期艺术,她迅速成为斯坦因兄妹的同好,开始鼓动丈夫购买现代艺术品。莎拉对马蒂斯无条件地欣赏和支持,就像格特鲁德之于毕加索,持续一生。在大皇宫的展览中,有两幅自画像被陈列在一起:一幅是毕加索的,一幅是马蒂斯的,它们都画于1906年,曾分别被格特鲁德和莎拉收藏。毕加索的画像始终被格特鲁德带在身边,从巴黎到意大利再到美国,直到她1946年去世。而莎拉,从1907年开始就只收藏马蒂斯一人的作品,并在美国帮他售画,促成摄影家爱德华·史泰钦(EdwardSteichen)为马蒂斯在美国举办了第一次个展。

斯泰因兄妹并非职业画商,他们对待艺术家就像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在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知道何为现代艺术,博物馆没有陈列过现代艺术,大学里更没有关于现代艺术的课程”,花园街27号成了最有学术气息的现代艺术据点,墙上挂满了“巴黎最好的现代绘画”,屋子里被访客塞得满满的,每个周六,这里都聚集了毕加索、阿波利奈尔、雅各布等年轻艺术家以及一帮旅居巴黎的外国作家、文艺批评家。巴黎当时也还有其他一些名声很大的艺术沙龙,比如由作曲家比才的遗孀斯特劳斯夫人(MmeStrauss)主持的聚会以及稍后诺阿伊夫人(Noailles)的家,但那些地方更多是供名流社交的“蓝血沙龙”,而斯泰因兄妹把自己的家真正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展示和讨论场地,他们总是竭尽所能,为那些还在不确定中奋斗的穷艺术家整合资源,哪怕有人只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来。“有人整晚都没有离开过那个自助餐台。”毕加索的女友费尔南多这么写过花园街27号的周六沙龙。

马蒂斯和毕加索也是在斯泰因家认识的。他们通过挂在墙上的那些收藏,可以时常看到对方的新作以及正在试验的绘画风格,他们彼此重视又颇为不服。莱奥在1905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把身边这些艺术家称为“现代艺术的支柱”,认为他们的“现代艺术”是和“新艺术”(NewArt)完全不同质的东西:莱奥看到了现代艺术即将带给世界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精神现代性,而不仅是技巧和风格的变化。他提到了1870年后一代的概念,并列出了自己所认同的四个伟大艺术家:马勒、雷诺阿、德加和塞尚。这份名单实则已经埋下了日后他和妹妹格特鲁德关于现代艺术的分歧:莱奥认为现代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古典伟大作品的继承上,格特鲁德却觉得两者可以完全分割甚至对立。当立体派在周六沙龙上出现的时候,莱奥嗤之以鼻,格特鲁德却对这一新的绘画方式充满了激情。她在1914年独自买下了胡安·格里斯(JuanGris)的画作《花卉》,一直收藏到她去世。

花园街27号最好的场景在1910年后慢慢见不到了。马蒂斯签了Bernheim-Jeune画廊,毕加索和德国画商坎魏勒合作,画家们的境遇都开始好转,在周六沙龙露面比从前少了很多。而在斯泰因兄妹之间,也有了猜忌和对立:莱奥认为自己应该是27号无可置疑的灵魂人物,但事实上,由于格特鲁德已经在1909年出版了小说《三种人生》,她前卫风格的写作带来很多人的倾慕,加上擅长社交的个性,她已经取代莱奥而成为沙龙的真正主人。这种微妙的错位让兄妹俩不复亲密,他们渐渐很少一起出现在大家面前。导致兄妹关系最后破裂的,是爱丽丝·托克拉斯(AliceB.Toklas)在花园街的出现。1907年,格特鲁德遇见爱丽丝,从此两人一直生活在一起,1933年格特鲁德写了一本《爱丽丝·托克拉斯的自传》,实际上更多是在写她自己。在大皇宫的展览中并没有明确提到这段同性关系,只是说,莱奥在1914年4月决定离开巴黎回到佛罗伦萨,他给朋友的信中说,没有带走一幅毕加索和马蒂斯,只给自己留下了两幅塞尚和16幅雷诺阿。1921年,因为缺钱,他将自己收藏的雷诺阿画作全部转让给了巴恩斯(AlbertC.Barnes),这是一个靠制卖药品发家致富的美国收藏家,1912年曾到花园路拜访过莱奥和格特鲁德。那个时代最富有激情的艺术收藏从此被一分为二,莱奥大叹:“我们赢了,我们又输了。”

