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辛儿 点击 :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 | 艺术美文

李可染《山高水长图》

文/钟葵

现代家居和办公室的装饰往往离不开书画作品的点缀。就中国传统书画而言,每幅作品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阴阳五行特性,因为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所以在用书画作装饰时经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何用书画营造阴阳平衡的室内气场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场?下面,钟葵就为读者解答这个问题。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 | 艺术美文

石鲁《太行山》以山景为主

书画与家居装饰

室内装饰似乎离不开书画作品,无论是古代的宫殿衙署、诗书人家还是现代的酒店、办公室和住宅,书画作品都是很常见的装饰物。

在中国,书画艺术和家居装饰艺术都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者既独立发展又互有联系,甚至密不可分。通过阴阳五行分析法,我们就可以寻找到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和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特性,阴和阳此消彼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万物只有保持阴阳平衡才能生存发展;五行相生相克,是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古人认为,宇宙间阴阳五行的运作,能使宏观与微观世界和谐统一,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局面。

对联的长度和宽度要相同

在室内挂任何一幅书画,都有其独特含义。我国传统书画作品之所以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被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中,在于它有内在的文化意味和外在的形式意味,而构成其内在文化与外在形式意味的诸种要素,诸如题材、笔墨、线条、色彩、章法、布局等,都有其阴阳五行特性。古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所以用书画装饰家居往往恰如其分,而现代人对传统书画的文化内涵和阴阳五行特性认识不足,在用书画装饰家居和办公室时经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如笔者在某公司办公室看到,其书法对联一幅长,一幅短,一幅阔,一幅窄,一幅挂在东南面的墙上,另一幅挂在西北面的墙上,既不对称,也不平衡。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为之,这种做法都是不妥当的。正确的做法是,挂在室内墙上的卷轴画或对联,其长度和宽度都要相同,目的是保持室内气场的阴阳平衡。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 | 艺术美文

黄宾虹画作山水相宜

画取形书取象

《易经》记载,古代先哲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始作八卦”,中国书画同样以大自然为创作对象,“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并继承了易学中“象、数、理”的精髓。象,是外在形象;数,是笔画数及五行属性;理,是义理、意境。这三者,是中国书画的内在生命力,也是与家居装饰艺术的接合点。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 | 艺术美文

吴冠中《湘西水田》以水景为主

缺山补山缺水补水

中国书画营造和谐家居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营造山水相宜、阴阳平衡的室内气场;二是形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场。

理想的住宅环境,当然是前有“朱雀”(开阔的空间或流水),后有“玄武”(靠山或高大的楼房),左有“青龙”(山丘或楼房树木),右有“白虎”(山丘或楼房树木,比左方低),但这种环境是不常见的,尤其是大都市里的住宅,很少处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中,多数住宅或见不到水,或没有靠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书画作品,将自然界的优美山水环境“搬入”室内,缺山补山,缺水补水,形成山水相宜、藏风聚气的气场。如室内光线阴暗,生气不足,可挂旭日东升图或行草书法;如室处环境过于喧闹,可挂表现宁静意境的山水画或楷书篆书。

慎挂弱柳残荷日落西山图

每幅字画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意境,可让观赏者从心理上得到感应,从而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

美国某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病人想象自己的白细胞像鲨鱼一样凶狠地吞食病毒时,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而提高免疫力,证明心理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在家居装饰中,和合如意、年年有余、富贵长寿等图案,不仅有吉祥喜庆的含义,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仔细品味,会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书画作品比一般吉祥图案有更深的文化内涵,更适合装饰家居和办公室。一幅题为《稳如泰山》的绘画提醒人们在事业上要打好基础,稳步发展;一幅《丹凤朝阳》图画表示对光明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醒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气场不佳的书画作品不宜挂在办公室和住宅内,如描绘日落西山、枯藤老树、弱柳残荷等景象的绘画作品形成消沉、阴暗的心理场,会影响人的心境;一些矫揉造作、线条无力或结构散乱的书法作品挂在室内,也会影响居住者的心境。

相关文章

  • 画家李小可:颠覆传统国画 “以满求空”不留白[图文]
    画家李小可:颠覆传统国画 “以满求空”不留白[图文]

    《夏》李小可:1944年生于四川重庆,2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62年应征入伍,1968-1977年复员分配至北京内燃机总厂锻工车间,其间坚持美术宣传创作。李小可自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代表作有《藏迹》系列、《水墨家园》系列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羊城晚报记者何晶“水墨家园——...

    18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王嫩:古典写实手法的传承发展[图文]

    《僾伲姑娘》选入“2006中国百家金陵全国油画展”王嫩,江西省吉安市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油画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油画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作品曾18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其中油画《启明星》在1987年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油画《夜车》荣获《2010中...

    5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图文]
    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图文]

    6月4日的《北京商报》发表了题为《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的评论文章,详细介绍和点评了女画家阚玉敏的书画艺术。文章的作者为著名艺术评论家、书法家玄阿。阚玉敏,辽宁葫芦岛人。字闲云,号老佛山人等。玉敏眉清目秀,雅致多姿,颖悟尝有过人之处。居京华,纹枰论道,礼佛悟禅,渐入书画佳境。近年来,专研翰墨,推古出新,佳作频出,观者为之惊,识者为之叹,堪称名动京华之女书画家。辽宁葫芦岛乃阚玉敏生地,此地...

