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严师与高徒[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水水 点击 :

严师与高徒 | 美术知识

据有关专家考证,图片中的小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开创者徐宝庆先生。

现在,“海派文化”一词已经耳熟能详,但海派文化不是一个仅仅与上海相关的苍白的名词,它是有具体内容的,我说虹口民俗文化时曾经说过粤味浓郁、犹太风情和樱花芬芳构成上海虹口文化的底色;同样徐家汇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它同样构成海派文化的具体内容。徐家汇拥有土山湾,实际上在徐家汇形成以土山湾为中心方圆十几里的天主教中心。1847年始建徐家汇天主堂、修道院,传教士迁入,后陆续建起徐汇师范、类思小学、藏书楼、天文台、圣教杂志社、圣心报馆、育婴堂、圣衣院、圣母院、善牧院、震旦大学、博物院等。1968年,我入伍出发的集结地就在徐家汇土山湾附近的育婴堂。

我给这张老照片起了一个“严师与高徒”的标题,不是说洋人就一定是“严师”,一般老师指导学生,都是师傅坐着,学生站着,而这张老照片却是洋人老师站着,并慈祥地指点着坐着的学生,很有点严中有宽、宽中有乐、乐而不乱,严中有慈、慈中有爱、爱而不宠的味道。顺便说一句,据沪上工艺美术家汤兆基先生介绍,徐宝庆生于1926年,家庭贫寒,出生后便屡遭不幸,幼年失怙,后由祖母送他进上海南市普育堂。1933年,7岁时又被送进徐家汇天主教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在那里一共呆了近20年。苦难成就了一个天才,徐宝庆先生于2008年辞世,享年82岁。

(作者系华师大教授)

相关文章

  •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徐邦达像徐邦达先生鉴定古书画有很多传闻,一幅画打开才半尺,就能认出作者是谁,故被誉为“徐半尺”、“国眼”。徐老家中富收藏,自幼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14岁开始学画,后求教于吴湖帆等多位名师,26岁在上海博物馆正式涉足鉴定。新中国建立第二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推荐,徐老调京到国家文物局,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正如其夫...

    3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是娱乐养子
    艺术是娱乐养子

    当代艺术想要在中国的艺术界发现趣事并不容易,因为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并没有时刻关注的瘾头,85后罕见创新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心生厌倦,而时下不少新生代艺术家们动辄将性和政治引入话题,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频繁,结果是如果你还愿意看点艺术八卦,页面设计得有猫扑影子的嘿社会这类媒体倒可以帮你找点乐子。艺术在中国很无趣,尽管这说法既狭隘又偏激。在这个让人有些撑不下去的冬季,艺评人朱其最近的发言让一些人找到了...

    53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璜生:中西美术馆文化差距非常之大[图文]
    王璜生:中西美术馆文化差距非常之大[图文]

    法国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现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推出的展览,很多都很单薄很表面,很多都是在自说自话、自欺欺人,非常可笑!——王璜生中国的美术馆建设迎来高潮期,一座座光彩照人的美术馆在各地拔地而起;当代的艺术家热衷于作品的展示,一场场花样繁多的展览在每个城市每天上演。但对于这样热闹的景象,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给予了冷静的审视,他直言:&ldquo...

    13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当行为艺术邂逅架上绘画[图文]
    当行为艺术邂逅架上绘画[图文]

    杰克逊·波洛克作品《夏天9A》朱洁树在行为和表演令人弹眼落睛的时代,架上绘画是否还能生存?它会以何种方式延续?泰特现代美术馆2012年的收官大展“水花四溅”从波洛克和霍克尼两条路径,阐释了“绘画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行为和绘画的结盟,在全球引领了一股充满抗争精神的艺术诗篇。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2012年的收官大...

    189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下)

    《梳理》自述:靳尚谊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人体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品格,显现了一种更单纯和宁静,画家通过洒脱的边线处理,形体转换,明暗关系,创造了和谐、宁静的现实人物,具有雕塑感和厚重感,形成了一种圣洁的崇高的美感。《双人体》自述:这是我第一次画双人体,用古典方法画。这幅作品整体处理比较好,体积感、厚重感都很到位。画人体比画着衣模特难。年轻女人体更是世界上物体中最复杂、最美、最难的造型,尤其色...

    171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博伊斯:关于人智学与未来的人性[图文]
    博伊斯:关于人智学与未来的人性[图文]

    图片资料《明镜》采访博伊斯,关于人智学与未来的人性编者按:约瑟夫·博伊斯(1921-1986),20世纪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与精神导师之一。自学生时代起,博伊斯就熟知史代纳的著作,尤其是有关社会秩序与机能的著述,他将结合了雕塑、表演和社会行动的艺术,来探索物质与精神世界的交流,并深深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1984年,德国《明镜》(DerSpiegel)周刊的彼得·...

