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画家张大千艺事问答录[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椰子 点击 :

画家张大千艺事问答录 | 艺术知识

张大千的《大墨荷通屏》

□巴东

之三:“五百年来一大千”的说法可接受吗?“五百年来一大千”,这是当年徐悲鸿用来赞美张大千艺事成就的一句话,听来实在是有些刺耳,多年来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原因是这句话仿佛是指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那么明清以来的青藤、白阳、石涛、八大,这些大家亦各有他们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难道说他们都不如张大千吗?这点大概张大千自己都不这样认为吧,无怪乎引起众人非议。因此这句话应该做进一步的说明,否则容易断章取义而造成误解。艺术绝对有层次高下之分,“名家”与“大师”有别,绝不宜相混;但其中分际并不易理清,若强将张大千与明清近代诸家做一高下比较,则不仅牵强,也难以取得共识。然而徐悲鸿会说出这样一句溢美之词,也必有其相当的道理。至少张大千之艺业可上追五百年与古人相比,这点则可说是毋庸置疑的。张大千的艺术发展路线,是一种集古典书画艺术大成的治艺表现,其着眼处不仅在造诣程度之高下,更在创作领域的宽广,确实是中国自明清以来数百年间少见的表现。这种治艺路线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面上亦步亦趋地追摹古人,仿佛是故步自封,不求突破,实际上却是欲深入地吸收古人的长处,而摒弃浮光掠影的学习,遂致一点一滴绝无取巧,极尽“仿古”之能事,来作为创作的基础,进一步直逼高峰的攀登。

张大千将古今历代各家各派的画风技法,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均加以观察、记录、整理、综合,不但集古今书画的大成,并将中国绘画的技法推展至最高峰。诚如李霖灿先生指出,他所留下的一些画册,已确定有“画谱”的地位。所谓“画谱”的定义,是指它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圭臬法度或典范终结,无论后代是否要承继、超越或批判,都必须通过他而往前迈进,而无法闪避它的存在。这种承继整个画史传统的包容企图,张大千可谓中国艺术史上继元代赵孟頫身后一人而已。

赵子昂在承传的创造中,以唐宋人绘画的精丽写实为基础,由青绿设色的表现着手,推展了元四家以降明清六百年间的文人水墨画风,建立他在画坛不朽之盛业。而张大千从青藤、白阳、清初四僧的水墨画风入手,经过敦煌之行(临摹壁画)的洗炼,重返唐宋青绿工致的精丽高古,依然是承继了这个传统,发展他个人青绿泼彩的时代新风格。两者都是集古今书画大成的人物,在“复古”的基础上,开创出新的局面。

明清以来数百年间,八大、石涛、白石等巨擘辈出,然皆未越明代董其昌樊篱。因此从这个观点而言,从元代赵子昂至今已七百多年,以张大千治艺体系之庞大,加以其晚年泼墨泼彩时代新风格之造境,谓其“五百年来一大千”语,亦不为过。

相关文章

  • 烟雨江南琢玉人——玉雕高级技师高修的艺术人生[图文]
    烟雨江南琢玉人——玉雕高级技师高修的艺术人生[图文]

    高修老师一双深邃的眼睛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凸显出无比坚韧的意志。作品题材广泛,构思独到、新颖,寓意深刻,勾勒技法娴熟精致。以巧雕精琢让作品自己“说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深思。他擅长动物制作,动物毛发采用漩涡丝毛发制作,独特的内卷外凸造型勾勒出线条丝丝流动,如行云流水般连贯自然,好似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栩栩如生,达到了神似的境界,真是美轮美奂。他,就是烟雨江南琢玉人:&...

    15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玉来:以丑为美的仕女画风追溯[图文]
    刘玉来:以丑为美的仕女画风追溯[图文]

    在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作品,美术作品即包括实用又包括审美,这两点的比重在不同作品中肯定不同。如果说美术作品的意义主要在于其思想性,那么这样说也不免有些偏颇,因为许多美术作品主要在于形式美的展现。思想性指什么?应该说是反映社会与社会相挂结,这也应该是画家的责任。为此如果画家不具有体察社会的能力和不具有与社会对话的能力的话,他的作品就会与社会主流疏离。不过历来对作品的实际评价的低昂却并不完...

    13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杨晓阳建议体制内外画家多交流:互相学习很重要[图文]
    杨晓阳建议体制内外画家多交流:互相学习很重要[图文]

    杨晓阳在接受采访。本报记者任峰涛摄“国家队”的加盟是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作为本届博览会的总策划,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艺博会的更多亮点都将在策划者预料之外,艺博会效力将在展览期间和展览后持续发生。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分家记者:作为总策划,策展背景是什么?杨晓阳: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艺术和产业和社会的对接,也有各种博览会举行...

