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严克勤:遇到一位好老师比一个好学校更重要[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小波 点击 :

严克勤,1956年8月出生,祖籍南通。国画家、文化学者。现任无锡广播电视台台长,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出版有《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卷)》、《严克勤水墨画选》等画集。著有《仙骨佛心——家具、紫砂及明清文人》等专著,主编出版有《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发现无锡》等专著及《风流千年——无锡籍著名画家、书法家》等大型画册。

严克勤:遇到一位好老师比一个好学校更重要 | 美术科普

严克勤画作

安琪:经历告诉我们,您和大多数1950年代生人一样,并没赶上好的读书环境,智慧启蒙之初的小学生涯是怎样度过的?

严克勤:说老实话,我这个人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因为文革开始的1966年时我刚好读三年级。学校停课闹革命了,父母也被打成走资派,关了起来,对年幼的我心灵上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那时候,唯一可以给我安慰的就是读书。无论拿到什么书,我都会没日没夜、如饥似渴地读,当时很多书是不允许看的,就偷偷摸摸地看,越是紧张越是兴奋,越是兴奋越想往下看。我记得1968年的岁末,我借到一本线装《石头记》,正好被从牛棚里放出来的父亲回来看到,立即没收了我的书,结果我发现他竟然自己也在偷偷地看。在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遇到过一批对我很好的老师,只要是上不重要的课,我总是溜之大吉,跑到图书馆让老师把我反锁在里面看书。无论是苏联的一系列名著像《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还是中国传统的三国、水浒、红楼梦等等,都是在那个时候读完的。记得当时借到一本《唐诗一百首》,如获至宝,赶紧回家誉抄,原诗用正楷摹,注解用自由体誊,我到现在还保留着这部手抄本。

安琪:记忆最深刻的老师有哪些?

严克勤: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我遇到过许多很好的老师。他们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自身处境艰难,但对我这样求知欲强的学生还是尽自己所能悉心呵护。像图书馆一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张老师,常常把我反锁在图书馆里,我才得以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中学时代的陈老师,在我插队下乡前的一天晚上,特地赶去我家,将一本《怀素千字文》拓本送给我。陈老师的其它藏书都被抄走烧光,唯有这本字贴藏在灶膛灰里才保存下来,此时却专程带来赠与我,还殷切嘱咐我下乡后用心临贴,莫忘学习。还有丁老师,他曾千里迢迢赶到我插队的地方,督促我莫忘学业,一定要有志于未来。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谓弥足珍贵。还有我因爱画而有缘结识无锡画家吴永康、尹光华等老师,吴永康是徐悲鸿的学生,尹光华则是秦古柳的学生。当时,他们结交了不少文化名流,像冯其庸、钱松岩、朱屹瞻等,年少时的我在边上听他们谈艺,耳濡目染,受益匪浅。特别是听冯其庸先生谈红楼,谈明清笔记文学,谈他几次去新疆寻找唐三藏取经之路的经历,谈他对汉碑的看法等等,至今记忆犹新。

安琪:一个人成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

严克勤:我认为都重要。选择好的学校,有一个好的学风、好的学习氛围当然很重要,但是遇到一位好老师比一个好学校更重要。此外,一个人的成才,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与人交往、向社会学习也很重要,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也是一位好老师。我小时候人家一直说我少年老成,我都是跟比我年长许多的人交往,这种与年长者的交往可以给我学校不能给我的东西。而现在的孩子,往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对社会的认知实在太少了,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会不适应,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安琪:父母在您成长过程中对您施过压吗?您对孩子施过压吗?

严克勤:我家里母亲负责子女的生活,父亲负责我们的教育。而我父亲是一位既“严”又“宽”的慈父,到现在85岁了,还要经常检查我一段时期以来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可算是真正的“管”到家了,但这种“管”不是采取向孩子施压的方式来实现的。我父亲是私塾先生出身,我小的时候常常给我开一些书单,都是些经典文学作品,让我背,当然也少不了那个时代的毛著“老三篇”。还让我从小练毛笔字,他在旧报纸上打上格子,然后督促我写。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自己也常常临帖。可能因为我是长子,我们兄弟姐妹三人中父亲对我的要求要高一些,而他的这些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让我终身受益。我赞赏父母用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施压,尤其现在的孩子脆弱而敏感,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安琪:如果您的孩子读书成绩不好,您会怎么样?

