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Violet 点击 :

李小可:一味复古或丧失进步 | 美术观点

李小可面对镜头很腼腆。本报记者任峰涛摄

7月20日,画家李小可(微博)“水墨家园”个展在中国美术馆闭幕。7月17日,李小可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人逐渐关注传统文化,这对艺术市场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他担心,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市场,一味地复古可能会丧失进步。

谈创作

我与黄山有一种缘分

李小可的工作室位于王四营,一张工作台静静地放在工作室二楼,本次参展的黄山系列作品以及多幅作品就是在这张工作台上完成的。

展览中,一幅幅描绘北京胡同的作品颇为引人注目,透过笔墨,观众感受到了北京文化中的宁静。对此,李小可说,他在雅宝路2号度过了童年时光,他对老北京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同时,这样的作品也得益于自己对画面的控制力。从当兵到复员,再到做工人,李小可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对此,他却一笑而过,称正是这段经历,练就了自己的责任感、做事的操作能力及协作精神,对他日后作画有很大帮助。“我就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对整个团队、演奏出的音乐都要有很强的控制力,控制不好会在表现上出现盲点。”李小可认为,对实景物的探索提升了他对画面的控制力。

1978年,李小可随年过八旬的父亲李可染去黄山写生,开始近距离山水画学习。此行,他完成了一批写生作品,正是凭借着这批作品,他进了北京画院。后来,黄山要建立书画院,李小可成为院长:“当时就觉得,自己与黄山有一种缘分。担任这个角色以后,心里就有了一种责任——把黄山画好”。

李小可认为,近代的绘画大家都在描绘黄山,这是对山水画精神和传统的继承。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主要是重表现,既有传统语言的表现方式,也吸收了当代画的元素,但没有过多受传统画的约束,反而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但是,作为中国山水画画家,对中国山水传统绘画语言的深度回归是必要的。在回归的主要题材中,黄山最能概括主要元素,且立足于对水墨的表现。“画的时候没有底稿,随着画面的需要和自己的想象画出,在表现上有一些极致化。”李小可对自己的黄山系列作品很满意。

创作十问

1.创作周期?小画一般1-2天,大画一般20天,都是一气呵成。

2.创作时怕打扰吗?怕,因为这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3.创作时听音乐吗?听,会从音乐中找到与绘画共同的规律。

4.创作时间?白天集中创作。

5.第一桶金?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画黄山的《西海群峰》。

6.创作习惯?暂时没有。

7.是否有灵感迸发一说?在画的过程中会有灵感。

8.创作中是否遇到过瓶颈?遇到过。

9.创作中是否交流?需要交流,因为交流对绘画有帮助。

10.创作时会全天都待在工作室吗?是的,我很不希望被人打扰。

传统当代很好地结合

今年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小年,但李可染作品在低迷环境中依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万山红遍》2.9325亿的成交价在春拍市场独占鳌头。

李小可认为,当今艺术市场走向和经济、文化的阶段性导向有关。“市场在开始阶段会有一些泡沫,但随着收藏家、艺术家关注对象的改变,市场也会随之变化。”李小可说,“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品的认识标准。现在国力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认可,这对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李小可也有一些担心:“一味地复古是否会丧失进步?”他强调,传统和当代应该很好地结合。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要从艺术创作本体出发独立思考,不受市场影响,这也是历代大师所坚持的原则。

谈教学

谈及当今的美术教学现状,李小可认为水墨教学仍处在矛盾期,即传统化与当代化如何结合还没有好的思路。“如果学生没有接受传统化教育的基础,其作品只有个性,没有基础,学生最后控制画面的能力会明显减弱。基础没打好,以后很难转换。”

李小可总结,传统的中国画教学应既有传统化又有个性化。他主张加强写生,因为客观世界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如果拒绝客观世界,作品就会缺乏生动性。“面对客观世界,你可以逼着自己把绘画对象转化成图像,这对提升画面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况且,不到现场,怎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李小可今年68岁,近些年每年至少带学生出去写生一次。今年6月,李小可就带领学生去了山西写生,留下了晋山水的水墨记忆。他在本次展览上展出的摄影作品,也是在外出写生时拍摄的。

