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广东人引领近现代雕塑风气之先[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淼淼 点击 :

广东人引领近现代雕塑风气之先 | 艺术杂谈

年轻时代的李金发

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

20世纪上半叶,西风东渐,西方雕塑体系传入中国,中国现代雕塑得以兴起,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变革最早也最剧烈的地区,广东在许多领域都开风气之先。在今天回望百年美术史,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雕塑家也在这片热土上产生,在近现代雕塑实践与教育方面,广东人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广东人引领近现代雕塑风气之先 | 艺术杂谈

李金发作品“黄少强胸像”

近代出国留学雕塑者广东最多

今年早些时候,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在“中国百年雕塑梳理”学术论坛上,以《开放兼容,地域性格下的百年广东雕塑》为题,介绍了20世纪广东雕塑与广州美院雕塑的发展。他认为,在中国近现代西风东渐的特定历史时期,广东雕塑领风气之先。

黎明认为,广东历来受到三种文化的影响,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一种是来自中原文化的辐射,还有一种是海洋文化的汇通。

“在中国民间的工艺中,有利用石材、玉、象牙、木等各种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建筑中也结合了很多雕刻与塑形的成分,但它们不是现代意义上我们说的雕塑。在清朝时期,广东的石湾雕塑虽然属于民间工艺的范畴,但它积极的向文人化靠拢,而不是停留在民俗风情,不是一种循规蹈矩的样式。近现代,广东是全国意识形态最早觉醒之地,民主革命在此策源,很多学者到海外留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学习文化艺术,岭南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雕塑家。”

黎明举例说,1925年中国赴欧美学习的25位雕塑留学生中,有7位是广东籍的,他们中间包括了李铁夫、陈锡均、李金发、郑可等人。“此外,石湾陶瓷的一位雕塑家潘玉书,也曾在一战时期留学法国,研究和借鉴西方雕塑,后来他以擅长做故事人物,还兼擅欧美式的裸体而闻名。”

翻查《中国近现代美术家留学雕塑情况简表(1900~1949)》,可以进一步看出这种比例并非偶然——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有68位美术家有出国学习雕塑的经历,这个数字比起留学绘画的要明显少很多,这大概与雕塑家古代在中国被看作“匠人”,地位不高,而且当时在中国社会就业的机会不多有关。

这68位留学生分别来自中国18个省份,其中广东最多,占14人,江苏11人,浙江9人,台湾9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东、江浙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思想开放以及对现代雕塑这种西洋文化的认可程度。

他们选择的留学国家主要集中在日本、欧洲、北美,其中尤其以法国和日本最多,且主要集中在巴黎美术学院和东京美术学校,主要学习写实主义艺术风格,这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留学美术的一些特点。

留学生回国建立最早的现代雕塑教育体系

雕塑留学生的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却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

由于这些雕塑留学生的回国,使得中国现代雕塑教育有了重要的变革。他们或创办雕塑系科,开展雕塑专业教学,或成为雕塑教员,直接投入雕塑教育事业,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雕塑民间工艺作坊式的“师徒相传”,让那种经验式、不系统的教育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初步建立起了以西方学院雕塑教育为蓝本的中国现代雕塑教育体系。

20世纪30年代前后,到欧美日本学习雕塑的留学生纷纷归国,分别走到在中国普及雕塑教育的讲台上,广东现代雕塑事业从此起步。

黎明介绍说,1922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6年之间,留学回国的陈锡均就应邀担任雕塑系的主任,后来又成为省立师范大学雕塑系的主任。

1936年李金发出任市立美校第五任校长,郑可也在回国之后担任华南师大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室内设计雕塑系的教授,进入雕塑普及的教育。

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国立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科的梁竹亭也于这段时间回国,后任广东省立艺专教授。

这一时期,广东的雕塑创作是以人物肖像为主,之后的1934年,南京政府曾经发起过孙中山先生铜像的公开征集,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雕塑家几乎全部参加,最后五名入围,其中三名是广东籍,他们分别是陈锡君、李金发、梅与天,可见这一时期广东在全国雕塑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931年至1932年,李金发辞去杭州国立艺专教职,到广州为伍廷芳塑像,该作品现立于广州越秀公园内,其照片曾登载于《美育》第四期。

这尊雕塑可视为李金发写实风格成熟、技艺已臻高峰的代表。人物表情及精神面貌一如既往地到位而生动,衣纹的处理有着很明显的欧洲传统雕塑的影响,对形体的塑造十分到位,整座雕塑一气呵成,顺畅而生动。

可惜原作在大炼钢铁时期被投入熔炉,现在立着的是后人的仿制品,形体较以前的略微偏小,但完全按照李金发原来的作品制作,基本能反映其艺术内涵。

发现大师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的写实主义雕塑

提到李金发,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不仅开创了中国新诗中的象征派,而且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一个源头,但人们往往不知道,他还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先驱。

