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波波 点击 :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 | 美术教学荆浩《匡庐图》

30余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低调”的水墨从未缺席。中国水墨艺术家的现代实验步履维艰,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处于边缘地位,但西方形式与东方传统的冲突、博弈赋予了这一特殊材质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1985年举行的“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2001年皮道坚与王璜生[微博]策划的“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等展览也都曾让“水墨”成为当时艺术界的热点话题。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 | 美术教学范宽《溪山行旅图》

不过,到了2004-2008年火热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水墨板块略显沉寂。2012年当代水墨出乎意料地打响了一场逆袭大战,且在今年越战越酣。6月的拍卖场上不少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刷新纪录;拍场之下,以“新水墨”为概念的展览与艺术家轮番在国内外艺坛亮相:6月7日至28日香港苏富比[微博]艺术空间举行了“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收藏展”和“一墨相承——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两个大展、6月22日至7月22日798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了“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6月30日至7月30日“色”新水墨切片系列第二回在798新绎空间展出。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 | 美术教学马远《踏歌图》

当代水墨真的“翻红”了吗?在短期的躁动与繁华背后,资本介入与学术支撑形成极大反差。哄抬而上的结果只能是泥沙俱下,当代水墨目前上演的这一幕其实早已在中国当代绘画与观念艺术上发生过。

当代水墨30年: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 | 美术教学倪瓒《六君子图》

艺术界的更大焦虑是,经历30余年时间,当代水墨至今仍未确立个人或艺术群体相对完整的面貌。“摆弄”新水墨的代表性艺术家还是“85新潮”的旧将,批评家也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

本刊推出此专题,梳理中国艺术界“当代水墨”发展历程,展现各类别代表艺术家个案,分析近年异军突起的水墨市场,旨在呈现一幅中国独特艺术门类介入当代艺术的完整画卷。

采写/新京报记者李健亚郑淇勾伊娜陈然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除署名外)

1980年代中西博弈,集群出击

重要展览:“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1985年,武汉展览馆)、“中国新文人画展”(1989年,中国美术馆)

代表艺术家:谷文达、李津、朱新建等

学术观点:“中国画要创新,这是一代或几代人的历史责任,这一划时代的事业,要求进行战略性集结,需要强大的火力和弹药,要求聚集一大批开创型(或叫前卫型)的画家,形成一个集群,才能取得宽纵面、大纵深的历史性突破。”

——周韶华(“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策划、组织者)

中国内地的现代艺术运动“85美术思潮”中,西方现代艺术观念涌入,水墨画界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渴望变革、创新,开始出现许多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

艺术评论家鲁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表现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再到抽象主义等艺术观念,无一例外被移植到水墨形式上,“对大多数中国青年水墨画家来说,借鉴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希望由此寻找到一种将传统水墨画转换到现代的途径。在此过程中,西方现代艺术其实是一种批判工具,它一方面象征着艺术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是思想解放的标志。”

事实上,水墨画的现代转换并非一时之功。在很长时间里,现代水墨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不少艺术评论家在书写中国现代艺术史中都对其避而不谈。但水墨向现代演进并没有因艺术史的忽视而停滞。上世纪80年代这10年期间涌现了不少艺术家,他们突破传统美学和语言束缚,将中国水墨带入现代艺术领域。

这些水墨现代力量在1985年举行的“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中集中爆发。当时湖北美协在著名画家周韶华的倡议与推动下,会集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和湖北的25位画家参展,堪称“80年代中国画创新的抽样调查”。

虽然当时还统称为传统的“中国画”,但鲁虹告诉记者,这个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虽然每位参展艺术家的艺术目标不同,艺术实验方案也不同,但水墨艺术的创新进程却是不可阻挡的。”其中,谷文达、王公懿、王川等将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观念性表达方式与传统水墨的表现手段相结合,在水墨实验中大步前行。李津、李世南的“表现性水墨”,或以笔墨渲染营造超现实梦境,或是以匙代笔的恣意泼洒,都让水墨找到了现代性的语言。当然也有石虎等借鉴民间艺术以期与西方现代艺术拉开距离的尝试。

