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兆平水墨绘画:在水墨生态中生发文化精神(组图)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希儿 点击 :

刘兆平水墨绘画:在水墨生态中生发文化精神(组图) | 艺术常识

刘兆平近照

1950年生于青岛平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呼和浩特画院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执行主席,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创意顾问,亚洲艺术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曾主持安徒生全球庆典中国艺术展、都灵冬奥会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任国际创意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常务副主席,中央美院创意生态顾问。致力于探索中国写意新境界,推广中国传统艺术生态国际化,现代化。

在当下中国画坛,我们似乎习惯了以风格化的样式对画家进行分类,在这里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似乎风格就是个性。而这种分类的依据不外乎:一是以地域或者是创作对象为目标分类;二是以地域或者是群体的语言风格的趋向或是趋同性来进行分类;三是以创作的理念或者是师承关系来进行分类。有了如此分类,中国画坛的现状自然也就多门多类,表现出异常的纷繁与斑斓,可谓是异常热闹,也貌似非常繁荣。

面对画坛的这种热闹与“繁荣”,我们一旦进行冷静地审视,就总是感到有不少缺失及存在很多问题。这种缺失与问题如果可以进行归纳与概括的话,首先,就是精神与语言本体上、评价与评判勇气上的缺失。这也是中国画坛面临的最大的文化贫血之症状。而这种症状的不断蔓延,将导致中国绘画的创作能力及绘画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活力的匮乏。我想,这是在热闹的外表之下我们似乎能够看得到的危机。有时常常在思考,面对危机,我们为什么没有气馁,没有失去前行的信心?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画本身的笔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创造能力,并且一直有一批具有文化担当的仁人志士,在围绕笔墨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默默进行着艰苦而又持续的求索。在很多时候,他们愿意并能够静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不以己悲,不以时利,在专注中苦行探道。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使更多的人关注并投入到对中国画艺术本体这一本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来了。刘兆平就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刘兆平艺术探索的最大看点就是,围绕笔墨这一核心,将笔墨探索这一步拓展至水墨领域,并强化以水墨生态为内核,生发水墨生态应有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培育水墨的生态文化及其精神,将水墨的风神建构在审美多样化、系统化、竞合化和谐化的水墨生态系统之上,为水墨的当代性,甚或是中国画的当代性探索,在语言本体及语境转化层面,从理念、架构及语言、语境等诸方面提供探索的可能性。我想,这可能是刘兆平在新时期中国画探索过程中不断引起人们关注,越来越具有学术标示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兆平水墨绘画:在水墨生态中生发文化精神(组图) | 艺术常识

作品欣赏

(一)

我们知道,人类已经经历了传统农耕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两个基本的历史阶段。随着人口过度增长,土地、生物、森林、矿产、能源等资源日趋枯竭,人类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污染日趋恶化,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工业文明自身已经陷入了空前的发展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不能是退回到效率低的农耕文明,而应该在继承工业文明现有成就的基础上自觉吸收农耕文明的成果及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从而构建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式,这就是当下我们宣扬的所谓“生态文明”。可以说,这是水墨艺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大的发展转型及时代背景。一位伟人曾讲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的,社会问题会在艺术表现过程中,以时代的审美取向变化的方式体现出来。

水墨生态是人类探索、认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与组成部分之一。水墨生态系统的演进是一种不平衡到平衡的竞合过程,和谐是水墨系统演进的重要目的,从我国水墨艺术发展的轨迹来看,每一次水墨艺术的发展,都是水墨系统受到冲击导致失衡而不断演进的结果,从水墨系统失衡到新平衡的建立都是水墨系统和谐发展的一种系统调节,而这种系统调节的基本标准与取向不是别的,正是基于水墨审美认知的一个新共识的形成,所以,水墨生态的演进与发展既是一种自组织的行为,又是一种具有系统使命的演进过程,因为水墨系统并不是一座空中的楼阁,而是成长在文化大背景之中的一种文化存在、一个艺术系统,这也是我探讨与研究水墨生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出发点与前提。

