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联盟化和专业化是文交所未来发展方向[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信侃 点击 :

联盟化和专业化是文交所未来发展方向 | 艺术科普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张艳)2007年深圳、上海和北京三地提出构建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2009年国务院核批上海、深圳两块牌照,2010年初,国家9大部委签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确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产业地位和法律地位,自此文交所在全国遍地开花,霎时间文交所风头无两,但这一发展态势却未能持久,全国文交所扎堆成立不久就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文交所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于2011年11月24日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即“38号文”,叫停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清理整顿的工作,2011年12月30日,由中宣部等五部门再次联手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简称“49号令”)。距离“49号令”的发布已有两年的时间,2014年文交所是否能重新步入正轨,理性发展,回归后的文交所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呢?文交所的出路又在何方?

文交所在文化资源的产权化和证券化的发展中存在风险

2013年10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通过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验收的文交所已达31个。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整顿,有业内人士认为沉寂一时的文交所将在2014年应来一波“回归”高潮。那么,在“回归”的过程中文交所将迎什么样的挑战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指出,未来文交所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我们在文化产权、文化资源的产权化和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一是存在制度和法律风险,二是存在价值评估的风险,三是存在社会和市场认知的风险,目前社会和市场对这类资源金融化的认知实际上还是有限的。

过多过滥是文交所发展面临的大问题

对于未来文交所“回归”所面临的问题,魏鹏举表示,文交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现在文交所总量太多,但却未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平台。魏鹏举称,虽然中国文化产业如此繁荣,受到各方重视,但是文交所也没有必要保存如此多的数量,目前除了绝大多数省一级的区域有文交所以外,在地市一级也存在不少文交所,文交所过多过滥是这一行业发展面临的大问题。

联盟化和专业化是文交所未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文交所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未来文交所出路在何方呢,魏鹏举指出,一方面向,文交所应向联盟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国的文交所急需通过联盟的方式建立共同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和市场,大家应抱团取暖,谋求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文交所需要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和市场化的方式整合文交所,去粗取精,最后只保留若干个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文交所。一是从区域层面上保留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文交所,二是从差异性出发保留文交所,即留存的文交所要注意相互之间应存在差异化,比如一些文交所是做艺术品的,有些文交所可能是专做非文化物质遗产的,还有些文交所可能专门针对小微文创企业或者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每个文交所都应有所专攻。

差异化是文交所发展面临的机遇

文交所在发展过程有挑战但也存在着机遇,魏鹏举表示,今年摆在文交所面前的一个重大机会就是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为什么说差异化对于文交所来说是个重大机遇呢?最近国务院出台了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性方针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小微文创企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价值的认识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对于整个产业的辐射带动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本身,它已经成为全产业或者说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了。未来文交所在差异化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在小微文创企业或者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文化产权方面多下工夫。

文化产权交易所应将重点放在知识产权开发领域

对于文交所介入文化产权领域需要注意的问题,魏鹏举表示,第一,必须有足够的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其中尤其要加强参与者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踩着红线去干冒险的事情。第二,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不能裹足不前、固步自封,其实文化产权这一领地到处都是机会,而且值得做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但同时他也强调,要做有利于整个文化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一些事情,不能冒险进行那些炒空的做法。中国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源,对于文化资源的产权化的推进、产权化的保护和产权化的开发这些方面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有鉴于此,魏鹏举建议,文化产权交易所可将重点放在知识产权开发这一领域。他表示,知识产权开发领域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目前大量的文化创意类知识产权的价值还未被充分的发现,而且这类知识产权的价值也还没有真正的通过与资本对接去实现。比如说我们经常讨论的授权产业就在此例,目前中国授权产业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大。文交所在介入艺术授权方面可以对艺术品的知识产权做进一步的商业化开发。另外,文化产权交易所也可以进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知识产权的维护和开发利用,中国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如何结合有效的资本对这些资源进行知识产权开发,这应是文化产权交易所这个平台去探索的。

