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羊驼 点击 :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 | 美术常识

张德林作品

对张德林老师的采访,在国家大剧院后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展开。我面前的这位中年书法家,神清气朗,谈起书法艺术时眼中便瞬间流露出喜悦的目光。半天的交谈后,我清楚地感知到,这是一位真正把书法融入了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

与许多书香门第、家有师承的书画家不同,张德林出身于安徽来安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没有人与书法艺术有过任何渊源。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子弟,凭借着对于书法的赤诚与热爱,一步步开拓出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现在的张德林,有着多重身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沈鹏工作室助教、北京国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但他依旧谦和豪爽,丝毫没有一些艺术家身上能见到的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

60年代出生的张德林,最初的艺术启蒙源于小学三年级时的书法课,尽管家里并没有人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但他对于书法却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书法课上的描红从来都是成绩最好的,他说自己“拿起毛笔就开心,写字的时候有非常快乐的感觉”。

正是出于这种对书法由衷的喜爱之情,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即便是在当年高考失利,不得不回家务农的特殊时期。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一本名为《上海书法杂志》的刊物给了张德林很多帮助,他开始对照其上学帖临摹,进步很快。八十年代初期,张德林更多地接触到家乡当地的一些书法家,其中有一位吕雪冰先生给他的帮助最大,可谓他的良师益友。吕雪冰比他年长十多岁,在两人的交往中,张德林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通过其介绍,逐步认识了书法界的一些朋友,便慢慢融入了这个圈子。

1983到1986年这三年的时间,用张德林自己的话描述,是“写字很疯的三年”,每天练习书法至少10个小时以上,重点临摹隶书的《石门颂》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他说:“我拿到毛笔就很开心,能很快地安静下来。当时心里还有一个念头,因为没考上大学,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而写字又是我从小的热爱,所以这一段时间是我写字写得特别用心特别着迷的时期。”

当时的物质条件很差,为了节省纸张钱,朋友送给张德林一块30多公分的方砖,他就每天在上面用水写,后来在家里的水泥地上写。随后张德林的经历更加丰富多彩,凭着艺术天分,他还曾经一度进入当地的县剧团、歌舞团担任演员和艺术指导的工作。结婚生子后,为了更好地保障家人的生活,张德林于1994年开始自己创业。但这期间,不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他一直没有放弃书法的学习,对书法的热爱已经植根于血液中,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东西,他都会与书法自动地产生关联,例如在哪里看到好的书法楹联,手指在衣兜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刻划。也就是在这期间,张德林还有幸成为了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惇先生的学生,并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书艺大进。

随着个体企业的发展,张德林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起来,而且这期间也陆续在一些全国性的书法比赛中获奖。当地领导很重视他这样的儒商,推选他担任县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和工商联副会长等职。张德林说,这段经历让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了提升,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加强烈,眼界也更加开阔。2004年至2007年他逐渐把工作重心从商业转向一直热爱的艺术,由他牵头举办了三年多艺术沙龙的雅集活动,三四十人每两周聚会一次,带上各自的临摹及创作作品,然后大家再一起观摩学习,同时挑毛病、找问题,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共同进步。

2007年,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更大成就,张德林进京求学,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让他受益匪浅的德高望重、艺术造诣深厚的导师——张荣庆、曾来德、沈鹏等。问及张德林这些导师给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他是这样回答的:“这几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注重传统,深入传统,学习传统。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走入了一个误区,过早地树立自己的个人面目,忘记了最传统的东西才是最经典的,他们都强调学习书法一定要不断地回到经典中去挖掘去寻找。”

对经典颇为推崇的张德林,历史上最欣赏的书法家是魏晋时期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和唐代的孙过庭。他认为,就像启功评价魏晋时期的诗歌是“长出来的”一样,魏晋时期的书法也是自然生发出来的,《兰亭序》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所以是中国书法界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孙过庭的《书谱》则从书论角度,对后世在书法研究和书法鉴赏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事书法学习创作三十余年来,张德林“帖学一路”,对唐宋元明清和二王的经典作品都进行过几十遍上百遍的临摹和研究。他的老师张荣庆先生也曾评价过他在钻研书法艺术上非常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路走来张德林也收获颇多,各种字体的作品都上过全国性的书法大展。而现在,他依旧希望自己把各种书体的学习做实做好,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他的作品风格从2011年举办的《抄经展》后有个分水岭,以前的创作过程中,张德林注重的是书法的展现性,而在这次抄经的过程中,早已信奉佛教的他,开始更加注重作品中平静心性的流淌。而对其之后的作品,众人也都评价说多了些许禅意。

近几年来中国拍卖市场上屡屡出现天价书画作品,张德林认为,这是一个利大于弊的现象。这样一方面会激发艺术工作者的信心,让其更具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作品价值的提升对艺术家生活的改善也会起到积极作用,在没有生活压力、比较闲适放松的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好作品。与此同时,可能产生的弊端就是会让艺术家过度注重包装和宣传,但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都有,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最终能说话的还是艺术作品的本身,无论如何包装,作品的厚重感如果不够,慢慢还是会被历史淘汰的。“整个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浮华的表象都是暂时的”,张德林的这句话,颇有几分哲理和禅意。

