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又拓宽了文人表达思想精神的领域,对尔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他也被后人称作“敞开文人画大门”的关键人物。
赵氏在其绘画中传达的人文精神主要有两方面,即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和人格独立的出世思想。亦即“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心态,一直伴随着他,成为其创作的不尽动力。赵孟頫擅长人骑图与竹石图,兹就此来探窥他在绘画中所阐扬的人文精神。
在赵孟頫传世的绘画作品中,以人物与鞍马,或人骑图为题材的比重最大,据刘龙庭先生统计,见于著录者即达百件之多。以技法而论,赵孟頫的人物鞍马,主要继承唐人传统,具有刚健、华美的特色,工写结合,设色高雅。在学唐人以复古的基础上,他还从技法上予以创新,如元贞二年(1296年)所作《人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以及《人马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画面突出人物和马,而不画背景;人物的衣服用朱色染出重彩,但面部与手皆以赭色杂入朱色而傅以淡彩;马匹以细墨线勾勒,再以墨色烘染后傅以极薄的淡彩。这种舍去背景之法源于唐人韩干《牧马图》,而重彩与淡彩兼施,层层渲染,以增强质感,则是赵氏较韩干有所创新的。
赵孟頫的人物与鞍马图不仅以高超的技能给人以形象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往往在这些母题的绘画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思想情绪。赵孟頫笔下的马,雄姿英发,皆有千里骏马之相,有许多马则是拟人的,是赵氏人才自许的象征,流露了他的儒家行义达道思想及怀才不遇情感。
赵孟頫还创作了大量的竹石图,除以书法入画外,赵氏在图中寓以高风亮节、独立自由的含意。他在仕元之后因不受重用而十分尴尬,有“在山为远志,出山作小草”的悲叹。过去和他漫游林泉的士子,曾劝他不要入仕元廷的朋友,也因此而对他产生看法。赵孟頫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向友人申明,虽然人仕元廷,但并没有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是依然保持着廉洁与正直,事实上他还和权臣桑哥展开斗争,最终将残害江南百姓的桑哥赶下了台。因此他要努力表白自己的清高,自省独立的人格,弥补仕元后带来的遗憾。他取“不改柯、不易节、虚心踏实”的竹子,及独立坚强的形状美丽的太湖石,来作为自己精神的象征。
此外,赵孟頫的山水画,大致有仿古与创新两类,前者如《吴兴清远图》、《洞庭东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鹊华秋色图》、《江村鱼乐图》(现藏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等,后者有《重江叠嶂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茅亭松籁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水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等。而且前者所写山水,大致以实景为题材,后者所写山水,大致以虚景为题材。在绘画风貌上,他的山水作品并无一贯的作风与格调,而是在追求广泛的古意,追求集大成的古意,汲取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并融以自己的创新成分。同时力图以深秀、苍润、含蓄,来改变南宋刘、李、马、夏以斧劈皴、墨块为特征的挺拔刚健的画风。赵孟頫的山水画,虽然每幅的面貌技法不尽相同,但他注意研究传统,重视师法自然,而又在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江湖之思和笔墨创意,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感,则是前后一致的。他的这种探索与尝试,为整个元代山水画风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赵孟頫的绘画具有丰富的美学技巧涵盖,面对拘于形似的职业正规画,它揭示着士夫的寄兴写意精神;面对高人胜士的游戏翰墨,它又强调着绘画本体的功力修炼;面对严酷的技术标准,它关注着简率萧散的意兴;面对缺乏规则的竞争,它呼唤着传统价值的回归。从这些多元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完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