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拾拾 点击 :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 | 美术理论

邵大箴先生在纪念齐白石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纪念齐白石,首先要回忆一下齐白石在20世纪所受到的遭遇,他的经历。齐白石先生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现代意义和当代意义的中国画家。“五四运动”时期,很多文化先驱都在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新兴的现代文化,齐白石先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但是齐白石先生没有受“五四运动”之后一度流行的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激进主义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中西文化的融合,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齐白石先生一方面受到“五四运动”的启发,他的思想应该说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之下,他开始对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他从一个木工、木匠走向画坛,他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很大,但是他没有受“五四运动”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所以他在30年代、40年代,一直到解放之后,在中国、在世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关注。

但是齐白石的遭遇大家都知道,在“五四运动”之后,在1949年之前,他受到两方面的思想的批判:尊重传统文化,而忽视艺术创新的这些艺术家们,对齐白石先生是不够尊重的;另外一些接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中国的绘画应该走中西融合的道路,而对于从传统的文人画走出来的画家,并不是很尊重,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齐白石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排除两方面的压力,走自己独特的道路,这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从我个人来讲,我从50年代中期开始认识齐白石先生,对齐白石先生的艺术开始关注,开始学习。但是我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齐白石的批判,也参与过对齐白石的批判,因为当时江青歪曲毛主席对齐白石艺术的指示,兴起批判齐白石的运动,这里不能说运动,是红卫兵兴起的一场批判传统文化、批判齐白石的一种活动,当时我们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当然这是很短暂的。后来到“八五新潮”的时候,对齐白石先生的传统文化都有质疑,但是很短暂的。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以后,人们对齐白石先生的艺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了。北京画院做了很多的工作,刚才王明明先生已经说了。

我觉得今天研究齐白石先生的艺术,有六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第一点,艺术与政治,艺术性与艺术的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我们1949年以来,当时在1949年以前也存在这个问题,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常把艺术和政治混同起来。艺术是离不开政治的,艺术里面有相当的政治内容,这是很明显的,艺术为政治服务这个提法也不是完全错误的,但是艺术和政治毕竟是两个范畴。艺术里面含有政治性,但是不能把艺术和政治混同起来。

艺术和意识形态性这两点之间的关系也要有联系,也要有所区别。艺术是有意识形态性的,但是艺术不等于意识形态,艺术在很多方面是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艺术性是有普遍原理的。假如我们在这点上有所动摇、看法有所动摇的话,我们在这些艺术政治上肯定会发生偏差,会产生错误,甚至会不公正地对待在艺术上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对艺术政治和意识形态性并不是很强的艺术家,他们会受到埋没、打击和批判,“文化大革命”是最明显的例子。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也有这些例子,这是我们吸取的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二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齐白石先生在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上,处理得非常好。他接受文人画的传统,又不囿于文人画的传统,敢于在文人画的传统基础上创新,他对传统的尊重,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对古代一些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非常尊重,愿意做他们的走狗。但是在艺术上他没有亦步亦趋地走这些艺术家的路,在艺术样式上,他没有学这些艺术家。大家都知道,他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他学前面的艺术家、学古人,他的艺术就会有勃勃的生机,假如像古人、跟古人一样了,他的艺术就会失去活力,这点对我们启发很大的。所以齐白石先生,他是非常尊重传统的艺术家,他又是敢于创新的艺术家。在这点上我觉得很多人把齐白石尊崇为大师,不少人学齐白石的样式,凡是表面上想学习齐白石样式的艺术家,都没有走出来,而真正领会齐白石先生艺术精神的艺术家,后来成为我们尊重的艺术大师,像李可染先生。他学习齐白石、学习黄宾虹是非常虔诚的,当时徐悲鸿先生请他来北京工作,杭州也请他去,他为什么到北京来,因为北京有齐白石,有黄宾虹。他学习齐白石、学习宾虹,但是他的画不像齐白石,不像黄宾虹,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齐白石给我们做出了杰出的范例。