    65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张友宪满中庭360×1160cm2013年靳卫红:我一直觉得你的作品有当代性,作为学生,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很多西方现代意识从你那儿来的。张友宪:我的老师董欣宾,他很早就觉得我骨子里有“洋”的东西。我对西方的艺术肯定是喜欢的,毕业后受时代影响,也画过很多追求变形的作品。直到1987年在上海看到海上画派的展览,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我觉得还是应该重...

    15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人体艺术一波三折说[图文]
    刘玉来:人体艺术一波三折说[图文]

    人间真是纷纭复杂,特别是当把人诸方面的欲望都攉动起来后,那纷纭劲儿可就不是谁能操控得了了。说书人讲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高尚,可以令你五体投地;下流,可以令你作呕气绝!人体可以是最高尚的艺术,也可以是最下流的亵渎。前几年我们大街上出现过一群人围着个光哧溜的女模特摄影,出现过饭馆里一群人围着个玉体横陈,上摆酒菜下箸的新闻,后来四川又出现了选美大泄光的“乐子”!一...

    105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师恩如山——我与恩师刘恪山先生的书画情缘[图文]
    师恩如山——我与恩师刘恪山先生的书画情缘[图文]

    (刘恪山,原任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编审。美术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中国少先队队徽的设计者。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1月3l日,下午一点多,《山西日报》社老记者骆士正先生来电话说:刘恪山先生去世了。我说:你胡说什么?他强调说:是真的!这下,我愣住了,忐忑不安地拨打刘恪山家的电话。电话和以前一样通响,就是没人接了,我才真的感到事情的不妙,顿时眼睛模糊...

    67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玉来:论国画创新的底线[图文]
    刘玉来:论国画创新的底线[图文]

    刘玉来家在青山心淡然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如果要能独立的存在,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画有着的丰厚的历史,在背负历史艺术语言又需不断开拓新语言的状况下,怎样才能在延续故往中使自己得到不断更新呢?这确实给从事国画工作的艺术家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艺术发展的规律是在螺旋性的进程中不断更新发展,发展中它不能不在不断的吐故纳新中使生命得到更新升华,因此故往的自我必定会成为每个不同艺术工作者攫取的宝库...

    115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瑞田:诗情缭绕笔锋呼啸[图文]
    张瑞田:诗情缭绕笔锋呼啸[图文]

    李一诗跋释文齐白石长枪大戟世同惊,满纸天机逸态成。却笑老翁无计较,自高诗册掩书名。白石翁身世寒微,少以木作自给,初不甚识字。后得胡沁园识拔,始稍稍解书。晚岁自谓诗第一,其次则印,则书,则画,世不之信。观其自传,于毕生绘事、篆籀、诗文之嬗变记述綦详,独不及书,亦事之不可解者。察其书跡,从心之年面目方具,与暮齿尽变画法,同一机杼。白石之书固难胜其画其印,然情自心出,态随逸成,掇俗入古,以欹为正,...

    18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沈从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风景人物[图文]
    沈从文用画笔和相机记录风景人物[图文]

    沈从文沈从文记录风景人物,有三种方式,一是用文字,二是用绘画,三是用摄影。文字成本低,尽情铺洒;绘画的成本也不高,所以在书简中有不少画作;摄影成本最高,但最逼真,是最直接的一种记录方式。所以文字不能为的时候用绘画,绘画不能为的时候才用摄影。摄影,以其更客观更准确的表现,呈现着沈从文手中的相机的功能。沈龙朱对爸爸的相机有记忆,他说:“那是他自己买的,伸缩暗箱,伸缩镜头。这么一打开,...

    143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城市雕塑的是非爱恨[图文]
    城市雕塑的是非爱恨[图文]

    达明·赫斯特作品《真理》姜岑“精彩”是当地人的一种反馈,“丑陋”则是另一种声音——英国当代艺术家达明·赫斯特的雕塑作品《真理》像战士一样伫立在英国南海岸的伊尔弗勒科姆,但却并未获得广泛好评。事实上,面对城市的公共雕塑,一直就有着各种是非与爱恨。《真理》是她的名字,尽管在有些人眼里她倒更有点像嗜...

    117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专家:应尊重前辈名家对《功甫帖》的看法[图文]
    专家:应尊重前辈名家对《功甫帖》的看法[图文]

    现场放大扫描《功甫帖》原件中国文物网讯2013年9月,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拍得苏轼的《功甫帖》。2013年12月21日,《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质疑为“清代双钩廓填伪本”,随后短短两个月,围绕着《功甫帖》的真伪问题,收藏界、书画鉴定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这场波谲云诡《功甫帖》之争中,无论持何种观点者,绝大多数...

    157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图文]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图文]

    蒋雨浓以禅求悟我自我法——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6月26日,正值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蒋雨浓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纷纷怀念蒋公,共聚京城举办了笔会座谈纪念活动。书画、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等各领域老艺术家到访参与。记者亲赴现场,在活动结束后采访了蒋雨浓先生后人及各界友人嘉宾。6月26日,正值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及文...

    3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