莎拉为了帮孙子偿还赌债,把她收藏的马蒂斯画作一件件都售卖了。斯泰因兄妹在巴黎时期的收藏,最后只有格特鲁德的那部分保存比较完整。格特鲁德留下遗嘱,在她身后把收藏的画作都委托给一直陪伴她的爱丽丝·托克拉斯保管,唯有毕加索为她画的那幅肖像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她和毕加索已经日渐疏远,没再见过面。

相关文章

  •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谈人生:一半为理想 一半为现实[图文]

    小柯撰文/白郁虹“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没错,这是音乐人小柯创作的经典爱情歌曲《因为爱情》,但现在,它不只是一首歌,还是一部剧,一部被重新定义的“小柯形式剧”。6月21日,小柯形式剧《因为爱情》新一轮上演。与此同时,小柯加盟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正在广西卫视的每周...

    21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沈从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风景人物[图文]
    沈从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风景人物[图文]

    沈从文沈从文记录风景人物,有三种方式,一是用文字,二是用绘画,三是用摄影。文字成本低,尽情铺洒;绘画的成本也不高,所以在书简中有不少画作;摄影成本最高,但最逼真,是最直接的一种记录方式。所以文字不能为的时候用绘画,绘画不能为的时候才用摄影。摄影,以其更客观更准确的表现,呈现着沈从文手中的相机的功能。沈龙朱对爸爸的相机有记忆,他说:“那是他自己买的,伸缩暗箱,伸缩镜头。这么一打开,...

    142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书画百杰谈艺录——王隽如艺术[图文]

    在中国古代,艺术并不若今天之社会地位,从艺者们有被尊为“艺术家”之荣幸。在过去,从艺之人不论对书画,演戏,乐音等之掌握的技艺再高超,也只不过是伶人画工而已,并没有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地位。故古人之“十年寒窗”苦读,实为“学而优则仕”,入仕被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正道根本。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宁夏固原一个书香世家的王隽如老先生,本也想秉承...

    47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冯建群: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图文]
    冯建群: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图文]

    冯建群冯建群,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制壶师,江苏宜兴聚雅堂紫砂创办者,中国工商联协会会员,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优秀青年陶艺家。代表作品“如意提梁”、“斗方”紫砂、“南瓜壶”“等在“2012大连春季茶业博览会暨紫砂艺术品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星海杯优秀作品金奖。1964年,冯建群生于...

    183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拉近书画艺术与民众的距离[图文]
    拉近书画艺术与民众的距离[图文]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黑龙江省原副省长付晓光、鹤岗市市长张雨浦、著名画家孟祥顺为孟祥顺美术馆揭牌。2012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鹤岗市七大城市公园之一的天水湖公园又添胜景——以著名书画家、画虎国手孟祥顺的名字命名的孟祥顺美术馆在天水湖公园一处幽静的欧风小楼正式开馆。五牛图61厘米×329厘米201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中国艺术研究院...

    106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陶喆: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图文]
    陶喆:放下,需要思索,也需要时间[图文]

    陶喆凭上一张大碟《六九乐章》拿下台湾金曲奖的“金曲歌王”后,有“R&B教父”之称的陶喆反而沉寂了不少,并未乘胜追击。很多人都猜测,陶喆是否应验了那句“得金曲,衰三年”的魔咒?其实,暂时离开公众视线的陶喆一直没有闲下来,他写了好几个剧本、筹拍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签下乐坛新人关诗敏、筹备新碟、与新班底合作新歌…...

    121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钟章法:真正创造性艺术家生前为何如此艰难
    钟章法:真正创造性艺术家生前为何如此艰难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艺家,如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李清照,作家蒲松龄、曹雪芹,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画家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还有近代的蒲华,当代的李伯安等,他们都是真正有创造性的大家,但他们在世时大都十分贫困、凄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这些天才艺术家,生前为什么都要经历这样的艰难旅程,其根本原因在哪里呢?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的艺术专业、创作道路也不相同,存...