    4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

    15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朱光萍——棕编艺术的现代演绎者[图文]
    朱光萍——棕编艺术的现代演绎者[图文]

    朱光萍谣600×420×250cm在嘈杂而喧嚣的现今生活,有一股强而有力的自然之风,用它的亲切、温暖、质朴、纯粹和宁静的气息吹遍了我们冰冷的都市,带来了别样的艺术感受,这便是朱光萍棕编艺术蕴含的闭锁千年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名扬四海的织物大国,其织造传统悠久。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编织工艺,其审美价值已发生改变——由纯粹的技艺表现性超脱...

    17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78岁虫雕创始人的惆怅:朽木还有谁来雕[图文]

    11月22日,忠县,范远万老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朽木虫雕作品前沉思。本组图片由记者吴珊摄传承之惑——走近“非遗”的守护者开栏语:近日,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公布了我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78个市级项目,1852个区县级项目,441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4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个作家要真诚地呈现下层生活[图文]
    一个作家要真诚地呈现下层生活[图文]

    ■新作《带灯》出版■贾平凹接受早报专访作家贾平凹。实际上,小说中“带灯”这一人物的原型原是贾平凹的粉丝,他们曾通过手机短信相互联系许久。·关于细节·“靠细节推进小说,就像看巴萨踢足球一样,巴萨踢球就是不停传球,结果出人意料地进球了。在写《古炉》的时候,用细节把故事一点点推进。到《带灯》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做一些技巧变化,让读者更容...

    107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对我来说,首先是如何理解“跨界”?跨界的理由?它应该是在一种知识整合的背景下展开的,比如,我在1990年代的时候,开始怀疑使用某种单一的知识系统所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它的极限?我开始尝试去了解我所不熟悉的知识,以及其他被我们惯常排斥在艺术认知以外的世界。然后我发觉,如果艺术只是人类全部知识的其中之一,那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人类全部的知识来做艺术,或者是来思考艺...

    18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家秦风:以笔为剑的侠客[图文]
    艺术家秦风:以笔为剑的侠客[图文]

    艺术家秦风我通常会用“水墨”这样一种语言形式和表现形式,来作为主体创作的基本特征,但我应用的材料实际上是离开了传统定义的水墨材料的,笔墨纸砚,我已经完全离开了。本刊特约记者黄楚斯1961年生于新疆,1996年受德国柏林市政府邀请任艺术大使,曾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2006年创建北京当代艺术馆。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员。“...

    117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李海峰身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湖社画会副秘书长、白石轩首席艺术顾问、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及制片人;师从齐白石得意门生、国画巨匠娄师白,同时修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高研班吴悦石导师工作室。出版有《齐派工笔草虫图集》、《齐派传人李海峰百扇画集》、《齐白石作品真伪鉴别》、《齐白石密码》。我们在《玉兰蜜蜂》的对比案例中讲过,两幅作品构图很相似的...

    80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黄永玉的“江湖”情怀[图文]
    黄永玉的“江湖”情怀[图文]

    黄永玉黄永玉老人是个“奇人”,这个“奇人”实在是不太好定位,掰着指头数,他的头衔就有好几个,诸如,艺术家、画家、版画家、漫画家、雕塑家、诗人、散文家,而耄耋之年的他,又突然写起了小说,且是构架宏伟的自传体长篇——《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小说写了好几年,已有几十万字了,但杀青却遥遥无期,因为到现在才写到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对此...

    126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李小可面对镜头很腼腆。本报记者任峰涛摄7月20日,画家李小可(微博)“水墨家园”个展在中国美术馆闭幕。7月17日,李小可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人逐渐关注传统文化,这对艺术市场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他担心,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市场,一味地复古可能会丧失进步。■谈创作我与黄山有一种缘分李小可的工作室位于王四营,一张工作...

    15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冯骥才:文艺工作者不能陷在市场里[图文]
    冯骥才:文艺工作者不能陷在市场里[图文]

    冯骥才72岁,“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全国政协常委。2004年成立“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新京报: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引起了很大关注。冯骥才:我觉得如果把这个文艺座谈会放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来看,它带有里程碑的性质,因为它是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一个全新的文化、社会背景下,谈论文艺最根本的问题。新京报:在你看来,这次座谈会为...

    187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朱敏:学画感想[图文]

    山水画《山涧》读山水诗对画很有益处。古人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一幅好画诗情和画意两者不可分。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作画也如此。绘画的“有我”之境,是指艺术品中突出地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意趣,把对客观的感受高度地融于主观中,使所画主观成分多,对作品的形象塑造,多半是意象或抽象。绘画的...

    9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瓦当书法第一人—王书广[图文]
    中国瓦当书法第一人—王书广[图文]

    王书广,中国瓦当书法继承、挖掘、创新第一人王书广,号洨东,别署墨香斋主,大学文化,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瓦当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常务副主席,中国社会新闻网书法顾问,中国炎黄书画艺术协会顾问,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收藏网特邀艺术顾问,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全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委员会、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客座教授,北京思博华夏高级书画师,九鼎艺术...

    15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