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尚扬自述:学习山水画的母本已面目全非,何以入门?[图文]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东峰 点击 :

尚扬自述:学习山水画的母本已面目全非,何以入门? | 美术文摘

尚扬

多年以来,我以日志和手迹的方式,记录下我们正在剥蚀和坍塌的风景。

1991年初冬,我从长途车里回望渐渐远去的大雪覆盖的黄土高原,在一片被白色抹去的风景里结束了我的十年纪行。此前不久,我画了《大风景》,它已不再是我1985年以前那些关于文化记忆的黄色土地。自《大风景》开始,由散开再拼合的土地到如教科书般的截面剖析,我用自己的方式观照当下混杂的文化状态,观照人的生存状态和文明走向。我们,当然也包括我们的艺术都生存在世界这片大风景里,作为艺术家,我的工作无法不去这样诘问和思索。同时与看重作品的精神性相等量,我亦以全部热情去探寻作品的呈现样式和语言表达,这二者在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浑为一体,已难分清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正如历史提供了一个如此丰富的文化背景,使我们在匆忙的步履间环顾四野,总能得到启示一样,历史也提供了视觉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在今天,向前走去的时间不断产生新的视觉经验,这使得我一直主张并付诸实践的综合风格和自由表达方式,得以协调地融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风景之中。

我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愈渐深刻的生存体验中,我已无法抛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一直努力赋予这种思考以独特的表达,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存在的理由。我所追求的这种表达仅仅包含三个简单的要素,即:当代的,中国的和我个人的。

我十分重视创作手稿,这是生产之前的孕育,一件作品如用十天创作,真正地在画布上去画,我以为三天足矣,那七天做什么?就是反反复复将这张画放在脑子里面去画,放在肚子里去画,并用一张张的纸头去捉摸和记载,这就是手稿。这些不经意地随手勾画的东西,其实是放松状态下的心的记载。常常是在这些手稿中,包蕴着你正在展开的创作中最好的趋向,和一些最有价值,最有启示性的东西。常常是这一张张的手稿,使你的创作跨越粗糙的冲动和空泛,使你的企图逐渐地澄明起来。这时,关于这件创作的取向,视觉形态和作法步骤已了然于心,余下的时间,你可以心无旁骛地以最好状态在作品上发挥,这生产必是顺利的。

1994年,我拟以董其昌山水画作为我的《大风景》系列的背景图示,后又搁置。这些年来,我一直以“大风景”表达我对人与环境,以及人类生存前景的关注。2002年,我在《山水画入门》系列作品完成后写了这么一句话:“学习描绘山水画的母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何以入门?”

我又回到了董其昌。在他的笔下,集合了中古时期中国的画家们以不同笔调所表现的同一主题——与人合而为一的自然,如今它们已不复存在,取代它们的,是一种虚拟的自然。

《董其昌计划——2》是一件由三幅画面连接而成的长卷,左边是群山的近景,郁郁苍苍,云气蒸腾,这是自然原本的样貌;目光移至中景,群山已有些萧然;而在右边的山的全貌,已是虚拟的网络化了的风景。

当我将喷绘的画布钉上画框,坐下来看这些已不复存在的山水和虚拟的自然连接在一起的画幅,我发现没有必要作更多的添加,这种视觉导致的含义已十分地清晰。虽然作品在表达上与视觉的真实已相去甚远,但从某个角度去看,它真实性却表达了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的一件非常写实的作品。在这画室的窗外,“非典”高峰期的北京城空前地寂静,空气中弥漫着84消毒液的气味,静静地驶过的公交车上空无一人。在远方,SARS正肆虐全球;在两河流域,一场刚宣布结束的战争却以另一种方式更为激烈地延续着。我凝视着画布,深切地感受到在当今世界这虚拟化的风景中,人与自然所面对的重重危机。我的手机接收到远方友人发来的关爱的讯息,以及防治非典的中药方,我将它们抄录在画面上,替代了那些原应是古人咏觞自然的文字。

继《董其昌计划—2》以后,我创作了《董其昌计划—3》。画面中依然部分采用了董其昌的山水图式。看似一座实体的大山,却又是一个虚拟的影子。画面上的不同区域留有“遮盖”、“灰白”、“地层”、“空白”等用木炭条书写的文字,这是在构思的过程中记下的符号,表明一种未完成的视觉状态,也显示模糊的思维过程。这些本该遮蔽的东西,却在画面中清晰地袒露出来,以这种方式完成了一种语言的转换。