    82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浅谈麦罗武先生的艺术[图文]
    浅谈麦罗武先生的艺术[图文]

    麦罗武玉立72×72cm《千荷竞奏》是香港著名画家王无邪先生对麦罗武先生多采多姿的荷花作品的一个概括描述。如今,在香港画坛,只要提及麦罗武的名字,大家立即会联想到他那构图新颖、风姿卓绝而充满灵气的荷花作品。早在多年前,我就认识了麦罗武先生,当时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香港企业家,他凭着聪明才智、坚毅勤奋和诚信,白手兴家,打造出自己的事业王国,其奋斗史实属又一个典型的香港传奇;同时我亦知...

    8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艺术家王鑫聊艺术,扒八卦,揭秘王鑫成长中的一些小趣事。以下这些文字摘自王鑫接受采访的聊天内容,每段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撷取一些片段,方便读者通过这些小事,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故事。(一)童年的记忆我对小时候的记忆非常不好,最深的记忆就是爱哭。生气哭,受委屈哭,挨打哭,哭到最后人家打都懒得打我了。就是男孩子都不理我,女生呢,我又不爱跟人家聊天,所以经常感觉很孤立,应该说一直都...

    163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实在不应该是眼下这样的水墨画。更甚至是︰很多人,似乎已经安于水墨画的现状,他们以为水墨画已经很现在了!鉴于水墨画目前的实际,我想到了“大水墨”。先生们有严格的规范,批评家有成套的理论,我不是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我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偏见。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80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林飞:与印象派大师对话
    林飞:与印象派大师对话

    《莫奈睡莲》137cm×67cm设色纸本水墨2013年10月6日,林飞个展《莫奈花园》在北京798艺术区盛世天空美术馆开幕。不久前,林飞夫妇前往法国南部,重走印象派大师之路,归国后不久创作了这批《莫奈花园》,欧洲之行是个契机,开启了林飞艺术创作的新篇章,画出的画就像那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色彩、神韵都来自那里。《莫奈花园2》137cm×67cm设色纸本水墨2013年■简...

    38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20世纪上半期女画家现象研究[图文]

    女人体潘玉良作从进入2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兴衰。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岁月长河中最惊心动魄的几十年。这样的时代背景,成就了女子绘事发展的无限可能。站在封建帝制的尾点上,一方面由于皇权的崩溃、帝制的瓦解,旧的体制、规范、风习、信仰逐一遭到破坏甚至崩盘,人们在新的社会里产生了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错愕与震惊;另一方面,强大的保守、顽固势力和封建王朝的...

    91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文]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最近,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本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宝笈三编本”为张择端原作。但近年来在对画作的宣传中,因为“石渠宝笈三...

    13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画革新笔墨不能等于零[图文]
    中国画革新笔墨不能等于零[图文]

    《泼水节》石齐中国画家石齐个展近日在卢浮宫举行当年,在下定决心于中国画上“变”出一条新路的那一天,石齐请花鸟画家郭石夫为他刻了一方印章——“一画白发”,誓以满头青丝为代价,画出心中尚无轮廓但一定得是耳目一新的“新中国画”。彼时,从工艺美术界闯入到专业画家行列的石齐,已经是黄胄的得意门生,其作品《泼水...

    125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专家教你品鉴紫砂壶[图文]
    专家教你品鉴紫砂壶[图文]

    近日,北京赞华艺术之家举办了关于紫砂壶的座谈会,邀请了大学教授、杂志主编、画家、评论家、收藏家等。与会的人虽然职业不同,但对紫砂壶的喜爱是相同的。大家从紫砂壶的泥料、做工、设计、版权、审美、创新等方面发表了个人见解。本版作了详细采访,希望对紫砂壶爱好者有所启发。紫砂壶泡茶为什么好喝张守智(清华美院教授)在宜兴的黄龙山上,蕴藏着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甲泥,这种泥矿开采出来后呈夹层状,称为&ldq...

    15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