第三点,艺术的雅和俗的关系。

齐白石先生的态度、他的处理,实际上齐白石先生是雅俗共赏的,非常高雅的,也是大众所非常欣赏的。艺术是要为大众服务的,艺术是要为大众所接受的,但是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齐白石先生不是迎合大众,他的艺术是要信任大众,同时用他的艺术去征服大众,这是王朝闻先生反复讲的。王朝闻先生说要喜闻乐见,就是要征服大众。所谓征服大众,就是让大众不懂的东西,让他逐渐接受,高雅的东西,大众一时不能接受的东西让他吸收,成为大众能够欣赏的艺术,所以齐白石先生的艺术是大众艺术。苏立文先生曾经说,齐白石先生是一个商业画家,他并不是摒弃齐白石先生,他觉得齐白石先生的艺术大众都很喜欢,都能买,都喜欢,但是他的艺术群众并不是完全能够领会、能够欣赏的,但是齐白石先生的艺术,逐渐逐渐能让大众欣赏、能让大众接受,就征服了大众,我觉得对我们当今艺术的发展也很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艺术不是要迎合大众,我们的艺术是要为大众服务,在服务的同时要去教育群众、要去引领群众的审美的方向。我觉得这点也是齐白石先生的艺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给我们很重要的启发。

第四点,艺术观念的多元与艺术形态的多样。

在这个问题上齐白石先生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20世纪这方面做出很有贡献的一位艺术家。齐白石先生他受到两方面的攻击,那些保守的艺术家认为他走得太快了,认为他是野狐禅,他不是一个正统的文人画的画家。而那些用西画来改造中国画的艺术家,也对齐白石先生也不够尊重,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在20世纪艺术史上有一段佳话,就是齐白石先生与徐悲鸿先生的关系。徐悲鸿先生在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是20世纪一位重要的艺术大家,他对20世纪中国艺术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但是他在艺术上有他的偏向。在解放前,在国立北平艺专,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徐悲鸿先生做校长,和三位著名的北京的教授发生争论,这三位教授都是在文人画这方面很有造诣的艺术家发生争论,当时徐悲鸿是受到了批评,当然徐悲鸿也反过来反击这三位有成就的继承传统文人画的艺术家。齐白石先生和徐悲鸿先生的这段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徐悲鸿先生虽然在艺术观点上有偏向,有部分对于文人画的挑剔,有这方面的不足,但是徐悲鸿先生尊重齐白石,把齐白石请到学校里面来当教授,给他发薪金,徐悲鸿先生对齐白石先生是非常尊重的。反之,齐白石先生对徐悲鸿先生也是很尊重的。徐悲鸿先生是一位国画家,当然更是一位油画家,他在国画上的成就齐白石先生是尊重的,他们之间的这段佳话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艺术的观念可以是多元的,在当时就是在解放之前,也应该是多元的。艺术的形态、艺术的样态应该是多样的。所以不同观念和不同形态、不同样态的艺术家,从不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应该互相包容、应该互相尊重,这点我觉得也是我们研究齐白石艺术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第五点,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

假如我们研究齐白石,齐白石艺术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我曾经在苏联的俄罗斯的很多艺术家、重要的艺术家,不是一般的艺术家,还有很多风景画家,他们家里面都挂着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他们对齐白石是非常了解的大艺术家,包括到中国来任教的马克西莫夫,他去世之前,我到他家里去,反复提到齐白石、提到李可染,提到吴作人,对齐白石是非常的尊重。我到过法国和德国艺术家的家里面,他们也非常欣赏齐白石的艺术。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世界,就是说那些老的一套,传统的一套,像齐白石先生的这种艺术,不需要到国外展出了,因为是陈旧了,因为是传统,不是当代的。我觉得这种看法是偏颇的。30年代,中国著名的京剧家梅兰芳先生,到美国去演出,提这个意见的是谁呢?是当时美国驻中国的大使,他在一次会议上讲,你们中国艺术拿到外国去,拿什么呢?有人说拿外国人懂的东西出去。这位大使讲,你们可以把外国人、包括我们美国人不懂得东西拿过去,不懂的东西也可以让我们逐渐地懂得。梅兰芳先生犹豫了很久,后来在一些文人、一些对京剧艺术很有研究的专家的支持之下,梅兰芳先生到美国去演出了十多场,梅兰芳艺术征服了美国的观众。

所以说在今天我们把什么东西拿出去呢?我认为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传统的艺术,像齐白石先生的这种艺术可以拿到国外去,很好的组织展览。因为并不是欧洲人、美洲人,包括他们的艺术家,都非常了解齐白石,但是这个展览要举办得好,要有充分的筹备。我觉得同样是传统的艺术,人家不懂得的东西同样可以拿出去。当然我们当代艺术的发展的面貌,也应该向外国展示,不应该片面的认为好像现在到了这个时代了,只能把一些当代艺术拿到外国去展出,传统的艺术好像已经过时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所以我认为研究齐白石的当代意义,对我们如何向国外观众、国外艺术家展示中国艺术的面貌,我觉得这方面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第六点,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齐白石先生也给我们起到范例的作用,我们应研究他的一生中如何处理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关系。