1919年11月,出生于广东梅县,时年19岁的李金发和他的同乡林风眠等十几位有志勤工俭学的青年一起,登上一艘英国商船从上海出发去法国,同船者中包括后来成为共产党人的李立三、徐特立、王若飞等。

林风眠选择的专业是绘画,而李金发选择了雕塑艺术。李金发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一是醉心于法国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认为这是中国还没有的艺术,很有发展前途;二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认为文艺是高尚的事业,值得一生努力。

他们先是一起进入位于法国中部的第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半年后经校长的介绍,到国立巴黎美术学院的雕刻教授布谢和历史画大家高尔蒙教授名下去深造。

李金发来到巴黎之时,正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派风靡法国艺坛的时候。但是巴黎美院的教授们仍坚守传统艺术的阵地,以古典的、写实的技术法来教学生。

由于李金发的勤奋,他在雕塑方面进步相当快。1922年春天,他为同在一起留学的林风眠和刘既漂做了花岗石雕像,送到巴黎春季展览会参展,这是中国人的雕塑作品第一次在法国高档的艺术展览会上展出,引起了相当的轰动。

1925年,李金发带着他的法国妻子回到中国,先后在上海美专和杭州国立西湖艺院等任教。他的教育理念与创作理念相同,主张写实,提倡科学的表现方法,要求学生准确地表现结构,掌握表现体积和雕塑的艺术语言,实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同时,他还提出了要重视研究和表现人。

在这一时期,他用大量的诗歌、论著将近代西方美学思想和雕塑介绍到中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意大利及其艺术概要》和《雕刻家米开朗基罗》两书,获得蔡元培的题字和高度称赞。

同时,李金发在上海创办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美育》杂志,广泛介绍西方美术思潮、介绍中外古今艺术精品和宣传现代美育思想,还与人合办了一家名为“罗马工程处”的雕刻公司。

在创作实践方面,李金发回国后共创作了大小雕塑作品(主要是人物雕塑)几十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军将领邓仲元,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等。

李金发特别注重在写实中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作为第一代学习和引进西洋雕塑的艺术家,李金发对我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章

  •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王璜生:美术馆免费开放需提供好展览 否则误导公众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理论家)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张中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18日表示,从中国现实来看,公众对美术馆的认知和兴趣还是比较少的。通过免费开放的方式鼓励大家走进美术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美术馆需要具有知识生产的能力,提供好的展览和活动,否则有可能会误导公众。据介绍,王璜生日前推出新书《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该书是《王璜生:美术馆的台...

    2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中国是漆树原生地、大漆的故乡,也是大漆髹饰工艺的发祥地。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漆器,曾经遍布先民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其千文万华的瑰丽,与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名闻天下。漆艺,更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胶着融会,不但在中国的音乐、建筑、文学、宗教、绘画等领域留下了文明的记忆,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大红大黑的髹饰,引领中国审美趋向数千年,绵亘至今。深植于远古历史文脉的大漆...

    10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娢:谢青和她的花鸟画[图文]
    艺娢:谢青和她的花鸟画[图文]

    谢青作品《晨曲》,68x68CM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是个“大器晚成”的科目,谢青却从少年时即立志从事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那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附中求学期间。三年级时谢青便认定自己要学中国画。最初,她倾心于学习山水,结果父亲谢志高觉得她更适合从事花鸟画。父亲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叛逆期,因此并没有明说,就出差去外地了。几天后回到家,给谢青找来几本不同时期的花鸟画的画册。其...

    140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自画像的对话[图文]

    李宝华《自画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我怀着憧憬,只身飞越大洋,开始了澳大利亚之旅。初到悉尼,由于职业关系,第一件事便是参观当地最大的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刚进美术馆就被大厅正中央其中一幅巨幅布瑞德·怀特雷的《画室里的自画像》所震撼。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已经脱胎于他早年深受培根、霍克尼和马蒂斯画风影响的痕迹,作品比前辈们更富于流畅和音乐感,充斥着荒诞与不羁,灵魂随着色彩在画布上跳...

    118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图文]

    秋光(中国画)柯桐枝柯桐枝花鸟画的当代意义,首先便表现在他对于传统花鸟画当代生命主题的自觉转变上。在他的作品里,已完全看不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伤春感时、哀怨落寞、孤芳自赏,而是对于多姿多彩的花草世界的高歌赞美。他的《艳秋》《灿灿金杯》《欣欣向荣》《赏花欲趁春三月》和《万木霜天红烂漫》等,无不把花朵绽放的娇艳妍丽作为描绘的视点。在这些作品里,他择取南国热带亚热带的奇花异木、编织繁密茂盛的构图、厚敷...

    49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丙速:将无形画为有形[图文]
    徐丙速:将无形画为有形[图文]

    《荷塘清趣》68cm×68cm从小酷爱书画的徐丙速,自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后,就坚定了自己的绘画道路,其国画创作风格在美院读硕士阶段已经逐渐明晰起来。对于艺术创作中的体会,徐丙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读研阶段我曾有过各种尝试,比如创作手段的尝试,我把当代新水墨的一些表现形式运用进来,比如说颜色的使用,我一直欣赏陈平老师的创作,他在山水中使用了古人很少使用的颜色,比...