严克勤:我的儿子不是死读书的那一类,凭小聪明,成绩在班上不是很好,老师也常常会提一些意见。我对孩子总是以鼓励为主,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一百分、成绩没有拔尖等等从来没有苛求过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我更多地是注重对孩子综合素养的养成,如道德规范、人文学养、成和良好的性格培养。我觉得,孩子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积极开朗的性格获得好的分数重要得多。我认为,家庭教育要牢牢抓住孩子十二岁之前的这段时间。以我的孩子为例,在他十二岁之前,每逢寒暑假,我总是列出的一系列名著名篇让他阅读,还让他背诵唐宋经典散文,背的同时要理解,让他自己学会解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学会学习的方法。我曾经给儿子买过一本书叫《虚掩的门》,他非常喜欢,至今都会拿出来翻翻,这本书很值得让孩子读一读。让孩子早一点知道一点生活哲学。除此之外,我还注意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运动是培养孩子健康身心的基础。我还经常带孩子去北京、上海等地参观书画展,欣赏经典歌剧、话剧、音乐会等,父子之间还经常就此展开一些讨论。不管孩子能吸收多少,我相信,所做的这一切对孩子人文素养的养成一定是有益的。十二岁之前是父母给孩子灌输知识和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机,这个年龄以后,孩子的主观意识就逐渐增强了,学校、同学、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逐渐增强,这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不能太主观了,而是要转变为朋友式的启发和引导,很多事情要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

安琪:西安一大三学生开车撞人后看到被撞者没死,担心被讹,八刀捅死人家,律师说该生有可能被判死刑,您也曾当过大学教师,请您说说这个事件暴露了当前教育的什么问题?

严克勤:这是一个个别现象,形成这个现象可能有各种偶然的原因,这种现象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有可能发生。当然,这个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些缺失,但更多地要从社会层面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能仅仅归结为是学校教育的问题。

安琪:您觉得现在的老师辛苦,还是您那个时代的老师辛苦?

严克勤:我觉得现在的老师和我那个时代的老师各有各的“辛苦”。我那个时代的老师“辛苦”是因为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老师们的精神压力很大,现在的老师“辛苦”是因为没完没了的考分和录取率。两种“辛苦”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不可同日而语。

安琪:您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有何缺失?

严克勤:有一个现象值得教育部门关注,就是现在民国课本开始风靡。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到断货。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这是为什么?有一支专家团队,经过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着四大缺失,也就是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事实的缺失,照我说,还要加上一个最根本的缺失,就是文化的缺失。教育应该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就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太过功利化的课本和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已经让它的这个功能日趋减弱。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浓缩了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从文化底蕴来讲,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果说我们重“教”轻“文”,那么今天的所谓教学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人们之所以重新推崇这些老课本,正是因为回过头来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开始意识到我们在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或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国学经典中都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的东西。熟读经典,就等于是获得了一笔精神财富,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语文素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之,如何通过中小学教育很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安琪:东莞某学校让《三字经》走进小学课堂,您觉得这种模式有意义吗?值得推广吗?

严克勤: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可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值得推广。《三字经》是老祖宗留下的启蒙读物,宜读宜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常读常讲,适合儿童。老话说,树人先树德,《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启蒙读物都是很好的思想启蒙和道德规范教材。不止是这些,在台湾,《孟子》、《论语》等经典著作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当然,因为时代的关系,其中确有一些已经背离了当代社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但是这些通过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完全可以避免。

安琪:2009年三联书店出版了您的文化专著《仙骨佛心》,读之令人惊叹您广博的学识,说说您的阅读历史?哪些书对您影响最大?

严克勤:《仙骨佛心》从表面上看是讲明式家具、讲紫砂壶,其实是借着明式家具和紫砂壶这两个道具讲了以下四层意思,一是讲了明清知识分子闲适生活这个现象背后的中国文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二是讲了另一种形式的“美的历程”,是一部有关美学的书;三是让大家在品味形式美的同时理解其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四是启迪大家在紧张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偶尔学习一下明清文人的“放下”,从“放下”当中获得人生当中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十分难得的简约、朴素、达观之美。因为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的历程”,势必要讲到这两个“道具”形成的历史渊源、文化渊源、美学渊源,以及它们与园林、戏曲、绘画、书法、明清小品、诗词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文学艺术品之间的关系靠什么来打通呢,一定要熟读、消化、理解很多的书,要融会贯通,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为了写书而读书,而是在读了大量的书、有了很多的积累和感悟之后以一种不表达不足以为快的感觉去写书。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钱钟书先生关于“通感”的观点对我的启示,如果一定要说到哪部书对我的影响最大,那还是钱钟书的《管锥编》,里面所讲的“通感”可以使我们观察到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紫砂壶、明式家具看似并无关联,但一个“简”字可以把两者勾连起来,而这个“简”字又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宗教观、文史观、文学观互融共生。

安琪:陈丹青因为博士招生制度愤而辞职,同为画家,您认同他的激烈吗?