魏鹏举介绍,在传统发展模式中大家都不注重知识产权,所以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存在产权的意识上的苦恼。近年来,随着我国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商业化,大量知识产权案件层出不穷,许多非遗项目都涉及商标侵权、老字号侵权等等,例如官司不断的“泥人张”,“泥人张”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品牌,所以不仅天津有“泥人张”,北京和山西也都有“泥人张”,因市场效益的吸引和商标管理混乱,“泥人张”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屡次发生。如果大家一早就有知识产权意识的话,那现在就不存在这些纠纷了。

专家简介

魏鹏举,1970年10月山西生人,博士,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部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创)主任,兼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化部文化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财政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

  •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春宫艺术品藏家贝索烈:通过情色认识古代中国[图文]

    贝索烈画家描绘的显然是发生在富贵之家后花园的一幕,画面充满禁忌的趣味:嶙峋的假山石旁,玉兰花开得正好,一对男女坐在假山石上,斜倚树木展露亲昵之态。他们的体态与假山石在构图上形成呼应。人物的背后是一丛丛肥硕的牡丹。透过玉兰花枝,能隐约看到亭台中桌上摆放的酒瓶,应是推杯换盏之后尚未收起。这满园春色的景象,就出现在一幅17世纪晚期的绢本画作上。而另一幅19世纪早期的绢本画,则描绘了一名女子出浴后的...

    12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宋永进美术评奖,大多难以十全十美。是因为众口难调?是因为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因为评审导向偏离了学术的轨道?是因为某些评委根本不具备学术的资格?还是……不过,今年由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却在圈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意外的获奖喜讯不久前,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传报油画作品...

    19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放下权威: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与网络[图文]
    放下权威: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与网络[图文]

    在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中不难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所谓的“网络模式”。实际上,这种现象吸取的是20世纪90年代关于艺术是社会互动和政治参与的一个平台或实验室的理念。在网络模式中包括了视觉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但是其创作又远远超过了视觉艺术的范围。而且,网络模式不仅仅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模拟网络博客的方式,在社会传媒中得以广泛地应用。在这个模式的影响之下,传统艺术和艺术...

    27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徐渭《柳荫读易秋郊策蹇》手卷的两个主体部分除资料图片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路军摄徐渭是个充满着传奇的名字。这位明代文豪才华横溢,诗文、戏曲、军事、书法、绘画皆有建树。明人袁宏道认为徐渭的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又评论徐渭的书法“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又评价徐渭“自负才略,多奇计,谭兵多中”,肯定其...

    7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某些画家出不了好作品是因为没深入生活[图文]
    某些画家出不了好作品是因为没深入生活[图文]

    洪植煌作品《同饮天山水》。■顾兴义(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怎样才能成为大师?怎样才能创作出传世之作?这一直是画坛的热门话题。谁不想成为大师?谁不想创作出传世之作?但谈何容易。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问题。我以为能创作出传世之作者,应该就可以称之为大师了。怎样才能创作出传世之作呢?首先须先弄明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传世之作。可以这么说,能达到真、善、美高境界之作品,一般就能传之久远。而作...

    60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文化的“尴尬” [图文]
    文化的“尴尬” [图文]

    李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字显狂,人倒平实。上过若干年学,读过若干本书,写过若干诗文并结集出版过若干个小册子。推崇“五柳”先生,有口头禅一句,曰:无所谓。余秋雨先生又出书了,套装5册,总称《余秋雨书系》,包括《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五部书,有四部是以前见过读过的,唯有《何谓文化》一书未曾见过,是以格外留意了一下...

    58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高歌与于本平:修为与救赎[图文]
    高歌与于本平:修为与救赎[图文]

    高歌作品《新天新地b》200cm×300m亚麻布丙烯木炭2012年对于高歌、于本平两位艺术家来说,艺术是他们的职业,基督教则是他们的信仰。《7日》、《三一颂》和《重生》是艺术家高歌近两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是他对过去一直探讨和表现“冷抽象”或“多级抽象”概念的一次延展。在其早期的“冷抽象”作...

