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演出暂停艺术教育不停[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抗抗 点击 :

上海大剧院大修前开放参观第三天人次破万

演出暂停艺术教育不停 | 艺术美文

参观者站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可以观赏观众席全貌。透明盒子中放置的是大剧院的内部结构模型。

上海市的文化地标上海大剧院即将面临15年来首次大修。3月4日起,大剧院对公众开放免费参观10天,以期让更多观众走进大剧院。开放参观三天以来,市民反响热烈,在发布消息时,大剧院限定每日参观人数为800人,结果第一天参观人数近5000人次,第二天达到9721人次,昨天更是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500人次,火爆人气令大剧院有些“措手不及”。

近年来,上海多个公共文化场馆设立的免费开放日或免费讲座,中老年人均成为参与这些公共活动的“主力军”,大剧院的开放参观也不例外。昨日,早报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参观者中绝大多数人15年来从未进过剧院。此次开放参观反映出大批市民的文化需求,大剧院方面透露重开后(预计修整10个月)将设立定期的免费开放日。

剧院变巨大“照相馆”

大剧院上午对预约团体开放,下午接待散客。而中午11点就开始有散客在剧院外排队。比起前两日几乎绕剧院一周的“长龙”,昨日的人流量虽然增多,但工作人员有了前两日的经验,及时疏导,基本上能够让来访者随到随进,全天进出人流络绎不绝。

进入剧场前,每位到场者可先在票房处领取一套大剧院纪念明信片,而进入剧场正厅后,大堂中央一棵排满大剧院建院至今15年来的精选演出海报的“圣诞树”十分吸引眼球。广播中循环播放包括剧院历史、建筑结构、设计内涵在内的剧院介绍:“大堂地面的拼花形似钢琴的琴键”、“楼上往下俯瞰,能看到中央图案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现眼睛和耳朵”、“主剧场两层墙体间填充有15厘米的泡沫隔音层”、“放射型的台口如一个巨大的号筒,保证声响能最好地反射并导向观众席”、“舞台平移速度是0.3米/秒、吊杆运行速度为1.08米/秒”等平常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均在广播的讲解中一一被揭秘。观众排队参观观众厅,从观众席一路经工作人员指引走上长宽舞台,也令不少参观者感叹“原来舞台全貌如此之大,内藏乾坤”。剧院二楼的左侧一角,电视机中播放着大剧院开幕15年来精彩的演出回顾。

平常演出时“场内禁止摄影摄像”的剧场这几日成了一个巨大的“照相馆”,从各色手机到专业单反,几乎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中老年人都热情高涨地在此拍照合影留念。大批的人流从观众厅的一侧入口进入,顺时针走一圈拍照后,从另一个入口涌出。尽管剧院方面强调“参观后避免逗留”,并在参观须知中注明“剧场内谢绝食品饮料”,成群结伴而来“歇脚”的老年人依然占满了剧院中所有能够坐的沙发、座椅以及窗台;而快餐、饼干、土司面包、大瓶的饮料等与剧院环境格格不入的食物也颇煞风景。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第一天还没有这种情况,第二、第三天愈演愈烈,这一点他们事先也没料到。而由于人数过多,也管不过来,只好放任。幸而最后大多数的垃圾会被收拾干净,但剧院还是不提倡这样的行为。

大剧院刚建成之初,曾与周边的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三馆联动”,50元一张的通票可以参观三个场馆。近年来,博物馆与美术馆相继免费开放,大剧院虽没有销售参观门票,但少有开放免费参观。上海大剧院艺术顾问钱世锦告诉早报记者,人流量大,其实对剧院建筑本身是有一定的伤害的,而且“好事难做”,很多事情需要剧院方和观众双方共同努力,如果观众能够严于律己,剧院会更乐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与观众良性互动。

大多参观者首入大剧院

早报记者在采访现场随机访问了十几个前来参观的老年人,无一例外地被告知,这是他们首次走进上海大剧院。一位老伯告诉早报记者,一直知道这个地方,但从来没有进来过,因为觉得大剧院是非常高端的场所,“我听说票价都是上千的,我们小老百姓的退休工资看不起。”而其他受访者也均表示,票价高是他们未能走进大剧院观看演出的最主要原因。记者问及是否知道大剧院也有低价的公益场演出,且每场演出都设有一定比例当场发售的公益票,他们表示知道一些,但一位姓李的老伯告诉记者,“数量少,要排很长时间队,精力吃不消;而且很多低价票都提前在网上就卖光了,我们又不像年轻人会电脑。”不过几位受访者均表示,通过这次的参观,对剧院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后也会考虑买票进剧院来看演出。