严克勤:我认为陈丹青辞职是对现代教育制度中某些不完善之处的反叛,我理解他,同时,我又不赞同他。选择离开谁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不留下来以一己之力去试图改变它?比如,就因为北京电影学院当初破格录取了张艺谋,才有了张艺谋的今天。如果陈丹青选择留在美术学院,他作为博士生导师,完全可以用他的实践、用他的影响力去改变某些东西,让更多张艺谋式的人才可以脱颖而出。采取回避是不可取的,勇于面对才值得赞赏。批评一种现象比较容易,改变一种现象要难得多;逃离一种现象比较容易,逆水行舟要难得多。

(本文刊登于《教师月刊》2011年3月号时有删节。)

相关文章

  • 盘点十类国际艺术大事件[图文]
    盘点十类国际艺术大事件[图文]

    回首2012,国际艺术圈经历了很多意外:多家博物馆被盗;名家画作惨遭破坏;各种赝品丑闻频频曝出;纽约艺术圈遭遇飓风“桑迪”;多位艺术圈名流相继离世;但同时,多个重量级个展与回顾展,以及精彩纷呈的艺博会,以及拍卖市场被刷新的多个纪录,还是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另外,多家画廊和艺术机构也都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即将跨入2013之际,99艺术...

    111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瑞田:诗情缭绕笔锋呼啸[图文]
    张瑞田:诗情缭绕笔锋呼啸[图文]

    李一诗跋释文齐白石长枪大戟世同惊,满纸天机逸态成。却笑老翁无计较,自高诗册掩书名。白石翁身世寒微,少以木作自给,初不甚识字。后得胡沁园识拔,始稍稍解书。晚岁自谓诗第一,其次则印,则书,则画,世不之信。观其自传,于毕生绘事、篆籀、诗文之嬗变记述綦详,独不及书,亦事之不可解者。察其书跡,从心之年面目方具,与暮齿尽变画法,同一机杼。白石之书固难胜其画其印,然情自心出,态随逸成,掇俗入古,以欹为正,...

    18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墨彩相辉映 书画两相宜[图文]
    墨彩相辉映 书画两相宜[图文]

    蔡华立藏民68×70cm蔡君华立,吉林磐石人也。上世纪80年代,华夏大地百业待兴,于书画一途亦然。华立性喜书画,又生逢其时可谓得天时;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为其艺术生涯之始可谓得地利;华立朴实敦厚,多得当代书画大家前辈赏识指点,可谓得人和。以华立之勤奋,又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终得丰硕回报。大凡中国书协、美协之展览,多能入展、获奖。作品多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碑林收录收藏。于...

    11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许江:难忘教诲[图文]

    赵无极在中国美院做教学示范赵无极先生是当代著名华裔法籍画家,是当今世界画坛很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他以中国人的胸怀,吸收民族传统之神韵,博采欧美绘画流派之精华,融汇东西方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世界艺坛的推崇和颂扬。1985年5月,赵无极先生应我们的邀请,来到他的母校——浙江美术学院。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有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教师和浙美部分师生27人...

    3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传统水墨画在当代的延伸[图文]
    传统水墨画在当代的延伸[图文]

    展望作品《假山石》■陈烨何为“新水墨”?虽然这个词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但却也越来越让人困惑,新水墨的范围和标准在不同的语境与场合中,其差异性实在太大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五四运动以来对于水墨画改革的讨论和实践上,当时的转型理念探索一直延续至今:立足传统的艺术框架,加入现代化的标准改造,例如将西方的艺术观念与方法引入水墨创作中去,这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主流...

    17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壹号收藏网记者和钟孺乾合影初识钟孺乾老师,是在他的《迹象境•钟孺乾小品画展》上,他是湖北极少数在80年代同时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料艺术家,他也是中国视觉艺术“迹象论”观念的开创者,“重彩写意”画风的代表画家,他认为“画就是力图在反复地自由挥写过程中生发出浑然的迹象。”这也成为日后钟氏理论的体系之...