1989年,新潮美术逐渐归于沉寂,此时登场的“新文人画”开始强调传统在当下文化中的价值。1989年4月11日至17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新文人画展”,有朱新建、王孟奇、徐乐乐、常进、田黎明等参展,也为80年代水墨向现代转换提供了另一种维度。参展艺术家在画风上形成截然不同的两派,批评家栗宪庭将其大致分为“南线”“北皴”两种风格,就题材而言,前者多画人物,后者多画山水。展览同样在当时的艺术界引发争论,其“文人心态”和“笔情墨趣”是否属于“新潮”成为争议焦点。

现在看来,新文人画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很多“水墨”创新所遭遇的问题。强调本土文化的特征是否意味着完全回到传统?寻求对现代文明病的超脱,是否必须采取传统文人画的图式、技法与价值观?不用现代意识过滤传统,是否能够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目标?在鲁虹看来,这些问题的迥异回答恰恰为此后当代水墨发展提供了不同方向。

相关文章

  •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对于伦敦奥运开幕式,人们总不可避免将其与北京相比,博伊尔自然也要不断和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一直都是视觉大师,所以北京奥运会展现的是恢弘大气,震撼人心,博伊尔显然更加细腻,电视画面里更多的是特写的镜头、人物的脸庞,试图感动人心。每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自然都要相比。伦敦对北京,可以说是一场东西方大比拼。奥运开幕式伦敦对北京的东西方大比拼各有特色伦敦重个体情绪表达南华早报KINWA:四年前我观...

    17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绘画:要写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图文]
    中国绘画:要写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图文]

    人体写实作品区础坚现代主义大师马蒂斯20世纪早期留洋学习美术的中国画人曾经遇到过的某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西方美术”?从古典写实主义、印象派到现代主义,各种思潮几乎同时出现在刚刚走出国门的先驱者们面前,这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营养,但也引起了思想冲击与混乱。中国画家在如何看待西方现代绘画方面存在着矛盾。1929年初第一届全国美展期间...

    37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僾伲姑娘》选入“2006中国百家金陵全国油画展”王嫩,江西省吉安市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油画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油画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作品曾18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其中油画《启明星》在1987年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油画《夜车》荣获《2010中...

    5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图文]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图文]

    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用一块小小的石头,刻出一份永久保存的美好。曾安听正在试图将一门从传统石雕中演变而来的现代创新石刻艺术发扬光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块经过数十万次敲击而成的石刻艺术品,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收藏之一。曾安听:石刻中的美好时光令人惊奇的石刻艺术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一家并不算大的门店外,摆放出的展品吸引着几乎每一个过往人们的视线。这些展品由一块块造型精致的石头为载体,刻...

    120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演出暂停艺术教育不停[图文]
    演出暂停艺术教育不停[图文]

    ■上海大剧院大修前开放参观第三天人次破万参观者站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可以观赏观众席全貌。透明盒子中放置的是大剧院的内部结构模型。上海市的文化地标上海大剧院即将面临15年来首次大修。3月4日起,大剧院对公众开放免费参观10天,以期让更多观众走进大剧院。开放参观三天以来,市民反响热烈,在发布消息时,大剧院限定每日参观人数为800人,结果第一天参观人数近5000人次,第二天达到9721人次,昨天更是突破万...

    141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邦耀:在思考中探索前行[图文]
    李邦耀:在思考中探索前行[图文]

    李邦耀《第12个五年计划》560×560×285cm装置2011年他画的是商品,是品牌,是消费的虚华?请你切莫以商业的敏感误会了他,读懂他的思考,理解他的创作,分享他的空间,便会发现一个勤劳的时代记忆者,永远在记录和探索新的方式,让你回过头来,能意味深长地叹一句:“如斯便是修行。”李邦耀《第12个五年计划》560×560×...