齐白石先生他的润格费是很明细的,挂在家里,你到他家里去买画,是很明细的,他用了什么纸张,尺寸大小,多少价格都是很清楚的。他不回避他的画、他的价格,他不回避他的艺术要走向市场,当然当时中国的艺术市场并不发达,包括外国人买他的画。打倒“四人帮”以后,我曾经参加文化部有一个叫清查“四人帮”在文艺上的罪行的小组,让我起草一个文件,“四人帮”怎么迫害齐白石,怎么诬陷齐白石,在“文化大革命”怎么兴风作浪,批判齐白石的。我当时到中国美协的档案室里面,查了齐白石先生当时的档案、材料,包括周总理对齐白石先生晚年的一些生活和工作的批示,也看到齐白石当时他卖画积累下来的美金,解放初期有一些人民币的储蓄。齐白石先生一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画,他的题材有很多是相同的,只要是齐白石先生的真品,不是别人假造的作品,齐白石先生每件作品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值得我们在这些作品面前驻足的,他绝不去应付市场,应付买他画的人。这点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当代艺术家不能说在技术、技巧上没有很高的成就,应该说已经有相当高的成就了,但是我们的创作态度不能因为受到市场的热捧,在市场上热销,就去应付市场,应付观众。我觉得这点也是我们研究齐白石很有意义一点。我觉得齐白石是一本大书,是一本需要认真读的书,是要常读的书。我觉得假如我们把齐白石真正研究透了,那对我们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一定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郭凤怡的作品艺术国际网发了一条艺术评论人彭德文章的微博,彭德的这篇文章矛头直指长征艺术空间热捧的民间画家郭凤怡,这篇质疑“郭凤怡现象”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彭德:郭凤怡现象】郭凤怡被请进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无异于嘲弄中国当代艺术。用郭凤怡的图画印证中国,意味着中国艺术界没有思想,没有文化,也没有当代。如果策展人误读了郭凤怡的作品,那就只能证明他浅薄…&h...

    17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黄永玉谈绘画:每幅画都很遗憾的完成[图文]
    黄永玉谈绘画:每幅画都很遗憾的完成[图文]

    大师黄永玉与星城媒体记者侃侃而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回应各界对他的各种疑问。斜戴一顶深蓝色贝雷帽,叼一支咖啡色烟斗,是“一代鬼才”黄永玉永远的标志,不过在昨日上午举行的“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长沙媒体见面会上,黄永玉没戴帽子,他身穿深色西装,精神矍铄,听力不佳的他,读着一张张递来的提问纸,回答问题风趣幽默。这个把文学...

    17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作品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见到“普利茨克建筑奖”的新科状元王澍教授,朴素、淡然,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他自称是个智商不高的人,而且,在旁人看来,有点古怪。他说他读书那个年代,没人去图书馆时,他就一个人泡图书馆;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读书时,他就背着包,带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沈从文写过的地方,“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每个地方都走过。&rdq...

    2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靳尚谊:我是如何画彭丽媛的[图文]
    靳尚谊:我是如何画彭丽媛的[图文]

    《青年女歌手》创作背景:《塔吉克新娘》的完成标志着我运用古典形式,突出体积感的方法已初步达到西方造型体系的审美要求。但是,塔吉克新娘是塔吉克族,有欧洲人种的特点,面部线条的凸凹与西方人很像,表现西方古典美是自然的。而中国人面部线条比较平,在运用西方造型的明暗方法时不容易表现出造型的力度,那么在中国当代人物肖像中如何凸现体积感和层次感,这是我研究的新课题。为了尝试表现中国人物的特点,我准备画三张...

    109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复兴在一亩三分地里觅家园[图文]
    张复兴在一亩三分地里觅家园[图文]

    张复兴7月25日,“守望家山——张复兴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经典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复兴个人画作32幅。当日,张复兴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所创作的山水画是生活与心中酝酿的意境所结合而成的,描绘的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天地。京华时报记者杨菁本版图片均由经典美术馆提供■人物小传·张复兴1946年出生,系文化部中国画学会...

    20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黄永玉: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图文]
    黄永玉: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图文]

    黄永玉曾经自认为是左派,讽刺过张大千。多年之后,他对张大千的感觉是佩服:张大千像钢琴,完美、全面,而别人像小提琴、大提琴。(南方周末记者蒋彬/图)原标题:“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黄永玉九十说生说死黄永玉在万荷堂养了十来只狗,近十只猫,各自有名。一只叫“科学”的川东猎犬满院跑,另一只叫“民主”,因为好斗、爱咬同类,关进...