在中国哲学的长期进化发展的过程中,整体观、求同存异观及和谐共处观等无不与生态学的基本要义相一致或者是相吻合。同时,在中国哲学中,所阐释的“究天人之际”的根本议题可以说也是生态哲学所探讨的基本课题。特别是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所揭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基本价值观,可以说也是与生态哲学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相统一的。而在儒、释、道诸哲学要义中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如何和谐相处与共进,可以说都有系统而又全面的论述,而这些宝贵的价值理念可以说也构成了中国生态哲学思想丰富而又系统的内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上的中国生态哲学的思想,无疑就成为水墨生态探索的指路明灯与基本的支撑。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水墨生态所应有的一些哲学的基础。美国著名生态哲学家曾指出:衡量一种哲学是否深刻的一个重要尺度之一,就是看它是否把自然看作与文化互补的一种存在,并给予自然一种应有的尊重。可以说生态地存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文明阶段,水墨生态探索的系统哲学意义就在于此。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文化哲学的深刻体悟,到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为中心为主轴的生态探索,可以说开启了水墨生态探索的窗口,生态找到了更系统、更为完善深入的支撑点。概括地讲,我们可以将这些基础与支撑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其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冯友兰说:“‘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天人之际’。所谓‘天人之际’,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一是强调天与人本来就是一体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天人一体’;二是天人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天人合一’”。关于天人合一,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命题。他所说的“自然”,是万物的自己而然、自我决定、自主生长的特性。所谓法自然,是不干扰万物之本性,让其自我生长,这是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态度。儒家哲学从未把人和自然分割开来,它对于“天命之谓性”、“天人合一”,即天道是人道的基础的认识,奠定了人应服从自然秩序的存在模式,“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追求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的生存秩序中。与道家有所差异的是,儒家所认为的天或自然就是“生生”。生生不息是自然界的基本事实,也是自然的“合目的性”的一种发展路线。自然的进化最终是要达到生生不息的和谐之状态。在儒家看来,人心正是天地之心。只有人能够体会天地之心,进而助成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其中,“为天地立心”就已经包含了一种生态责任。

其二,水墨生态依据的是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来源和本性,在探索中以为人与物并生于天地之间,人之体与物之体都是由天地之间的“气”所构成。“气”是水墨生态过程中的一种超系统的要素,是水墨生态统御性的存在。中国画没有“气”,就难以孕育出艺术的生命力,“气”对于中国画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中国画的“气”就是其生命力的载体,是由性而生,而中国画之“气”应为正气、浩然之气;更是正大光明之气。《大涤子题画诗跋》的一则画跋: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燦烂,出之纸上。石涛说:“天地浑镕一气”,“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务先精思天蒙……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外。”“真在气不在姿也”,这正是讲心、讲物、讲理、讲情而统一于“气”,这是“气”的理法精神的重要阐释。由此可见,水墨生态探索中的这种“气”,是水墨生态系统的内在灵魂,是一种超组织的系统存在。

其三,水墨生态在自然万物中有自己特有的存在方式和规律,水墨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朱熹看来,人与物虽有共同的来源和本性,但是由于人与物的“气”的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乃至物与物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各有各自不同的“道”,即人有人的生存方式、物有物的存在方式。因此,人与自然万物相处,必须依照它们各自特有的存在方式和规律,而不是依据人的主观想象,更不能违背自然万物各自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以至于造成对自然的破坏。水墨生态的发展规律就是在历史与实践的逻辑过程中,需要我们体验、研究、提升与总结

其四,水墨生态探索强调尊重自然,就是要求进一步认识自然状态与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对待自然、顺应自然。即要“知得天地本来生生之意”,知得万物之性是水墨生态探索的基础。水墨生态首先是自然状态中的水、墨、纸的一种演绎,认识与尊重水、墨、纸的自然状态与规律是水墨生态探索的一个基础与根本。

其五,水墨探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作为最高的目标。从生态的角度看,这不是单纯的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一种通过人与自然的互补与协调而达到和谐的生态观,水墨探索关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及要求在互补与协调过程中要把握好竞合之“度”。即要求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在四种关系的构成中生存生活的,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人的关系,四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这种多层次性的探寻,打破了生态的单一向度的环境性的探求,而是从系统角度、哲学角度来探索水墨的生态存在与生存环境,这正是水墨生态探索的哲学基础与起点。(未完待续)