    17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善本题跋真迹见古风[图文]
    善本题跋真迹见古风[图文]

    《周益文忠公集二百卷》(宋刻本宋周必大撰清翁同龢、潘祖荫跋)题跋书法纤毫毕现,版刻书影不失其真,总数达17册的《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既有书版书影的呈现,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书法文献鉴赏宝库。前不久,这套编纂多年的丛书在上海图书馆首发。以如此形式大规模地编纂出版一馆古籍题跋在大陆图书馆尚属首次。庐江刘氏远碧楼、吴江柳氏磨剑室、常熟翁氏等的藏书及各家精品几乎尽现其中。《會昌一品制集二十卷》(宋刻...

    9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禅之境——走进梁境峰的笔墨世界[图文]
    禅之境——走进梁境峰的笔墨世界[图文]

    梁境峰精心在一经在中国画的时空里,有形形色色的艺术殉道者,其中有不少的画家在通往自己的人生征途中,犹如苦行僧一样地修行,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生命形态,我认为,不管成功与顺逆,不管飙升或失落,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强烈或微弱地闪烁着生命之光,因为大家知道,他们的个性创作都是诞生在艰难和困苦的孕育中,无论顺产或是胎死腹中,或多或少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命个体之美,我们感恩地从其作品中,吸收过美的力量和能量。...

    140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谈麦罗武先生的艺术[图文]
    浅谈麦罗武先生的艺术[图文]

    麦罗武玉立72×72cm《千荷竞奏》是香港著名画家王无邪先生对麦罗武先生多采多姿的荷花作品的一个概括描述。如今,在香港画坛,只要提及麦罗武的名字,大家立即会联想到他那构图新颖、风姿卓绝而充满灵气的荷花作品。早在多年前,我就认识了麦罗武先生,当时知道他是一位成功的香港企业家,他凭着聪明才智、坚毅勤奋和诚信,白手兴家,打造出自己的事业王国,其奋斗史实属又一个典型的香港传奇;同时我亦知...

    8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民国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图文]

    郑小西的微雕浅刻艺术中国的竹刻艺术有多种流派,比如嘉定派、金陵派等,各流派风格不同,各有其妙。扬州的竹刻同样有自己的特点。竹刻中,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刮刻作画,如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有一种是在竹筠上刻字,字体小而微,讲求字体的书法韵味,扬州的竹刻艺人最擅长的是刻字。郑小西,就是扬州优秀竹刻艺人中的佼佼者。郑小西(1899—1950),字绍琴,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其父郑逸琴,名桐,...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文]
    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文]

    7月初,著名艺术家杨之光刚刚结束第四轮“杨之光传世作品全集作品征集”活动。上周,杨之光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儿童美术教育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大师或神童”,而是要用创意思维做主导。画画是手段,不要以为学美术就是学技能、追求美。为“失散的孩子”做DNA去年5月,杨之光通过女儿杨红的微博发布赝品信息,其中涉及17家...

    18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朱耷荷花水鸟图165.8×4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编者按:关于中国画创作方式的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画在近当代前进的步伐。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画在发展演变中,被赋予了沉重的精神寄托,甚至于有些时候,其自身技与艺的要求,被大而空的精神指向所替代,而中国画之“真”却少有人肯于直面正视。艺术是多元的,更是经得起争鸣的。困扰一定意义上也是前进的萌...

    14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玉平:没有比画画更好玩的事[图文]
    王玉平:没有比画画更好玩的事[图文]

    王玉平曾说:“我画画是由我生活的态度决定的”,而影响他生活态度的并非某位艺术家,而是张中行、汪曾祺两位作家。“我画画是为了好玩,如果有一天我找着一个比画画还好玩的事儿,那我就不干这个了。”但现在,他还没找到一件比画画更好玩的事!我问王玉平如果不画画你会干什么?他绕过这个问题,给我讲了个他曾经做的梦:“有一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进了监狱,我...

    4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图文]

    李洪涛《谧》系列之四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

    192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图片资料一位重量级美国批评家近日炮轰当代艺术界,称任何人只要“看过蝙蝠侠漫画”就足以在艺术界任职。戴夫·希基是一位策展人、教授以及一位以捍卫美的激情洋溢的散文集《看不见的龙》和一系列文化批评文章而著称的作家。他正远离被他称为僵化、自我崇拜和被一群对自己所行之事毫无敬意的富有的收藏者们绑票了的艺术界。“他们从事对冲基金业务,所以他们把赚取的暴力...

    39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