    173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立群:电视是妥协的艺术[图文]
    李立群:电视是妥协的艺术[图文]

    由李立群、张嘉倪、陈楚河、寇振海主演的年代戏《头牌》将于本月底在上海杀青。昨天该剧组织媒体探班。《头牌》讲述的是1928年至1937年间发生在北平梨园行的故事。在探班中,早报记者专访了老戏骨李立群。唱京剧《霸王别姬》《头牌》中有大段唱京剧的桥段,比起其他毫无戏曲经验的晚辈来说,平日里听听戏曲是李立群的爱好,“我没正规地学过京剧,自己平时也不会刻意吊嗓子去唱。就是自己喜欢京剧,我十六七...

    25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江舟专访:解读“生命”与“墨语”[图文]
    张江舟专访:解读“生命”与“墨语”[图文]

    《殇·戊子记忆之五》180×192cm2009年4月17日是“生命·墨语——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北京巡展的最后一天,上午10时,张江周老师来到中国美术馆,在展厅现场为观众深入介绍了他的作品。关于展览主题“殇”张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展览的主题,他说,“生命&m...

    8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图文]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图文]

    扑蚂蚱赏读刘成湘的儿童画,“纯净”两个字,宛若清露,突然就渗入了我思想的神经,我不由得激灵了一下,那是一种情感的触动,它由末梢传入中枢,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刘成湘的儿童画,凝聚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是那个特殊的、单纯的火红年代的精神光亮。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皆能从刘成湘的儿童画中,不难找到各自的面影和神态。刘成湘画了四十多年的版画和连环画,他的取材范围...

    119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艾敬:从歌手到画家的华丽转身[图文]
    艾敬:从歌手到画家的华丽转身[图文]

    艾敬绘画作品文:《申》报记者职烨/照片提供:艾敬工作室现在去网上搜索“艾敬”的名字,还是与唱歌相关,她的《我的1997》当时红遍大江南北,人人都记得这个背着吉他、外形酷酷的女孩。但实际上,艾敬早就高调转型。1999年,她正式拜师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学习画画,同一年,她就在纽约举办了第一次个展《aiwanttolove》,并找到了西方的藏家。2007年开始,她的艺术家身份逐...

    159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化艺人艾进:回归内心将情绪写进书法里[图文]
    文化艺人艾进:回归内心将情绪写进书法里[图文]

    艾进艾进文化艺人,曾为韩庚《狂草》专辑题字。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记者危凯为“免费午餐”写的字画被拍出数万元善款,艾进由此进入大众视野。“公司董事长”、“青年书法家”、“文化艺人”,这三重身份对艾进来说,意味着生活上的物质改变,内心对艺术的向往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与艾进的采访约在酒店,他正准备...

    95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图文]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图文]

    法律边界模糊:怎么区别行为艺术与淫秽色情?人体艺术和色情图片的区别21世纪人体摄影艺术不再神秘,不再是洪水猛兽。书店里、报摊上的人体艺术画册很少有人问津,不再是畅销书籍了;人体摄影艺术展览也不再是“万人空巷”争相看稀奇看热闹了,走进展厅的观众,真正是为“艺术”而来,而不是为“人体”而来;是为审美而来,而不是为窥私而来。著...

    70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周明智先生为人诚实,质朴中透着睿智,不张扬,不唯上,平和之中却才气横溢。在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历来讲究画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人品不高画品也高不了,因而修养、品格、素质等有形无形的会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周明智先生远离喧嚣的都市,隐居在京郊,用其平淡天真的心态,默默耕耘在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那片自留地,从不问亩产多少,却让我们品尝到新鲜别样的绿色食粮。周明智作品周明智作品先生尤擅牡丹和梅花...

    64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法家宋宝璋 古稀之年公园地书授人以技[图文]
    书法家宋宝璋 古稀之年公园地书授人以技[图文]

    书法家宋宝璋“练地书有四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广交朋友、提高技艺。”这是淄博市书法爱好者宋宝璋对地书的概括。宋大爷今年68岁,打小就爱好书法,退休后更是精于研究,练书法已有50个年头。对书法的热爱使宋老不仅在家练,出门也练,他从1998年开始练地书,由于天天出现在公园广场,过往行人都知道他,现在宋老已是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一提到他,见过的...

    173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