    59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尚扬自述:学习山水画的母本已面目全非,何以入门?[图文]
    尚扬自述:学习山水画的母本已面目全非,何以入门?[图文]

    尚扬多年以来,我以日志和手迹的方式,记录下我们正在剥蚀和坍塌的风景。1991年初冬,我从长途车里回望渐渐远去的大雪覆盖的黄土高原,在一片被白色抹去的风景里结束了我的十年纪行。此前不久,我画了《大风景》,它已不再是我1985年以前那些关于文化记忆的黄色土地。自《大风景》开始,由散开再拼合的土地到如教科书般的截面剖析,我用自己的方式观照当下混杂的文化状态,观照人的生存状态和文明走向。我们,当然也...

    84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黄永玉:我这个人就是胆子大[图文]
    黄永玉:我这个人就是胆子大[图文]

    昨日,九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黄永玉九十画展”现场,与记者共同参观展览。(CFP供图)深圳商报驻京记者田泳“黄永玉九十画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昨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邀请了近50家主流媒体参加“黄永玉九十画展”媒体专场参观活动。上午十点多,九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在展览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出现在展厅。老人一身...

    41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美术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图文]

    ▲范迪安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关键是要走到人家的主平台上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摄一下午的采访,范迪安馆长几次说到美术馆的展览,“你们没去看看展览?”“我们的展览还是挺好看的”;采访结束时,他看了下时间,“你看你看,展厅都关门了,你们本来可以看看展览的”;我们离开前,他又叮嘱“以后有好的书法美术展览,一定要来看...

    164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作□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高伶俐金陵晚报记者肖林近日,随着著名画家朱新建的去世,各种悼念性文章陆续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表。短时间内,一场关于朱新建的艺术地位和作品价值的话题讨论逐渐升级,甚至在微博上掀起一阵“口水仗”。其中,言辞不乏犀利者。批评者认为,不少画界人士对朱新建赞誉过度,并评价其画“审美品位近乎春宫画的淫荡和邪气”。而赞...

    111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形单影只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尼斯港的公爵古城堡里,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接待来访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毕加索搬出5大本画册、上百幅作品给张大千欣赏。翻着翻着,张大千愣住了—这些画竟然全是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毕加索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上色;用一根线画水,就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hell...

    144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陈九:闲情偶寄“小传统”[图文]
    陈九:闲情偶寄“小传统”[图文]

    陈九朱屺瞻艺术馆、多伦美术馆艺术总监,艺术家,收藏爱好者。收藏有老家具、木雕、年画、灯笼纸等民俗物品。本版图片高剑平陈九的工作室位于闹中取静的上海山阴路上,这里坐落着好几排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房,隔着几条弄堂便是鲁迅故居。陈九工作室同鲁迅故居的房型、构造、朝向基本一致。推开小门,经过一个小院落,门上垂落的卷帘隔开了里屋和外院。这样的卷帘不止一次入过丰子恺的画作,令人想到“人散后,一钩...

    156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用真情呵护艺术的画家--王晓银[图文]
    用真情呵护艺术的画家--王晓银[图文]

    甘肃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王晓银(左二)和裕固族原住民位于我国西北腹地的河西走廊,虽未曾前往,但在我的想象中不外乎戈壁、大漠、雪山、草原、古老的烽火台,加上时而显现的一簇红柳,一幅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寂图画。幼时课本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便是我对祖国大西北的最初印象。多年来,随着阅历伴随年龄的增长,加之新媒体不时所展现殊异于西北地区原有想象的风景物象,内心也些许改变...

    15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董媛:画一个自己的家[图文]
    董媛:画一个自己的家[图文]

    董媛本报记者冯智军董媛,自由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华铜镇,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实验艺术系。毕业创作获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一等奖。现居北京。一幅幅大大小小的作品,大到两三米,小到几厘米,画着生活中琐琐碎碎的日常物品、零零整整的家具饰品,层层叠叠地摆放成一个中国北方常见又普通的家,这就是董媛的《姥姥家》。一个个抽离于西方人间...

    4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Artspace:当代艺术的新传播方式[图文]
    Artspace:当代艺术的新传播方式[图文]

    《雏菊•黑眼苏珊BlackEyedSusan》byDavidSalle《色彩幻想AmourVivaciteArdeurFantaisie》byAvaf在全球电子商务公司FiftyOne的支持下,美国著名艺术品品牌Artspace现登陆中国,在天猫的网络平台上向中国消费者隆重推出精心挑选的绘画以及摄影作品。您还在通过奔波于画廊与展览馆之间来寻找艺术品吗?您还在为是否购买几万甚至更昂贵...

    47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