对于票价过高的问题,钱世锦表示:“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做公益票,至于整体的票价,演出的成本摆在那里,不可能便宜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一人一张凭证件出售的公益票最利于“实名制”与“保障公平”,“起初公益票往往都被黄牛买走,又被拿去高价炒卖;而且确实有一些人买了低价的公益票再转卖给黄牛,因此我们也必须控制公益票的比例。”

艺术课堂将走出剧院

此次大批的观众走进剧场,不失为一个开展艺术教育的机会,钱世锦告诉早报记者,艺术教育是大剧院一直在做的事情,并不急于这一时。此次的开放参观纯粹是希望在大修前让大剧院再有一次对外“展示”的机会,如果在内部安排课程,会导致参观人员的滞留,不利于疏导管理。而在大剧院接下来10个月的大修期间,大剧院所有的演出暂停,但艺术教育仍会继续。

“我们计划今年让‘艺术课堂’的品牌走出剧院,走进社区和学校,向更多的居民和学生普及艺术知识。”钱世锦说,以往大剧院的艺术课堂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一部分是与大剧院所上演内容相对应的艺术导赏,另一部分则是“如何欣赏芭蕾”、“交响乐团的组成”等基础艺术知识的普及。在大修期间,艺术教育的内容可能会更多围绕后者展开。不过具体课程内容目前仍在安排。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文化广场都将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定为免费开放日,并安排了开放排练、公益讲座或影像资料放映等相关的活动,国家大剧院则是将每年的12月22日定为免费开放日。鉴于此次对公众开放的经验,钱世锦透露,上海大剧院重开后将会定期开设常态化“开放日”。

相关文章

  •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当代艺术品被保安当做垃圾扔掉引争论[图文]

    被扔掉的当代艺术品。劳动节假日的最后一天,这场“物质内外的当代艺术开放展”在时尚天河商业城如此喧哗的展场开幕。开展日期和展场都可以用“热闹”二字来形容。这样的展示形式与展览策划的本意正好相得益彰,丰富的物质世界在开展时刻呈现出另一种能量,从而更加反衬出对精神世界的反思诉求。在展览中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据策展人世宾透露:27日下午布展,约3点多钟...

    183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古扇“便面”特定形制:方不应矩圆不中规[图文]
    中国古扇“便面”特定形制:方不应矩圆不中规[图文]

    文物图像命名,常有不同意见。同一幅图像,不同的眼睛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即使看到同样的东西,不同的表述,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当然,根本的差异,还在于看到的东西不同。理论探讨,可能乏味。因此,想以“便面”辨识为例,兼谈文物图像命名。“便面”是中国古扇的通称,又是某种古扇的专称。随便上网查询,都可以下载如下资料: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汉书&mi...

    166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文]

    搜尽奇峰图作者:逍遥堂主人当傅抱石还叫傅瑞麟的时候,他爱上了石涛。那一年,他18岁,刚刚初小毕业升入江西第一师范,他因此而给自己改名傅抱石。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改名了,10岁那年,他就将本名“长生”改成了“瑞麟”。不过,他为世人所知的还是18岁的这次更名。我曾仔细考据过傅抱石更名的原由。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自年轻时便心仪屈子品德情操,崇仰...

    21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规避叙事,用身体破坏并寻找[图文]
    规避叙事,用身体破坏并寻找[图文]

    ■现代舞《重置》将在京首演■早报专访其创作者、藏族编舞家桑吉加桑吉加1974年出生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朋友私下叫他小名桑巴。12岁时,被挑选至中央民族大学学民族舞,19岁加入广东现代舞团。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赴纽约学习编舞。2002年,跟随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现代舞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威廉·福赛斯学习舞蹈。他曾编排过《无以名状》、《前定的暗色》两部标志性作品...

    5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留苏热潮与新中国美术[图文]

    全山石小提琴手77×59cm油画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祖国的美术事业,当时国家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针政策。从1953年开始派学生到苏联学习,1955年又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办油画训练班,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自1953年至1965年间,由文化部、教育部派往苏联的美术专业(包括绘画、雕刻、美术史论、戏剧与电影舞台美术等)留学生...

    76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羽佳:游走中的钢琴家[图文]
    王羽佳:游走中的钢琴家[图文]

    王羽佳最初回到中国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郎朗师妹”的称呼来叫她,虽然与郎朗同出一个师门,可是王羽佳对这种称呼毫不感冒。她只是淡漠地解释:我和他不一样,我练琴不是被迫的。王羽佳独奏专辑封面《幻想曲》现在没有人用这种称呼去打扰她了。作为一个游走在世界各地的年轻钢琴家,人们现在感兴趣的是她的演奏计划,她合作的大师,以及她究竟什么时候会谈恋爱,最后一项是针对明星的,不过她确实...

