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蚂蚱
赏读刘成湘的儿童画,“纯净”两个字,宛若清露,突然就渗入了我思想的神经,我不由得激灵了一下,那是一种情感的触动,它由末梢传入中枢,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
刘成湘的儿童画,凝聚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是那个特殊的、单纯的火红年代的精神光亮。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皆能从刘成湘的儿童画中,不难找到各自的面影和神态。刘成湘画了四十多年的版画和连环画,他的取材范围多是孩子。因此,说他的画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应该是贴切和准确的。退休以后,刘成湘爱上了水墨,他以水墨技法表现童趣和童真,取得了很好的审美效果,艺术创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赏读刘成湘的水墨画,虽然形式上和早期的画种有了明显区别,但那种弥漫其间的纯净和质朴,依然没有改变,它像一种深透木质中的色彩,无法淡化和覆盖。这是一个画家的气质体现,但从深层次上去说,它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烙印的镌刻,具有标志性和符号性的特点,就像一个成熟的男人,无论你怎样变换发形和穿着,但这种改变也只是外形,而他的神情中所透出的阳刚之气,你改变不了,因为它张扬着一个人独有的个性。刘成湘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劳动者和创造者,一切体味,包括感动、甜蜜和苦涩,在悠悠的岁月中,早已构成了他生命中一种厚实、纯正的味道……他的水墨作品,延续着早期的风格和气韵,格局和形式虽然变了,但作品纯净的质地没有改变。无论是有意无意,作者都坚守着这种品质。这样的坚守,当然不是教条、机械和保守的代名词,纵观刘成湘后期创作的林林总总的水墨画,构图巧妙灵活,情感丰富,人物个性鲜明,画中的精神指向明确,即,表现的是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孩子。画中的主题通过笔墨渲染,消弭了早期版画那种教化的成分,艺术的浓度增强,更为难得的是,他的水墨作品,洋溢着一种明朗和欢快的氛围,天然童趣,恰如妙手偶得。这是一个画家对世界的认知,是艺术尺度的精湛把握,而这些,又取决于画家,必须具备一种干干净净的情怀,没有这样的情怀,他就无法探知、触摸、体验儿童的内心世界。刘成湘深谙这个道理,他的儿童画,完全是以孩子的视觉看世界。他重在表现孩子的心态,而童趣,恰恰就折射出了孩子丰富的内心……刘成湘笔下的这些儿童画,具有双重的审美效果,这一点也许容易被人忽视,赏读他的作品,你可以隐约感觉到画家对往昔的眷恋和追忆,还有对美好情感的抒写和期许。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五六十年代的人,可以从他的这些画作中,找到各自的面影和神态。而对今天的孩子的家长来说,这些画,无异于又是一扇精神的视窗,他们可以对照画中的人物,发现自己教育的缺失,发现当下孩子的纯真正在被人为的扭曲……刘成湘创作出了很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儿童画,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如《喂小鸡》、《小憩》、《小山妮》、《新年乐》、《雨荷》、《假日》……这些作品格调欢快、流畅,造型自然、生动,人物形态传神。刘成湘善于表现孩子,他总能恰到好处地揭示出孩子最细腻的地方,有的看似夸张,实是艺术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显示出了作者驾驭儿童题材的匠心。
蒲公英
刘成湘创作的儿童题材的盘画,也是通过水墨形式表现的。这些精致的作品,是刘成湘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盘画脱胎于版画,乍看简单,但细瞧就愈发觉得韵致无穷,它显示了画家空灵的内心。盘画中的孩子头像,可爱之极,圆脸、红唇,憨态可掬,看似相同,实则有异,一朵花、一条围巾、一个风帽,稍加点缀,便让这一幅幅画作,生气盎然,美不胜收……
刘成湘画的儿童画,写活了孩子,但我们还想赘一句,刘成湘其实是写活了一个世界,因为,他看到了一片即将长成的森林的幼苗,于是,他用纯净来呵护,四十多年了,这种纯净渐渐化作了一种刻在他灵魂上的符号,记忆能走多远,符号就如影随形……
链接:刘成湘,1938年1月7日生于山东潍坊市。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理事。曾任潍坊市美协副主席,潍坊市版画学会理事长,农家生活编辑部副主任,长期从事文化馆,文化站及报社美术编辑,副总编辑,美术副编审等职。自幼喜爱绘画,15岁时在连环画报发表作品。少年时期多次获奖,美术作品大都是儿童生活题材,五十余年来,曾搞过版画,连环画,年画,国画等创作,其中三百多件作品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