近几年张德林的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今年还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字号的北京饭店谭家菜收藏。谈起此次机缘,他表示这要感谢北京昆艺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总裁陈博君(微博)。陈总是他进京后结识的好友之一,同时也是谭家菜的艺术顾问,正是由于陈总的举荐,促成了自己此次与百年老字号艺术方面的合作。

作为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沈鹏工作室的助教,张德林很欣赏沈老十六字的治学方针: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说到底,无论书法还是绘画,到最后讲究的都是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历史上能成为大家的,无不是“艺道”双修的人。对此曾来德先生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一个大匠人加上半个哲人。”

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有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在张德林的眼中,沈老是做到了这一点: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和修为,获得了对书法最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把握。学艺路上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张德林,用他手中的毛笔和心中的热情不倦地书写着,期待着自己“人书俱老”的那一天。

艺术家简介:

张德林,又名得灵,号净圆,慧林居士,别署百荷堂主。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来安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北京国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尚》杂志执行主编,《佛光诗书画》副总编辑。曾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教。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大展,及其他各类全国性大展并有获奖。2010年6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醉翁遗韵》张德林书法展,2011年10月在北京三品美术馆举办“瀞水流深”张德林抄经书法展。出版有《张德林书法集》,《张德林抄经书法集》,《张德林对联集》,《张德林楷书金刚经》等。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 | 美术常识

张德林在现场进行书法创作

相关文章

  • 胡宝利:李德哲三独艺术观[图文]
    胡宝利:李德哲三独艺术观[图文]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主任、美协理事胡宝利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今天,我很高兴参加李德哲先生的画展,并在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故乡周口,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氛围。为此,我要感谢周口,感谢周口的文化,感谢老子故乡博大的哲学气场。李德哲先生是从河南周口走出来的青年画家,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走出星辰走出梦》、《飞翔的眼睛》两部诗集,在校园诗坛上引起震动,获得&l...

    55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大数据能否带给电影新机遇?业内称扼杀艺术家才华[图文]
    大数据能否带给电影新机遇?业内称扼杀艺术家才华[图文]

    漫画/李嘉记者周南焱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源于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概念今年以来在影视行业迅速升温。特别是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运用大数据投拍的电视剧《纸牌屋》大获市场成功,更是让全球影视界对大数据的运用刮目相看。这个海外成功的案例,对中国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电影创作本身,甚至传统院线发行是个刺激。在刚刚过去的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72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无极是否被人为捧得过高[图文]
    赵无极是否被人为捧得过高[图文]

    赵无极早年作品赵无极被人为捧得过高了。热捧者大多从赵无极作品价格来论证其艺术价值,而未见可信服的学术论证过程。更普遍的误区是把赵无极的印象派山水当作抽象画来误读,从而将赵定位为“抽象大师”。而赵无极的印象派山水似乎是“山寨”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保罗·克利作品“乏味的克利”自从1951年赵无极去瑞士见到克...

    30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专访刘小东:活生生的生命是怎么滚过来的[图文]
    专访刘小东:活生生的生命是怎么滚过来的[图文]

    1993年,刘小东、喻红结婚,倪军拍摄刘小东的30年影像展是从夫人喻红开始的。1984年,他们都准备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刘小东用25元钱从同学手里买了一架苏联产的小相机。他们在北戴河拍了一些照片,要么对焦不准、要么过曝、要么漏光,但对刘小东来说是强烈的记忆—那时候他已经喜欢喻红很久,搞不清两人算不算是在谈恋爱。后来他购置了一台海鸥单反,用了很多年,再后来,数码时代来临时他也抛弃了胶片...

    103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黑龙江漫画创作日渐低迷[图文]
    黑龙江漫画创作日渐低迷[图文]

    图为王俊平漫画《如此关注》。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黑龙江漫画会,后改名为黑龙江美协漫画专业委员会,由王大壮等一批老漫画家发起并组建,是全国成立较早的漫画组织之一。三十载的风风雨雨,她历经辉煌鼎盛,曾经人才济济;而今却日渐低迷,创作群体萎缩,高质量作品难产,失去了往昔的犀利与风采。曾经人才辈出精品纷呈黑龙江漫画会建会初期成员不到20人。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省漫画会主张大力开展群众性业余...

    69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有连环画创作经验的人更能做到厚积薄发[图文]
    有连环画创作经验的人更能做到厚积薄发[图文]

    詹忠效弧光闪闪程十发大人国知名画家、“詹衣描”詹忠效:头发乌黑,一架黑色细框眼镜,蓝白条纹相间的衬衣,笔直的裤子,一双黑色的皮鞋。这是詹忠效一贯的行头,整饬有度、一丝不苟。如果再去看他的连环画作品,那种精细谨严的线描功夫也果真印证了“画如其人”。作为广东连环画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早在四十年前,詹忠效就靠连环画誉满神州。但现在,他并不愿意去翻&...