《董其昌计划》这个系列延续了我90年代以来,对于人和环境的关注。画面并置的极不和谐的两个部分会让人联想到社会和心理,特别是隐喻这个社会已经坍塌的某些部分。取之于自然的鲜活生动的原貌,用摄影和复制的方式喷绘出的山林郁郁苍苍的生动图像,与另一半呈现出剥蚀、龟裂被粗暴干预的画面并置一处时,大自然原有图像的生动性减弱甚至消失了,这时,你就会发现破坏的力量更鲜活生动,更强有力,它其实就是今天的现实。

传统绘画方式与数码的新媒介的并置在《董其昌计划》系列中运用的更为清晰一些。将媒介的方式、视觉的方式转换成为画面内容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它不仅仅是一种运用于画面的媒材,而是已经成为画面所要言说的主题了。

这就是画面上意图行进的方向,在这里,应该能动地把握视觉语言材料直接成为思想。

相关文章

  • 陈连富雕塑漫谈:展现中国的人体美[图文]
    陈连富雕塑漫谈:展现中国的人体美[图文]

    睡莲(雕塑)陈连富孙振华陈连富作品的意义在于对身体的发现,他让人们发现了中国的身体。他的雕塑展现的是一种中国的人体美。这个工作过去我们一直没有做到家。而陈连富则一直坚持在做。在艺术史上,我们看到了无数优美的西方女人体;那么,站在中国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有哪些中国女人的身体可堪与之比肩?往深处说,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在人体的问题上,中国还需要启蒙,还需要解放,还...

    69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培根:20世纪的黑暗之心[图文]
    培根:20世纪的黑暗之心[图文]

    很多人认可弗兰西斯·培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具象画家,而那些未被其流畅笔触和丰富配色征服的人也许会给他贴上“堕落的怪物”或“20世纪灵魂暗面”之类的标签。岁末年初,这位已故英国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在澳大利亚举行。从中观众可以看到,随着他的人生进入不同阶段,他的技术如何发展,主题内容如何变换,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一生都记录在作品...

    68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青花居士收藏杂谈:关于收藏的“胡说八道”[图文]
    青花居士收藏杂谈:关于收藏的“胡说八道”[图文]

    收藏是需要理念的,一定的收藏理念直接影响收藏行为;收藏也是需要相互学习交流的,进而长知识、开眼界、增眼力,提高收藏水平。收藏也有不少年份了,也经手过不少罐罐坛坛,通过这个过程,渐渐地对在收藏界中流行的一些经验之谈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整理出来,与藏友一起分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权作“胡说八道”。上图为:清顺治青花松竹梅罐 高25cm,盖为康熙后配。一、“收藏靠的是眼力和眼光”眼力也就是...

    158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祝人良论主流书风首提“承新书法”论[图文]
    祝人良论主流书风首提“承新书法”论[图文]

    当今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多元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想、各种观点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并冲击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就国粹中国书法而言,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复兴,随着各种展览、比赛的兴起,尤其是以中国书协为代表主办的各类书展的展开和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中国书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流派竞相媲美,各类人物粉墨登场。什么传统派、现代派、学院派、新古典主义、书法主义、流行书风等等。谁...

    94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翡翠的种:翡翠鉴赏的关键
    翡翠的种:翡翠鉴赏的关键

    翡翠,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在翡翠鉴赏中,“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翡翠的种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翡翠的种 翡翠的种,是指...

    73 翡翠的种 翡翠鉴赏 翡翠
  •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图文]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图文]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安旭,本名安国庆,出身书香世家,幼年曾受孔孟之道的儒学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在安旭的记忆中,父亲是既有学问又擅长书法的“秀才”,每年腊月都要准备笔墨红纸,书写对联赠送给家境贫寒的乡亲们。正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安旭对笔墨有着天然的亲近,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学校、乡邻写字作画,并逐渐走上了真正的艺术道路。开放、宽容、...

    131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顾铮:荷赛奖不存在先入为主的方向[图文]
    顾铮:荷赛奖不存在先入为主的方向[图文]

    顾铮是首位进入荷赛终审评审团的中国评委。早报记者高剑平图■早报专访中国首位荷赛终审评委顾铮早报记者徐佳和2月15日揭晓的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荷赛”奖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有四位中国摄影师获奖,另外,也由于首次有中国评委参与终审阶段的评奖工作。自1983年至今,《中国日报》高级编辑郁隽民、总编...