    73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文]

    何家英简介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由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谈创作建党90周年的纪念展中展出了何家英新作《杨开慧》。何家英说,他...

    11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似鸡窝:建筑东施的丑陋策略[图文]

    合肥美术馆在这个后现代传播的时代里,绝对会印证马克斯韦尔的那句名言:让人们谈论到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东施效颦的古训看来要被重新定义了。新近落成的合肥美术馆,就在文化建筑这个公共领域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当代版本的“东施喜剧”,看看它的样子吧,这个所谓的美术馆(由合肥当代创新展示馆更名而来)自命为鸟巢,我倒认为那是对鸟巢或是鸡窝的一种不敬,也是对仿生学建筑的一种戏弄,...

    3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图文]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图文]

    萧海春作品《易安居士图》李荣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数年前,在沪上某小拍卖会预展上,友人拉我,暗指一幅人物画:好东西,估计没人识货。我细瞧是六尺整张人物画,精裱立轴,画中女子端坐出头高椅,鬓发后系,面目开相美且饱满,双眸含烟迷蒙带愁,点唇似辩欲诉,手持诗卷,身旁置线装书稿,衣着宽袍,线条纯中锋,勾勒精准、遒健、干净,淡着色;画者落小篆款:海春作,盖“萧海春”白文缪篆印;...

    37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伊琍画油画获赞 油画易入门吗[图文]
    马伊琍画油画获赞 油画易入门吗[图文]

    马伊琍:我的第一张油画近日电视明星“马司令”马伊琍在微博晒出自己的首张油画作品,并称“我的第一张油画”———油画内容为五只鸭梨,画面冷暖色调分明,阴影画得也有模有样。作品一晒出引来网友点赞。其实喜欢画画的明星实在太多了,陈道明、朱军、倪萍、孙俪、李嘉欣、周慧敏、张柏芝、徐静蕾……掰...

    49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给当代艺术加点儿音乐[图文]

    比格斯作品《盛放》文艺不分家,从路易奇·罗索洛到约翰·凯奇,音乐与艺术的跨界历史源远流长。而今的艺术家们同样利用音乐为自己的作品增添魅力、丰富形态,或者,圆自己的音乐梦想。从原始的巫咒,到婉转的歌剧,乃至街头的节拍,他们利用音乐的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这将是创意无穷的时刻。”肖恩·比德尔如是说。卡蜜儿·亨罗特的作...

    19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版画传统展示模式难奏效
    版画传统展示模式难奏效

    徐冰作品《鬼打墙》版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最早的版画雏形可以追溯到汉代,但早期的版画都是复制版画,大多与文字、书籍印刷有关,是作为书籍的插图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版画在中国出现不过百年的历史,真正繁荣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初木刻版画的兴起,因此中国的版画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对于版画的展示就不能是简单的作品加标签这样单一的呈现,现在的展览很多,但大多数的展览在开幕式当天非常的热闹,...

    9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徐子林最近几年北京艺术区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和舆论话题已经多次夺人眼球挑拨人们的神经了。从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到798艺术区;从艺术区开创元老纷纷被挤兑出走到各色商贩蜂拥而至;从正阳艺术区的拆迁维权到798将建成世界上最大水上游乐园……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都专版专题开始讨论艺术区何去何从,众艺术人士则或义愤填膺,怒斥奸商兔死狗烹;或无奈叹息,诉说无知政府流氓当道;或恐慌...

    87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美女人体画混搭宋徽宗名画被指低俗[图文]
    美女人体画混搭宋徽宗名画被指低俗[图文]

    .weiboListBox{padding:010px015px;border:1pxsolid#ccc;margin-top:10px;background-color:#fff;}.weiboListBoxp{font-size:12px;line-height:20px;}.weiboListBoxlabel{width:auto;height:auto;margin...

    88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贾方舟:写实主义在当代的可能性[图文]
    贾方舟:写实主义在当代的可能性[图文]

    西藏组画(进城)油画1980年78cm×52cm陈丹青中国的写实绘画在它一个世纪的经历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其在本体意义上的建构逐渐接近西方水准,但它也先后经历两次“陷落”——一度成为意识形态的驯服工具,又转而在市场中成为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宠儿。它不仅在这两个重创中迷失自我,更具悲剧意味的是,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写实艺术早已是一个不再被...

    13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