作者:(西沐,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中国政协文史馆西沐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张劲松,字:熔之,斋号:思齐轩。幼承家学,酷爱绘事,既长,毕业于潍坊学院艺术系油画班,得受西洋大师之熏染,于西画略有浅涉,后对中国画产生浓厚兴趣,时常浸淫于大师典迹之中,又得沐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吴山明、吴宪生、冯远先生雨露,亲聆教诲,始识门径。劲松于西画、国画、雕塑均广泛涉猎,撷取众长,经意匠经营,初具面目。其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兼擅,人物尤精,作品注重"高古"、"简约"、"文气...

    133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文]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文]

    莫奈作品《蓝睡莲》兰草■|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在一本画册里,我浏览着欧洲名画,其中《蓝睡莲》的蓝色调和斑驳的画面,瞬间让我心动了。它不是轰轰烈烈式的感动,而是悄无生息地激起了潜在我生命里的情怀。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热爱生命的方式,《蓝睡莲》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追求、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如名画呈现出来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蓝睡莲》是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创...

    122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湖北美术馆展品遭神吐槽:土鳖无法理解的内涵[图文]
    湖北美术馆展品遭神吐槽:土鳖无法理解的内涵[图文]

    新年上班伊始,湖北美术馆火了!一篇被网友评价为“这是我看过的最鲜活的艺术评论帖,憋笑憋到内伤……”的神吐槽帖《我今天去了省艺术馆》(注:湖北美术馆2010年由湖北省艺术馆更名而来,此处应为发帖者笔误)在微博上一日内被转发、评价上万次,大家纷纷欢乐地表示自己是“艺术的土鳖”,并称要“远离艺术做正常人&rdquo...

    71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经典名画解读阅读的12种姿态[图文]
    经典名画解读阅读的12种姿态[图文]

    世界、书本、身体,构成了阅读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而有趣:世界存在于书本,书本被身体掌握,身体又处在世界的某一处。就像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的读本一样,人们更有权利选择自己阅读的姿态。这说起来是很私性,平常甚至不会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但在反映阅读情形的艺术作品那里,它确实又有些微言大意:阅读定格了那些时空的主人和他们的年代,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阅读是为了活着”。绘画证明...

    22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
    邵大箴谈胡永凯:学院情结与自由创造精神

    胡永凯酒会胡永凯君是一位受过系统艺术训练,带有学院情结,但又有自由创造精神的画家。学院训练与自由创造精神本来并不相悖,但是不少在学院受过教育的人,只学到了造型的规矩和法则,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终不能独步行走,更不用说自成局面了。我说胡永凯有学院情结,主要是指他尊重造型规律与原理,珍惜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巧,但又不为之所束缚。走出校门之后,他善于结合工作实践,深入领会艺术奥秘,寻找适合发挥...

    6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皮道坚:让浩瀚的江流荡涤心灵[图文]
    皮道坚:让浩瀚的江流荡涤心灵[图文]

    山林登山无高处121X120cm1978年沈爱其的山水画,总让人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温馨馥郁而略带些潮润的气息。那是长江岸边特有的气息,对于喝长江水长大的人来说,它无疑是十分醉人的。我想,即使没有在长江边生活过的人,也能从沈爱其的山水画中体会到一种深沉幽邈的意趣,感受到因心灵被浩瀚的江流所荡涤而生的愉悦。他的《浪涛天涯云烟》,笔墨浓郁朴茂,造境却格外清奇空灵。用破笔破墨所作的恣意挥洒,墨气淋漓...

    21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蔡国强:给美术馆捣蛋给艺术史一点点推动力[图文]
    蔡国强:给美术馆捣蛋给艺术史一点点推动力[图文]

    最新作品《遗产》的电脑模拟图,有99只动物在喝水。蔡国强称作品灵感来源于昆士兰美丽的风景。蔡国强曾经以批判、先锋姿态闻名艺坛,然而进入新世纪,他频繁与政府层面展开合作项目。独立与合作之间是否存在第三条路?资本裹挟下的当代艺术创作中又是怎样保持自己的创造力?这位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官方合作时,仍应随时记住挑战自己,也挑战它,要开拓新的可能。谈新展《遗产》传递理想世界和悲伤新...