谈父亲

他的名字就是种压力

谈及父亲李可染,李小可说,父亲的名字对他和当今很多艺术家来说都是一种压力。李小可认为,李可染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家,他所具有的条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能达到的。“从他开始画画到他所经历的历程,在艰苦的条件下逐步摸索艺术道路,自己的才能、修养和如一的坚持,以及为艺术付出的全部,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压力。”

李小可说,如今,人们每看到他的一幅作品,就会很自然地与父辈比较。“我的作品既有我父亲的营养,同时也有我自己的特殊感受和表现,以及某种坚持。艺术家也是很个人的,只要在某方面做到极致就好,大众会有很多评价角度。”

李小可35岁进入北京画院成为职业画家,也成为父亲的助手。那时,李小可负责安排李可染的生活和工作。如今父亲过世,他依旧管理着李可染基金会。

记者手记

腼腆的艺术家

李小可是位艺术家、教育家,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面对镜头,他显得异常紧张。每当摄影记者将镜头对向他,他总要腼腆地说上一句,“不知道怎么摆姿势,镜头一对着我,我就紧张”。

相关文章

  • 后现代艺术多元化判断中的悖论[图文]
    后现代艺术多元化判断中的悖论[图文]

    图片资料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艺术立足于现代文明的实景下,所展开的文化反思。它已影响到当今世界思想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存在物质主义的限制但没有文化发展的约定,由于社会资讯的发达,后现代主义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现实社会全面的冲击已显而易见。本文式从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物化”,反省后现代理论的极端行为,支持艺术形而上—&mdash...

    10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时光滋润的美 浅说辽三彩[图文]
    时光滋润的美 浅说辽三彩[图文]

    精美的辽三彩花卉盘子中国古陶器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中外收藏家,尤其是近年来,收藏品市场活跃,古陶器频频亮相于拍卖殿堂,不断爆出5位数以上的高价,并成为与古瓷相并列的极受世人青睐的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仿制的三彩工艺品也成为赠送国际友人的热门礼品。而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真正的辽三彩古陶瓷器。契丹民族于公元916年,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我国陶器史上占有很重...

    82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参禅体道 以书修行——张德林其人其书[图文]
    参禅体道 以书修行——张德林其人其书[图文]

    张德林近影我认识德林兄是前几年。那时我在中国书法院读研究生课程班,他过来听课,顺便给同学们带了一些他的作品集。让人意外的是,全是给的精装本,我心里直嘀咕:这得多少钱呐!觉得这人还挺大气的。我的同桌陆振永兄仔细翻看作品集后说了两个字:“高手”。陆兄在学员中也是公认的高手,能让他佩服的人不多。我俩翻着德林兄的作品集,都很激动。下课后,我和陆兄就在走道里堵住德林兄交谈。这算是...

    79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新具象工作室导师,他的多幅作品获得了全国性展览大奖,他生性温和,却常因被现实所羁绊而懊恼……他是我们今天走访的艺术家——何红舟老师。多年前何老师就把自己的画室定在杭州的老余杭,虽与自己城西的家有些远,但也不辞辛苦来回奔波。刚搬去的时候画室周围还很冷清,现在日益繁盛,渐渐热闹起来,画室前的路似也宽敞许多。童年的回忆...

    7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与西方人体艺术的区别[图文]
    中国与西方人体艺术的区别[图文]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中国人对于人体艺术的态度,既没有古希腊时期人神合一的理想化精神追求,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强调性感与美感统一、美化人的自然属性的精神境界。中国激进美术把神韵气势、意境作为艺术的最高规范,追求“心性”实现。西方人体艺术中的维纳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于西方千姿百态的人体艺术,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体艺术表达方式。中西方...

    116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资料图片在艺术史发展逻辑中,当代艺术通常是指正在实践中的新艺术形式,又曾被称为“后现代艺术”,指称那些对现代主义信条进行反叛的艺术方向。但在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却是含混与庞杂的。它在艺术形式、创作理念、文化态度或材料上没有严格的标准,它的提出更多针对的是官方艺术。官方艺术主要指那些为政府意识形态服务的艺术,在高度强制的时期,它曾经是中国唯一的...