    155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当下还有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吗[图文]

    汪曾祺画作,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文学与书画自古相通,中国历史上的大文人如王维、苏东坡等同时也是一代书画大家,现当代作家鲁迅、沈从文、台静农、汪曾祺等也有深厚的书画修养,而在当下,也有一些擅长丹青的文人,前不久在京成立的中国作家书画院便汇集了不少诗文书画兼长的文人与作家。中国作家书院副院长张瑞田、斯舜威前不久就“文人书画”生存的土壤...

    63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杨秋宝:勿把连环画当作榨油机[图文]
    杨秋宝:勿把连环画当作榨油机[图文]

    杨秋宝在创作他的《红楼梦》扇面。表现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戏剧影视剧之外,刘旦宅绘制的经典《红楼梦》插图中的黛玉葬花依然深入人心。今年9月,画连环画出身的画家杨秋宝绘制的120幅扇面《红楼梦》即将完工,扇面上的每一幅画面都用来表现小说《红楼梦》一个章节,反面则用蝇头小楷书写了这个章节的概要,这些扇面完工后将分别在苏州和上海展出。杨秋宝告诉早报记者,这项进行了近两年的绘画工程,差...

    8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周春明:回到源头是永恒[图文]
    周春明:回到源头是永恒[图文]

    周春明有了人,有了文字,有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八卦”与“结绳”,是我们最原始的祖先人算筹记数的形象化东西,皆体于自然,效法天地。“仓颉造字”传说,说出了汉字起源的一些道理。文字的发明,“书之用”与“书能合天道”的结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法与镌刻相结合,...

    4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图文]
    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图文]

    王昭旻瓷板画王昭旻新瓷绘釉彩创作秉承和延续了其创派理论“前直觉主义”的探思,在其瓷板画创作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处处可见,不仅表现在色彩和构图上,在光影的处理上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就像艺术批评家段君说的那样,王昭旻的作品很强调光影,每一幅画里都有光的存在,每一幅画的背景不只是一个平的背景。光影同在又极富对比性。为何艺术家在其作品里运用这么多的对比手法?运用这些对比手法的初衷是...

    55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两岸共推“这世代”书系 毕飞宇等9位作家在列[图文]

    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9月2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会上表示,同时在大陆和台湾推出毕飞宇等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将极大促进这些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两岸民众中传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重庆出版集团联合召开的海峡两岸“这世代”书系新书发布会当天举行。入选&l...

    34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川江号子:喊出的不是艺术 是朴素生活[图文]
    川江号子:喊出的不是艺术 是朴素生活[图文]

    川江号子来到北京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国家体育馆鸟巢、798艺术中心陆续出现一队唱着号子的纤夫,引来大批游客和市民围观,甚至引起游客现场即兴模仿。这些唱号子的纤夫为“印象”系列实景山水演出《印象·武隆》的演员,他们专程从重庆武隆来到北京,意在将川渝大地的号子唱响中国,呼吁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父辈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接下来,他们将走进上海、广州、西安、...

    190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杨佴旻:面具背后的大千世界(组图)

    《脸》艺术项目作者:夏可君中国文化是一个“面子”文化,总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情本体的文化一切都要看脸面行事,这缘情于表面的感知方式,看似表浅,却总是能够把表面打开得别有生面,不是宗教摩耶的面纱那般诡异神秘,也非西方戏剧的面具那般悲惨惊惧,而是在日常平淡之中有着鬼魂一般萦绕的妩媚,即便妖魅也是一种冷诱惑,只是世界侧面的惊鸿一瞥。因此,即便鲁迅先生在去世前想到女吊时,面容之&...

    19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我的艺术论[图文]
    我的艺术论[图文]

    废墟上的沉思——周天黎在北京圆明园(1990年)从艺术文化史的角度严谨评判,周天黎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思想家之一;人性论和思想解放、艺术良知的倡导者;人文艺术的标杆性人物。她的精神家族中,有屈原、嵇康、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唐伯虎、李清照、陆游、徐渭、八大、石涛、曹雪芹、郑板桥、蒲松龄、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秋瑾、鲁迅、陈寅恪等等先贤巨擘。这位始...

    126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