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谧》系列之四
徐累《向达芬奇致敬——天花》
近几年,“新工笔”一词从美术界众多新生概念之中脱颖而出。如今,拥有成熟体系、大批艺术家的“新工笔”成为市场新宠,甚至出现精品一画难求的局面。从中国嘉德2012年首次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新工笔”代表人物朱伟、徐累等艺术家的作品高价成交更是让不少艺术市场观察者断言——“新工笔”行情将持续看涨。
“新工笔”“新”在何处?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工笔画达到鼎盛,《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许多留世画作成了标榜史册的作品。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涌入,这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与过去的工笔仕女、花鸟已不同,从语言、题材、观念上开始变化。
目前我们所说的“新工笔”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艺术评论家杭春晓发表文章《灰色的影调》,在“新锐工笔”的概念基础上提炼出“新工笔画”。“新锐工笔”是杭春晓2005年举办的“新锐工笔五人展”,参展画家为徐累、崔进、张见、高茜、雷苗。这次展览主要注重“有意味的形式”。
随着学术梳理的深入,“新工笔”概念逐渐成型。正如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平所说,“新工笔”是当代中国画的新现象,其特点主要有两点:首先它倾向于工笔的表现手法,“新”中包含着变化,虽由传统演绎而来,但都是地道的新绘画;其次,它是当代工笔绘画的代名词,传统的技法加上当代的观念,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了距离。
“新工笔”主要代表人物、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张见认为,“新工笔”根本上是“观念先行”,并非自然主义,画鸟即为了表现鸟的美感、生命力,显然“新工笔”这批画家从观念的意义上讲是反自然主义的;另一方面的“新”在于技法的拓展。在诉说观念为主旨的前提下,工笔绘画的质感并没有降低,甚至要求更高。
艺术家徐华翎认为“新工笔”主要“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思想法,即观念上的转变;二是视觉上,即图像、审美趣味的变化。
“新工笔”后劲十足
提及“新工笔”的市场行情,首先应将其所属大环境,整个工笔画的市场略做分析。事实上,艺术品市场真正开始关注当代工笔画,还是近几年的事,但其价格的涨势有目共睹。其中,何家英作为当代著名中青年工笔人物画家,一直是艺术与市场双赢的代表,其作品总体成交率在85%以上。从拍卖市场来看,2005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首次推出的中国当代书画拍卖专场成交率达100%,总额达1963.9万元。随后不少拍卖公司都陆续推出了当代水墨专场或专题,而在这当中,工笔画所占比重连年增长。
“新工笔”的不断成熟孕育了一批庞大的创作队伍,他们创作出众多的精品佳作,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亮点不断,最近几年来,年轻工笔画家的作品不断出现在拍卖场,价格节节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5月嘉德“水墨新世界”专场中,徐累的作品《夜中昼》以149.5万元的高价荣登榜首;郝量的《折射》以52.9万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首次推出名为“中国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的夜场拍卖,其中包括年轻工笔画家曾建勇、杭春晖、陈林等人的作品;在随后的北京匡时秋拍中,也首次推出“当代书画专场”,其中包括张见、高茜、雷苗、彭薇、郝量、徐华翎等年轻新锐工笔画家的作品,且全部成交。
2013年保利香港秋拍中,朱伟的《水墨研究课徒系列》估价160万港元,最终以747万港元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新工笔”代表人物之一徐累的《龙马会》也以281.75万港元被一位古画收藏家竞得,而他的作品《向达芬奇致敬——天花》在2013年保利春拍中以402.5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其个人拍卖作品成交纪录。
此后出现在拍卖场的“新工笔”作品不断增多,呈现历年上涨的态势,“新工笔”画家作品的上拍数量、成交率、成交额都持续上升,最近两年,一些“新工笔”画家的作品更是出现一纸难求的局面。
从拍卖市场到画廊、美术馆,“新工笔”正以其新颖的画风、成熟的体系、庞大的队伍逐渐在艺术市场中占有主要份额,成为市场新宠。但实际上,“新工笔”代表人物之一李洪涛表示,在当代工笔画价格整体走高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可以发掘、尚未完全开发的空间,并会持续保持上涨的良好态势。
“新工笔”前景如何?
有一种观点:“新工笔”价格上涨与近现代工笔画价格持续走高密切相关,而近现代工笔画的高价与如今近现代书画在市场上唱主角的大势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张大千、齐白石等近现代写意派画家作品价格高涨的带动下,同时期的其他画家作品价格也有所提升。
对此,艺术家李洪涛表示,“新工笔”价格高走不排斥有上述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新工笔”作品自身的魅力所然。中青年工笔画家正处于创作精力旺盛的阶段,其内容和技法上都对传统有所突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也最容易出精品。因此,从整个当代书画市场的行情来看,年轻工笔画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是吻合的。目前,关于“新工笔”价格上涨的原因可总结如下:
李洪涛认为“成本论”占主要因素,包括自身素质、时间、财力的成本。他表示,相比写意画,“新工笔”作品创作周期长,笔法、功力要求高,财力消费高,这些都影响了这一“产品”的产出成本,所以其市场往往供不应求。即便创作周期没有赶上涨势最快的时期,“新工笔”画也十分“保值”,获得的长期“回报”也会相对可观。
其次,李洪涛认为市场价位的横纵向比较决定了“新工笔”价格看涨。“新工笔”画作与同等年龄、资历的油画相比价格还处于洼地。所以“新工笔”作为工笔画中新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潜在升值空间,这也是收藏家比较关注它的原因之一。
再次,业内人士认为,“新工笔”精致、典雅的审美趣味更符合当代审美。“新工笔”画家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人,基本上和许多收藏家是同一个时代的,他们在技法和形式上敢于突破,擅于对内心的表达,反映人们熟悉的社会现象、社会状况,所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出自专业院校,拥有深厚艺术功底的“新工笔”画家更呈现出稳定的事业发展走向。目前“新工笔”的学术储备和作品积累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其整体价位较为理性,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
以上众多原因促使了“新工笔”越来越受投资者和藏家的关注,特别是部分名家精品,一直是高端市场的主角,有些名家甚至一画难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将来这些艺术家会将当代工笔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怎样,正如曾健勇所言,市场虽有起落,但艺术会持续。时下热炒的“新工笔”虽然与传统走的是不同道路,但仍会延续下去,成为水墨、工笔传统的一个重要的支脉。北京商报记者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