    110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从细节中洞悉80年代的媒体与文化[图文]
    从细节中洞悉80年代的媒体与文化[图文]

    ■著名媒体人、作家李辉做客“东方历史讲堂”■重温上世纪80年代“那一段如火的年华”李辉,1956年生于湖北,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在《北京晚报》、《人民日报》工作。主要作品有《萧乾传》、《沈从文与丁玲》、《巴金传》、《黄苗子与郁风》、《传奇黄永玉》、《沧桑看云》等传记与随笔集。1987年前后李辉(左)看望冰心(右)上世纪80年代初李辉(右...

    1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比醒来更让人迷醉[图文]

    睡着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是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他来到这个世界,只度过了三十二年的短暂光阴,不幸死于鼠疫。乔尔乔内留下的作品不多,可以肯定为真迹的只有六件。然而,对威尼斯画派,对世界美术史而言,乔尔乔内的名字是辉煌的、不朽的代称!《睡着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的巅峰之作,但这幅画没有完成他就过世了,背景的风景部分是另一位大师,也就是乔尔乔内的师弟提香续完的。或许受了这幅画的影响,提香后...

    193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新水墨:何处求新
    新水墨:何处求新

    空城记(水墨)徐累盛葳如果说新时期的“新水墨”有一种共同点,那么就是排除了前述传统文人画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蒋徐体系”的写实中国画。在对其边界缺乏共识,对时间节点不预设的前提下,“新水墨”只能是一个临时性的方案。新水墨之新,不应是题材之新、手法之新、图像之新,而应是观念之新、哲学之新。对于任何一个艺术评论家而言,谈论&l...

    194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年说马画马[图文]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的食草动物,起源于5千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早期北美大陆的热带丛林,最早的始马只有狐狸那么大,背部拱起,前肢4趾、后肢3趾着地,牙齿简单,以树叶、浆果为食。此后的2千万年变化不大,直至中新世,气候变干燥,大陆草原化,在选择压力下,始马的体型结构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千5百万年前中新世出现的草原古马,身材变大,四肢变长,前后肢都只有3趾,但仅中趾趾尖着地,侧趾退化。...

    135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国画不当代何谈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国画不当代何谈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吴冠中-秋声赋-百雅轩珂罗版画(原作水墨、宣纸)-60x124cm-2007事件背景:2011年由项丽萍策划的《笔墨终结之后:中国式风景》艺术展被《国家美术》杂志2012年1月刊评为2011年度“十佳”展览之一。《笔墨终结之后:中国式风景》2011年9月8日在苏州本色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有15位参展艺术家,上至已经作古的郎静山、吴冠中,中到尚扬、申凡、夏小万,下至未...

    17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图文]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图文]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蒋喜先生蒋喜先生作为活动主办方代表(右一)与获奖学生合影留念谈及创新,在当今的玉雕创作中,作品创意与设计、传承与创新一直是玉石雕刻的核心内容。而怎样使传统的制作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也成为众多玉雕从业者们所面临的挥之不去的困扰与难题。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蒋喜先生创造性地将现代创意设计与传统玉雕手工艺制作相结合,首次开行业先河...

    6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文]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文]

    张堃(右)在指导组员练习仪态手势。前天8:40,虽然距离天津博物馆开馆还有20分钟,但门口等待进场的参观者已经排起了长龙。试开放两周以来,天博每天普遍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而首个周日竟高达9500人次。因此上周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可能再次出现的游客高峰,记者也跟随天博的讲解员,感受他们在博物馆工作的一天。早间必修课口腔体操8:40,天博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点名后,穿...

    11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图文]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图文]

    皮影的流派与收藏特约撰稿人牛双跃本报记者肖鸿皮影,即皮影戏所用皮制的人物、动植物及各种衬景的平面艺术形象。皮影是演出皮影戏的用具,又是可以独立欣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民间美术品。皮影最初用厚纸雕刻,以后普遍采用驴皮、牛皮或羊皮,经过削制刮平,根据角色和衬景的需要设计,经过雕簇、敷色、烫平、装订、罩油等工序完成,风格类似民意剪纸。南宋耐得翁《都城红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

    142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争议性雕塑推进城市的价值观?[图文]
    争议性雕塑推进城市的价值观?[图文]

    2009年作品《烟儿》,从地缝中冒出,不断地升腾、膨胀,即使跌落,也蕴含顽强向上的力量和生命的激情。每年变换颜色,是一个有生命感的作品。在这股"烟儿"的复苏中,让社会重新审视和评判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和热爱。作品入选建国60周年当代艺术成果展,被评选为国内首个以性为主题的公共雕塑。雕塑作者王开方争议性雕塑推进城市的价值观强奸人的眼球也是一种罪搜狐艺术:您的雕塑作品《烟儿》被网友列入丑陋雕塑之一...

    82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