    114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打破疆界: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第14届OPEN行为艺术节[图文]
    打破疆界: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第14届OPEN行为艺术节[图文]

    掉队小组王秉复先生讲座第十四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于10月19日至20日在798艺术区空间站举行,付晓东、张海涛作为本届艺术节的策展人,共有来自国内外的近40位(组)艺术家参加了本次行为艺术节,今年艺术节侧重研究行为艺术跨界的可能性。“OPEN打开国际行为艺术节”是在中国的第一个也是历史最长的一个非官方的民间国际行为艺术节,Open行为艺术节已历经十三年,从至今艺术...

    171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国风——中国油画语言历史演进的深化与再造[图文]
    国风——中国油画语言历史演进的深化与再造[图文]

    作者尚辉但这百余年的中国油画,既是一个不断深入研习欧洲油画传统的过程,也是一个用油画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情感、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文形象、不断探求油画的东方文化审美品格的创造过程。中国油画语言,毫无疑问,一方面要在造型、色彩及表现形态等方面呈现出属于这种绘画媒材属性的艺术独特性,因而中国油画语言的历史演进必然会以欧洲原发油画的历史积淀与艺术传统为研习模仿的典范;另一方面则因民族审美心理、创作方法及价值...

    13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壹号收藏网记者和钟孺乾合影初识钟孺乾老师,是在他的《迹象境•钟孺乾小品画展》上,他是湖北极少数在80年代同时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料艺术家,他也是中国视觉艺术“迹象论”观念的开创者,“重彩写意”画风的代表画家,他认为“画就是力图在反复地自由挥写过程中生发出浑然的迹象。”这也成为日后钟氏理论的体系之...

    17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邓平祥:艺术批评需要严肃的态度[图文]
    邓平祥:艺术批评需要严肃的态度[图文]

    古希腊遗址上的中国思想者(油画)200×180厘米2011年邓平祥本报记者朱永安人物名片邓平祥,湖南宁乡人,1947年出生。国家一级美术师,1981年在中央美院油画进修班结业。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美协名誉副主席、湖南油画学会名誉顾问、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出版有《邓平祥油画集》、评论集《论第三代画家》、文化随笔《符号的欧洲》等。不久前,水天中、贾方舟、...

    35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潘建博作品解析——有意识性的笔墨表现[图文]
    潘建博作品解析——有意识性的笔墨表现[图文]

    潘建博虎丘“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董其昌《画旨》)。由于中国绘画的传统积淀,以及材料与工具的特性,造成了创造主体(画家)自觉的把握运用笔墨时与身外之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表象和具象的,而且是抽象的,是心象的差异。也就是个体精神与宇宙的差异,既认识上的差异,情感上的差异。如何实现统一,达到浑然一体,是当今中国...

    131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宋永进美术评奖,大多难以十全十美。是因为众口难调?是因为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因为评审导向偏离了学术的轨道?是因为某些评委根本不具备学术的资格?还是……不过,今年由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却在圈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意外的获奖喜讯不久前,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传报油画作品...

    19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蔡国强:用火药革艺术的命[图文]
    蔡国强:用火药革艺术的命[图文]

    本报记者于娜北京报道在洛杉矶当代美术馆外墙上,4万枚小火箭同时被点燃,连片的“啾啾”声惊天动地,在多哈美术馆外面,石油弹打到空中炸开,震撼的场面犹如地毯式轰炸。看过蔡国强爆破视频的人,都会为之兴奋、惊愕。而一年当中一半以上的时间,蔡国强都会在世界各地搞爆炸,他甚少时间在家。趁他回北京谈出版的机会,记者才见到了他,笔挺,平头,一身棕黄色军式制服,颇具时代感。曾经像&...

    110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文]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文]

    克劳德·莫奈麦田64.60×81.00cm画布油画1881年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造型艺术考察之旅,使我充分体验到现代绘画、雕塑为主的造型艺术日趋多样化。在国内时常听到艺术多元化的说法,其实“多元”的实质并不具备,但“多样”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并不想在二者之间作概念上的讨论,因为“多元”是哲学概念,而&...

    19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法家宋宝璋 古稀之年公园地书授人以技[图文]
    书法家宋宝璋 古稀之年公园地书授人以技[图文]

    书法家宋宝璋“练地书有四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广交朋友、提高技艺。”这是淄博市书法爱好者宋宝璋对地书的概括。宋大爷今年68岁,打小就爱好书法,退休后更是精于研究,练书法已有50个年头。对书法的热爱使宋老不仅在家练,出门也练,他从1998年开始练地书,由于天天出现在公园广场,过往行人都知道他,现在宋老已是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一提到他,见过的...

    173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