    13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可以确切的说,任何一位画家都是从临摹他人开始进入画坛的。看来临摹他人,或说临摹前辈画作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必要的。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也临摹了许多其他画家的作品。那么临摹对于画家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说临摹大抵分为初学临摹和成为职业画家后临摹两类。它们的目的和意义显然也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学习,而且是技法性的学习;后者目的虽然也在于学习,但显然其目的并非局限在技法上,主要在于拓展自己技法,用某种风格丰富...

    13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水墨 纷繁中的困惑[图文]
    当代水墨 纷繁中的困惑[图文]

    国色·端卢辅圣其实不只是这半年,在google里输入“水墨+展览”,你能发现近10年里,有关水墨的展览和名词、口号、主义,简直多得令人瞠目——水墨关怀、水墨原形、墨变、再水墨、水墨解构、墨测高深、观念水墨、实验水墨、水墨文章、水墨新维度、水墨中的水墨、水墨现场、水墨思维、水墨方向……水墨这一绘画题材和画...

    2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宋永进美术评奖,大多难以十全十美。是因为众口难调?是因为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因为评审导向偏离了学术的轨道?是因为某些评委根本不具备学术的资格?还是……不过,今年由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却在圈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意外的获奖喜讯不久前,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传报油画作品...

    19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美术双年展:用今天给明天画像[图文]
    美术双年展:用今天给明天画像[图文]

    图片资料中国艺术界的重要展事之一——“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经过近一个月的展览,即将于22日闭幕。该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参展国家84个,参展作品超过700件,再次引起海内外艺术界的关注和期待。第五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是“未来与现实”(Futur...

    131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艺术家海外回来怎么说[图文]
    中国艺术家海外回来怎么说[图文]

    艺术作品永远是艺术家虚拟的他认可的那个世界,是完全自我的创新的境界。但如何更好地表现东方写实、写意与西方抽象艺术的关系,如何在当代新一代东方艺术与当代西方艺术中再次找到新的契合点,并在其民族性中更能体现出当代艺术的国际性,主动积极并大度地寻求当代世界艺术共同的自觉意识,在和而不同之中,让世界当代的艺术成为一种新的可能,当是从海外归来的中国艺术家应深入探讨的问题与方向。近些年来,我越发感受到新水墨...

    197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这些书信可弥补张爱玲整个传记”[图文]
    “这些书信可弥补张爱玲整个传记”[图文]

    王安忆(左)与苏伟贞(右)昨天在复旦大学对话张爱玲书信。台湾女作家苏伟贞不久前在99读书人出版了《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她以小说家和评论家身份依据张爱玲书信对张爱玲个人和作品做研究。作为张爱玲的通信对象之一,苏伟贞昨天下午来到复旦大学做“长镜头下的张爱玲”专题讲座,讲述通过书信来往而认识的那个真实的张爱玲,与苏伟贞讲座对话的是上海作家王安忆。十年收到回信十余封在王安忆...

    12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靳尚谊:基础最重要,画得好就是好[图文]
    靳尚谊:基础最重要,画得好就是好[图文]

    靳尚谊作品《坐着的女人体》1949年考入北京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时,靳尚谊只有15岁。从艺半个多世纪,靳尚谊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他创作的《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

    67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宣纸制作:传承在前 发展在后[图文]
    宣纸制作:传承在前 发展在后[图文]

    中国宣纸集团内待蒸煮的稻草对话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胡文军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胡文军认为,宣纸制作100多道工序,是典型的系统性和集体性的传承艺术:“‘皮’、‘草’、‘水’、‘技’是制作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宣纸是独特的,但不是唯一的,&ldq...

    75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胡锦雄:艺术家也可以是万能胶[图文]

    本期艺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画家胡锦雄艺术家也是普通人,对生活、社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到社会不同的领域去运用多方资源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的父亲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是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的学生,所以我自小受到熏陶和学习,至今从艺也已有20多年,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坚持创作。杨之光老师曾说过,“平生最忌吃残羹”。我的作品保持了原创,并创...

    18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