    195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图文]
    缺山补山 缺水补水:将高山流水“搬入”室内[图文]

    李可染《山高水长图》文/钟葵现代家居和办公室的装饰往往离不开书画作品的点缀。就中国传统书画而言,每幅作品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阴阳五行特性,因为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所以在用书画作装饰时经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何用书画营造阴阳平衡的室内气场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场?下面,钟葵就为读者解答这个问题。石鲁《太行山》以山景为主书画与家居装饰室内装饰似乎离不开书画作品,无论是古代的宫殿衙署、诗书人...

    7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传统文化复兴:李文培以水墨抒京剧魂[图文]
    传统文化复兴:李文培以水墨抒京剧魂[图文]

    李文培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水墨与京剧热成为传统精神还魂的两大艺术形势。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唱腔优美、抑扬顿挫、角色众多,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作为国粹之一,吸引了不少画家为之梦牵魂绕,从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的《京腔十三绝》开始,在中国历经一百多年时间,“京剧”和“水墨”两大国粹,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碰撞出中国...

    53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本文作者与朱家溍(右)在萧山博物馆1996年春,朱家溍受聘为萧山博物馆顾问。自那时起,先生几乎每年亲赴故乡,无偿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作鉴定。内容涉及书画、铜器、杂件、家具等等,过目鉴定的藏品近2000件。纠正了许多原先鉴定的错误,为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朱家溍,字季黄,原籍浙江萧山新塘朱家坛村。1914年生于北京,2003年去世。生前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25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国松:七百年皴法创新第一人[图文]
    刘国松:七百年皴法创新第一人[图文]

    来去自如180×448cm复合媒材1999年81岁,81幅画!4月26日,是台湾“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81岁寿辰之日,也是他捐赠的81幅画作入驻山东名人馆“刘国松现代水墨艺术馆”的日子。近日,刘国松在接受《京华时报[微博]·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倘若把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整合为中西合璧,就可以在两个大的传统里面走出自...

    130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图文]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由冷渐热,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加温,于今已趋炙手可热之境地。当下书坛,热闹非凡:不仅学书者趋之若鹜,多如牛毛;号称“书家”者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各种书法展览更是目不暇接,层出不穷。如今书坛,多种书体竟相媲美,各展其姿,各臻其妙。比较而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等,均不乏登...

    159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展览为何日趋乏味平庸[图文]
    展览为何日趋乏味平庸[图文]

    大陆艺术家陈蔚《拾荒者笔记2014》编者按:在美术馆展览台日渐竣工的当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却似乎越来越少。而对于形成机制的展览项目,如何维系展览质量,令人关注。由何香凝美术馆发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项目,借此契机,羊城晚报采访了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斌,探讨“展览太多还是好的艺术家太少”?羊城晚报:今天的全...

    176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从达·芬奇解剖手稿上发现秘密“达·芬奇的科学密码———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大型展览,自今年8月底开始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专题展馆连续四个月免费对外展出。展览中展示了当年达·芬奇留下的绘图手稿,其中一部分达·芬奇的解剖学手稿,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达·芬奇绘画手稿壹...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图文]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图文]

    赵振川:“长安画派”不是实体,是精神■华商报:中国艺坛历史上有“三曹”、“三苏”,现在我们可以说有“三赵”——您的父亲赵望云先生,您和您的兄弟赵季平先生。在您看来,是什么样的家学氛围造就了这种现象?赵振川:父亲的爱好非常广泛,除画画外,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分。打小我就生活在一...

    14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张友宪满中庭360×1160cm2013年靳卫红:我一直觉得你的作品有当代性,作为学生,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很多西方现代意识从你那儿来的。张友宪:我的老师董欣宾,他很早就觉得我骨子里有“洋”的东西。我对西方的艺术肯定是喜欢的,毕业后受时代影响,也画过很多追求变形的作品。直到1987年在上海看到海上画派的展览,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我觉得还是应该重...

    15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家秦风:以笔为剑的侠客[图文]
    艺术家秦风:以笔为剑的侠客[图文]

    艺术家秦风我通常会用“水墨”这样一种语言形式和表现形式,来作为主体创作的基本特征,但我应用的材料实际上是离开了传统定义的水墨材料的,笔墨纸砚,我已经完全离开了。本刊特约记者黄楚斯1961年生于新疆,1996年受德国柏林市政府邀请任艺术大使,曾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2006年创建北京当代艺术馆。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员。“...

    117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图文]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图文]

    刘域星作品观刘域星之作,一股清新淡雅之气扑面而来。其一幅幅高雅的花鸟画,散发着文人画的芬芳。写意花鸟画是中国文人画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寄情自然、关爱自然、表现自然,并以花鸟喻人格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表现。但由于写意花鸟画对画家的学养素质要求极高,画家艺术成熟期较晚,前人范式也不易突破。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画文人画的不多,而专心从事者更少。但生性倔强、勇于探索,数十载勤...

    180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一个作家要真诚地呈现下层生活[图文]
    一个作家要真诚地呈现下层生活[图文]

    ■新作《带灯》出版■贾平凹接受早报专访作家贾平凹。实际上,小说中“带灯”这一人物的原型原是贾平凹的粉丝,他们曾通过手机短信相互联系许久。·关于细节·“靠细节推进小说,就像看巴萨踢足球一样,巴萨踢球就是不停传球,结果出人意料地进球了。在写《古炉》的时候,用细节把故事一点点推进。到《带灯》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做一些技巧变化,让读者更容...

    107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