    14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西化:是把马养好还是培育骡子[图文]

    中国画是在写意、传神中表现笔墨情趣并将诸多文化形态(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独特画种。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和重在写意的艺术表达,是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的根本所在。目前,在一些受西画风格影响严重的“海归”画家中,很多人都在以西画的创作理念来营造画面。比如,有的运用“焦点透视法”并效仿水粉画和水彩画的画法,有的还效仿木炭画...

    49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图文]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图文]

    资料图:莫言。中新社发廖攀摄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中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2日在中澳文学论坛上谈到了自己获奖后的生活。面对外界的质疑,他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发声”,自己盼望重新返回书桌,安静写作。在今日的论坛上,莫言等中方作家与库切等澳大利亚作家展开对话。当天下午的日程安排为“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由莫言与库切两位诺奖得主发...

    43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谈论中亚,倾听那阵细微的风声[图文]

    一块代表着中亚的地毯摊在地上,众人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对于新疆的关切。半年前,艺术家刘小东来到新疆和田,通过他独特的现场绘画方式,以四幅油画记录下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在策展人侯瀚如和欧宁的操作下,作家、摄影家、历史学家等各路人马纷纷参与其中,对当地生活、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呈现。我们说新疆如何不同,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相同的东西: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快乐。—&mdas...

    149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画家娄师白:大师身后的大师[图文]
    画家娄师白:大师身后的大师[图文]

    齐白石娄师白师徒旧影北京吴志菲社会上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评价画家成就的话: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由此足见娄师白在当今画坛享有的地位。娄师白《春光明媚》镜片,136×68厘米,中翰清花2010年12月拍卖成交价71.9万元一次美丽的邂逅与一方“师白”印章娄师白原名娄绍怀,祖籍湖南浏阳县,1918年生于北京。1912年,娄绍...

    20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油画创作:真诚是艺术的生命[图文]
    油画创作:真诚是艺术的生命[图文]

    刘曼文作品一位成功的画家必具两个基本品质:认真地面对客观世界,在观察、分析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汲取创作的灵感;善于审视和寻找自我,不断从自我的体悟中发掘自己的才智与潜能,找到自身在艺术中的位置。对艺术家来说,表现客观世界和表现自我,应该是合二而一、互为表里的。从表面上看,画家画的是客观对象,实际上是在画自己,是在呈现自己的主观世界。刘曼文作品我一直关注女画家刘曼文的油画创作。这位受过学院...

    127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赵夜白在当下环境谈论绘事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可以从具有全国指导价意义的雅昌网上查到一个画家其作品的身价,这种货币化的数字便成为世人了解一个艺术家的起点,而这一起点也正好是艺术的终点。这一终点也启示着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与艺术同样遭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压迫,这种压迫的直接表现便是对人文与艺术进行着经济学意义的追求。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当前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所遇到的问...

    14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赏画识人--品刘域星作品有感[图文]
    赏画识人--品刘域星作品有感[图文]

    刘域星作品很少与人写评论,并非是“惜墨如金”,而是对自我艺术素养乏有自信,恐离题跑偏,而贻笑于世人。日前,有幸得以细品刘域星先生大作,感触颇深。无寐之时,记录自我感受,实为观后感尔。虽不甚深入,才疏而至。自顾也不会偏题太远。凡绘者,余大致划为三类。其一为悦己为上,悦人次之;其二为悦己且悦人;其三只为悦人,忘乎悦己。悦己者,多不为世俗所动,笔墨挥洒间无不透发出个人素养...

    52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图文]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图文]

    《九级浪》在外滩前的黄浦江上驶过,上海,2014年一艘载着99只奄奄一息的仿真动物的大船静静停靠在黄浦江畔,这是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最新个展《蔡国强:九级浪》中的同名装置作品。蔡国强解释道,“九级浪”是最危险,最高的浪潮,以此命名这个诺亚方舟般的作品和整个展览,表达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然而,8月8日展览开幕当天,蔡国强在黄浦江上为开幕所做的白天焰火作品,也引起了舆论的&ld...

    10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