    5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界"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吴冠中 赵无极[图文]
    艺术界"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吴冠中 赵无极[图文]

    朱德群在国内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相比于他的老师林风眠、他的同门师弟吴冠中,朱德群只能说是名声在外——他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0多年来第一位华人院士。他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现在国内媒体,是因为3月26日傍晚,“胡润艺术榜”发布了2013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其中油画家朱德群排名第二。然而,当天凌晨,朱德群在巴黎去世...

    145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郭凤怡的作品艺术国际网发了一条艺术评论人彭德文章的微博,彭德的这篇文章矛头直指长征艺术空间热捧的民间画家郭凤怡,这篇质疑“郭凤怡现象”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彭德:郭凤怡现象】郭凤怡被请进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无异于嘲弄中国当代艺术。用郭凤怡的图画印证中国,意味着中国艺术界没有思想,没有文化,也没有当代。如果策展人误读了郭凤怡的作品,那就只能证明他浅薄…&h...

    17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图喜报丰收叶问:收到这么多函电,有何感想?张答:读者对我创作和经历的兴趣这是预料之中。但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奇者的函电,可见《美术报》的宣传力度。凡是亲笔来信的,由我自己复函。叶问:有人要求登门拜访学画,你的意见如何?张答:我画速写,兴致一来,随时可画。我画国画,退休后习惯于晚间创作。此时夜深人静心怀开畅,酝酿构思幡然有悟,充满激情流露腕底,放笔大胆得意忘形,往往能取得意外的艺术效果。...

    18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天才如何表达忧郁[图文]
    艺术天才如何表达忧郁[图文]

    生活的砒霜,是艺术的蜜糖在丢勒之前,忧郁是病,是守财奴和懒汉的专利;在丢勒之后,忧郁成了天才的特权。演员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和翻译家孙仲旭的自杀,让世人重新关注抑郁症人群。中国目前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每年超过20万人选择放弃生命。抑郁症与死亡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忧郁情绪又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美国《健康》杂志三年前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因为工作时间和收入不固定,又是孤...

    39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深入生活 绘画当然不是臆造[图文]
    深入生活 绘画当然不是臆造[图文]

    通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在70年前阐释和提出了文艺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何谓“以生活为源泉,为人民而创作”?今天的艺术家到底该如何深入生活?从5月1日开始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或许会给人以不少启迪。丰子恺《饮水思源》局部陈佩秋《饱饱金珠胜似春》局部(...

    114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陈丹青:怎么看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怎么看懂毕加索[图文]

    陈丹青口述/陈丹青整理/于青毕加索大展的主办方告诉我,大家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知识准备对于绘画来说跟文本不太一样,我读不懂法文,也差不多不能直接读英文书籍,但是我不怕,我可以看视觉艺术。国人认识毕加索的百年演变毕加索是1881年生的,跟鲁迅同年,1973年去世的,我们有幸跟毕加索生活在同一个时代,1973年他去世的时候我在江西...

    7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画家贺成探索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图文]
    画家贺成探索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图文]

    贺成《贵妃醉酒》任愚颖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贺成一直在古代人物和仕女画方面做着刻苦的努力和执着的探索。他以唐诗宋词为内容,创作出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人物画作品。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贺成的古代人物和仕女画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面貌,线条酣畅,墨飞色舞,美而不媚,艳而不俗,如《唐人马球图》《剪春图》《共剪西窗》《晨曲》《晓妆》《贵妃醉酒》等等。他的老师,远在天津大学的王学仲,看了他的这些画...

    4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东昌木版年画作坊减少 部分版式面临灭绝[图文]
    东昌木版年画作坊减少 部分版式面临灭绝[图文]

    精美的东昌府木版年画东昌府木板年画曾卖全国“中国民间木版画,唐以前未发现有文献记载,宋代开始流行独幅版画,当时叫纸画。”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李炳泉介绍,得京杭运河漕运之便利,东昌府木版年画有过300余年的兴盛。民国时期,东昌府与潍坊杨家埠是山东的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府木版年画人物突出,构图简洁,整体感强,线...

    18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